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外国语言文学》

作品数2388被引量6652H指数28
本刊面面全国,走向国际是刊的宗旨,多年来本刊发表了大量全国各地作者在英语、法语、日语等语种的语言研究和教学研究方面的高水平论文,近年来也发表了部分欧美和我国香港地区著名的语言学家和外语教育家的学术研究...查看详情>>
  • 曾用名 福建外语
  • 主办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2-4720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35-1266/G4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2,388篇文章
< 1 2 1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简介
1
《外国语言文学》 2023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前身为中南工学院英语专业,该专业1997年获批,1998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汉语言文学专业2003年设立,2017年5月与原外国语学院合并,成立语言文学学院。学院现有英语、翻译、日语、汉语言文学四个本科专业,英语专业为... 南华大学语言文学学院前身为中南工学院英语专业,该专业1997年获批,1998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汉语言文学专业2003年设立,2017年5月与原外国语学院合并,成立语言文学学院。学院现有英语、翻译、日语、汉语言文学四个本科专业,英语专业为国家一流建设专业,翻译专业为湖南省一流建设专业。学院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MTI翻译专业硕士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 翻译专业 南华大学 硕士点 一级学科 本科专业 本科生
原文传递
家庭祭扫活动类型结构和情感表达的多模态分析:以粤西某乡村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孟玲 何明华 徐慧雯 《外国语言文学》 2022年第3期30-40,133,134,共13页
本研究聚焦家庭祭扫过程中祭扫者的行为和语言,关注家庭祭扫的活动类型结构和祭扫者是如何通过语言等符号表达自己对逝者的情感以及传递了怎样的情感的。采用交际民族志的方法考察粤西乡村一个家庭清明节的祭扫活动。语料包括非参与式... 本研究聚焦家庭祭扫过程中祭扫者的行为和语言,关注家庭祭扫的活动类型结构和祭扫者是如何通过语言等符号表达自己对逝者的情感以及传递了怎样的情感的。采用交际民族志的方法考察粤西乡村一个家庭清明节的祭扫活动。语料包括非参与式观察所收集的家庭祭扫录像和田野观察笔记以及对祭扫者进行深度访谈的录音。依据“活动类型”框架,对语料进行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发现,家庭祭扫活动类型在结构上包含了打扫墓地和墓前祭奠话语类型并又作为活动类型有各自的话语类型。对逝者的情感表达较少直接使用语言,而主要通过祭扫中的行为符号表达。祭扫者通过家庭祭扫表达了对逝者的孝道、感恩、怀念和传承。研究揭示了在我国粤西乡村仍保留着传统的祭扫方式,这种祭扫在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促进家族成员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祭扫 民族志 活动类型 多模态话语分析
原文传递
美国智库涉华核能话语中“他者”身份建构的话语策略——批评话语分析视角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秀凤 宋冰冰 《外国语言文学》 2021年第4期353-372,446,共21页
本文以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布的涉华核能报告为语料,采用话语-历史分析方法,考察报告对中国"他者"身份的建构策略。分析表明,该报告主要使用片面成员范畴化指称策略、消极评价述谓策略、学术话语再情景化视角策... 本文以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布的涉华核能报告为语料,采用话语-历史分析方法,考察报告对中国"他者"身份的建构策略。分析表明,该报告主要使用片面成员范畴化指称策略、消极评价述谓策略、学术话语再情景化视角策略和强势断言增强策略建构中国及其核能的"他者"身份。美国智库精英话语没有摆脱零和博弈思维定势,认定中国是威胁美国主导的核能国际秩序的"另类"国家,认定中国的核能国际合作和贸易是中国实施战略扩张的政治和外交工具。对此,中国应该高度警觉,开展有针对性的身份自主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能 能源话语 智库话语 身份建构 话语策略
原文传递
外语教材编写中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为例 被引量:27
4
作者 肖琼 黄国文 《外国语言文学》 2021年第4期400-412,447,共14页
怎样在外语教学中融入外语课程思政元素,这是目前学界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为例,重点讨论教材所采用的多元大纲;该大纲由作为核心成分的元素大纲和基于技能大纲、基于任务大纲以及以学生为中心大纲共同构成。... 怎样在外语教学中融入外语课程思政元素,这是目前学界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为例,重点讨论教材所采用的多元大纲;该大纲由作为核心成分的元素大纲和基于技能大纲、基于任务大纲以及以学生为中心大纲共同构成。本文通过对该教程第一册第1单元的分析,阐述多元大纲是怎样在教材中得到体现的。本文潜在的研究问题是"教材编写如何体现其采用的多元大纲"和"教师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改编"。本文的研究试图表明这样的观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和低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是成功教学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课程思政建设 多元大纲 《新时代明德大学英语》
原文传递
《词汇学十讲》述评
5
作者 赵秋盈 《外国语言文学》 2020年第2期212-217,共6页
2010年至今,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学者们不再过多研究词汇的客观意义,转而研究词汇的主观意义,然而对词汇学的研究似乎遇到了瓶颈。2018年,王文斌和邵斌所著的《词汇学十讲》一书,突破了已有的发展方向,将词汇的主观意义和客... 2010年至今,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学者们不再过多研究词汇的客观意义,转而研究词汇的主观意义,然而对词汇学的研究似乎遇到了瓶颈。2018年,王文斌和邵斌所著的《词汇学十讲》一书,突破了已有的发展方向,将词汇的主观意义和客观意义相结合,动静相统一,把词汇学的研究引向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方向。该书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以十讲的形式,勾勒出词汇学所涉及的方方面面,介绍了词汇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基础概念、核心问题以及当下的热点问题等,集中体现了英语词汇研究的最新发展。下面对其主要内容和观点做简要介绍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词汇研究 词汇学 主观意义 王文斌 客观意义 认知语言学研究 发展的方向 多元化
原文传递
我国老年形象符号的多模态构建及解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黄立鹤 朱琦 《外国语言文学》 2020年第3期260-277,共18页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老年话题成为大众传播与社会认知中的热点。老年形象符号的构建与社会发展、媒体舆论、自我认知、文化传统等均密切相关。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本文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探讨老年形象符号及其在当代...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老年话题成为大众传播与社会认知中的热点。老年形象符号的构建与社会发展、媒体舆论、自我认知、文化传统等均密切相关。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本文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探讨老年形象符号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构建机制、老年人自我认知及身份构建、话语增权等问题,并以近30年央视春晚小品中的老年形象为例,进行多维解析,力图呈现我国老龄化进程中的老年形象变迁及社会认知情况,并倡导从"老龄形象及文化"的角度看待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老年形象 符号学 多模态 社会认知
原文传递
《二语教学中的修正性反馈》介述
7
作者 白雅琴 吴婷婷 《外国语言文学》 2018年第6期656-661,共6页
1引言迄今为止,修正性反馈研究已走过约30年的发展历程,涌现出不少研究成果。但是,仍有不少问题值得探索,比如二语教学中修正性反馈的有效性问题。Corrective Feedback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二语教学中的修正... 1引言迄今为止,修正性反馈研究已走过约30年的发展历程,涌现出不少研究成果。但是,仍有不少问题值得探索,比如二语教学中修正性反馈的有效性问题。Corrective Feedback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二语教学中的修正性反馈》)一书由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教授Hossein Nassaji与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助理教授Eva Kartchava合编,2017年由Routledge出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教学 反馈 LANGUAGE 大学教授 有效性问题 研究成果 维多利亚 助理教授
原文传递
维多利亚时代的性意识和女性作家写作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智义 《外国语言文学》 2014年第4期263-271,286,共9页
福柯和吉登斯就维多利亚时代的性意识有过争辩,前者认为该时代成就了性激励,而后者认为该时代是典型的性压抑。本文结合维多利亚时代女作家的代表作,衍生了从性压抑到隐秘的性激励、从性压抑到张扬的性舒缓以及从性开放到性压抑三种不... 福柯和吉登斯就维多利亚时代的性意识有过争辩,前者认为该时代成就了性激励,而后者认为该时代是典型的性压抑。本文结合维多利亚时代女作家的代表作,衍生了从性压抑到隐秘的性激励、从性压抑到张扬的性舒缓以及从性开放到性压抑三种不同的从现实语境到文本语境的性意识转化。从而揭示性激励和性压抑并行不悖地存在于维多利亚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多利亚时代 性意识 激励 压抑 女性作家写作
原文传递
基于语料库的体标记在汉语母语与汉语译文中的分布差异与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左尚君 戴光荣 《外国语言文学》 2013年第3期181-188,共8页
英汉语对比研究表明,英语作为一种"时"突出(tense-prominent)的语言,具有系统的时标志;而汉语作为一种"体"突出(aspect-prominent)的语言,体标记(aspect marker)非常丰富。本研究在检索汉语可比语料库,即汉语母语... 英汉语对比研究表明,英语作为一种"时"突出(tense-prominent)的语言,具有系统的时标志;而汉语作为一种"体"突出(aspect-prominent)的语言,体标记(aspect marker)非常丰富。本研究在检索汉语可比语料库,即汉语母语语料库(LCMC)与汉语译文语料库(ZCTC)中发现,汉语译文语料库中体标记的使用频率远低于汉语母语中的使用频率,统计显示两个语料库中体标记的使用频率具有显著性差异。为了探讨导致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利用英汉平行语料库对英语源语中的"体"标记在汉语中的翻译情况进行探讨,发现从源语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存在"源语透过效应",导致少用"体"标记。本研究还具体对英语"完成体"在汉语中的翻译情况进行检索与探讨,发现英语"完成体"大致可以通过几类方法加以翻译,如运用汉语体标记"了"、"过"、"已"或"已经"、结果动词复合结构(RVCs)及省译等。研究指出,"源语透过效应"以及省译方法的运用,是导致汉语译文体标记使用频率远低于汉语母语体标记频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标记 英汉对比 语料库 源语透过效应 省译
原文传递
动词隐喻象似的实质及表现——兼动词多义理据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玉海 于鑫 《外国语言文学》 2013年第1期1-6,71,共7页
象似性问题的分析对于隐喻的构成、理解至关重要。本文拟对隐喻象似性的实质及表现展开讨论,具体分析俄语动词隐喻象似性的"非对称性"、象似性的完形感知、隐喻象似性的语境性实质以及俄语动词隐喻象似性类型(具体表现)。这... 象似性问题的分析对于隐喻的构成、理解至关重要。本文拟对隐喻象似性的实质及表现展开讨论,具体分析俄语动词隐喻象似性的"非对称性"、象似性的完形感知、隐喻象似性的语境性实质以及俄语动词隐喻象似性类型(具体表现)。这两大方面的分析内容深入了解认知象似性、认知隐喻及其与动词语义衍生之间的关系颇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语动词 认知隐喻 象似性 实质 表现
原文传递
读叶芝诗歌,品诗性灵魂——评《叶芝诗歌:灵魂之舞》
11
作者 何树 《外国语言文学》 2012年第1期66-69,共4页
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伟大的思想者。他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学创作,也是对那个时代的思考。叶芝从19世纪末开始创作诗歌,直到1939年去世之时,其诗歌语言精美、意像独特、风格多样、题材广泛。... 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伟大的思想者。他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学创作,也是对那个时代的思考。叶芝从19世纪末开始创作诗歌,直到1939年去世之时,其诗歌语言精美、意像独特、风格多样、题材广泛。精神与物质、有形与无形、过去与现在、公民与国家、直觉与经验、传统与文化统统都被纳入其诗歌主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语言 叶芝 灵魂 诗性 文学创作 19世纪末 1939年 诗歌主题
原文传递
Selected Abstracts
12
《外国语言文学》 2012年第3期216-216,共1页
关键词 《外国语言文学》 英文摘要 期刊 编辑工作
原文传递
词长因素及其对英语词汇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洪志 《外国语言文学》 2007年第1期28-33,共6页
词长因素是重要的词内因素之一。本文采用实证方法,选择词长和词性作为自变量,对双音节与多音节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词汇学习效果进行比较:53位被试对240个实验词进行记忆效果测试(将英语词汇译成词性相同的汉语词汇)。测试结果表明词... 词长因素是重要的词内因素之一。本文采用实证方法,选择词长和词性作为自变量,对双音节与多音节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词汇学习效果进行比较:53位被试对240个实验词进行记忆效果测试(将英语词汇译成词性相同的汉语词汇)。测试结果表明词长因素影响英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效果:多音节单词的记忆效果比双音节单词的记忆效果更好,而且不同词类的记忆效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对英语词汇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内因素 词长因素 英语词汇学习
原文传递
学术论文摘要中模糊限制语的调查与分析——基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与国外期刊论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8
14
作者 冯茵 周榕 《外国语言文学》 2007年第2期108-112,共5页
本文以25篇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文摘及25篇国外核心期刊的英文文摘作为语料,根据模糊限制语的功能分类和语用分类,对两组进行调查与对比统计分析,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使用不同模糊限制语的时候存在显著差异,这尤其体现在建议、... 本文以25篇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文摘及25篇国外核心期刊的英文文摘作为语料,根据模糊限制语的功能分类和语用分类,对两组进行调查与对比统计分析,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使用不同模糊限制语的时候存在显著差异,这尤其体现在建议、推测和总结过程中情态、意态动词的使用,以及主观意见的表达方式上。本族语者更倾向综合地使用各类模糊限制语来表达他们客观、准确的观点;而中国学习者使用模糊限制语似乎比较单一,缺乏对情态动词、意态动词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限制语 学术写作 情态 意态 变动型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原文传递
英语专业学生本科阶段认知型词汇的发展模式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世登 《外国语言文学》 2006年第4期244-249,共6页
本文报告了对125名英语专业学生所做的一次定量研究,目的在于研究受试在四年本科学习中英语认知词汇的具体发展模式。实验数据表明,四年中受试的认知词汇呈现出阶段性线性发展的特点,与母语使用者的词汇增长一样具有很强的规律性。此外... 本文报告了对125名英语专业学生所做的一次定量研究,目的在于研究受试在四年本科学习中英语认知词汇的具体发展模式。实验数据表明,四年中受试的认知词汇呈现出阶段性线性发展的特点,与母语使用者的词汇增长一样具有很强的规律性。此外,每一学年认知词汇的增长也具规律性,并非无序而不可预知。结合国外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发现英语学习的第六年是母语使用者与二语学习者共有的临界点,在此之前词汇的增长是缓慢且不规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词汇 线性发展 临界点
原文传递
处所环境的语篇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本力 《外国语言文学》 2006年第1期12-15,23,共5页
处所环境是小句背景信息的语义表征,大多由处所介词短语加以体现。从语篇角度来看,处所环境有自身的分布规律,从而建构特定的语篇特征。在药品服用方法和旅游城市概况两类语篇中,处所环境的选择存在一定的语类差异,相关的分布计量统计... 处所环境是小句背景信息的语义表征,大多由处所介词短语加以体现。从语篇角度来看,处所环境有自身的分布规律,从而建构特定的语篇特征。在药品服用方法和旅游城市概况两类语篇中,处所环境的选择存在一定的语类差异,相关的分布计量统计支持了上述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所环境 语类计量 语篇特征
原文传递
英语第三人称代词照应分析——兼与屈春芳同志商榷
17
作者 潘冬 《外国语言文学》 2006年第3期158-162,共5页
本文质疑了屈春芳同志发表于《外国语言文学》2005年第1期的“英语照应词指代对象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一文的观点,并认为单纯依靠英语第三人称物主形容词后所跟名词的范畴以判定照应语与先行语的关系和照应语指代对象的非确定性单向转... 本文质疑了屈春芳同志发表于《外国语言文学》2005年第1期的“英语照应词指代对象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一文的观点,并认为单纯依靠英语第三人称物主形容词后所跟名词的范畴以判定照应语与先行语的关系和照应语指代对象的非确定性单向转化为确定性这两种观点值得商榷。依托Van Hoek的认知框架和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文章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对英语第三人称代词照应关系的规律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人称代词 照应语 先行语 照应关系
原文传递
汉、英主位数目的差异调查及启示
18
作者 贺志刚 《外国语言文学》 2005年第1期41-46,共6页
本文调查汉、英语篇在主位数目上的差异,重点在于观察、记录和分析语篇里的主位数目英译时实现的增幅。笔者认为,这为我们形成一些翻译策略。
关键词 主位 语篇 英译 翻译策略 数目 差异 英语 位数 安排 启示
原文传递
照应关系的篇章功能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朝军 《外国语言文学》 2002年第4期15-21,共7页
传统观念认为 ,衔接是篇章的形式联系 ,连贯是篇章的意义联系。本文通过论证试图说明衔接和连贯同属篇章工作的两极 ,并没有质的差别 ,而照应关系是两者的结合 ,是解读和建构篇章的全能入口。照应关系不仅仅是一种词法 -句法关系 ,同时... 传统观念认为 ,衔接是篇章的形式联系 ,连贯是篇章的意义联系。本文通过论证试图说明衔接和连贯同属篇章工作的两极 ,并没有质的差别 ,而照应关系是两者的结合 ,是解读和建构篇章的全能入口。照应关系不仅仅是一种词法 -句法关系 ,同时还可以是语义 -语用关系 ,其中照应词的作用具有统领地位 ,它不只是对先行词意义和形式被动的接收 ,而是有其独立的、能动的篇章生成和解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篇章语言学 照应关系 功能 语法 语义 英语
原文传递
评《当代语言文字理论的新构想》及其“语言文字理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潘钧 《外国语言文学》 1997年第4期64-68,共5页
关键词 语言文字 语文理论 新构想 《汉字文化》 口语词 现代语言学 音节 汉语汉字 印欧语 口头语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