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作品数4895被引量15363H指数33
《都市快轨交通》是我国最早最权威的轨道交通行业综合性技术期刊,前身是《地铁与轻轨》,创办于1988年1月。施仲衡院士亲任主编,由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现为“中国科技论...查看详情>>
  • 曾用名 地铁与轻轨
  • 主办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672-6073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5144/U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4,895篇文章
< 1 2 2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专家论坛暨《都市快轨交通》理事会2023年会在厦门成功举行
1
作者 鲁放 王艳菊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I0004-I0005,共2页
2023年9月25日,“2023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专家论坛”在福建厦门隆重开幕,论坛主题为“区域轨道协同多种制式协调科技创新发展”。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联合《都市快轨交通》杂志社共同主办,厦门轨道建设发展集... 2023年9月25日,“2023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专家论坛”在福建厦门隆重开幕,论坛主题为“区域轨道协同多种制式协调科技创新发展”。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联合《都市快轨交通》杂志社共同主办,厦门轨道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办。本次会议同时也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委员大会、《都市快轨交通》理事会2023年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 福建厦门 轨道建设 专家论坛 区域轨道 《都市快轨交通》 理事会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适灾韧性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霍小森 舒鑫宇 焦柳丹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158,164,共8页
为提升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适灾韧性水平,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分析,探讨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适灾韧性。从应急处理能力、乘客管理能力和公共管理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适灾韧性评价体系,采... 为提升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适灾韧性水平,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分析,探讨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适灾韧性。从应急处理能力、乘客管理能力和公共管理能力三个方面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适灾韧性评价体系,采用AHP和熵权法分别计算指标主客观权重,并以线性加权法进行组合优化得出最终指标权重分配,在此基础上建立可拓云韧性水平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轨道交通系统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适灾韧性水平等级。以重庆轨道交通为例进行模型应用,验证这一模型在城市轨道交通适灾韧性评价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重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的适灾韧性整体水平较好,但疫情舆情管理控制度、乘客防疫知识储备度、收支管理合理度等二级指标韧性等级为中等水平,适灾和恢复能力较弱。针对韧性等级较低指标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可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适灾韧性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可拓云模型 适灾韧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下载PDF
基于GOOSE通信的地铁多变流器智能优化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斌 杜贵府 郑子璇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2-49,共8页
当前地铁线路各牵引所变流器独立运行,无法实现实时信息交互、精准调整和协调控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GOOSE通信的地铁多变流器智能优化控制方法。基于GOOSE通信网络搭建多变流器分层控制结构,以系统网损最小和钢轨电位幅值最小... 当前地铁线路各牵引所变流器独立运行,无法实现实时信息交互、精准调整和协调控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GOOSE通信的地铁多变流器智能优化控制方法。基于GOOSE通信网络搭建多变流器分层控制结构,以系统网损最小和钢轨电位幅值最小为目标,提出基于NSGA-II算法的多变流器双目标优化控制算法。搭建地铁牵引供电系统动态潮流仿真平台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GOOSE通信的多变流器智能优化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多个变流器的动态管理和协调控制,降低线路网络损耗以及钢轨电位。与传统的无通信优化控制相比,多变流器智能优化控制方法能够实时优化各变流器的输出特性,实现线路节能、安全运行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GOOSE通信 多变流器协调控制 智能优化
下载PDF
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实现无人驾驶 被引量:1
4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8-118,共1页
6月28日,随着地铁列车驾驶室无人操作的“白鲸号”上线载客,地铁大兴机场线成功实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运行系统(FAO)的全功能运营,成为国内首条设计时速达到160 km/h,并以GoA4等级运营的全自动轨道交通线路。列车可以准时从... 6月28日,随着地铁列车驾驶室无人操作的“白鲸号”上线载客,地铁大兴机场线成功实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运行系统(FAO)的全功能运营,成为国内首条设计时速达到160 km/h,并以GoA4等级运营的全自动轨道交通线路。列车可以准时从休眠中自动唤醒,完成自检后自动出库,按照时刻表自动投入正线运营,完成站间行驶、到站精准停车、自动开闭车门、自动发车离站等一系列运营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 地铁列车 机场线 全自动运行系统 北京地铁 自动出库 无人操作 轨道交通线路
下载PDF
地铁行车作业安全标准化 检查与评估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尤星达 朱琳 +2 位作者 刘志钢 管国良 王奋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8-153,159,共7页
地铁线路规模的扩大、乘客规模的增加对地铁运营安全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地铁运营公司亟需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提高作业执行质量,优化地铁运营管理。在对地铁行车标准化作业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构建了... 地铁线路规模的扩大、乘客规模的增加对地铁运营安全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地铁运营公司亟需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提高作业执行质量,优化地铁运营管理。在对地铁行车标准化作业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构建了行车作业安全标准化检查与评估方案,引入第三方机制完成组织落实。通过对某城市地铁行车作业的第三方安全检查与评估实施工作,评估分析行车作业过程中所存在的关键问题,并结合安全标准化作业执行匹配度论证行车作业质量与可靠性。以期为今后将检查与评估推广至整个线网提供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行车 安全作业标准化 危害性分析 安全检查表法 作业匹配度 第三方
下载PDF
温州市域铁路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谢军 杨介榜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4,20,共7页
温州市域铁路S1线开通运营后反映出客流水平不高、交通衔接不畅等问题,导致人们对S1线建设的质疑,进而对发展市域铁路产生困惑。结合国家对市域铁路的发展政策以及温州对轨道交通的期望与诉求,探讨市域铁路作为组团之间通勤化、快速度... 温州市域铁路S1线开通运营后反映出客流水平不高、交通衔接不畅等问题,导致人们对S1线建设的质疑,进而对发展市域铁路产生困惑。结合国家对市域铁路的发展政策以及温州对轨道交通的期望与诉求,探讨市域铁路作为组团之间通勤化、快速度、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空间拓展、城市用地开发的支撑作用,为今后市域铁路建设提供思路,并针对温州市域铁路的未来发展,提出加快沿线用地开发、优化交通衔接方案、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合理制定技术标准以及优化轨道交通网络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铁路 城市空间结构 TOD 建设时序 交通接驳
下载PDF
数字通信电流保护在地铁中压网络零序电流保护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单继平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71,共6页
地铁工程中压环网供电方式采用传统零序电流保护配合很难,数字通信电流保护在地铁工程中压网络零序电流保护中的应用,解决了零序电流保护配合的问题;通过零序电流保护误跳的实际案例,分析单相接地故障时线路电容电流的变化,证明线路电... 地铁工程中压环网供电方式采用传统零序电流保护配合很难,数字通信电流保护在地铁工程中压网络零序电流保护中的应用,解决了零序电流保护配合的问题;通过零序电流保护误跳的实际案例,分析单相接地故障时线路电容电流的变化,证明线路电容电流等于正常时三相线路电容电流的代数和。介绍零序电流保护整定方法,并指出作为相邻元件的后备保护,可将站间的电缆电阻作为接地电阻来校验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小电阻接地 零序电流保护 电容电流
下载PDF
中国中车自主研发FAO信号系统首发,轨道交通进入“无人驾驶”时代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倩倩 曾妮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I0021-I0021,共1页
10月21日,中国中车集团旗下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在2020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上,首次发布其自主研发FAO (即全自动运行系统)信号系统,此举标志着中国中车正式跻身城轨"全自动"时代,具备为全球提供更加全面的... 10月21日,中国中车集团旗下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在2020北京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上,首次发布其自主研发FAO (即全自动运行系统)信号系统,此举标志着中国中车正式跻身城轨"全自动"时代,具备为全球提供更加全面的城轨交通信号系统解决方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信号系统 无人驾驶 全自动运行系统 城轨交通 FAO 自主研发
下载PDF
重庆城轨快线15、27号线将采用全自动运行系统
9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6-116,共1页
6月13日,重庆城轨快线15、27号线全自动运行专题专家内部审查会在重庆顺利召开,会议邀请来自北京、上海、南昌、重庆等地的7名专家进行审查,会议由市铁路集团总工程师主持。重庆市交通局、重庆交通开投集团等单位领导和代表参加会议。... 6月13日,重庆城轨快线15、27号线全自动运行专题专家内部审查会在重庆顺利召开,会议邀请来自北京、上海、南昌、重庆等地的7名专家进行审查,会议由市铁路集团总工程师主持。重庆市交通局、重庆交通开投集团等单位领导和代表参加会议。市铁路集团董事长及副总经理吴明等领导和相关部门参加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运行 内部审查 集团 城轨 重庆交通 铁路 重庆市
下载PDF
软土地区地铁基坑承压水抽灌一体化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姚燕明 景浩 +2 位作者 杜云龙 夏铭 狄宏规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7-103,共7页
在地铁基坑施工中,承压水的控制对于基坑自身安全和周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结合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儿童公园站基坑工程承压水控制实例,提出抽灌一体化的承压水控制方案。首先基于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渗流模型对承压水水位降深进行预测,以指... 在地铁基坑施工中,承压水的控制对于基坑自身安全和周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结合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儿童公园站基坑工程承压水控制实例,提出抽灌一体化的承压水控制方案。首先基于地下水三维非稳定渗流模型对承压水水位降深进行预测,以指导设计优化;进而基于抽水验证试验结果反分析承压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研究抽灌一体化方案下基坑周边环境水位变化;最终利用数值模拟进行止水帷幕插入比和回灌井位置等设计参数影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基坑 抽灌一体化 设计优化 反分析
下载PDF
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下一代地铁车辆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通过验收 被引量:1
11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37,共1页
近日,科技部高新司在长春组织专家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下一代地铁车辆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组现场查验并添乘了下一代地铁车辆,听取了项目汇报,审阅了验收资料,经质询和讨论,一致同意... 近日,科技部高新司在长春组织专家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下一代地铁车辆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组现场查验并添乘了下一代地铁车辆,听取了项目汇报,审阅了验收资料,经质询和讨论,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项目于2015年立项批复,组织单位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辆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示范应用 下一代 “十二五”
下载PDF
全国首个采用拱形顶板吊装工艺的地铁车站在上海亮相
12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8-28,共1页
3月6日上午,拱形运架一体机缓缓将一块长9.71 m、高1.3 m、重17.7 t的半拱形预制结构吊装到位,标志着上海地铁15号线吴中路站拱形顶板的所有吊装工作顺利完成,这也是预制拱形顶板吊装工艺首次在全国地铁建设中应用。15号线吴中路站是地... 3月6日上午,拱形运架一体机缓缓将一块长9.71 m、高1.3 m、重17.7 t的半拱形预制结构吊装到位,标志着上海地铁15号线吴中路站拱形顶板的所有吊装工作顺利完成,这也是预制拱形顶板吊装工艺首次在全国地铁建设中应用。15号线吴中路站是地下2层岛式车站,地下1层为站厅层,地下2层为站台层。采用'预制+现浇叠合拱壳结构'新工艺,不需要立柱,有利于扩大站厅层的空间,减少现场支模的繁重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装工艺 站台层
下载PDF
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综述 被引量:30
13
作者 赵宏 翟冬梅 石朝辉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54,共5页
介绍短时交通流预测的背景和意义,将短时交通流预测的方法分为5类,包括基于统计分析的预测模型、非线性理论模型、基于仿真的预测模型、智能预测模型及混合预测模型。对这5类预测模型进行逐一介绍,并对其在算法复杂度、预测精度、计算... 介绍短时交通流预测的背景和意义,将短时交通流预测的方法分为5类,包括基于统计分析的预测模型、非线性理论模型、基于仿真的预测模型、智能预测模型及混合预测模型。对这5类预测模型进行逐一介绍,并对其在算法复杂度、预测精度、计算时长、适用路段等方面进行分析。短时交通流预测研究领域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是数据来源多样化、混沌理论和深度学习逐渐发展,组合预测模型更加多样,预测精度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短时交通流 预测
下载PDF
“互联网+”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平台及应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姚春桥 丁烈云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0-36,共7页
当前地铁工程建设在我国各大城市进入高峰期,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人员不足、技术不到位的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管理模式已难以实现多维、准确、高效的信息传递与集成管理。通过分析当前地铁工程建设中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问... 当前地铁工程建设在我国各大城市进入高峰期,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人员不足、技术不到位的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管理模式已难以实现多维、准确、高效的信息传递与集成管理。通过分析当前地铁工程建设中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问题与现状,提出新一代信息化技术与地铁质量安全管理深度融合的思路,从平台架构、功能模块、管理机制和运行效果等方面,阐述'互联网+'地铁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平台的研发框架与核心功能模块,其中包括工地视频监控、隐患排查治理、施工安全风险预警、应急救援指挥调度等,并总结平台在武汉地铁的工程应用与实践经验,特别是针对平台的运行管理机制设计的探索及工程应用效果,对我国地铁工程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地铁工程 质量安全 管理平台
下载PDF
北京交通大学宁滨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5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1,共1页
2017年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宁滨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并参加了中国工程院2017年当选院士颁证仪式。宁滨教授长期从事"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简称列控系统)领域的科研与教学,为... 2017年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宁滨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并参加了中国工程院2017年当选院士颁证仪式。宁滨教授长期从事"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简称列控系统)领域的科研与教学,为我国地铁、提速和高铁等3个方面的列控系统自主创新做出了系统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交通大学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列控系统 轨道交通 自主创新 工程学 地铁
下载PDF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合理站间距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悦欣 方恒堃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6-20,共5页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是中心城和新城以及新城之间的快速联系,主要服务于通勤客流,因此在前期研究过程中,全线设站在满足沿线的客流需求之外,还应满足主要区域之间的通达时间要求。在具体确定设站间距时,首先应结合市域快速轨道...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是中心城和新城以及新城之间的快速联系,主要服务于通勤客流,因此在前期研究过程中,全线设站在满足沿线的客流需求之外,还应满足主要区域之间的通达时间要求。在具体确定设站间距时,首先应结合市域快速轨道交通车站直接吸引范围内的规划人口和岗位数量,并参考预测客流量,同时考虑与其他轨道交通换乘,明确各个车站的设置必要性,之后按照较高的设计速度计算重点区域间的旅行时间。若结果无法达到时间目标要求,可以经过经济技术比选后,在有条件的车站设置配线,通过灵活的运营组织满足快速通达要求,否则就需要考虑减少设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 站间距 设站必要性 通达时间目标
下载PDF
地铁单向加车小交路方案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福贵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3-129,共7页
从减少运营列车配置和运营成本的角度,探讨一种更经济有效的列车运行交路设计方案。基于深圳地铁3号线的案例,提出单向加车小交路方案,对其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单向发车交路方案在节约车辆购置费、运营成本、场段规模等... 从减少运营列车配置和运营成本的角度,探讨一种更经济有效的列车运行交路设计方案。基于深圳地铁3号线的案例,提出单向加车小交路方案,对其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单向发车交路方案在节约车辆购置费、运营成本、场段规模等方面均有优势,可以提高运营效率,是缓解局部高峰客流非常行之有效的手段。总结采用该方案的若干适用条件(客流潮汐现象明显、场段分布及规模适宜等),希望能为业内设计及运营实践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行车组织 列车交路 单向加车 运营成本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技术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白文飞 韩嵩 +2 位作者 张伟 孙全欣 安茹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7-82,共6页
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科学管理,提出将实际使用寿命和以可靠性指标为判定标准的健康状态作为其更新改造技术条件,并分别建立基于韦布尔-泊松过程的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估计模型和基于平均故障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和平均... 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科学管理,提出将实际使用寿命和以可靠性指标为判定标准的健康状态作为其更新改造技术条件,并分别建立基于韦布尔-泊松过程的固定资产使用寿命估计模型和基于平均故障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和平均可用度的固定资产健康状态评定模型。最后,利用北京地铁2号线钢轨的伤损数据对提出的更新改造技术条件及评估模型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更新改造技术条件及评估模型能够对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需求进行量化分析评定,在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实际管理中具有实用性和更好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固定资产 更新改造 技术条件 韦布尔-泊松过程 寿命估计 健康状态 可靠性指标
下载PDF
广东申菱地铁环控技术斩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19
作者 闻捷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2017年1月9日上午,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揭晓了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评选结果。
关键词 国家技术发明奖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北京人民大会堂 国家自然科学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科技进步奖 环控
下载PDF
深圳地铁集团成功中标以色列轻轨运营维护项目
20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45,共1页
2017年9月3日,由深圳地铁集团、中国土木工程集团与以色列艾格德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以色列特拉维夫红线轻轨运营维护项目。这是国内轨道交通企业首次进入发达国家,也是深圳地铁集团落地的第三个海外项目_、
关键词 深圳地铁 运营维护 以色列 轻轨 中标 土木工程 发达国家 交通企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