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植物分类学报》

作品数1513被引量9866H指数42
《植物分类学报》于1951年创办。其前身为以下四种刊物:《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丛刊》、《国立中央研究院植物汇报》、《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植物部论文丛刊》。《植物分类学报》...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0529-1526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1897/Q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1,513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线莲属大叶铁线莲组修订(英文)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文采 谢磊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5-457,共33页
对毛茛科Ranunculaceae铁线莲属Clematis的大叶铁线莲组sect.Tubulosae进行了修订,确定此组含9种2变种和3变型,对此组的分类简史和地理分布做了介绍,研究了此属大多数种的花粉形态,写出此组组下分类群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等,并附有全... 对毛茛科Ranunculaceae铁线莲属Clematis的大叶铁线莲组sect.Tubulosae进行了修订,确定此组含9种2变种和3变型,对此组的分类简史和地理分布做了介绍,研究了此属大多数种的花粉形态,写出此组组下分类群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等,并附有全部种的插图。此组9种被划分为2亚组,其中原始群羽叶铁线莲亚组subsect.Pinnatae(有2种,1种分布于中国河北和东北,另1种产日本)在木质藤本习性、花构造、花粉形态(具3沟)等方面与威灵仙组sect.Clematis颇为近似,区别主要在于萼片在开放初期近直立,以后平展,雄蕊花丝被毛,此亚组可能源于威灵仙组。进化群大叶铁线莲亚组subsect.Tubulosae(有7种,分布于我国东部、北部和台湾,朝鲜和日本)为直立多年生草本、小亚灌木或小灌木,花通常杂性,萼片直立(花萼呈筒状,稀呈坛状),顶端或上部反曲,雄蕊常有毛,花粉通常具散孔,只在1种(原始种大叶铁线莲C.heracleifolia)具3沟,此亚组可能由羽叶铁线莲亚组演化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线莲属 大叶铁线莲组 毛茛科 分类学修订
下载PDF
中国广西苦苣苔科一新种——灵川小花苣苔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演 韦毅刚 唐赛春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0-344,共5页
报道了在广西岩溶洞穴发现的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小花苣苔属Chiritopsis一新种——灵川小花苣苔C.lingchuanensisYanLiu&Y.G.Wei。本种因聚伞花序花稀疏,花冠白色,明显二唇形,上唇比下唇短3倍以上,退化雄蕊3而与羽裂小花苣苔C.bipi... 报道了在广西岩溶洞穴发现的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小花苣苔属Chiritopsis一新种——灵川小花苣苔C.lingchuanensisYanLiu&Y.G.Wei。本种因聚伞花序花稀疏,花冠白色,明显二唇形,上唇比下唇短3倍以上,退化雄蕊3而与羽裂小花苣苔C.bipinnatifidaW.T.Wang相近,区别在于前者叶不裂,雄蕊被短柔毛。本种在叶形上还与小花苣苔C.repandaW.T.Wang相近,不同在于后者花冠不明显二唇形,上下唇近等长,雄蕊无毛,退化雄蕊2。灵川小花苣苔的分布范围狭窄,目前仅见于一个岩溶洞穴的近洞口段,具明显的洞生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花苣苔属 灵川小花苣苔 苦苣苔科 新种 岩溶洞穴 广西 中国
下载PDF
系统发育和被子植物“多系-多期-多域”系统——兼答傅德志的评论 被引量:3
3
作者 汤彦承 路安民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9-208,共10页
历史地回顾了谱系、系统发育、单系、多系概念的由来和发展。详细讨论了单系 (monophyly)和多系 (polyphyly)在叙述分类群起源和描述分类群内部系统发育线多样性的不同含义。以此为基础 ,说明在“多系_多期_多域”的八纲系统中“多系”... 历史地回顾了谱系、系统发育、单系、多系概念的由来和发展。详细讨论了单系 (monophyly)和多系 (polyphyly)在叙述分类群起源和描述分类群内部系统发育线多样性的不同含义。以此为基础 ,说明在“多系_多期_多域”的八纲系统中“多系”和“单系”是指自然分类群内系统发育线的多样性 ,不等同于“多源”和“单源”。通过与近年来所发表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的比较 ,认为基于化石、形态、分子和地理分布证据提出的八纲系统所显示的预言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发育 被子植物 “多系-多期-多域”系统
下载PDF
国产8种蜘蛛抱蛋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任翔 李光照 +1 位作者 郎楷永 韦毅刚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64,共14页
首次报道了 8种蜘蛛抱蛋属植物的核型 ,其中 6种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结果如下 :峨边蜘蛛抱蛋A .ebianensis,2n =2x=36=1 8m +2sm(2sat) +1 6st;盈江蜘蛛抱蛋A .yingjiangensis,2n =2x =36=1 4m +6sm(2sat) +1 6st;海南蜘蛛抱蛋A .h... 首次报道了 8种蜘蛛抱蛋属植物的核型 ,其中 6种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结果如下 :峨边蜘蛛抱蛋A .ebianensis,2n =2x=36=1 8m +2sm(2sat) +1 6st;盈江蜘蛛抱蛋A .yingjiangensis,2n =2x =36=1 4m +6sm(2sat) +1 6st;海南蜘蛛抱蛋A .hainanensis,2n =2x =36=2 0m(2sat) +1 4st+2t;石山蜘蛛抱蛋A .saxicola,2n =2x =36=1 6m +4sm(2sat) +1 6st;糙果蜘蛛抱蛋A .muricata ,2n =2x =36=1 8m +2sm(2sat) +1 6st;啮边蜘蛛抱蛋A .marginella ,2n =2x =38=2 2m +4sm(2sat) +1 2st;西林蜘蛛抱蛋A .xili nensis,2n =4x=76=48m(4sat) +2sm +2 6st;十字蜘蛛抱蛋A .cruciformis,2n =4x =76=46m(4sat) +1 2sm+1 8st。核型类型都为 2C型。首次在中国发现了A .cruciformis和A .xilinensis的野生四倍体。根据外部形态性状及已有的 38种植物的核型资料分析 ,认为该属染色体的原始基数可能为x =1 8,核型向对称性增强的方向演化 ,其主要表现在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数目的增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抱蛋属 染色体数目 核型 进化 百合科 植物
下载PDF
大连角叉菜属(杉藻科)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栾日孝 张淑梅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68-272,共5页
本文报道中国大连产两种角叉菜属植物———刺枝角叉菜和楔形角叉菜的分类学研究。楔形角叉菜为中国分布新记录。
关键词 角叉菜属 刺枝角叉菜 楔形角叉菜 杉藻科
下载PDF
白皮松松脂的化学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宋湛谦 梁志勤 刘星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511-514,共4页
通过研究白皮松松脂的化学特征,得出它含有25个主要组分,其中单萜类化合物含量很高,占464%,尤其β蒎烯的含量高达248%。同时,与单维管束和双维管束松亚属16种松树松脂比较分析,发现白皮松松脂在异海松酸、长叶... 通过研究白皮松松脂的化学特征,得出它含有25个主要组分,其中单萜类化合物含量很高,占464%,尤其β蒎烯的含量高达248%。同时,与单维管束和双维管束松亚属16种松树松脂比较分析,发现白皮松松脂在异海松酸、长叶松酸/左旋海松酸、糖松酸和枞酸等树脂酸含量与单维管束松树不同,而与双维管束松树相似。这一结果为建立白皮松亚属提供一个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属 白皮松 松脂 化学分类
下载PDF
濒危植物裂叶沙参的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 被引量:9
7
作者 郭延平 潘开玉 葛颂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293-296,共4页
本文以近缘广布种泡沙参为对照,对濒危物种裂叶沙参进行了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裂叶沙参的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型,细胞含两核。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成... 本文以近缘广布种泡沙参为对照,对濒危物种裂叶沙参进行了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裂叶沙参的药壁发育为双子叶型,绒毡层为腺质型,细胞含两核。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胚珠倒生,单珠被,薄珠 心,大孢子四分体为线形排列,胚囊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中两极核在受精之前融合为一个大的次生核。当胚囊发育至单核胚囊时,珠被的最内层细胞发育为珠被绒毡层。濒危植物裂叶沙参在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中,未见有败育及其它异常现象;与对照种泡沙参相比,也未见有差异,这说明裂叶沙参的致濒原因不在于有性生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子发生 配子体发育 裂叶沙参 泡沙参 桔梗科
下载PDF
披碱草属与大麦属系统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3
8
作者 卢宝荣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193-207,共15页
禾本科中,披碱草属Elymus L.为多倍体属,约含150余种;大麦禹Hordeum L.具倍体和多倍体,约有40余种,该两属均广泛地分布于全球温带地区。该两属,尤其是被碱草属的系统分类较为困难。基于形态学的传统研究认为这两个属的系统关系较远,而... 禾本科中,披碱草属Elymus L.为多倍体属,约含150余种;大麦禹Hordeum L.具倍体和多倍体,约有40余种,该两属均广泛地分布于全球温带地区。该两属,尤其是被碱草属的系统分类较为困难。基于形态学的传统研究认为这两个属的系统关系较远,而细胞学研究的资料却表明,披碱草属的H染色体组起源于大麦属。笔者对来源不同的披碱草属和大麦属的物种进行了远缘杂交,并对其属间杂种F_1的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若以披碱草属作母本,该两属有相对较高的杂交亲合力,通过对杂种幼胚进行分割和离体培养,也能获得杂种F_1植株。属间杂种植株的形态介于双亲之间,但更接近于披碱草属,杂种的生殖器官发育不健全,而且所有的杂种F_1均完全不育。细胞学的观察结果表明,这两个属间的杂种F_1通常具有较低的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配对数,但有较大的变异。通过笔者的工作及掌握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的资料分析认为:披碱草属和大麦属的亲缘关系较为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含H染色体组的披碱草属和大麦属物种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但这两个属中所含的H染色体组已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分化;不含H染色体组的披碱草属及大麦属的物种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族 披碱草属 大麦属 系统关系
下载PDF
试论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分布区类型 被引量:65
9
作者 郝日明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7年第6期500-510,共11页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是局限分布于中国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植物成分,就其分布特点看,集中分布于中国南部亚热带广阔区域。由于中国地域广袤,虽然大多数特有属分布在东亚自然地域范围内,但南部特有属的分布范围已进入古热带植物区的马来亚森...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是局限分布于中国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植物成分,就其分布特点看,集中分布于中国南部亚热带广阔区域。由于中国地域广袤,虽然大多数特有属分布在东亚自然地域范围内,但南部特有属的分布范围已进入古热带植物区的马来亚森林植物亚区的北部,而西部的特有属的分布范围已进入青藏高原地区。局限于不同地域分布的特有属,各自的起源发生、所经历的地质历史过程存在一定差别。本文以自然地理区划作为研究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分布区类型的依据,将中国特有属分布区类型划分为中国东部和中部特有分布变型、中国南部特有分布变型、中国西部特有分布变型和中国北部特有分布变型4类。其中中国南部特有分布变型所含特有属为热带区系成分,其它3个特有分布变型所含特有属为温带区系成分。这样能较客观地反映中国特有属的自然地理特征,有利于研究局部地区植物区系的地质历史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特有属 分布区类型
下载PDF
团藻目新资料
10
作者 魏印心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219-225,共7页
本文报道湖北省武汉市团藻目7个属的5个新种,2个新变种。
关键词 团藻目 衣藻属 新种
下载PDF
ELYMUS SIBIRICUS,E.NUTANS和E.BURCHAN-BUDDAE的形态学鉴定及其染色体组亲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卢宝荣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4年第6期504-513,共10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Elymus sibiricus L.、E.nutans Griseb.和E.burchan-buddae(Neuski)Tzelev[=Roegneria nutans(Keng)Keng]的外部形态差异及其系统学关系,本文对这三种植物的6个穗部形态性状进行了观测和比较,并对这三个Elymus种进行了... 为了进一步研究Elymus sibiricus L.、E.nutans Griseb.和E.burchan-buddae(Neuski)Tzelev[=Roegneria nutans(Keng)Keng]的外部形态差异及其系统学关系,本文对这三种植物的6个穗部形态性状进行了观测和比较,并对这三个Elymus种进行了种间杂交及杂种F_1的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行为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三个Elymus种的穗长及颖长等性状均变异很大,而内稃的长、宽则变异不大并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E.nutans×E.barchan-buddae及E.nutans×E.sibiricus的杂种F_1均完全不育,减数分裂不规则。E.nutans×E.burchan-buddae杂种F_1的减数分裂构型为:7.70Ⅰ+13.40Ⅱ+0.06Ⅲ+0.08Ⅳ,而E.sibiricus×E.nutans杂种F_1的构型为11.98Ⅰ+9.61Ⅱ+0.64Ⅲ+0.39Ⅳ+0.01Ⅴ。由本实验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的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利用内稃形态性状并结合穗部其它性状的差异能对这三个物种进行较准确的鉴定;2.E.nutans与E.burchan-buddae的亲缘关系较近,而E.nutans与E.sibiricus的亲缘关系则较远;3.E.burchan-buddae×E.nutans的杂种F_1中存在着染色体配对控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族 披碱草属 形态 变异 染色体组 分析
下载PDF
贵州竹亚科一新种
12
作者 杨雅玲 薛纪如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竹亚科 赤水箬竹 新种
下载PDF
云南鳞毛蕨属植的分类概要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树刚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85-391,共7页
关键词 鳞毛蕨属 植物分类学
下载PDF
东亚植物区系的一些分布式样和迁移路线(续) 被引量:52
14
作者 王文采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97-117,共21页
关键词 植物区系 分布式样 迁移路线
下载PDF
中国芸苔属的新资料
15
作者 蓝永珍 周太炎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71-75,共5页
关键词 芸苔属 新资料
下载PDF
中国母樱属(杜鹃花科)一新种
16
作者 杨汉碧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0年第5期403-405,共3页
关键词 杜鹃花科 母樱属 新种
下载PDF
秤锤树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汉卿 黄清渊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241-246,共6页
关键词 秤锤树 雌配子体 雄配子体
下载PDF
广东和海南的闭花木属植物订正
18
作者 丘华兴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89年第6期454-456,共3页
关键词 闭花木属 东方闭花木 新组合
下载PDF
黄山和九华山产草芍药的核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定成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89年第6期451-453,共3页
关键词 芍药属 草芍药 核型 黄山 九华山
下载PDF
基于叶绿体DNA变异研究高山植物偏花报春的种内谱系地理结构(英文) 被引量:30
20
作者 王凤英 龚洵 +1 位作者 胡启明 郝刚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22,共10页
横断山地区是许多温带植物的冰期避难所。为揭示该地区分布物种的亲缘地理结构,检测了该地区特有、分布相对较为普遍的偏花报春Primula secundiflora的叶绿体trnL-trnF和rps16区序列变异。研究了11个居群109个个体,一共发现了15种单倍... 横断山地区是许多温带植物的冰期避难所。为揭示该地区分布物种的亲缘地理结构,检测了该地区特有、分布相对较为普遍的偏花报春Primula secundiflora的叶绿体trnL-trnF和rps16区序列变异。研究了11个居群109个个体,一共发现了15种单倍型。只有一种单倍型为3个居群所共有,其他单倍型都只存在于单个居群内。总的遗传多样性较高(HT=0.966),但居群内遗传多样性较低(HS=0.178)。尽管种内形态十分一致,居群间却存在高水平的遗传分化(FST=0.976)。NST(0.982)显著高于GST(0.816),表明偏花报春在居群间存在明显的亲缘地理结构。单倍型聚成四个主要的分支:三个分支的单倍型分布在北部,而另一分支的单倍型分布在南部。四个分支的隔离分布表明该物种在冰期存在多个避难所。未发现在其他温带物种中广泛存在的间冰期或者冰期后物种分布范围的统一扩张现象。但是,在气候变迁过程中由于居群增长-缩小反复发生,多数居群的遗传多样性降低。这些推断也被巢式分支分析所证实,距离隔离而导致的限制性基因流以及异域片断化被认为是该物种现有单倍型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这种独特的谱系地理结构主要是由于气候变迁与该地区复杂的地质环境相结合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缘地理学 偏花报春 叶绿体DNA TRNL-TRNF rps16 横断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