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韵文学刊》

作品数2592被引量2171H指数11
中国韵文学刊创刊于1987年,系国家一级学会中国韵文学会会刊,由中国韵文学会和湘潭大学共同主办。本刊的宗旨是古为今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时代的学术繁荣。本刊组织、发表以中国韵文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韵文学会;湘潭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6-2491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3-1014/H
  • 出版周期季刊
共找到2,592篇文章
< 1 2 1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清前期词坛中心与边缘的共振——以闽词作家丁炜为中心
1
作者 黄立一 《中国韵文学刊》 2024年第1期84-90,共7页
在清前期词坛中心众派争流的同时,处于词坛边缘的词人不仅深受主流词风的影响,也以其独特的个性风格和地域特色参与词学建构的进程。作为闽词代表作家的丁炜博采两宋词家之长,小令慢词兼擅,又有所取舍融汇,与当时词学精神深度吻合;其词... 在清前期词坛中心众派争流的同时,处于词坛边缘的词人不仅深受主流词风的影响,也以其独特的个性风格和地域特色参与词学建构的进程。作为闽词代表作家的丁炜博采两宋词家之长,小令慢词兼擅,又有所取舍融汇,与当时词学精神深度吻合;其词作选调和音律也很有特色。放在清代词学复兴的大背景下观照,其艺术风貌不仅反映了清前中期词学演变的轨迹,具备一定的范本意义;其与当时词坛的互动交流更是提升闽词在清代词史上的地位,也显示出清前期词坛中心与边缘共振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前期词坛 中心与边缘 共振 丁炜 《紫云词》
下载PDF
李昌集先生手书
2
作者 刘庆云 《中国韵文学刊》 2023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下载PDF
陆游《钗头凤》本事及若干意象再辨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利华 丁雨秋 《中国韵文学刊》 2021年第1期86-91,共6页
关于陆游《钗头凤》的本事,清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出质疑。其中“红酥手”“宫墙柳”“东风”等意象也成了分歧的焦点。从陆游诗词文本新材料、《钗头凤》词调的来源、流行路径进行新证,可知《钗头凤》确系沈园题壁之作。词中“红酥手”是... 关于陆游《钗头凤》的本事,清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出质疑。其中“红酥手”“宫墙柳”“东风”等意象也成了分歧的焦点。从陆游诗词文本新材料、《钗头凤》词调的来源、流行路径进行新证,可知《钗头凤》确系沈园题壁之作。词中“红酥手”是指唐氏那双点酥巧手,“宫墙柳”是交代春日相会的场景,“东风”意象喻指强劲的命运之风。作者借题壁词追忆初婚的甜蜜和仳离后的伤痛,词上下片对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钗头凤》本事 红酥手 宫墙柳 东风
下载PDF
成公绥《慰情赋》题名考辨——兼论汉晋言志赋的体系问题
4
作者 段丽惠 黎梦圆 《中国韵文学刊》 2020年第4期102-105,共4页
严可均《全晋文》从李善《文选》注中所辑录的成公绥《慰情赋》残文,实际上出于其《慰志赋》,即成公绥《慰情赋》实为《慰志赋》之误写。汉晋言志赋体系驳杂,其体系的变异涵盖了主题、文体及文句三个层面。传统的言志赋文体范式为“感... 严可均《全晋文》从李善《文选》注中所辑录的成公绥《慰情赋》残文,实际上出于其《慰志赋》,即成公绥《慰情赋》实为《慰志赋》之误写。汉晋言志赋体系驳杂,其体系的变异涵盖了主题、文体及文句三个层面。传统的言志赋文体范式为“感叹世颓—时愿多违—返朴自修”,而成公绥《慰志赋》很可能是汉晋言志赋体系中诸“昭彰玄妙之思”赋作中的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公绥 《慰情赋》 言志赋 体系
下载PDF
以词为乐府:贺铸“寓声乐府”及其他 被引量:2
5
作者 颜庆余 《中国韵文学刊》 2019年第1期82-87,共6页
贺铸词集《东山寓声乐府》表现出明显的古乐府风格,故有"以乐府为词"的评论。由其集名"寓声乐府"的含义与宋刊本《东山寓声乐府》的文献形态,可知贺铸的文体观念应该是"以词为乐府",即以词体来写作乐府... 贺铸词集《东山寓声乐府》表现出明显的古乐府风格,故有"以乐府为词"的评论。由其集名"寓声乐府"的含义与宋刊本《东山寓声乐府》的文献形态,可知贺铸的文体观念应该是"以词为乐府",即以词体来写作乐府。南宋张辑《东泽绮语债》、金元好问《摸鱼儿·双蕖怨》等作品与南明方惟馨《菩萨蛮》五首,表现出相似的文体观念。由此文体观念,可重新阐述词出于乐府的词源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铸 寓声乐府 词体观念
下载PDF
赋体分类的变迁与总集形式的演进 被引量:2
6
作者 徐昌盛 《中国韵文学刊》 2019年第3期82-87,共6页
赋体位列《文选》之首,是魏晋南北朝的代表性文体,通过对赋体文体分类的形成和向题材分类拓展的历程考察,可以窥探出总集形式的演进历程。赋体最早以政治功用作为分类标准,其后衍生出多种文体,昭示了当时文体蓬勃发展,促成了《文章流别... 赋体位列《文选》之首,是魏晋南北朝的代表性文体,通过对赋体文体分类的形成和向题材分类拓展的历程考察,可以窥探出总集形式的演进历程。赋体最早以政治功用作为分类标准,其后衍生出多种文体,昭示了当时文体蓬勃发展,促成了《文章流别集》的文体分类。至迟到了东晋时期,赋体按题材分类已经在理论上出现,这是魏晋学术对事类强调的结果,《文选》在文体分类之下再以题材分类,奠定了后世总集分类的基本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体 变迁 总集 形式 演进
下载PDF
从他选到自选——论清人清代闺秀诗歌选本的嬗变与价值
7
作者 胡小林 《中国韵文学刊》 2018年第4期48-54,共7页
清人清代闺秀诗歌选本经历了从他选到自选的嬗变历程,透露出闺秀诗人的诗学自觉意识。尤其清人清代闺秀诗歌自选选本的编纂,是清代闺秀作家集体性地对自我文学价值的认定,彰显出清代闺秀诗人对己才的自足以及对文名的渴求,也促进了女性... 清人清代闺秀诗歌选本经历了从他选到自选的嬗变历程,透露出闺秀诗人的诗学自觉意识。尤其清人清代闺秀诗歌自选选本的编纂,是清代闺秀作家集体性地对自我文学价值的认定,彰显出清代闺秀诗人对己才的自足以及对文名的渴求,也促进了女性诗作的经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闺秀诗歌 选本
下载PDF
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与研究方法的新探索——王兆鹏《宋代文学传播探原》读后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再林 《中国韵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王兆鹏先生自上世纪末以来积极倡导并大力践行的古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具有非常广阔的学术想象和发展空间,成功开辟了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和"新兴产业"。其新著《宋代文学传播探原》是近年来古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 王兆鹏先生自上世纪末以来积极倡导并大力践行的古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具有非常广阔的学术想象和发展空间,成功开辟了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全新领域和"新兴产业"。其新著《宋代文学传播探原》是近年来古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的重要创获。王兆鹏先生的研究方法和学术风格总体上呈现出融通深广的特点,其基本内涵是在传承和完善乾嘉方法的基础上,汲取现代科学的新方法和新精神,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文学史的还原与建构。这种方法和风格既深深植根于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又呈现出开放进取、面向未来的学术姿态,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中国气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兆鹏 宋代文学传播探原 古代文学研究 传播与接受 融通深广
下载PDF
《全宋诗》补遗与勘误——据宋画中所见题画诗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旭婷 《中国韵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112,共7页
《全宋诗》因其卷帙浩大,编纂时难免有所疏失。宋代是题诗上画的滥觞期,存世宋画上有较多宋代人题写的诗歌,因此,可根据宋画上的题诗补遗校勘《全宋诗》。据《宋画全集》、《故宫书画图录》和《文艺绍兴》三书所收宋画中的题画诗考察,... 《全宋诗》因其卷帙浩大,编纂时难免有所疏失。宋代是题诗上画的滥觞期,存世宋画上有较多宋代人题写的诗歌,因此,可根据宋画上的题诗补遗校勘《全宋诗》。据《宋画全集》、《故宫书画图录》和《文艺绍兴》三书所收宋画中的题画诗考察,发现有29位作者共41首诗4句为《全宋诗》漏收,并有重出、误字、作者误或标题误之诗9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宋诗 宋画 补遗 勘误
下载PDF
李善《文选注》基于经史的汉赋认同
10
作者 何凯 《中国韵文学刊》 2014年第2期70-74,共5页
对汉赋的认识历来褒贬异辞,多据经史为说,或言其虚而不实,或谓是非颇谬于经。是后孟坚许为"古诗之流"、"雅颂之亚"、必依经撰赋,左思倡导"征实",且求"图籍可考",是撰赋之经史化。而李善注《文... 对汉赋的认识历来褒贬异辞,多据经史为说,或言其虚而不实,或谓是非颇谬于经。是后孟坚许为"古诗之流"、"雅颂之亚"、必依经撰赋,左思倡导"征实",且求"图籍可考",是撰赋之经史化。而李善注《文选》,多据经以征圣,据史以征实,由此认同汉赋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赋 经史 价值
下载PDF
试论夏承焘的词学观与词体创作历程 被引量:11
11
作者 钱志熙 《中国韵文学刊》 2011年第1期82-92,共11页
夏氏在诗词艺术上有早熟的特点,早年风格绮丽,其词体创作开始形成个人风格是在西安时期,自觉将自己的创作转向以辛弃疾、元好问为代表的一派。夏词风格与境界的进一步发展是他在严州中学任教的桐庐时期,这一时期他比较自觉地学习白石、... 夏氏在诗词艺术上有早熟的特点,早年风格绮丽,其词体创作开始形成个人风格是在西安时期,自觉将自己的创作转向以辛弃疾、元好问为代表的一派。夏词风格与境界的进一步发展是他在严州中学任教的桐庐时期,这一时期他比较自觉地学习白石、碧山一派,创作充满了江湖情调、写景清空入神的山水词。抗战时期到四九年解放之前,是奠定其在当代词坛重要地位的关键时期,创作出一种将家国时事之忧与山水风光奇特地结合在一起的词风,代表了夏词艺术的成熟。部分词作采用传统的婉约体与比兴的方法,每以男女离合之事来委婉寄寓抗战时期一些离合浮沉的人事。解放后至文革开始之前,创作一系列高歌猛进的作品,艺术成就还是相当高的,继承了辛陈的风格,同时也接受革命浪漫主义的新美学的影响。文革中受冲击之后的创作,恢复了早年吟咏自适,从容淡定的风致,在艺术与思想感情上都富有老境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承焘 文人词 二十世纪词
下载PDF
李白诗异文考——以《唐诗三百首》为中心
12
作者 郭殿忱 《中国韵文学刊》 2011年第4期84-90,共7页
《注释唐诗三百首》收李白各体诗作28题29首。以其与《全唐诗稿本》等多种诗集比勘,发现异文若干,惜前贤著述均未加以按断。今试从诗的意境、声韵、格律等诸多方面加以考论,并用献替可否之方式,尽陈管见于读者诸君。
关键词 《唐诗三百首》 《全唐诗稿本》 李白诗 异文考辨
下载PDF
奇逸高健的《天风阁词》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笃文 《中国韵文学刊》 2011年第1期93-96,112,共5页
夏承焘先生是现代词学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杰出的诗词家,其《天风阁词》是一部才学兼胜、境界高远、密切反映时代的杰作。其词作虽在不同时期面貌有异,但总体而言,能高处着眼,大处着墨,具有历史的眼光与时代的自觉,追求新声情、新意境、... 夏承焘先生是现代词学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杰出的诗词家,其《天风阁词》是一部才学兼胜、境界高远、密切反映时代的杰作。其词作虽在不同时期面貌有异,但总体而言,能高处着眼,大处着墨,具有历史的眼光与时代的自觉,追求新声情、新意境、新气象,清刚为骨,奇崛为神,其词境、风神属奇逸、坚苍、高健一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创性 一代巨匠 清刚 高健
下载PDF
宋玉赋的作者问题及其文学史处理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莫道才 《中国韵文学刊》 2011年第4期58-62,共5页
宋玉文化现象是中国文学史上值得思考的一种文化现象。宋玉以《九辨》名垂青史,开启了悲秋的文学主题创作,但除此外之外的几篇赋作的著作权一直存在不确定性,有争议。但是这些作品却又影响巨大,《高唐赋》不但是一篇美文,还给中国文学... 宋玉文化现象是中国文学史上值得思考的一种文化现象。宋玉以《九辨》名垂青史,开启了悲秋的文学主题创作,但除此外之外的几篇赋作的著作权一直存在不确定性,有争议。但是这些作品却又影响巨大,《高唐赋》不但是一篇美文,还给中国文学留下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和一个文学典故,《登徒子好色赋》同样也是美文,还为中国美学史留下了一段美的含蓄与想象的经典案例。但是这些因为作者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其在文学史上的评价。这些署名宋玉的作品流传和影响后世,应该以"宋玉赋"的专有名词介绍,而不是以"宋玉的赋"的题目介绍,这样才不会因为作者的争议问题影响了对作品文本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玉 宋玉赋 作者问题
下载PDF
近十年汉魏六朝乐府歌辞研究综述
15
作者 吴大顺 《中国韵文学刊》 2011年第1期1-8,共8页
近十年汉魏乐府歌辞研究呈现出十分繁荣的局面,出版专著15部,论文500馀篇,研究领域得到极大的拓展,研究视野更加宏观、方法更加多元,在乐府歌辞的音乐类型、乐府歌辞的生态、文人拟歌辞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
关键词 近十年 汉魏六朝 乐府歌辞 繁荣 进展
下载PDF
周词与柳词之关系漫议
16
作者 彭崇伟 《中国韵文学刊》 2009年第4期54-57,共4页
周邦彦与柳永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周既较全面地承袭了柳之影响,又在柳词的基础上有较全面的创新。二人最大的相同或相近之处在于尚实,他们在词的创作中都追求美与真的统一。而最大的相异之处,则首先在于风格。至于作品... 周邦彦与柳永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周既较全面地承袭了柳之影响,又在柳词的基础上有较全面的创新。二人最大的相同或相近之处在于尚实,他们在词的创作中都追求美与真的统一。而最大的相异之处,则首先在于风格。至于作品的内在气质和外在表现等,也多有不同。本文从内容、形式到创作方法、表现手法诸方面来揭示其相同和相异,区别与联系,对他们之间的继承、发展关系漫加评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词 柳永 周邦彦
下载PDF
卢仝《月蚀诗》主旨探微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慧霞 《中国韵文学刊》 2009年第4期15-20,共6页
中唐卢仝的歌行体《月蚀诗》,借"月蚀"这一天象之变言时政,致使全诗蒙上一层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对此诗主旨的理解从宋代以来就争论不休:或主讥刺宦官;或主讥刺藩镇;或二者兼刺等。如果结合《月蚀诗》产生年代的社会思潮进... 中唐卢仝的歌行体《月蚀诗》,借"月蚀"这一天象之变言时政,致使全诗蒙上一层扑朔迷离的神秘色彩。对此诗主旨的理解从宋代以来就争论不休:或主讥刺宦官;或主讥刺藩镇;或二者兼刺等。如果结合《月蚀诗》产生年代的社会思潮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它是一篇在时事的感发下,呼吁宪宗吸取玄宗朝的经验教训,能不惑于所溺之宦官而明于为政的反思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蚀 虾蟆精 天眼
下载PDF
论李清照《满庭芳·小阁藏春》之作年
18
作者 梁俊仙 《中国韵文学刊》 2008年第1期108-110,共3页
李清照的《满庭芳.小阁藏春》历来被认为是早年之作。但通过与早年的咏梅词及一些可确定为晚年作品的对读,并通过对词中两处用典的分析,可得出该词当为易安居士南渡后,甚至为流离失所的晚年之作。词人咏残梅以自比,是她当时生活、感情... 李清照的《满庭芳.小阁藏春》历来被认为是早年之作。但通过与早年的咏梅词及一些可确定为晚年作品的对读,并通过对词中两处用典的分析,可得出该词当为易安居士南渡后,甚至为流离失所的晚年之作。词人咏残梅以自比,是她当时生活、感情的真实写照,并充分显示了她孤高清傲,不同流俗的性格特征,深沉地表达了其故国之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满庭芳 残梅 作年 家国之思
下载PDF
厘清杜甫的亲眷交游与杜甫创作的关系——陈冠明、孙愫婷《杜甫亲眷交游行年考》读后
19
作者 莫道才 郑韬 《中国韵文学刊》 2008年第2期112-113,共2页
关键词 杜甫 交游 创作 游行 “知人论世” 解读文本 生平事迹 人生际遇
下载PDF
试论魏晋“深情”及其诗学意义
20
作者 李涛 《中国韵文学刊》 2007年第1期47-52,共6页
魏晋时期,伴随着理性世界的转变,人们的感性世界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出现所谓的魏晋“深情”。这种以知识分子为情感主体的“深情”,既不同于《诗经》时代原发性的“民情”,也不同于儒家“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性情”和道家“有人之形... 魏晋时期,伴随着理性世界的转变,人们的感性世界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出现所谓的魏晋“深情”。这种以知识分子为情感主体的“深情”,既不同于《诗经》时代原发性的“民情”,也不同于儒家“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性情”和道家“有人之形而无人之情”的“天情”,它是知识分子个体生命意识觉醒之后于天地宇宙中寻求心灵安顿和精神自由的情感,即人生和宇宙合而为一的生命超越之情。正是这种魏晋“深情”,把中国诗学引向强调“神与物游”和“情景相生”的抒情道路,并深深地刻上了宇宙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深情” 中国诗学 宇宙情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