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华遗产》
导出
作品数
5002
被引量
343
H指数
5
查看全部目录封面
《中华遗产》(月刊)杂志于2004年创刊,最初由中华书局主办,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基金会、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支持的中国第一份全面、系统、深入的遗产...
查看详情>>
主办单位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1672-897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11-5247/G2
出版周期
月刊
期刊详情
收录汇总
发表作品
发文分析
共找到
5,002
篇文章
<
1
2
…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山海关 最完美的边关?
1
作者
骆文
《中华遗产》
2024年第10期114-125,共12页
明万历三年(1575年),来自朝鲜王朝的使臣洪圣民渡过鸭绿江,取道山海关向明王朝的首都北京进发。一路上,他亲眼目睹蒙古、女真等“胡虏”在关外进犯,心情志志不已。然而,就在他举头望见山海关关城的一刹那。
关键词
胡虏
朝鲜王朝
山海关
明万历
明王朝
鸭绿江
首都北京
原文传递
最早的家书
2
作者
张琰敏
动脉影(摄影)
《中华遗产》
2024年第7期12-12,共1页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了大量简。这其中,就有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家书,写信人是两名秦国的军人——“黑夫”和“惊”。家书写在两枚木牍上,均出土于睡虎地四号墓。其中11号木牍(如图)的保存情况完好,长23.4厘米、宽3.7...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了大量简。这其中,就有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家书,写信人是两名秦国的军人——“黑夫”和“惊”。家书写在两枚木牍上,均出土于睡虎地四号墓。其中11号木牍(如图)的保存情况完好,长23.4厘米、宽3.7厘米、厚0.25厘米。另一件6号木膜已经残损,残长16厘米。木正背面都有以秦隶书写的文字,绝大部分清晰可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梦睡虎地秦墓
睡虎地
木牍
写信人
家书
考古发现
秦国
原文传递
华严造像:从四川走向世界
3
作者
井宇阳
王睢
《中华遗产》
2024年第9期108-117,共10页
“美”的背后是“科学”的设计大足宝顶山的华严三圣像,以庞大的体量和慈祥的面容,震撼了宋代以来的无数信众。其中隐含了古代刻工的诸多巧思,比如:两位胁侍菩萨的手中,各托有一座石塔,右侧文殊菩萨手中的七重宝塔高达1.8米,重约千金,...
“美”的背后是“科学”的设计大足宝顶山的华严三圣像,以庞大的体量和慈祥的面容,震撼了宋代以来的无数信众。其中隐含了古代刻工的诸多巧思,比如:两位胁侍菩萨的手中,各托有一座石塔,右侧文殊菩萨手中的七重宝塔高达1.8米,重约千金,却历千年不坠。这是因为从菩萨手臂下垂的衣襟,与膝部相接,将石塔的重量传导到了菩萨脚下的莲台。再如,三圣的头部较大,身体向前倾,如同俯身降临人间,这样也避免了拜佛者仰视时透视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殊菩萨
走向世界
大足宝顶山
石塔
原文传递
西瓜东行记
4
作者
花糕员外
《中华遗产》
2024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中国是世界上西瓜生产的佼佼者,在中国国内瓜果类产品中,西瓜产量也遥遥领先。习惯了“吃瓜”的中国人,有时会误以为西瓜自古就有,却忘了它原本是“西”来之瓜——异域来客。
关键词
西瓜生产
西瓜产量
瓜果类
原文传递
普洱“味之道”
5
作者
潘焱
《中华遗产》
2024年第5期106-111,共6页
普洱茶给人的印象是“水很深”。不仅山头名寨多不胜数,茶的标准更是各说各话:有人说“不苦不涩不是茶”;有人说“普洱不能有工艺香”古树瞧不起台地种出来的茶,纯料拼配各不相容。追名山者追到微产区;认老茶者说不够30年不算“品”如...
普洱茶给人的印象是“水很深”。不仅山头名寨多不胜数,茶的标准更是各说各话:有人说“不苦不涩不是茶”;有人说“普洱不能有工艺香”古树瞧不起台地种出来的茶,纯料拼配各不相容。追名山者追到微产区;认老茶者说不够30年不算“品”如此种种,其实都关乎对普洱茶“味”与“道”的理解。茶对中国人而言,从来不仅仅是一种风味饮品,更上触精神层面的“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拼配
精神层面
饮品
不相容
原文传递
古人有哪些“科幻”脑洞?
6
《中华遗产》
2023年第7期30-31,共2页
无论科学还是文学,都表达了人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渴望。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志怪笔记、章回小说中,曾经出现过很多带有“科幻”色彩的故事。其中部分故事,被证明具有一定科学性,甚至被现代科技转化为现实;而另一些故事则与当代科幻...
无论科学还是文学,都表达了人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渴望。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志怪笔记、章回小说中,曾经出现过很多带有“科幻”色彩的故事。其中部分故事,被证明具有一定科学性,甚至被现代科技转化为现实;而另一些故事则与当代科幻小说的经典母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古人丰富的想象创作,为后世科幻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本跨页即展示了古人的部分精彩“脑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小说
章回小说
科幻文学
未知世界
故事
先秦诸子
志怪
现代科技
原文传递
明“天下太平”金幡披
7
《中华遗产》
2023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原文传递
济渎庙 嘉应观:大河文化看河南
8
作者
石开
《中华遗产》
2023年第12期88-95,共8页
中华文明诞生于大河流域,可称为“大河文明”。地处中原腹心之地的河南,为中国大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大河的故事从何说起?让我们走进济源济读庙、武陟嘉应观。济渎庙,祭祀一条意义非凡的涓涓细流中国幅员辽阔,山川壮丽,大江大河遍布四...
中华文明诞生于大河流域,可称为“大河文明”。地处中原腹心之地的河南,为中国大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大河的故事从何说起?让我们走进济源济读庙、武陟嘉应观。济渎庙,祭祀一条意义非凡的涓涓细流中国幅员辽阔,山川壮丽,大江大河遍布四宇。若要评选中国四大江河,谁能上榜?从长度计,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名列前茅;从经济贡献、文化积淀看,淮河、汉江等也应有一席之地。可是,据《礼记》《史记》等典籍所载,古代天子祭祀的天下名山大川,即五岳、四渎,却以大江(长江)为东渎、大淮(淮河)为南渎、大河(黄河)为西渎、大济为北渎。大济,即济水,名气远逊于其他大河,为何能“乱人”中国江河界的“顶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河流域
嘉应观
济渎庙
《礼记》
文化积淀
原文传递
故宫瓷器怎么拍?
9
作者
王琎(撰文/供图)
《中华遗产》
2023年第2期156-159,共4页
处理反光有技巧故宫博物院拥有186万余件文物藏品,其中陶瓷类文物37万余件。在故宫陶瓷馆里,最常见的场景,就是众多“陶瓷粉”隔着玻璃,为心爱的瓷器拍照。而作为文物摄影师则可以和陶瓷文物直接面对面,为它们留下照片资料。陶瓷文物光...
处理反光有技巧故宫博物院拥有186万余件文物藏品,其中陶瓷类文物37万余件。在故宫陶瓷馆里,最常见的场景,就是众多“陶瓷粉”隔着玻璃,为心爱的瓷器拍照。而作为文物摄影师则可以和陶瓷文物直接面对面,为它们留下照片资料。陶瓷文物光滑的釉面具有反光特性,可以表现出文物材质和质感。但同时也会影响到表面纹饰的展示,尤其大面积的高强度反光,会遮盖掉瓷器的纹饰。因此,摄影师要对反光进行处理,在表现质感和保全纹饰两者之间做出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文物
照片资料
文物藏品
故宫
表面纹饰
陶瓷粉
瓷器
陶瓷类
原文传递
肉点心的光辉岁月
10
作者
魏水华
《中华遗产》
2022年第1期78-87,共10页
那些冠以包子、锞、酥、呱嗒种种马甲的肉饱点心,证明了中国人面对食物时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不拘一格的饮食文化特质。它的曲折迂回之路,表达了中式点心上可达庙堂飨宴,下可入百姓生活的终极趣味。蒸汽与油脂谈到肉馅点心,我们多半会想...
那些冠以包子、锞、酥、呱嗒种种马甲的肉饱点心,证明了中国人面对食物时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不拘一格的饮食文化特质。它的曲折迂回之路,表达了中式点心上可达庙堂飨宴,下可入百姓生活的终极趣味。蒸汽与油脂谈到肉馅点心,我们多半会想到肉饼。东汉字书《释名》中有这样的解释:“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意思是小麦粉加适量水,使合并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中式点心
马甲
《释名》
包子
肉饼
肉馅
百姓生活
原文传递
看展
11
作者
遗岕(摄影)
《中华遗产》
2022年第10期8-9,共2页
北京书房意与象,照见天地心。——目前,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正在展出“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将持续至10月23日。书房,是文人墨客阅读习文的场所,修身养性的精神雅居,常寄托着主人的人文情怀与个人旨趣。
关键词
故宫博物院
修身养性
意与象
人文情怀
书房
文人墨客
原文传递
黄金锁子甲 风吹色如铁
12
作者
楼学
《中华遗产》
2022年第4期88-89,共2页
在辽宁省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铁质的清代战甲,以连绵的铁环编缀而成,形态奇特,引人注目。更为有趣的是,它有着纯正的西方血统,至晚在唐代以前便由西域传入中国,过程曲折、漫长,而又充满谜团。说起锁子甲的起源,大致有斯基泰人、凯尔特...
在辽宁省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铁质的清代战甲,以连绵的铁环编缀而成,形态奇特,引人注目。更为有趣的是,它有着纯正的西方血统,至晚在唐代以前便由西域传入中国,过程曲折、漫长,而又充满谜团。说起锁子甲的起源,大致有斯基泰人、凯尔特人、波斯人等不同的说法,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来自“西域”,这种铠甲随后为罗马人所青睐,在中世纪时成为了欧洲主要的铠甲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博物馆
凯尔特人
斯基泰人
锁子甲
唐代以前
铠甲
中世纪
原文传递
千香万态
13
作者
瑜韵
朱子浩(摄影)
《中华遗产》
2022年第9期90-95,共6页
香味无形,香品却有各式各样的形态。香料经过进一步加工,延长了燃烧时间,增加了香气层次。香品小档案,带你“以貌取香”。棒香形态:固态香,直线形别称:签香、芯香、篦香、簸香制作:先将香料制成香末,根据香方混合均匀后,用榆树皮等制成...
香味无形,香品却有各式各样的形态。香料经过进一步加工,延长了燃烧时间,增加了香气层次。香品小档案,带你“以貌取香”。棒香形态:固态香,直线形别称:签香、芯香、篦香、簸香制作:先将香料制成香末,根据香方混合均匀后,用榆树皮等制成的糊状物作为黏着剂,涂裹在细直条状的竹、木芯上,压实制成有芯的直线香场合:因不易受潮变形,流行于我国南方及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用香:点燃后将竹、木芯插入香炉等香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时间
糊状物
黏着剂
直线形
香料
香炉
榆树皮
木芯
原文传递
止戈未必为武
14
《中华遗产》
2022年第2期7-7,共1页
《左传》记载,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晋楚交战,楚庄王取得胜利,臣子提议修建军垒以张扬武功,威慑诸侯,庄王却认为:“夫文,止戈为武。”在庄王看来,止戈二字构成“武”,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传达的是尚德不尚武的理念。他对武字的理解...
《左传》记载,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晋楚交战,楚庄王取得胜利,臣子提议修建军垒以张扬武功,威慑诸侯,庄王却认为:“夫文,止戈为武。”在庄王看来,止戈二字构成“武”,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传达的是尚德不尚武的理念。他对武字的理解,一直被后人奉作至理名言,直到甲骨文被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
《左传》
楚庄王
止戈为武
鲁宣公
武功
诸侯
原文传递
武元直《赤壁图》 金人为何爱苏轼?
15
作者
杨睿
《中华遗产》
2022年第8期108-115,共8页
两宋时期,南北分立,在北宋郁郁不得志的苏轼,却在北国风靡一时,文学、书画圈的名士,皆奉苏轼为宗主。画家武元直的《赤壁图》,正是这个时代下的特色产物。
关键词
《赤壁图》
苏轼
两宋时期
武元直
郁郁不得志
名士
原文传递
奇花异草:你是人间理想
16
作者
周舒
《中华遗产》
2022年第6期8-21,共14页
山经海纪,四海八荒,不仅纵横驰骋着各种奇禽异兽,也生长着光怪陆离的宝树奇花。看似荒诞不经的名头,又似有“本草”可循。它们为上古世界创造幸福,也开启中国“食疗”之先河。吃饱不饿,就是神药:西晋年间,文学家张华编纂了中国第一部博...
山经海纪,四海八荒,不仅纵横驰骋着各种奇禽异兽,也生长着光怪陆离的宝树奇花。看似荒诞不经的名头,又似有“本草”可循。它们为上古世界创造幸福,也开启中国“食疗”之先河。吃饱不饿,就是神药:西晋年间,文学家张华编纂了中国第一部博物学 著作《博物志》。在“文籍考”一节,他写下了这样的论述:“太古书今见存, 有《神农经》《山海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志》
《山海经》
博物学
荒诞不经
创造幸福
原文传递
与你何干
17
《中华遗产》
2022年第7期7-7,共1页
俗话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是兵器的统称,在此处代指战争。古时的“干”与“戈”是不同用途的兵器,“戈”主攻杀,“干”则用于防御,类似后世的矛与盾。
关键词
兵器
战争
戈
原文传递
悬鱼:吉从心生
18
作者
李行
朱子浩(摄影)
《中华遗产》
2021年第9期123-125,共3页
世间万物,本没有所谓的好坏、吉凶之分。同一件东西,出现在对的地方就是吉,出现在错的地方就是凶。住在水里的鱼儿,若出现在房顶上,是吉还是凶?东晋志怪集《捜神记》中的一个故事,就回答了这个问题:西晋太康年间,一座军械库的房顶上无...
世间万物,本没有所谓的好坏、吉凶之分。同一件东西,出现在对的地方就是吉,出现在错的地方就是凶。住在水里的鱼儿,若出现在房顶上,是吉还是凶?东晋志怪集《捜神记》中的一个故事,就回答了这个问题:西晋太康年间,一座军械库的房顶上无故出现了两条睡鱼,引起众人议论纷纷。有识者说,屋顶象阳,鱼象阴,这表示阴阳相激,将有战乱发生。而且,鱼浑身都是鱗甲,正是兵革的象征。果然,晋惠帝继位后,接连发生了皇后专权、宰相被杀、皇族反叛,西晋随之灭亡,天下陷入了近三百年的大动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惠帝
西晋太康
有识者
皇族
原文传递
独竹漂: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19
作者
于汐
《中华遗产》
2021年第6期48-53,共6页
“轻功”是武侠传奇的绝世神功,现实中也有一种“水E轻功”的绝技一独竹漂:脚踏楠竹,手执细桨,乘风破浪……竹乡人代代乐此不疲。达摩祖师的水上神功最初看到“独竹漂”的观众,往往会惊叹“这不就是‘一笔渡江’吗?”
关键词
独竹漂
达摩祖师
神功
乐此不疲
轻功
原文传递
崖墓 “最四川”的外来葬式
20
作者
梁石
《中华遗产》
2020年第12期36-45,共10页
在四川许多江河沿岸的山崖上,有很多人工开凿的石洞,密密麻麻,宛如蜂巢。它们是古人的长眠之地。石洞里有棺椁,还有仿照墓主人生前居室营建的屋室、灶台等。这种奇特的墓葬形式,为何只盛行于四川?
关键词
墓主人
葬式
墓葬形式
崖墓
棺椁
四川
原文传递
题名
山海关 最完美的边关?
1
作者
骆文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华遗产》
2024年第10期114-125,共12页
文摘
明万历三年(1575年),来自朝鲜王朝的使臣洪圣民渡过鸭绿江,取道山海关向明王朝的首都北京进发。一路上,他亲眼目睹蒙古、女真等“胡虏”在关外进犯,心情志志不已。然而,就在他举头望见山海关关城的一刹那。
关键词
胡虏
朝鲜王朝
山海关
明万历
明王朝
鸭绿江
首都北京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最早的家书
2
作者
张琰敏
动脉影(摄影)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华遗产》
2024年第7期12-12,共1页
文摘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了大量简。这其中,就有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家书,写信人是两名秦国的军人——“黑夫”和“惊”。家书写在两枚木牍上,均出土于睡虎地四号墓。其中11号木牍(如图)的保存情况完好,长23.4厘米、宽3.7厘米、厚0.25厘米。另一件6号木膜已经残损,残长16厘米。木正背面都有以秦隶书写的文字,绝大部分清晰可辨。
关键词
云梦睡虎地秦墓
睡虎地
木牍
写信人
家书
考古发现
秦国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华严造像:从四川走向世界
3
作者
井宇阳
王睢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华遗产》
2024年第9期108-117,共10页
文摘
“美”的背后是“科学”的设计大足宝顶山的华严三圣像,以庞大的体量和慈祥的面容,震撼了宋代以来的无数信众。其中隐含了古代刻工的诸多巧思,比如:两位胁侍菩萨的手中,各托有一座石塔,右侧文殊菩萨手中的七重宝塔高达1.8米,重约千金,却历千年不坠。这是因为从菩萨手臂下垂的衣襟,与膝部相接,将石塔的重量传导到了菩萨脚下的莲台。再如,三圣的头部较大,身体向前倾,如同俯身降临人间,这样也避免了拜佛者仰视时透视变形。
关键词
文殊菩萨
走向世界
大足宝顶山
石塔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西瓜东行记
4
作者
花糕员外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华遗产》
2024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文摘
中国是世界上西瓜生产的佼佼者,在中国国内瓜果类产品中,西瓜产量也遥遥领先。习惯了“吃瓜”的中国人,有时会误以为西瓜自古就有,却忘了它原本是“西”来之瓜——异域来客。
关键词
西瓜生产
西瓜产量
瓜果类
分类号
S65 [农业科学—果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普洱“味之道”
5
作者
潘焱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华遗产》
2024年第5期106-111,共6页
文摘
普洱茶给人的印象是“水很深”。不仅山头名寨多不胜数,茶的标准更是各说各话:有人说“不苦不涩不是茶”;有人说“普洱不能有工艺香”古树瞧不起台地种出来的茶,纯料拼配各不相容。追名山者追到微产区;认老茶者说不够30年不算“品”如此种种,其实都关乎对普洱茶“味”与“道”的理解。茶对中国人而言,从来不仅仅是一种风味饮品,更上触精神层面的“道”。
关键词
普洱茶
拼配
精神层面
饮品
不相容
分类号
TS9 [轻工技术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古人有哪些“科幻”脑洞?
6
出处
《中华遗产》
2023年第7期30-31,共2页
文摘
无论科学还是文学,都表达了人们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渴望。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志怪笔记、章回小说中,曾经出现过很多带有“科幻”色彩的故事。其中部分故事,被证明具有一定科学性,甚至被现代科技转化为现实;而另一些故事则与当代科幻小说的经典母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古人丰富的想象创作,为后世科幻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本跨页即展示了古人的部分精彩“脑洞”。
关键词
科幻小说
章回小说
科幻文学
未知世界
故事
先秦诸子
志怪
现代科技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明“天下太平”金幡披
7
出处
《中华遗产》
2023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济渎庙 嘉应观:大河文化看河南
8
作者
石开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华遗产》
2023年第12期88-95,共8页
文摘
中华文明诞生于大河流域,可称为“大河文明”。地处中原腹心之地的河南,为中国大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大河的故事从何说起?让我们走进济源济读庙、武陟嘉应观。济渎庙,祭祀一条意义非凡的涓涓细流中国幅员辽阔,山川壮丽,大江大河遍布四宇。若要评选中国四大江河,谁能上榜?从长度计,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名列前茅;从经济贡献、文化积淀看,淮河、汉江等也应有一席之地。可是,据《礼记》《史记》等典籍所载,古代天子祭祀的天下名山大川,即五岳、四渎,却以大江(长江)为东渎、大淮(淮河)为南渎、大河(黄河)为西渎、大济为北渎。大济,即济水,名气远逊于其他大河,为何能“乱人”中国江河界的“顶流”?
关键词
大河流域
嘉应观
济渎庙
《礼记》
文化积淀
分类号
I2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故宫瓷器怎么拍?
9
作者
王琎(撰文/供图)
机构
故宫博物院
出处
《中华遗产》
2023年第2期156-159,共4页
文摘
处理反光有技巧故宫博物院拥有186万余件文物藏品,其中陶瓷类文物37万余件。在故宫陶瓷馆里,最常见的场景,就是众多“陶瓷粉”隔着玻璃,为心爱的瓷器拍照。而作为文物摄影师则可以和陶瓷文物直接面对面,为它们留下照片资料。陶瓷文物光滑的釉面具有反光特性,可以表现出文物材质和质感。但同时也会影响到表面纹饰的展示,尤其大面积的高强度反光,会遮盖掉瓷器的纹饰。因此,摄影师要对反光进行处理,在表现质感和保全纹饰两者之间做出权衡。
关键词
陶瓷文物
照片资料
文物藏品
故宫
表面纹饰
陶瓷粉
瓷器
陶瓷类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肉点心的光辉岁月
10
作者
魏水华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华遗产》
2022年第1期78-87,共10页
文摘
那些冠以包子、锞、酥、呱嗒种种马甲的肉饱点心,证明了中国人面对食物时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不拘一格的饮食文化特质。它的曲折迂回之路,表达了中式点心上可达庙堂飨宴,下可入百姓生活的终极趣味。蒸汽与油脂谈到肉馅点心,我们多半会想到肉饼。东汉字书《释名》中有这样的解释:“饼,并也,溲面使合并也。”意思是小麦粉加适量水,使合并在一起。
关键词
小麦粉
中式点心
马甲
《释名》
包子
肉饼
肉馅
百姓生活
分类号
TS9 [轻工技术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看展
11
作者
遗岕(摄影)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华遗产》
2022年第10期8-9,共2页
文摘
北京书房意与象,照见天地心。——目前,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正在展出“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将持续至10月23日。书房,是文人墨客阅读习文的场所,修身养性的精神雅居,常寄托着主人的人文情怀与个人旨趣。
关键词
故宫博物院
修身养性
意与象
人文情怀
书房
文人墨客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黄金锁子甲 风吹色如铁
12
作者
楼学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华遗产》
2022年第4期88-89,共2页
文摘
在辽宁省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铁质的清代战甲,以连绵的铁环编缀而成,形态奇特,引人注目。更为有趣的是,它有着纯正的西方血统,至晚在唐代以前便由西域传入中国,过程曲折、漫长,而又充满谜团。说起锁子甲的起源,大致有斯基泰人、凯尔特人、波斯人等不同的说法,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来自“西域”,这种铠甲随后为罗马人所青睐,在中世纪时成为了欧洲主要的铠甲类型。
关键词
辽宁省博物馆
凯尔特人
斯基泰人
锁子甲
唐代以前
铠甲
中世纪
分类号
G8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原文传递
题名
千香万态
13
作者
瑜韵
朱子浩(摄影)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华遗产》
2022年第9期90-95,共6页
文摘
香味无形,香品却有各式各样的形态。香料经过进一步加工,延长了燃烧时间,增加了香气层次。香品小档案,带你“以貌取香”。棒香形态:固态香,直线形别称:签香、芯香、篦香、簸香制作:先将香料制成香末,根据香方混合均匀后,用榆树皮等制成的糊状物作为黏着剂,涂裹在细直条状的竹、木芯上,压实制成有芯的直线香场合:因不易受潮变形,流行于我国南方及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用香:点燃后将竹、木芯插入香炉等香器。
关键词
燃烧时间
糊状物
黏着剂
直线形
香料
香炉
榆树皮
木芯
分类号
TS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止戈未必为武
14
出处
《中华遗产》
2022年第2期7-7,共1页
文摘
《左传》记载,鲁宣公十二年(前597年)晋楚交战,楚庄王取得胜利,臣子提议修建军垒以张扬武功,威慑诸侯,庄王却认为:“夫文,止戈为武。”在庄王看来,止戈二字构成“武”,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传达的是尚德不尚武的理念。他对武字的理解,一直被后人奉作至理名言,直到甲骨文被发现。
关键词
甲骨文
《左传》
楚庄王
止戈为武
鲁宣公
武功
诸侯
分类号
K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武元直《赤壁图》 金人为何爱苏轼?
15
作者
杨睿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华遗产》
2022年第8期108-115,共8页
文摘
两宋时期,南北分立,在北宋郁郁不得志的苏轼,却在北国风靡一时,文学、书画圈的名士,皆奉苏轼为宗主。画家武元直的《赤壁图》,正是这个时代下的特色产物。
关键词
《赤壁图》
苏轼
两宋时期
武元直
郁郁不得志
名士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奇花异草:你是人间理想
16
作者
周舒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华遗产》
2022年第6期8-21,共14页
文摘
山经海纪,四海八荒,不仅纵横驰骋着各种奇禽异兽,也生长着光怪陆离的宝树奇花。看似荒诞不经的名头,又似有“本草”可循。它们为上古世界创造幸福,也开启中国“食疗”之先河。吃饱不饿,就是神药:西晋年间,文学家张华编纂了中国第一部博物学 著作《博物志》。在“文籍考”一节,他写下了这样的论述:“太古书今见存, 有《神农经》《山海经》。”
关键词
《博物志》
《山海经》
博物学
荒诞不经
创造幸福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与你何干
17
出处
《中华遗产》
2022年第7期7-7,共1页
文摘
俗话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是兵器的统称,在此处代指战争。古时的“干”与“戈”是不同用途的兵器,“戈”主攻杀,“干”则用于防御,类似后世的矛与盾。
关键词
兵器
战争
戈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悬鱼:吉从心生
18
作者
李行
朱子浩(摄影)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华遗产》
2021年第9期123-125,共3页
文摘
世间万物,本没有所谓的好坏、吉凶之分。同一件东西,出现在对的地方就是吉,出现在错的地方就是凶。住在水里的鱼儿,若出现在房顶上,是吉还是凶?东晋志怪集《捜神记》中的一个故事,就回答了这个问题:西晋太康年间,一座军械库的房顶上无故出现了两条睡鱼,引起众人议论纷纷。有识者说,屋顶象阳,鱼象阴,这表示阴阳相激,将有战乱发生。而且,鱼浑身都是鱗甲,正是兵革的象征。果然,晋惠帝继位后,接连发生了皇后专权、宰相被杀、皇族反叛,西晋随之灭亡,天下陷入了近三百年的大动荡。
关键词
晋惠帝
西晋太康
有识者
皇族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独竹漂: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19
作者
于汐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华遗产》
2021年第6期48-53,共6页
文摘
“轻功”是武侠传奇的绝世神功,现实中也有一种“水E轻功”的绝技一独竹漂:脚踏楠竹,手执细桨,乘风破浪……竹乡人代代乐此不疲。达摩祖师的水上神功最初看到“独竹漂”的观众,往往会惊叹“这不就是‘一笔渡江’吗?”
关键词
独竹漂
达摩祖师
神功
乐此不疲
轻功
分类号
G85 [文化科学—民族体育]
原文传递
题名
崖墓 “最四川”的外来葬式
20
作者
梁石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华遗产》
2020年第12期36-45,共10页
文摘
在四川许多江河沿岸的山崖上,有很多人工开凿的石洞,密密麻麻,宛如蜂巢。它们是古人的长眠之地。石洞里有棺椁,还有仿照墓主人生前居室营建的屋室、灶台等。这种奇特的墓葬形式,为何只盛行于四川?
关键词
墓主人
葬式
墓葬形式
崖墓
棺椁
四川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山海关 最完美的边关?
骆文
《中华遗产》
2024
0
原文传递
2
最早的家书
张琰敏
动脉影(摄影)
《中华遗产》
2024
0
原文传递
3
华严造像:从四川走向世界
井宇阳
王睢
《中华遗产》
2024
0
原文传递
4
西瓜东行记
花糕员外
《中华遗产》
2024
0
原文传递
5
普洱“味之道”
潘焱
《中华遗产》
2024
0
原文传递
6
古人有哪些“科幻”脑洞?
《中华遗产》
2023
0
原文传递
7
明“天下太平”金幡披
《中华遗产》
2023
0
原文传递
8
济渎庙 嘉应观:大河文化看河南
石开
《中华遗产》
2023
0
原文传递
9
故宫瓷器怎么拍?
王琎(撰文/供图)
《中华遗产》
2023
0
原文传递
10
肉点心的光辉岁月
魏水华
《中华遗产》
2022
0
原文传递
11
看展
遗岕(摄影)
《中华遗产》
2022
0
原文传递
12
黄金锁子甲 风吹色如铁
楼学
《中华遗产》
2022
0
原文传递
13
千香万态
瑜韵
朱子浩(摄影)
《中华遗产》
2022
0
原文传递
14
止戈未必为武
《中华遗产》
2022
0
原文传递
15
武元直《赤壁图》 金人为何爱苏轼?
杨睿
《中华遗产》
2022
0
原文传递
16
奇花异草:你是人间理想
周舒
《中华遗产》
2022
0
原文传递
17
与你何干
《中华遗产》
2022
0
原文传递
18
悬鱼:吉从心生
李行
朱子浩(摄影)
《中华遗产》
2021
0
原文传递
19
独竹漂: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于汐
《中华遗产》
2021
0
原文传递
20
崖墓 “最四川”的外来葬式
梁石
《中华遗产》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5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