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如”当训“只” |
周崇谦
|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2
|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思考 |
刘荣林
|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3
|
孟子的“劳心劳力说”的本意 |
|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0 |
0 |
|
4
|
散文:“停”的艺术--读《红喜字》和《半壁平安》 |
姜宇清
|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5
|
体育教学应重视对学生智能的培养 |
杜承录
|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2 |
0 |
|
6
|
“坐”字古义探 |
史秀珍
|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0 |
0 |
|
7
|
高师生个性特征的性别差异研究 |
武海英
|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8 |
0 |
|
8
|
浅谈毛泽东晚年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失误及其原因 |
周树清
王家斌
|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 |
0 |
|
9
|
理论勇气与实践品格的升华-学习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 |
史晓思
|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2 |
0 |
|
10
|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与党的领导 |
李宝强
|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0 |
0 |
|
11
|
“信息高速公路”与图书馆职能的变革 |
吕建新
|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12
|
选择与重构:自然主义与茅盾文论--茅盾与自然主义关系之二 |
范志强
|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13
|
元代赈灾机构初探 |
赵经纬
|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6 |
5
|
|
14
|
写作学应是一门大学科--也谈写作学的“学”、“术”之争 |
张明
|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15
|
叙述视角:建构小说世界的艺术方式 |
单英福
|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9 |
0 |
|
16
|
尽快实现干部队伍由“权力型”“事务型”向“素质型”的转变 |
方道文
|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17
|
台湾女性文学的新突破--简评“百万小说征文”首奖作品《失声画眉》 |
澹台惠敏
|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0 |
|
18
|
发展多层次的社会主义新文学--俗文学走俏断想 |
方道文
|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2 |
0 |
|
19
|
曹操《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辍)”解 |
肖振宇
|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0 |
0 |
|
20
|
中学作文“立体化”教学 |
刘荣林
|
《张家口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