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作品数4234被引量782H指数6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杂志是由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出版集团·杂志社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语文期刊是专门研究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和考试的教学辅导类期刊。本刊积极倡导一纲多本的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学理念及教...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2-2155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61-1031/G4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4,234篇文章
< 1 2 2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析“沉浸式”阅读目标达成的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阮班莲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8年第1期57-58,共2页
"沉浸"表现的是这样一种状态,人们投入到一种活动中去,完全不受其他事物的干扰,全神贯注地从事该活动,而且不计较任何代价与付出。后来,人们把"沉浸"引用到语文教学上,认为"沉浸式语文阅读"是教师运用"沉浸"理念,引导所有学生... "沉浸"表现的是这样一种状态,人们投入到一种活动中去,完全不受其他事物的干扰,全神贯注地从事该活动,而且不计较任何代价与付出。后来,人们把"沉浸"引用到语文教学上,认为"沉浸式语文阅读"是教师运用"沉浸"理念,引导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让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 阅读目标 涵泳 阅读过程 教学情境 祖国语言 思考性 阅读教学 书声琅琅 对比法
原文传递
求生不能求荣不得的苦命人——《孔乙己》主题新解
2
作者 梁平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8年第1期137-140,共4页
长期以来,人们对《孔乙己》一文的主题理解大多限于批判科举制度及揭露人际关系的冷漠、麻木。两种理解并未挖掘出小说最深刻、最永久的意义。科举制度已经远去,将主题定于批判科举制度显然已失去了针对性,没有感染力。小说固然揭露了... 长期以来,人们对《孔乙己》一文的主题理解大多限于批判科举制度及揭露人际关系的冷漠、麻木。两种理解并未挖掘出小说最深刻、最永久的意义。科举制度已经远去,将主题定于批判科举制度显然已失去了针对性,没有感染力。小说固然揭露了人情的冷漠、麻木,但忽略了孔乙己这个核心人物本身在小说中的意义。《孔乙己》最深层的意义应在于揭示孔乙己本人的"劣根性":好吃懒做和虚荣成性。孔乙己的形象之所以有生命力,正是因为他的劣根性具有代表性、普遍性和永久性。这种理解,不仅揭示了《孔乙己》的真实意图,也揭示了小说成功的奥秘,这才是对小说及鲁迅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乙己 劣根性 好吃懒做 虚荣成性 深层意图
原文传递
仪式感在语文教学中的挖掘与运用
3
作者 林芳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8年第1期134-135,共2页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这些传统文化元素有些凝聚在传统仪式之中。充分挖掘和利用文中的仪式内容,有助于理解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主旨,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使学生更亲近传统文化习俗,从而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仪式感 核心素养
原文传递
也谈《木兰诗》“同行”的音义问题
4
作者 杨辉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8年第8期77-78,共2页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2018年1-2期刊发了常志伟老师《〈木兰诗〉中"同行"音义辩证》一文(以下简称常文)。文中作者通过分析"行"字之音义流变,推断出"同行"之"行"当读为"háng",乃是"军队单位'行伍'"之意,...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2018年1-2期刊发了常志伟老师《〈木兰诗〉中"同行"音义辩证》一文(以下简称常文)。文中作者通过分析"行"字之音义流变,推断出"同行"之"行"当读为"háng",乃是"军队单位'行伍'"之意,所以"同行"的意思就是"在军队中同一行或同一行的人"。窃以为,这个说法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诗》 同行 音义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同一 老师
原文传递
小议“五十而知天命”中的“天命”
5
作者 范红英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8年第12期68-68,共1页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段文字出自《论语·为政》。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收录了此段文字,并在课文下方的脚注处做了注释。笔者认为,对“天命”的解释欠妥,...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此段文字出自《论语·为政》。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收录了此段文字,并在课文下方的脚注处做了注释。笔者认为,对“天命”的解释欠妥,不符合孔子的本意,也不符合自子思以来儒家关于“天命”的注释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命” 知天命 从心所欲 统编教材 七年级 文字 注释 课文
原文传递
“理清”与“厘清”之辨
6
作者 姚玉席 王万丽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8年第5期79-79,共1页
前段时间备课,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统编本)第四单元"单元说明"中(165页)发现这么一句话:"厘清作者思路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厘清思路的关键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大意。"心中顿生疑惑,"文章思路"不... 前段时间备课,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统编本)第四单元"单元说明"中(165页)发现这么一句话:"厘清作者思路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厘清思路的关键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大意。"心中顿生疑惑,"文章思路"不是该用"理清"吗?怎么用"厘清"了?再细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师教学用书》(统编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学用书》 七年级下册 文章内容 单元说明 文章思路 人教版 语文 备课
原文传递
王熙凤为何称“辣子”? 被引量:1
7
作者 韩建华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7年第5期76-76,共1页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贾母向林黛玉介绍王熙凤的时候说:“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关键词 王熙凤 《林黛玉进贾府》 中等教育 语文 阅读 理解
原文传递
中考作文命题的A面与B面——2017年中考作文试题综述
8
作者 张原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7年第8期78-80,共3页
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作文命题者一般不会过分地在审题上为难学生,多倾向于降低审题难度,使考生能集中精力构思文章,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但审题难度的降低并不代表对作文题目感悟理解力的要求降低,反而需要考生更多地靠多元的理解... 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作文命题者一般不会过分地在审题上为难学生,多倾向于降低审题难度,使考生能集中精力构思文章,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但审题难度的降低并不代表对作文题目感悟理解力的要求降低,反而需要考生更多地靠多元的理解力和丰富的表现力来获取高分。所以,对作文材料的理解,对命题形式的感受和接纳,应该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试题 中考 作文命题 综述 集中精力 作文题目 作文材料 命题形式
原文传递
“三微”: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明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7年第6期33-35,共3页
虽然作文教学越来越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重视,关于作文教学的研讨也在各地风生水起,但是大部分教师对于作文教学仍处于迷茫之中,作文教学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方面,一些语文界的学术权威对作文指导持否定态度,许多让人仰望的大师... 虽然作文教学越来越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重视,关于作文教学的研讨也在各地风生水起,但是大部分教师对于作文教学仍处于迷茫之中,作文教学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方面,一些语文界的学术权威对作文指导持否定态度,许多让人仰望的大师精品课堂基本围绕阅读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初中 一线教师 否定态度 作文指导 学术权威 阅读教学 迷茫
原文传递
碎片化的阅读教学亟须矫正——从《答谢中书书》课堂教学谈起
10
作者 石修银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7年第1期106-108,共3页
阅读课堂上碎片化地解读课文或组织教学,文章美感失去了,教学脉络模糊了。如此的阅读课堂如何摆脱低效?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提升?令人震惊的是,这种现象在中学课堂中颇为常见。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答谢中书书》 碎片化 阅读教学 矫正 阅读课堂 组织教学 语文素养
原文传递
心理图像与记叙文写作的思维突破
11
作者 余航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7年第10期33-35,共3页
心理图像,是记叙文写作中的头脑成像。学生建构写作心理图像,相当于一个在头脑中再现加工、生成适合具体写作情境物象的过程。如果心理图像建构的思维策略用于"写前"构思和"写中"形象描绘,就有助于解决"写作思路阻塞"的难题,并能... 心理图像,是记叙文写作中的头脑成像。学生建构写作心理图像,相当于一个在头脑中再现加工、生成适合具体写作情境物象的过程。如果心理图像建构的思维策略用于"写前"构思和"写中"形象描绘,就有助于解决"写作思路阻塞"的难题,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医治"形象描写不具体"的痼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图像 提取困难 聚合思维 色彩 动画
原文传递
《奇妙的克隆》教学亮点谈——平实说明也精彩
12
作者 辛镝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7年第9期75-76,共2页
如何教好说明文,把说明文教得生动活泼,已成为说明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我在上《奇妙的克隆》一课时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
关键词 《奇妙的克隆》 说明文教学 实说 课时
原文传递
语文味教学法在应用文阅读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13
作者 李琛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6年第7期62-65,共4页
语文味教学法,具体来说,就是以具体教学内容为载体,把“一语三文”作为课堂的主线,强调语文课堂由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大要素构成,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挖掘、品味出语文味,展现文本的语言之关、文章之关、文学之美与文化之关。... 语文味教学法,具体来说,就是以具体教学内容为载体,把“一语三文”作为课堂的主线,强调语文课堂由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大要素构成,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挖掘、品味出语文味,展现文本的语言之关、文章之关、文学之美与文化之关。通过品味关,在价值推送的过程中,不断去追求有生命价值体验的,有丰富思想蕴涵的人文语文,在有思想碰撞的“有我”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温度的语文教学,在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现实人生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最终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境界和生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味 阅读教学 创新应用
原文传递
文言文教学中的“金字塔”
14
作者 齐宏伟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6年第1期112-114,共3页
随着课改的推进,中考语文试题越来越灵活,课内文言文无疑成为提高语文分数的关键。为此,近几年来,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独特的文言文教学法——“金字塔教学法”,教学效果不错,现与大家分享。一、新授课教学过程中的“攀登金字... 随着课改的推进,中考语文试题越来越灵活,课内文言文无疑成为提高语文分数的关键。为此,近几年来,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独特的文言文教学法——“金字塔教学法”,教学效果不错,现与大家分享。一、新授课教学过程中的“攀登金字塔”这种由下而上的金字塔教学法,笔者称它为“攀登金字塔教学法”,取学习知识要勇于登攀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字塔” 文言文教学 中考语文试题 教学法 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 学习知识 新授课
原文传递
凭借涵泳法体味诗歌之美
15
作者 杨桂东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6年第3期27-28,共2页
诗歌受到人们普遍欢迎的原因之一,是它具有多方面的审美特征,能给人多方面的审美享受。“体味涵泳”作为诗歌阅读鉴赏的一种基本要求,就是由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特征决定的。在诗歌的审美特征中,古人对意境、含蓄、韵味论述得最多,... 诗歌受到人们普遍欢迎的原因之一,是它具有多方面的审美特征,能给人多方面的审美享受。“体味涵泳”作为诗歌阅读鉴赏的一种基本要求,就是由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特征决定的。在诗歌的审美特征中,古人对意境、含蓄、韵味论述得最多,意境美、含蓄美、韵味美成为中国古代诗歌所追求的最高艺术理想。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诗歌 涵泳法 体味 审美特征 意境美 审美享受 阅读鉴赏 艺术理想
原文传递
展评: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来群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6年第11期60-62,共3页
展评教学从“教中心”向“学中心”转变,教学方式有所更新。学生带着问题、话题、活动、项目等进行“前端学习”,或独立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在此基础上,进行展示与评价,形成对话与碰撞。展评课堂以其高度的体验性、合作性和... 展评教学从“教中心”向“学中心”转变,教学方式有所更新。学生带着问题、话题、活动、项目等进行“前端学习”,或独立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在此基础上,进行展示与评价,形成对话与碰撞。展评课堂以其高度的体验性、合作性和民主性为师生所喜闻乐见。对展评课堂不同阶段“前端学习”“展示评价”“课堂反馈”的精心设计,能极大程度地发挥展评教学的优势,规避师生教学行为上的误区,进而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展示 评价 展评课堂 课堂教学
原文传递
BBC实验带给语文本土化教学的启示——“中式教育”与“英式教育”比较的思考
17
作者 薛城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6年第3期16-18,共3页
2015年8月5日,英国BBC播送了《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三集电视专题片,在英国各界引发了广泛争议。有关“中式教育”和“英式教育”孰更优越的讨论遍及英国各个阶层,反思英国教育成了一个热点。
关键词 英国教育 BBC 本土化教学 中式 语文 实验 电视专题片 孩子
原文传递
数字增加父亲的高度——《背影》《台阶》读写结合课教学实录与点评
18
作者 曹静 陈述平 法洪雪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6年第7期39-44,共6页
【设计突破】《背影》和《台阶》均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背影》是传统课文,大家都很熟悉。但对于学生来说,由于时代的变迁,可能不易引起共鸣。如何理解买橘背影中表现出的深沉父爱?而《台阶》是小说,但也是叙事类... 【设计突破】《背影》和《台阶》均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背影》是传统课文,大家都很熟悉。但对于学生来说,由于时代的变迁,可能不易引起共鸣。如何理解买橘背影中表现出的深沉父爱?而《台阶》是小说,但也是叙事类作品,主要采用了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如何理解父亲望向高高的台阶的目光和为之付出的愚公移山般的努力?为了突破难点,笔者在教学设计上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大胆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阶》 《背影》 教学实录 读写结合 父亲 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 八年级
原文传递
作业设计也要别出心裁
19
作者 张久旗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6年第5期69-70,共2页
在语文常规教学中,作业设计是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和运用,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但语文教师也常常会遇到学生不爱做作业甚至拖拉作业等现实问题,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与语文作业设计现状有着一定... 在语文常规教学中,作业设计是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和运用,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但语文教师也常常会遇到学生不爱做作业甚至拖拉作业等现实问题,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与语文作业设计现状有着一定关系:书面类作业多,口头类作业少;知识巩固类作业多,应用实践类作业少;教师主观性布置的作业多,学生自主选择的作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设计 课堂教学内容 语文教师 自主学习能力 常规教学 知识巩固 自主选择 学生
原文传递
教学追问:向着语文思维更深处漫溯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旭东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 2015年第4期19-21,2,共3页
就目前的语文教学而言,学习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技能似乎能够涵盖语文学习的全部。其实不然,真正的语文学习应该是养成良好的语文思维习惯。语文思维是在语文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在语文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养成的一种生命状态。它既是一种... 就目前的语文教学而言,学习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技能似乎能够涵盖语文学习的全部。其实不然,真正的语文学习应该是养成良好的语文思维习惯。语文思维是在语文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在语文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养成的一种生命状态。它既是一种思辨能力,一种文化判断力,又是一种生活习惯,一种人格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思维 语文教学 追问 语文学习 语文技能 训练过程 文化判断力 语文知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