期刊文献+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作品数321被引量991H指数13
  • 出版周期季刊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锁骨内固定失误22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明立功 明新广 +2 位作者 明新杰 明新忠 张全金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234-234,共1页
锁骨骨折既往大多数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方法治疗,近年来切开复位内固定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可取得良好疗效,但由于术中操作不规范,经验不足及责任心不强常常导致手术失败,增加患者痛苦,影响骨折的愈合。我院自1995... 锁骨骨折既往大多数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方法治疗,近年来切开复位内固定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可取得良好疗效,但由于术中操作不规范,经验不足及责任心不强常常导致手术失败,增加患者痛苦,影响骨折的愈合。我院自1995~1998年共收治22例,希望同道们能从中吸取有益的部分,以降低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男10例,女12例,年龄18~51岁;左侧9例,右侧13例;骨折部位:中外1/36例,中1/316例;骨折类型:粉碎性骨折16例,斜行骨折6例;合并肋骨骨折8例,胫腓骨骨折3例;内固定物;克氏针10例,克氏针加钢丝捆扎12例。其中克氏针穿入近端1.0cm之内者5例,穿入近端3.0cm之内15例,未穿入近端2例。克氏针穿入方向均由远骨折端向外逆行穿入,复位后,再顺行击入锁骨近骨折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方法 锁骨内固定
下载PDF
皮肤与骨骼复合缺损的修复 被引量:4
2
作者 曾炳芳 眭述平 +1 位作者 姜佩珠 于仲嘉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修复肢体骨与皮肤复合缺损的技术和效果。方法 39例肢体骨与皮肤复合缺损患者接受显微外科手术修复:游离移植背阔肌肌皮瓣,而后髂骨植骨4例,移植髂骨皮瓣7例,移植腓骨皮瓣6例,组合移植背阔肌肌皮瓣与游离腓骨20例,组...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修复肢体骨与皮肤复合缺损的技术和效果。方法 39例肢体骨与皮肤复合缺损患者接受显微外科手术修复:游离移植背阔肌肌皮瓣,而后髂骨植骨4例,移植髂骨皮瓣7例,移植腓骨皮瓣6例,组合移植背阔肌肌皮瓣与游离腓骨20例,组合移植双侧背阔肌肌皮瓣与游离腓骨2例。结果 移植组织完全成活30例,9例移植的(肌)皮瓣远端皮肤发生局部浅表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移植骨术后12~18周与宿主骨牢固连接。平均随访3年6个月,修复肢体均恢复有用功能。14例12岁以下儿童,修复后下肢生长正常,未发生肢体不等长现象。结论 严格手术指征,准确操作,酌情选择不同皮瓣与骨复合组织移植的显微外科修复是治疗骨与皮肤缺损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骨骺 复合缺损 修复 显微外科
下载PDF
骨折治疗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荣国威 姜春岩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61-165,共5页
随着生物材料与技术的发展以及对骨折愈合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10年来关于骨折治疗的概念与方法都产生了显著的改变.下面将就以下几个方面做相应的介绍.
关键词 钢板 骨质疏松 原因 骨折 治疗 现状 进展 长骨骨干骨折
下载PDF
股部血管损伤伴软组织严重挫伤的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青 缪健航 刘康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 总结近年我院对12例股部血管损伤合并软组织严重挫伤保肢与截肢的指征、手术主合并症的治疗。方法 采用血管重建、坏死组织清除、骨折的处理、术后积极治疗代谢性肌肾综合征及小腿骨间膜室综合征等综合治疗方法。结果 除1例死亡,截... 目的 总结近年我院对12例股部血管损伤合并软组织严重挫伤保肢与截肢的指征、手术主合并症的治疗。方法 采用血管重建、坏死组织清除、骨折的处理、术后积极治疗代谢性肌肾综合征及小腿骨间膜室综合征等综合治疗方法。结果 除1例死亡,截肢2例,1例小腿肌力下降外,其余均恢复正常。结论 通过血管重建及积极处理合并症可保留肢体,恢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部血管损伤 软组织挫伤 治疗 代谢性肌肾综合征
下载PDF
双段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胫骨长段骨缺损
5
作者 倪国华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双段腓骨皮瓣 游离移植 修复 胫骨长段骨缺损
下载PDF
感觉和运动雪旺细胞NGF及其低亲和力受体p75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秦煜 顾立强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70-71,共2页
周围神经损伤后,近端再生的感觉性神经纤维和运动性神经纤维可以大体上特异性地长入相应的雪旺细胞基膜管。这种特异性再生的机制,目前认为主要是远端靶器官的诱导作用,以及局部微环境的选择性作用。由于神经损伤后雪旺细胞明显增殖,而... 周围神经损伤后,近端再生的感觉性神经纤维和运动性神经纤维可以大体上特异性地长入相应的雪旺细胞基膜管。这种特异性再生的机制,目前认为主要是远端靶器官的诱导作用,以及局部微环境的选择性作用。由于神经损伤后雪旺细胞明显增殖,而且被证实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细胞粘附分子,其细胞膜与轴突的相互作用也决定了轴突的延伸速度和方向。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感觉和运动雪旺细胞体外培养,以与神经纤维再生密切相关的两个因素:神经生长因子(NCF)及其低亲和力受体(p75)的表达为指标,研究两种雪旺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是否有差别,从而推断不同性质的雪旺细胞对神经纤维的特异性再生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 运动 雪旺细胞 NGF P75 表达 周围神经损伤 低亲和力受体
下载PDF
抱腹式石膏环形固定治疗锁骨骨折30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家彦 王永荣 +1 位作者 贾敏 张辉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74-74,共1页
1996年6月至1999年1月,采用抱腹式石膏环形固定治疗锁骨骨折30例。其治疗方法: ①患者端坐在方凳上,复位时将患侧手掌抱在第十肋锁骨中线与腋中线之间,用石膏绷带沿第十肋部作环形外固定,同时用4个钥匙圈分别用细铁丝固定在双侧锁骨中... 1996年6月至1999年1月,采用抱腹式石膏环形固定治疗锁骨骨折30例。其治疗方法: ①患者端坐在方凳上,复位时将患侧手掌抱在第十肋锁骨中线与腋中线之间,用石膏绷带沿第十肋部作环形外固定,同时用4个钥匙圈分别用细铁丝固定在双侧锁骨中线和肩胛骨中线处备用。②待石膏干后若患健侧不等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腹式石膏 环形固定 治疗 锁骨骨折
下载PDF
髋臼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8
作者 郭澄水 陈维鹏 +1 位作者 孙东升 蒋学金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髋臼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治疗
下载PDF
异体手移植的神经再生问题探讨 被引量:10
9
作者 顾立强 裴国献 +1 位作者 陈国奋 朱立军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 探讨异体手移植免疫抑制状态下的神经再生特点。方法 2例右手缺失病人行异体手移植,手术过程基本同自体断腕再植,术中吻合正中神经、尺神经、尺神经腕背支和桡神经浅支。术后联合应用普乐可复(FK506)等免疫抑制剂抗免疫排斥反应。... 目的 探讨异体手移植免疫抑制状态下的神经再生特点。方法 2例右手缺失病人行异体手移植,手术过程基本同自体断腕再植,术中吻合正中神经、尺神经、尺神经腕背支和桡神经浅支。术后联合应用普乐可复(FK506)等免疫抑制剂抗免疫排斥反应。结果 术后2例病人移植手存活良好,无免疫排斥反应发生。术后1月Tinel征示神经生长超过50mm,2月超过100mm,3月达20cm左右,神经再生速度均超过2mm/d。4月拇、示和小指末节皮肤已恢复痛、温觉;5月始先后出现拇指外展对掌、小指外展等。现术后8个月,手握持功能及手部感觉已恢复,手内在肌功能部分恢复。结论 异体手移植免疫抑制状态下神经再生迅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手部感觉与手内在肌神经再支配,快于同平面的自体断肢再植,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移植 神经再生 手移植
下载PDF
多发伤中骨关节损伤诊断与治疗
10
作者 敖新华 施翔 +6 位作者 吴争鸣 杨国谋 胡林法 魏玉荣 宁伟宏 李文伟 王敏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227-227,共1页
凡因同一伤因伤及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者,称为多发伤。作者自1991年5月至1998年12月收治符合上述条件且含骨关节损伤病人96例,现将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探讨诊断治疗体会。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男70例,女26例。年龄15~70岁,平均3... 凡因同一伤因伤及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者,称为多发伤。作者自1991年5月至1998年12月收治符合上述条件且含骨关节损伤病人96例,现将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探讨诊断治疗体会。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男70例,女26例。年龄15~70岁,平均35.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71例,坠落20例,塌方挤压3例,斗殴2例,初诊时间:1小时内65例,1~2小时20例,2小时以上11例。开放性损伤80例,合并休克85例,两处伤56例,三处伤29例,四处及以上11例,合并骨折脱位235个部位,漏诊6例。 2.治疗:边检查边治疗,抗休克、脏器损伤手术止血同时行清创(切开)复位;内固定78例189处、外固定支架8例8处,牵引或石膏外固定20例30处,骨折无特殊处理8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骨关节损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24例报告
11
作者 张俊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38-138,共1页
关键词 髋关节后脱位 股骨头骨折 并发症 手术适应症 手术方法 诊断
下载PDF
指背双蒂桥式皮瓣修复指掌侧皮肤缺损
12
作者 方均强 廖坚文 江正康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指背双蒂桥式皮瓣 修复 指掌侧皮肤缺损
下载PDF
转基因技术在骨组织工程修复骨缺损中的应用
13
作者 祝联 曹谊林 刘伟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59-261,共3页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 骨组织工程 修复 骨缺损
下载PDF
前臂旋后复位法治疗小儿桡骨头半脱位65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峰 陈鹏 +1 位作者 李为民 刘延英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30-30,共1页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又称牵拉肘,多发生于4岁以下幼儿。由于手腕和前臂被牵拉所致。作者自1996年以来,应用前臂旋后复位法治疗小儿桡骨头半脱位65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65例患者,男性35例,女性30例。年龄最小15个月,最...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又称牵拉肘,多发生于4岁以下幼儿。由于手腕和前臂被牵拉所致。作者自1996年以来,应用前臂旋后复位法治疗小儿桡骨头半脱位65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65例患者,男性35例,女性30例。年龄最小15个月,最大5岁,左侧桡骨头半脱位40例,右侧25例。受伤至就诊时间,最短半小时,最长2天。 治疗方法 以左侧桡骨头半脱位为例。患儿由家长环抱于术者对面,术者面对患儿,右手托住患肢肘后,大拇指置于肱桡关节外侧,左手握住患儿前臂逐渐旋后并屈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旋后复位法 治疗 小儿 桡骨头半脱位
下载PDF
三种方式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2
15
作者 赵程 张树明 杨润功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三种方式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旨在提出最佳治疗方案。方法自1991年10月至1998年8月共收治高能量Pilon骨折51例,均属Ruedi和AlgowerⅢ型。按治疗方式可分为3组:即采用AO苜蓿叶形钢板内固定22例,有限内固定结合“T”... 目的探讨三种方式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旨在提出最佳治疗方案。方法自1991年10月至1998年8月共收治高能量Pilon骨折51例,均属Ruedi和AlgowerⅢ型。按治疗方式可分为3组:即采用AO苜蓿叶形钢板内固定22例,有限内固定结合“T”形超关节外固定回治疗15例;短期外固定架固定后改用钢板内固定14例(分两步)结果经6月~8年的随访发现三种治疗方法在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上有明显差别,以短期超关节外固定架固定后二期用钢板内固定组疗效最佳。按Teeny和Wiss评分系统,其临床疗效优良率为78.6%,并发症发生率为28.5%。结论短期超关节外固定架固定后二期用钢板内固定能较好地恢复踝关节功能,显著减少伤口并发症及骨不连、延迟愈合等,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可取得满意效果,应视为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LON骨折 外固定 内固定
下载PDF
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的处理体会(附23例报告)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洪烽 邓思然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237-238,共2页
随着工家业的发展,交通事故的增加,临床上开放性踝关节,脱位日渐增多。而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载荷关节,生理功能要求高,且其损伤不仅是骨性结构率乱,也是韧带和软组织的复合损伤。所以,伤口、骨折、脱位早期的处理及复位是否满意,可直接... 随着工家业的发展,交通事故的增加,临床上开放性踝关节,脱位日渐增多。而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载荷关节,生理功能要求高,且其损伤不仅是骨性结构率乱,也是韧带和软组织的复合损伤。所以,伤口、骨折、脱位早期的处理及复位是否满意,可直接影响治疗及恢复效果。在处理方法上我院自1995年1月—1999年5月共收治资料完整的该类病人23例,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自我院1995年1月~1999年5月共收治开放性踝关节骨折,脱位28例,其中随访复查23例,5例失访。23例中,男18例,女5例,年龄16~64岁。以骨折及受伤机制类型分:旋后一外翻型(SE)10例;旋后—内收型(SA)3例;旋前一外展型(PA)8例;旋前—外翻型(PE)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踝关节骨折 脱位 处理
下载PDF
异体手移植1例:美国路易斯威尔经验
17
作者 Jon W.Jones John H.Barker +2 位作者 Warren C.Breidenbach Scott A.Gruber 相大勇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96-100,共5页
背景 依据国际复合组织移植大会的交流经验和猪异体肢体移植研究成功经验,我们制定了一个人类异体手移植计划。方法 通过全面的移植术前评估和患者的同意,选择移植物大小、性别、皮肤弹性相配的一个58岁的尸体供者的左手移植到一个失去... 背景 依据国际复合组织移植大会的交流经验和猪异体肢体移植研究成功经验,我们制定了一个人类异体手移植计划。方法 通过全面的移植术前评估和患者的同意,选择移植物大小、性别、皮肤弹性相配的一个58岁的尸体供者的左手移植到一个失去左手13年的男性受者。免疫抑制治疗包括Simulect(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为竞争性IL-2受体阻断剂)诱导治疗和普乐可复、骁悉、强的松龙的维持治疗。结果 供手的冷缺血时间为310分钟。无术中或术后并发症。移植物皮肤在第6、20、27周发生了中等程度的排斥反应。通过静注甲基强的松龙,局部使用普乐可复(FK506)和氯倍他索(Clobetasol)缓解。温度觉、痛觉、压力觉在一年时到达手和手指。在术后一年,患者可以使用左手进行许多假肢没有的功能,例如投掷垒球、翻报纸、写字和系鞋带。结论 利用新型免疫抑制剂获得了异体手移植的早期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移植 手缺失 手移植
下载PDF
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移位联合早期股薄肌移植重建术 被引量:9
18
作者 顾立强 裴国献 +5 位作者 任高宏 周围 林立 夏霆 胡罢生 陈国奋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探讨重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上肢主要功能的新方法。方法 8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2~4月一期行膈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联合对侧股薄肌移植重建屈肘、伸指伸拇5例或屈拇屈指3例。前者其中2例二期再行同侧股薄肌移植重建屈拇屈指... 目的 探讨重建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上肢主要功能的新方法。方法 8例全臂丛根性撕脱伤后2~4月一期行膈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联合对侧股薄肌移植重建屈肘、伸指伸拇5例或屈拇屈指3例。前者其中2例二期再行同侧股薄肌移植重建屈拇屈指等。结果 一期手术1年以上5例,术后4~5月移植肌肉出现收缩,5~7月伸指伸拇或屈拇屈指、屈肘,12月屈肘60°~90°、肌力M_4,伸拇伸指或屈拇屈指M_3~M_4,肩外展30°~60°、M_3。二期手术的1例术后7月移植肌肉收缩,12月屈拇屈指M_4。重建屈拇屈指者可握持物品。结论 神经移位联合早期股薄肌移植,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全臂丛根性撕脱伤肢体的部分功能,初步重建手握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臂丛根性撕脱伤 神经移位 早期股薄肌移植重建术
下载PDF
骨盆骨折槽型固定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附31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陈德满 苏继承 +2 位作者 付伟 王天明 曲天义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107-108,共2页
为解决骨盆不稳定性骨折固定难,易产生合并症的难题、结合骨盆的特征进行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型骨盆骨折固定器,经31例骨盆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观察,随访6个月~2年零6个月,治疗前后X线检查及临床疗效评定:优15例,良10例,可6例,认为该固定... 为解决骨盆不稳定性骨折固定难,易产生合并症的难题、结合骨盆的特征进行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型骨盆骨折固定器,经31例骨盆不稳定性骨折的治疗观察,随访6个月~2年零6个月,治疗前后X线检查及临床疗效评定:优15例,良10例,可6例,认为该固定器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固定牢靠,有加压、撑开、纠正旋转等多项功能结合于一体,是一种治疗骨盆不稳定性骨折比较新颖和理想的外固定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不稳定性骨折 骨折固定术 槽型骨盆复位固定器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近端逆行穿针法治疗锁骨骨折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来春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82-283,共2页
关键词 近端逆行穿针法 治疗 锁骨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