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作品数4513被引量6920H指数21
《民族文学研究》创刊于1983年11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唯一国家级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学术理论双月刊,系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2-9559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1443/I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4,513篇文章
< 1 2 2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型-重复与生命的更新:伊利亚德论神话
1
作者 黄增喜(瑶族) 《民族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7,共10页
在伊利亚德的基本宗教理念中,“何为真实”与“如何真实”是两个核心问题,由此出发可对其神话理论进行爬梳和探讨。具体而言,初民的神话想象中蕴含了复杂的宗教、哲学意涵,构成一种尚未体系化的存在论。该存在论认为:表象世界和世俗存... 在伊利亚德的基本宗教理念中,“何为真实”与“如何真实”是两个核心问题,由此出发可对其神话理论进行爬梳和探讨。具体而言,初民的神话想象中蕴含了复杂的宗教、哲学意涵,构成一种尚未体系化的存在论。该存在论认为:表象世界和世俗存在都是相对的、偶然的,唯有通过模仿、重复某些超越于表象世界之上的神圣原型,世界、人及万事万物才被赋予了实在性。就此而言,神话为初民揭示了各种神圣原型,使存在的真实和意义成为可能。借助这种悸谬性的存在论及由其衍生的种种仪式和习俗,初民得以氓除时间和历史,走出封闭性、虚幻性的存在,使凡俗生命不断地获得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利亚德 古代存在论 神话原型 重复 更新
原文传递
变动时势中的“民”“英雄”与国家建设——从《王同春开发河套记》重探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的学术-社会实践
2
作者 宋玉 《民族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94,共14页
顾刚完成于1935年的《王同春开发河套记》,兼采民间传说与新体传记文学之长,通过讲述清季民初河套移民首领王同春的跌岩生平,力图彰显“民”在国家建设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与写作、增订此文相同步,顾氏围绕汉蒙交往的历史与现况展开思考... 顾刚完成于1935年的《王同春开发河套记》,兼采民间传说与新体传记文学之长,通过讲述清季民初河套移民首领王同春的跌岩生平,力图彰显“民”在国家建设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与写作、增订此文相同步,顾氏围绕汉蒙交往的历史与现况展开思考,并开始涉入河套官民合作的移垦实践,这为他倡言“中华民族团结”奠定了坚实基础。《王同春开发河套记》体现了顾刚“民间”思想形构的多重面向与内在张力,也为深度理解其20世纪30年代的学术-社会实践提供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王同春开发河套记》 民间 国家建设 民族团结
原文传递
老舍作品在阿拉伯语国家的译介与接受
3
作者 高彬 宋晓芬 《民族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0,共7页
老舍作品在阿拉伯语国家的译介呈现出从国内自主译出到国外主动译入的“走出去”模式特征。译入阿拉伯语国家之后,老舍作品在官方、汉学家和高校等层面取得了良好的接受效果,产生了较大的文学影响力。老舍作品的文学特色、阿拉伯语国家... 老舍作品在阿拉伯语国家的译介呈现出从国内自主译出到国外主动译入的“走出去”模式特征。译入阿拉伯语国家之后,老舍作品在官方、汉学家和高校等层面取得了良好的接受效果,产生了较大的文学影响力。老舍作品的文学特色、阿拉伯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语境以及中阿友好关系背景下快速成长的汉学家译者群体是促成该文学传播现象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阿拉伯语国家 译介 接受 文学传播
原文传递
清代岭南选诗总集的诗骚谱系阐释、践履及文化认同
4
作者 史哲文 《民族文学研究》 2024年第5期165-176,共12页
清代岭南选诗总集追溯诗骚传统,具备较为清晰的谱系观念,这一认知与地域传统融合而产生新变。在此基础上树立的“楚诗”典型,有助于提高岭南在当时诗界的地位。除了编选汉族诗歌,岭南选诗总集在搜集整理少数民族诗歌的过程中也力追诗骚... 清代岭南选诗总集追溯诗骚传统,具备较为清晰的谱系观念,这一认知与地域传统融合而产生新变。在此基础上树立的“楚诗”典型,有助于提高岭南在当时诗界的地位。除了编选汉族诗歌,岭南选诗总集在搜集整理少数民族诗歌的过程中也力追诗骚本源,从采诗实践、情诗风尚、歌谣韵律等方面接续诗骚传统。此谱系观念体现出该类总集的风土志功能与大一统认同,表现了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交融的面貌,对于传承中华文明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诗总集 岭南 诗骚传统 中华文明
原文传递
论马若虚咏藏词的文化风貌及词史意义
5
作者 张芷萱 赵义山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6-176,共11页
清代词人马若虚是清词史上以词歌咏藏族民俗文化且存词作最多的作家。其咏藏词抒写了藏族地区的服饰、饮食、节日、游乐及民间信仰等民俗文化内容,表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化意义。马若虚的咏藏词不拘一格... 清代词人马若虚是清词史上以词歌咏藏族民俗文化且存词作最多的作家。其咏藏词抒写了藏族地区的服饰、饮食、节日、游乐及民间信仰等民俗文化内容,表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化意义。马若虚的咏藏词不拘一格且自由书写,拓宽了词的表现范围和社会功用,突破了受浙西词派笼罩的时代藩篱,在清词史上独树一帜。前代词论家对此或不予置评,或评价不高,是有失公允的,应立足马若虚词作的实际成就给予其应有的词史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词 藏族 民俗文化 地域文化
原文传递
从《诗镜》的译介和注疏看藏族文论的形成 被引量:1
6
作者 完代克(藏族)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0-107,共8页
13世纪中期,萨班·贡噶坚参首次将印度古代梵语文论《诗镜》翻译成藏文。此后,经过各派僧俗文人对其原典进行翻译、理解、解释、应用,写出了400多部注疏、评论类著作,完成了《诗镜》的本土化和经典化,使之成为藏族文论的主要组成部... 13世纪中期,萨班·贡噶坚参首次将印度古代梵语文论《诗镜》翻译成藏文。此后,经过各派僧俗文人对其原典进行翻译、理解、解释、应用,写出了400多部注疏、评论类著作,完成了《诗镜》的本土化和经典化,使之成为藏族文论的主要组成部分。《诗镜》在经过13世纪至14世纪中期的形成、14世纪中期至17世纪初期的发展、17世纪初期至19世纪晚期的兴盛之后,与本土诗学家创立的“味”论、“生命”论等相结合,改变《诗镜》重形式轻内容的唯美倾向,重新建构了“形体、生命、修辞”三位一体的诗学体系,树立了内容与形式对立统一的美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镜》 注疏 “生命” 论藏族文论
原文传递
《踏摇娘》演变考论
7
作者 罗世琴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3-112,共10页
《踏摇娘》源自社会生活,随时代与社会变化不断进行艺术再造与加工,于唐代开元年间发展为较成熟的教坊剧目,今存文本以唐代《教坊记》《隋唐嘉话》《通典》所载最具代表性。检校诸本所记,则《踏摇娘》演变形式的重要阶段依次为:北齐前... 《踏摇娘》源自社会生活,随时代与社会变化不断进行艺术再造与加工,于唐代开元年间发展为较成熟的教坊剧目,今存文本以唐代《教坊记》《隋唐嘉话》《通典》所载最具代表性。检校诸本所记,则《踏摇娘》演变形式的重要阶段依次为:北齐前的踏歌抒情表演雏形,北齐时带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踏谣”叙事,隋末融入舞蹈、歌唱、审美等因素的“踏摇”综合表演,入唐后逐步定型过程中向《谈容娘》的表演形式靠拢并引发论争。虽然每一历时阶段的发展并不均齐,但总体上呈现出兼采多种艺术形式、调适于社会发展需求的渐进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踏摇娘》 演变 文本
原文传递
通观:作为文学史研究的进路
8
作者 张晶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3-131,共9页
文学史(包括文学理论史)著述虽然呈现不同的框架和面目,但在翔实的文献基础上的阐释与建构,仍是文学史发展所需要的。查洪德的《元代文学通论》,无论是在结构还是在内容上,都体现出“通观”的视野。将民族学的视角与文学史的内化深度融... 文学史(包括文学理论史)著述虽然呈现不同的框架和面目,但在翔实的文献基础上的阐释与建构,仍是文学史发展所需要的。查洪德的《元代文学通论》,无论是在结构还是在内容上,都体现出“通观”的视野。将民族学的视角与文学史的内化深度融合,使元代文坛的独特风貌与客观格局得到切实的把握。“通观”将“史”的厚重扎实与“论”的精警透辟合而为一,从大量第一手文献资料中熔炼整合出诸多属于元代文学独有的理论命题,使该著产生了一种直击读者心灵的锐感。在当今的文学史研究中,“通观”应该是一种突破性的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文学通论》 通观 命题
原文传递
叶广芩抗战书写的新向度 被引量:1
9
作者 范庆超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7-164,共8页
叶广芩结合自己旅日期间的调研实察,以及女作家特有的性别想象,开辟出抗战书写的新向度。这些新向度包括:"新鬼子""战争孤儿"的形象构造;"双向批判"的文化省思立场;"女权主义"协同"抗战&q... 叶广芩结合自己旅日期间的调研实察,以及女作家特有的性别想象,开辟出抗战书写的新向度。这些新向度包括:"新鬼子""战争孤儿"的形象构造;"双向批判"的文化省思立场;"女权主义"协同"抗战"的话语联动机制。它们作为一些特殊而有效的观察视角,洞见到抗战书写的新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广芩 抗战书写 新向度
原文传递
中古人日节与波斯诺鲁孜节渊源考——基于比鲁尼《古代民族编年史》的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洪娟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6-118,共13页
自张骞凿空西域之后,波斯、粟特等国与中国往来密切,其文化及宗教亦被带入中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比鲁尼《古代民族编年史》对中亚各国历法和节庆习俗的记载,发现中古人日节与波斯诺鲁孜节在节庆时间、传说、节俗等方面极... 自张骞凿空西域之后,波斯、粟特等国与中国往来密切,其文化及宗教亦被带入中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基于比鲁尼《古代民族编年史》对中亚各国历法和节庆习俗的记载,发现中古人日节与波斯诺鲁孜节在节庆时间、传说、节俗等方面极为相似。文章探析了波斯文化与祆教对中国节日习俗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文化交流对节庆习俗发生、发展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日节 诺鲁孜节 比鲁尼 中古
原文传递
广西德保壮族对歌传统“吟诗”的音韵格律及歌路举要——以《德保歌圩山歌》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廖汉波 戴忠沛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36,共22页
广西德保县壮族侬府支系的吟诗是结合音乐与诗句为一体的对唱歌谣。从民间鉴赏习惯来看,吟诗的音乐只是外表,诗句的文学性才是其内涵,但是过去对吟诗的研究却往往只侧重音乐,而忽略了其本质所在的文学性。壮族吟诗在自然对歌的场合中虽... 广西德保县壮族侬府支系的吟诗是结合音乐与诗句为一体的对唱歌谣。从民间鉴赏习惯来看,吟诗的音乐只是外表,诗句的文学性才是其内涵,但是过去对吟诗的研究却往往只侧重音乐,而忽略了其本质所在的文学性。壮族吟诗在自然对歌的场合中虽然均为“临机自撰”的现场创作,但依然有“歌路”的要求。文章以《德保歌圩山歌》记录的作品为例,探讨吟诗的歌路及相关鉴赏原则与标准,包括对歌“求、抢、斗、情”等程序结构,“赋、比、兴”及暗喻等文学表现手法,还有诗句字数、平仄及押韵的音韵格律要求,务求将吟诗包含的本土知识、话语关系及传统法则梳理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诗歌 “吟诗” 德保县 歌路 音韵 格律
原文传递
《满巴扎仓》的民族根性与开放意识
12
作者 丁琪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9-105,共7页
蒙古族作家阿云嘎的长篇小说《满巴扎仓》以民族医学遗产为叙事场域,围绕一部蒙医药典的历史命运,从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及矛盾冲突等方面凸显了蒙古族的草原文明、人文智慧、伦理道德及审美观照,并从游牧文化、精神信仰和民族根性等层... 蒙古族作家阿云嘎的长篇小说《满巴扎仓》以民族医学遗产为叙事场域,围绕一部蒙医药典的历史命运,从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及矛盾冲突等方面凸显了蒙古族的草原文明、人文智慧、伦理道德及审美观照,并从游牧文化、精神信仰和民族根性等层面将蒙古族文学的传统养分融入其小说创作。文章认为,在当下的全球化语境中,少数民族作家既要继承本民族的文学传统,积极挖掘人文叙事资源,同时也要抱持一种开放的文化视野,让叙事策略和表述方式与多元文化和现代文明形成有机的对接和转化。因此,作为蒙医传承的故事书写,《满巴扎仓》在民族根性与开放意识这两个向度上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做出了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巴扎仓》 阿云嘎 民族根性 开放意识
原文传递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后现代伦理意识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福岩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9,共15页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被赋予了极端重要性的"社区",同时也处在对现代性文化政治激进反思的后现代语境之核心位置上。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的表述及价值关怀中,我们能看到非物质文...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被赋予了极端重要性的"社区",同时也处在对现代性文化政治激进反思的后现代语境之核心位置上。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的表述及价值关怀中,我们能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实践意识同以列维纳斯所代表的后现代伦理立场及主张的吻合之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伦理原则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守护伦理的伦理原则或一种保存道德的道德立场。事实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社区伦理共同体及其所内蕴的对话机制,在家感、美感、团结、创造性以及多元性等方面的认同,使它能够与后现代社会想象联手,促进与扩充对话、增进人民团体之间宽容程度这种意义上的文化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后现代伦理意识 列维纳斯 文化政治 社区
原文传递
巴·布林贝赫蒙古史诗诗学中的艺术自然论
14
作者 阿拉德尔吐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61,共6页
文章围绕巴·布林贝赫《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第六章,立足蒙古史诗诗学及其学术史视角,通过对史诗诗学的关键概念与观念史联结点的诗学考析,勾勒出他的艺术自然论理论来源与形成脉络。即:其一,"第二自然"(即艺术自然)不... 文章围绕巴·布林贝赫《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第六章,立足蒙古史诗诗学及其学术史视角,通过对史诗诗学的关键概念与观念史联结点的诗学考析,勾勒出他的艺术自然论理论来源与形成脉络。即:其一,"第二自然"(即艺术自然)不仅是《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艺术自然论的核心概念,亦是巴·布林贝赫自然诗论的重要内容,它的理论源头是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的"第二自然"观;其二,《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通过对史诗世界即艺术自然的三重结构分析,确立了艺术自然论的本土维度和诗学范例;其三,《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着眼于史诗世界的关系结构论与创作手法之间的内在关联,从本土诗学的高度阐释和开辟了以史诗文类为基础的自然诗学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诗诗学 本土解读 艺术自然论
原文传递
“空间维度的中华文学史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冀运鲁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4-176,共3页
2015年11月28日、2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和《文学遗产》编辑部主办、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协办的“空间维度的中华文学史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60位学者就中国文学史空间维度展开了热烈讨论,主要涉及以下... 2015年11月28日、2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和《文学遗产》编辑部主办、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协办的“空间维度的中华文学史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60位学者就中国文学史空间维度展开了热烈讨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学术研讨会 空间维度 中华 中国人民大学 综述 《文学遗产》 师范大学
原文传递
“历史重述”与“景观再造”——关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文本形态变迁的思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姚新勇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87,共7页
返还本民族文化之根的书写,是"新时期"少数族裔文学写作的基本特质。一般而言,它不是体现为对特定族裔历史文化的重述,就是表现为独具特色的族裔景观的再造,而在许多情况下,这两者又构成了相互不可分割的整体。文章尝试借鉴&q... 返还本民族文化之根的书写,是"新时期"少数族裔文学写作的基本特质。一般而言,它不是体现为对特定族裔历史文化的重述,就是表现为独具特色的族裔景观的再造,而在许多情况下,这两者又构成了相互不可分割的整体。文章尝试借鉴"文化地理学""身体现象学"之认识论方法,对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文本形态的特质及其变构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景观 空间 民族 文学
原文传递
在家族的边界之内:基于穆昆组织的满族说部传承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荷红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0-158,共9页
有清一代,穆昆组织为满族基本的社会组织,虽然在辛亥鼎革后该组织变得相对松散,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满族聚居地某些家族开始慢慢恢复这一组织。时至今日,满族人世代传承的祭祖、续谱、萨满教祭祀等活动仍在穆昆组织中存在着。作为... 有清一代,穆昆组织为满族基本的社会组织,虽然在辛亥鼎革后该组织变得相对松散,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满族聚居地某些家族开始慢慢恢复这一组织。时至今日,满族人世代传承的祭祖、续谱、萨满教祭祀等活动仍在穆昆组织中存在着。作为满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文类满族说部,其讲述及传承的边界、保存和发展的空间也在无形的穆昆组织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说部 穆昆组织 传承 家族
原文传递
论台湾原住民文学中的文化骄傲意识与自我救赎心理--兼析《混浊》中的混语现象
18
作者 吴鵾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9-67,共9页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台湾原住民文学中混语现象大量出现。从后殖民理论的角度来看,文学中混合语码的出现意味着对压迫性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抗与解构,这也基本符合台湾新乡土或后乡土文学中类似现象的美学阐释。但由于文化背景和文学语境的不...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台湾原住民文学中混语现象大量出现。从后殖民理论的角度来看,文学中混合语码的出现意味着对压迫性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抗与解构,这也基本符合台湾新乡土或后乡土文学中类似现象的美学阐释。但由于文化背景和文学语境的不同,台湾原住民文学中的混语现象主要试图通过语码移借和语码转换两种语言手段来传承族群文化,呈示救赎心理以及探索民族语言的内在审美功能。虽然抗争和悲鸣的意味犹存,但已然走出20世纪80年代单一的文学范式,向着更为文学化、文化化、多维化的方向延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语现象 文化骄傲 救赎心理 族语审美
原文传递
当代文学中的西藏想象——由宁肯《蒙面之城》说起
19
作者 张学海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74,共8页
文章以宁肯的《蒙面之城》为主要对象,兼及其他作家的创作,运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分析当代文学中西藏地区以外的作家关于西藏的文学创作现象。《蒙面之城》是作家的心灵成长史,对西藏的文学形象的想象具有典型的意义;从中国当代文学的历... 文章以宁肯的《蒙面之城》为主要对象,兼及其他作家的创作,运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分析当代文学中西藏地区以外的作家关于西藏的文学创作现象。《蒙面之城》是作家的心灵成长史,对西藏的文学形象的想象具有典型的意义;从中国当代文学的历程观察这类文学创作,可以看出意识形态的转换使西藏的文学形象,逐渐从群体到个体,由神秘到质感,由偏见到还原,给西藏的文学真实显现提供条件和可能;而对西藏作为异域空间的文学想象,在凸显西藏文化的独特性的景象的同时,赋予其精神乌托邦的神圣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他者 灵成长史 意识形态 异域空间
原文传递
民族/女性主体的欲望书写——纳西族女作家和晓梅小说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冰冰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8-44,共7页
纳西族女作家和晓梅性别意识鲜明,其笔下那些规避天职、追求自由的民族女性形象充满了力度与魅惑,她的近作不仅拓展了女性写作的深度,同时试图探询全球化时代民族/个人的历史记忆这样宏大紧迫的文化命题。
关键词 纳西族女作家 和晓梅 性别 记忆 全球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