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作品数8934被引量31893H指数40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是一本面向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校的学术性和普及性兼顾的综合性刊物,内容主要介绍国内外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前沿发展方向,交流宏观、微观改革学术成果和工作经验。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山西社会科学报刊社有限公司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4-292X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4-1055/F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8,9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确把握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十大关系
1
作者 贾品荣 杨雨萌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故需从辩证视域出发全面科学地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多重关系,并厘清对应的科学规律。发展新质生产力应以新旧动能转化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为动力源,以...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故需从辩证视域出发全面科学地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多重关系,并厘清对应的科学规律。发展新质生产力应以新旧动能转化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为动力源,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为重点,以产业链和创新链贯通为进路,以创新和人才双轮驱动为支撑,以制度和文化创新为源泉,以数实融合为新动能,以军民融合为特色阵地,以有为政府促有效市场为引领,以国内国际双重资源为蓄能,不断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数实融合
下载PDF
创新驱动国家中心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U”型调节效应
2
作者 赵倚林 尚娟 史官清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89,共7页
选取国家中心城市2010—2020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并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变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对创新驱动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中心城市创新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政策... 选取国家中心城市2010—2020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并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变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对创新驱动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家中心城市创新能够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U”型关系;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创新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U”型调节作用。区域异质性表明,东部地区创新驱动效果更佳,且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敏感程度更强。据此,提出国家中心城市“因城施策、因时施策、因业施策”的组合发展策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中心城市 创新发展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生态约束、产业链协同创新与绿色经济发展
3
作者 王丽娜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5-50,共6页
选取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生态约束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约束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呈显著倒“N”型特征,产业链协同创新是影响二者关系的重要因素。面板门槛模型检验得出,当产业链协同创新跨过第... 选取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生态约束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约束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呈显著倒“N”型特征,产业链协同创新是影响二者关系的重要因素。面板门槛模型检验得出,当产业链协同创新跨过第一门槛值,生态约束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当产业链协同创新介于两个门槛值之间,生态约束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抑制作用;当产业链协同创新跨过第二门槛值,生态约束对绿色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显著。据此,提出逐步调整生态约束策略、联合实施创新与生态约束激励机制、设定多元政策工具,以期发挥生态约束政策与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双向驱动作用,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约束 产业链协同创新 门槛效应 绿色经济发展
下载PDF
数字技术创新对就业技能结构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汪海玲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54,共5页
文章选取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将数字技术创新引入各省份就业技能结构研究框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数字技术创新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研究显示:数字技术创新与就业技能结构之间存在空间依赖性;数字技术创新及其各维度水平提升均可... 文章选取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将数字技术创新引入各省份就业技能结构研究框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数字技术创新对就业技能结构的影响。研究显示:数字技术创新与就业技能结构之间存在空间依赖性;数字技术创新及其各维度水平提升均可促进就业技能结构优化;数字技术创新对就业技能结构优化的影响存在非均衡效应,即相较于落后省份,数字技术创新对先进省份就业技能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更强;产业转型升级与数字经济发展在数字技术创新对就业技能结构优化的影响进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据此,提出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发展、实施动态化和差异化政策体制、优化数字技术创新要素供给结构三种路径以期为数字技术创新优化就业结构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就业技能结构 非均衡效应 空间依赖 区域差异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中国绿色能源效率的影响--基于中介和门槛效应的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夏子惠 古丽娜尔·玉素甫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9,共7页
文章选取2011-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经济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绿色能源效率的影响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正“U”型特征;从影响机制来看,数字经... 文章选取2011-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双固定面板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经济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绿色能源效率的影响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正“U”型特征;从影响机制来看,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三种渠道促进绿色能源效率提升;门槛效应发现只有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门槛效应,当超越门槛值时对绿色能源效率的负向影响开始凸显。由于中国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省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化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建议要着重提升中、西部地区省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发挥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作用,进而提升全国绿色能源效率水平,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能源效率 高质量发展 门槛效应
下载PDF
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与产业效率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薛永刚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36,共6页
为了研究创新驱动发展经济政策和创新效率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文章首先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分析了创新效率的空间特征及其在时间维度的变化过程,然后测算了创新效率和产业效率二者的相关性和耦合度,最后基于空间面板误差分... 为了研究创新驱动发展经济政策和创新效率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文章首先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分析了创新效率的空间特征及其在时间维度的变化过程,然后测算了创新效率和产业效率二者的相关性和耦合度,最后基于空间面板误差分量模型实证研究了创新效率和其他经济环境变量对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政策对创新效率产生显著影响,且呈现空间相关性;创新效率和产业效率呈现正向相关性,创新系统和产业系统具有高度耦合特征;创新效率对产业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和空间外溢性特征,对临近区域的影响大于对本区域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坚持通过创新提升医药制造业产业效率和产业水平的发展途径;国家应该制定宏观产业发展规划和新型的地方政府政绩及区域产业发展评价体系,以充分发挥创新过程的正向空间溢出特性,使得不同区域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一段时期内应该实施适度合理的产业保护政策,给医药制造业创新发展和产业提升提供缓冲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效率 产业效率 创新驱动 医药制造业
下载PDF
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学超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3-28,共6页
文章基于2009—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莫兰指数,实证分析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增长态势;二者耦合协调水平存在地域差异,呈东部、东北、中... 文章基于2009—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莫兰指数,实证分析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增长态势;二者耦合协调水平存在地域差异,呈东部、东北、中部与西部地区依次递减态势;中国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有明显的集聚效应。据此,提出完善绿色创新资源配置、优化绿色技术创新环境、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投入等实践建议,以有效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质量协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质量 耦合协调度 聚集效应
下载PDF
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影响因素识别
8
作者 郭文 王海宇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0-105,共6页
文章从理论分解、经验分解和实证检验三个角度识别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的影响因素。理论分解结果与经验分解结果一致,即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的变动可分解为四部分:全要素生产率、资本深化速率、乘数和资本错配程度。其中,全要素生产率与... 文章从理论分解、经验分解和实证检验三个角度识别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的影响因素。理论分解结果与经验分解结果一致,即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的变动可分解为四部分:全要素生产率、资本深化速率、乘数和资本错配程度。其中,全要素生产率与工业资本回报率变动正相关,资本错配程度、资本深化速率与工业资本回报率变动负相关,乘数的作用在于放大或缩小资本深化速率的影响。实证检验以开放经济为视角,引入对外开放度变量,实证结果支持理论分解和经验分解结论,且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全要素生产率、资本错配系数、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度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为此,需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降低资本错配和资本深化,坚持改革和开放双轮驱动以构建新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资本回报率 全要素生产率 资本错配系数 对外开放度
下载PDF
能源使用效率、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质量--基于包含碳排放的DSGE模型数值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武晓利 王丹 晁江锋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8-33,共6页
文章通过构建包含能源使用效率的三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环保技术、能源价格以及政府治污支出等措施对宏观经济的动态效应。研究结果发现:环保技术、能源价格及政府治污支出虽对经济有轻微负效应,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 文章通过构建包含能源使用效率的三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环保技术、能源价格以及政府治污支出等措施对宏观经济的动态效应。研究结果发现:环保技术、能源价格及政府治污支出虽对经济有轻微负效应,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能源消费、降低碳排放量,进而长期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生产技术虽能使经济在短期内迅速增长,但同时会恶化环境质量;能源使用效率提高能够提高环保技术、能源价格及政府治污支出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但同时也增强了其对经济的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使用效率 环境质量 碳排放 DSGE模型
下载PDF
贸易开放、技术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琦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5-41,共7页
文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贸易开放、技术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内在关联进行探讨。结论显示:贸易开放和技术创新均能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且贸易开放能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政... 文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贸易开放、技术创新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内在关联进行探讨。结论显示:贸易开放和技术创新均能显著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且贸易开放能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政策贸易开放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明显强于自然贸易开放;政策贸易开放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双重门槛效应,且对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化影响。据此提出加速推进贸易结构转型升级,强化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实施差异化贸易开放政策等针对性建议,以期实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开放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创新 门槛效应检验
下载PDF
国家级新区建设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
11
作者 惠献波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9-84,共6页
文章将国家级新区设立视为一次自然实验,选取2008—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在“反事实”框架下,实证分析国家级新区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第一,国家级新区设立对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 文章将国家级新区设立视为一次自然实验,选取2008—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在“反事实”框架下,实证分析国家级新区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第一,国家级新区设立对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第二,机制分析表明,国家级新区设立主要通过“政策效应”“集聚效应”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国家级新区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仅与区位条件、市场发育程度等外部环境因素相关,还因企业产权性质、企业规模和成长周期等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文章为评估国家级新区政策效应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与经验证据,对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政策效应 集聚效应
下载PDF
中国能源强度的空间特征及供给侧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王韶华 张伟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共6页
文章基于2008—2018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能源强度的空间特征,并且遵从“要素—产业—制度”的供给侧逻辑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供给侧因素对中国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能源强度的空间相关性显著,东、中、... 文章基于2008—2018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能源强度的空间特征,并且遵从“要素—产业—制度”的供给侧逻辑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供给侧因素对中国能源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能源强度的空间相关性显著,东、中、西部地区的空间特征分别为“低值集聚”“差异分布”“高值集聚”;资本、劳动力、科技创新降低中国能源强度,产业、制度提高中国能源强度;供给侧因素的影响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差异。最后,文章立足于东、中、西部地区差异从要素流动、产业联动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实现协同降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强度 空间特征 供给侧因素 地区差异
下载PDF
责任精神、审计师声誉与公司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卜美文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5-61,共7页
文章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责任精神的微观经济后果与机理以及审计师声誉在其中的影响机制。采用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法、工具变量法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相关... 文章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责任精神的微观经济后果与机理以及审计师声誉在其中的影响机制。采用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法、工具变量法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外部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相关审计理论等,以2011—2020年沪深A股数据研究发现:在其他因素给定的条件下,责任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司价值提升;审计师声誉在其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在市场化水平较高区域和非国有企业,责任精神对公司价值提升的促进作用以及审计师声誉的部分中介效应更为明显。为应对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和国计民生问题,政策制定者在重视完善正式制度的同时,更要加强对非正式制度的引导和约束。文章丰富了责任精神相关领域的研究,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精神 审计师声誉 公司价值 制度环境
下载PDF
深层差异性对不同源职场排斥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孔靓 李锡元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50,共7页
基于相似吸引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主要对武汉、重庆和南京的五家民营企业,分时间间隔和配对的方式收集数据。文章探讨了深层差异性影响职场排斥的作用机制,分析了领导成员交换和团队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以及包容性氛围在深层差异性与领... 基于相似吸引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主要对武汉、重庆和南京的五家民营企业,分时间间隔和配对的方式收集数据。文章探讨了深层差异性影响职场排斥的作用机制,分析了领导成员交换和团队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以及包容性氛围在深层差异性与领导成员交换和团队成员交换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深层差异性与职场排斥具有正相关关系,领导成员交换和团队成员交换在深层差异性与职场排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包容性氛围能够缓解深层差异性与领导成员交换和团队成员交换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场排斥 深层差异性 领导成员交换 团队成员交换 包容性氛围
下载PDF
宏观治理、微观环境与贸易潜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贸易潜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崔昊 霍强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2-128,共7页
南亚东南亚国家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在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导致国际贸易低迷的背景下,测算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潜力并研究其影响因素对我国稳定外贸基本盘具有指导意义。文章使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发现除“政府管制质量”和... 南亚东南亚国家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在全球贸易摩擦加剧导致国际贸易低迷的背景下,测算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潜力并研究其影响因素对我国稳定外贸基本盘具有指导意义。文章使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发现除“政府管制质量”和“开设企业便利度”之外的4个指标对贸易效率均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发现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潜力巨大,可拓展贸易空间广阔。根据测算结果,将南亚东南亚国家分为“核心区”“重要区”“观察区”三类,认为应该重点开拓与“重要区”的双边贸易,并应首先选取其中宏观治理能力和微观营商环境较优的国家进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治理能力 微观营商环境 贸易潜力 双边贸易
下载PDF
中国乡村产业振兴实施路径的研究述评及展望 被引量:38
16
作者 廖嗨烽 王凤忠 高雷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2-115,共4页
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之首,是乡村振兴的源头和基础。文章在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将乡村产业振兴实施路径归纳为三类:一是基于区域差异性的产业发展实施路径,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水平选择内生型发展模式或外部诱发型发展模式;二是基于要... 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之首,是乡村振兴的源头和基础。文章在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将乡村产业振兴实施路径归纳为三类:一是基于区域差异性的产业发展实施路径,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水平选择内生型发展模式或外部诱发型发展模式;二是基于要素资源利用的产业发展思路,即充分激活产业发展所需各类要素资源,包括人才振兴、土地资源利用、产业技术升级和完善资金保障等;三是基于产业发展方向的实施路径,既可以从产业提质增效角度出发,也能从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产业融合角度来进行,其中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已渐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产业 产业振兴 实施路径 区域产业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文 秦建友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1-66,共6页
文章基于改进的宏观模型首次测算1978—2018年中国省际工业资本回报率,并从理论分解和经验分解两个视角系统地识别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的变动经历三个阶段:1978—1998年、1999—2... 文章基于改进的宏观模型首次测算1978—2018年中国省际工业资本回报率,并从理论分解和经验分解两个视角系统地识别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的变动经历三个阶段:1978—1998年、1999—2011年、2012—2018年。其中,1978—1998年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呈现下降趋势,1999—2011年保持上升趋势,2012—2018年再次出现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较为平缓。且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呈现两个区域性差异特征:一是工业资本回报率由东向西依次递减;二是工业资本回报率区域间差异逐渐收敛。同时,经验分解结果与理论分解结果保持一致性,即全要素生产率与工业资本回报率变动正相关,资本错配程度、资本深化速率与工业资本回报率变动负相关。研究结论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的变动走势,并为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合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资本回报率 全要素生产率 资本错配 资本深化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被引量:2
18
作者 荆立群 薛耀文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2-106,共5页
突破要素制约和市场局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十四五”时期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对文化产业供给侧和需求侧进行双向驱动研究,并从经济地理学角度对全国分地区文化产业基于供给和需求... 突破要素制约和市场局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十四五”时期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对文化产业供给侧和需求侧进行双向驱动研究,并从经济地理学角度对全国分地区文化产业基于供给和需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文化产业供给侧存在结构不均衡、有效供给不足与有效需求不足并存、市场主体空间集聚效应弱等困境,应从政府、市场、社会和行业四个层面优化改革路径。据此文章建议从调整供给结构、创新供给、提高文化供给结构与需求变化相适应的调配性、优化文化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入手,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推进,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质量发展 空间格局
下载PDF
政府干预、金融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动态博弈视角的解释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素侠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23,共6页
文章以金融创新风险为核心,构建了包含金融科技企业和政府干预的动态博弈模型。博弈结论表明: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干预的实质是风险分担问题,政府有意愿将金融创新风险转嫁给金融科技企业;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的干预意愿取决于金融科技企... 文章以金融创新风险为核心,构建了包含金融科技企业和政府干预的动态博弈模型。博弈结论表明: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干预的实质是风险分担问题,政府有意愿将金融创新风险转嫁给金融科技企业;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的干预意愿取决于金融科技企业初始发展策略。在不完全信息下,政府干预和金融科技创新发展之间存在两个均衡:低效均衡和帕累托均衡。对此,减少政府干预、加速金融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两条路径:一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为金融科技企业承担更多金融创新风险;二是增强政府对金融科技企业的知识认知,为金融科技创新制定更好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干预 金融科技创新 高质量发展 动态博弈理论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基于282个城市数据的非线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晓丹 彭耿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2-36,共5页
文章借助2011—2018年中国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有助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 文章借助2011—2018年中国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及其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有助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考察发现数字普惠金融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数字普惠金融对区域创新能力的驱动作用具有一定的门槛效应,存在瓶颈。比较研究发现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促进程度不同。研究结论丰富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可为加强区域现代化建设、实现创新驱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区域创新 非线性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