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视听》
导出
作品数
14289
被引量
16734
H指数
20
查看全部目录封面
《视听》创刊于2006年,是广西第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广播影视为主体内容,兼有新闻传播、新媒体理论探索的当代学术性省级综合期刊。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全面展示广播影视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事物,探...
查看详情>>
主办单位
广西广播电视台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1674-246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45-1342/G2
出版周期
月刊
期刊详情
收录汇总
发表作品
发文分析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在结果中检索
在结果中去除
共找到
14,289
篇文章
<
1
2
…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全媒体视域下慢综艺《种地吧》的创新策略
1
作者
崔昊月
仵军智
《视听》
2025年第3期88-91,共4页
近年来,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综艺市场上的乡村慢综艺节目层出不穷,但也随即出现同质化、过度娱乐化的趋势。2023年,《种地吧》作为首档以种地为主线的慢综艺节目,成功出圈。节目中,青年们真诚地对待土地,引导受众在全媒体时代的焦...
近年来,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综艺市场上的乡村慢综艺节目层出不穷,但也随即出现同质化、过度娱乐化的趋势。2023年,《种地吧》作为首档以种地为主线的慢综艺节目,成功出圈。节目中,青年们真诚地对待土地,引导受众在全媒体时代的焦虑氛围下从土地中汲取积极的生活哲学。节目采用全纪实拍摄模式,结合多元传播渠道,实现了内容与受众的深度互动与融合,丰富了乡村慢综艺的表达形式,为该类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策略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地吧》
慢综艺
乡村振兴
综艺节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情感悬疑剧的叙事结构分析——以《回响》为例
2
作者
谭惠尹
《视听》
2024年第8期76-78,共3页
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对改编自作家东西获得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网络剧《回响》的叙事结构进行分析和阐述。研究发现,网络剧《回响》采用案件线为主、感情线为辅、双线交织的叙事结构,以双线互文、平行、相伴相随的方式,巧妙地把案件...
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对改编自作家东西获得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网络剧《回响》的叙事结构进行分析和阐述。研究发现,网络剧《回响》采用案件线为主、感情线为辅、双线交织的叙事结构,以双线互文、平行、相伴相随的方式,巧妙地把案件部分生活化、生活部分案件化,像侦破案件一样侦破爱情,呈现“日常生活的深渊”,丰富了悬疑剧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响》
叙事结构
双线交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下国产喜剧电影中的喜剧人物:形象建构与审美价值
3
作者
窦淼
《视听》
2024年第9期20-24,共5页
国产电影呈现泛喜剧化的创作趋势,形形色色的喜剧人物令人印象深刻,也不免暴露一些值得关注和思考的艺术症结。在当下的国产喜剧电影中,应当不仅仅将喜剧人物作为制造笑料的载体,还需要深化喜剧人物形象的塑造,在笑声中唤起观众对现代...
国产电影呈现泛喜剧化的创作趋势,形形色色的喜剧人物令人印象深刻,也不免暴露一些值得关注和思考的艺术症结。在当下的国产喜剧电影中,应当不仅仅将喜剧人物作为制造笑料的载体,还需要深化喜剧人物形象的塑造,在笑声中唤起观众对现代人精神状态的关注和对社会的思考,达到娱乐功能与审美价值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电影
喜剧人物
形象建构
审美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命疗愈、情感慰藉与温暖现实:论韩延“生命三部曲”的作者性书写
4
作者
穆小龙
《视听》
2024年第11期66-70,共5页
“生命三部曲”以当代青年罹患恶性重疾为叙事语境,通过弱化对死亡的恐惧与悲怆,强调个体在直面疾病时的心灵成长与蜕变,别样地阐释了生命与死亡的关系,并彰显了珍视生命的伦理价值。以疾病为母题的生命话语叙事实践可以视为韩延作者身...
“生命三部曲”以当代青年罹患恶性重疾为叙事语境,通过弱化对死亡的恐惧与悲怆,强调个体在直面疾病时的心灵成长与蜕变,别样地阐释了生命与死亡的关系,并彰显了珍视生命的伦理价值。以疾病为母题的生命话语叙事实践可以视为韩延作者身份生成的基础,“生命三部曲”中的作者个性书写包括以诙谐幽默、浪漫乐观的基调解读生命的救赎与希望,强调用爱的力量治愈情感创伤、赋予生命尊严,以温暖的人性观照为观众提供心灵的慰藉。这些讲述当代青年病患身心体验与情感关系的生命故事,也从整体上诠释了韩延对疾病、死亡与人生价值的深度洞察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延
作者电影
生命叙事
青年主体
温暖现实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奇妙之旅》:乡村振兴视域下中外合拍纪录片的叙事创新
5
作者
仝晓旭
《视听》
2024年第12期87-90,共4页
在全球化传播与国际化交流的背景下,中外合拍纪录片《中国奇妙之旅》通过奇妙礼物、奇幻旅程、奇迹人生的叙事线索,生动展示了中国乡村的巨大变革和崭新面貌。纪录片在乡村振兴的视域下实现了叙事创新,融合多维记录视角,全景呈现乡村发...
在全球化传播与国际化交流的背景下,中外合拍纪录片《中国奇妙之旅》通过奇妙礼物、奇幻旅程、奇迹人生的叙事线索,生动展示了中国乡村的巨大变革和崭新面貌。纪录片在乡村振兴的视域下实现了叙事创新,融合多维记录视角,全景呈现乡村发展的多样面貌和个体命运变迁。同时,借助文化交融与影视技术的创新应用,成功跨越文化藩篱,赢得国际受众的广泛认同,不仅为乡村振兴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宝贵经验,更增强了中国的国际软实力和文化魅力,为塑造正面国家形象贡献了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中外合拍纪录片
叙事创新
《中国奇妙之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化背景下虚拟主持人对体育赛事的传播研究
6
作者
李诗雨
《视听》
2024年第4期146-149,共4页
数字化背景下体育赛事的制作、传播正经历巨变,技术的引入与综合运用为用户带来全新的观赛体验。“人工智能+体育”的跨界传播呈现多元化样貌。作为跨界融合的代表之一,虚拟主持人在体育赛事内容生产、报道形式及解说层面崭露头角,并在...
数字化背景下体育赛事的制作、传播正经历巨变,技术的引入与综合运用为用户带来全新的观赛体验。“人工智能+体育”的跨界传播呈现多元化样貌。作为跨界融合的代表之一,虚拟主持人在体育赛事内容生产、报道形式及解说层面崭露头角,并在体育赛事传播的分众化定制领域进行初探,极大提升了用户的互动参与度和感官体验。然而,在实现创新嬗变的同时,体育赛事传播也面临着技术壁垒难以突破、恶性垄断竞争、过度媒介依赖及用户隐私泄露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主持人
体育传播
人工智能
数字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媒体融合背景下短视频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宋江波
《视听》
2024年第8期143-145,共3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5G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体融合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然拉开帷幕。短视频凭借短小精悍的形式及丰富多彩的内容,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受到大家的喜爱,电视新闻报道这一传统又严肃的传播方式渐渐失去了关注度...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5G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体融合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然拉开帷幕。短视频凭借短小精悍的形式及丰富多彩的内容,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受到大家的喜爱,电视新闻报道这一传统又严肃的传播方式渐渐失去了关注度。为了迎合时代发展潮流,突破困境,电视新闻报道将短视频融入其中,实现传播媒介的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短视频
电视新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铁媒介空间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8
作者
周枣
《视听》
2024年第5期42-45,共4页
地铁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在形塑城市交通网络的同时,也形成了覆盖城市的媒介生态系统。地铁媒介具有强迫性、视觉偏向和沉浸体验等特征,其传播效果受到“信息位置的可见度”“信息传达的准确度”“信息暴露频率”“受众接...
地铁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在形塑城市交通网络的同时,也形成了覆盖城市的媒介生态系统。地铁媒介具有强迫性、视觉偏向和沉浸体验等特征,其传播效果受到“信息位置的可见度”“信息传达的准确度”“信息暴露频率”“受众接收信息的意愿”“受众对信息的喜爱度”以及“受众的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地铁媒介的传播效果,形成良好的传播环境,应该合理利用、整合、创新地铁媒介形式,不断增强传播内容的艺术性,使受众进入沉浸体验,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乘客的潜在需求,做到精准定位、定向投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传播
地铁媒介
沉浸体验
传播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文物类短视频传播赋能讲好中国故事——从《逃出大英博物馆》说开去
9
作者
葛在波
黄小芳
葛鹏程
《视听》
2024年第9期98-101,共4页
做好文物传播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一环,短视频的兴起为文物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创新了文物传播的模式和策略,让文物及其背后的中国故事进一步为人所知。这些都在《逃出大英博物馆》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该剧取得成功的三方面原因包括...
做好文物传播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一环,短视频的兴起为文物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创新了文物传播的模式和策略,让文物及其背后的中国故事进一步为人所知。这些都在《逃出大英博物馆》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该剧取得成功的三方面原因包括高品质的内容、共情传播策略和符号化叙事。今后的文物类短视频应致力于在国内和国外的短视频平台同时上线,力争引爆两个舆论场,引导两个舆论场的“共振”,从而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全面助力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传播
文物类短视频
《逃出大英博物馆》
讲好中国故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交织与碰撞:电影空间与电影表演的关系探析
10
作者
贾旖旎
《视听》
2024年第4期41-44,共4页
电影因自身独特的语言而存在着独特的空间,且电影表演又依赖电影空间而存在。依据列斐伏尔有关空间的理论,把电影表演作为划分角度,按照物与物之间的不同关系将电影空间划分为故事空间、三维画面空间与表演空间。电影表演在被电影空间...
电影因自身独特的语言而存在着独特的空间,且电影表演又依赖电影空间而存在。依据列斐伏尔有关空间的理论,把电影表演作为划分角度,按照物与物之间的不同关系将电影空间划分为故事空间、三维画面空间与表演空间。电影表演在被电影空间牵制的同时,更被电影空间启发,且电影表演又为电影空间增色不少。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交织,在相互指导与助力中,共同推进电影艺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空间
电影表演
故事空间
三维画面空间
表演空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景观·影像·移情:自然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探析——以《方舟·东黑冠长臂猿》为例
11
作者
周毓
《视听》
2024年第7期68-70,共3页
自然纪录片从拍摄手法、镜头语言和叙事角度等方面出发,通过给无生命的自然景观赋予生命等手法,形成独特的叙事策略,令受众对纪录片中的自然元素产生移情效应,将内心的情感外射到客体上,从而认可纪录片所传递的内容和观点。自然纪录片...
自然纪录片从拍摄手法、镜头语言和叙事角度等方面出发,通过给无生命的自然景观赋予生命等手法,形成独特的叙事策略,令受众对纪录片中的自然元素产生移情效应,将内心的情感外射到客体上,从而认可纪录片所传递的内容和观点。自然纪录片的拍摄制作通过“由物及我”到“由我及物”,最终实现“物我同一”的移情审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叙事手法
视听语言
移情效应
叙事策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媒介生态学视域下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人才融合策略研究
12
作者
张苗
《视听》
2024年第4期3-7,共5页
县级融媒体中心历经启动建设、建设热潮、融合关键期,正走向纵深发展阶段。当今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相应功能也在不断扩展,面临的人才窘境日益凸显。融合型人才引进难、易流失,员工缺乏创新力等诸多人才问...
县级融媒体中心历经启动建设、建设热潮、融合关键期,正走向纵深发展阶段。当今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相应功能也在不断扩展,面临的人才窘境日益凸显。融合型人才引进难、易流失,员工缺乏创新力等诸多人才问题一直是影响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重大阻碍。从媒介生态学视角来看,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将当地人才视为一个整体,聚拢人才和信息资源,细分融媒体部门,营造绿色平衡的工作环境,从而构建媒介生态良性循环,实现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生态学
县级融媒体中心
人才培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闻出版业遇上ChatGPT:机遇、挑战与未来进路
13
作者
刘元顿
《视听》
2023年第5期3-6,共4页
ChatGPT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内容生成能力以及高标准的伦理规范设定,将使新闻生产更加高效、新闻分发及推荐更加精准、用户新闻消费体验更加舒适,同时也会引发行业竞争加剧、信息滥用风险增加、新闻媒体信任危机等问题。新闻媒体...
ChatGPT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内容生成能力以及高标准的伦理规范设定,将使新闻生产更加高效、新闻分发及推荐更加精准、用户新闻消费体验更加舒适,同时也会引发行业竞争加剧、信息滥用风险增加、新闻媒体信任危机等问题。新闻媒体及从业者应在坚守新闻原则的同时积极拥抱新变化,发挥人类的深度思考能力及情感优势,推动新闻出版业智能化升级与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人工智能
新闻传播
智能变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情感与真相的竞合:论“后真相”何以成立
14
作者
徐雅琪
《视听》
2023年第5期29-32,共4页
哲学领域的真相观经历了漫长的流变过程,康德提出的“合理性”颠覆了基础主义时代秉持的真理符合论,真相观就此进入相对主义时代。现代哲学家与新闻学者注意到语境、建构性对于真相观的影响,客观性作为人们争取还原本质之真的一种策略...
哲学领域的真相观经历了漫长的流变过程,康德提出的“合理性”颠覆了基础主义时代秉持的真理符合论,真相观就此进入相对主义时代。现代哲学家与新闻学者注意到语境、建构性对于真相观的影响,客观性作为人们争取还原本质之真的一种策略性仪式逐渐确立。新闻业界对于“后真相”的警惕本质上是情感转向挑战真相观传统的焦虑型反应,媒介技术迭代、新闻生产进一步液化等确实催化了种种乱象,但“后真相”并未颠覆新闻业根基,其本质在于无共识以及信任走向异化。由此来说,中国新闻业面对的挑战是结构性的,事实核查无法解决经由时代棱镜折射而放大的体制机制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
情感转向
新闻专业主义
媒介技术
客观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字时代美术类文化节目的审美特征与价值建构
15
作者
夏颖
刘梦娇
《视听》
2023年第4期70-73,共4页
美术类文化节目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将视觉、听觉、想象艺术与美术融合,形成多元审美形态;运用三维动态手法、物体多视角呈现,构造美术“在场”,为观众打造沉浸式审美状态;通过空间的叠加、并置两种形式,形成多维的、虚拟与纪实交融的...
美术类文化节目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将视觉、听觉、想象艺术与美术融合,形成多元审美形态;运用三维动态手法、物体多视角呈现,构造美术“在场”,为观众打造沉浸式审美状态;通过空间的叠加、并置两种形式,形成多维的、虚拟与纪实交融的审美空间。在价值建构上,美术类文化节目借助文化符号,弘扬优秀文化;展示美学艺术,提高审美素养;坚持讲好故事,发扬精神内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类文化节目
审美特征
价值建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吸引、共情与价值依赖:社交媒体用户与博主的准社会交往
被引量:
2
16
作者
赵若棋
《视听》
2023年第11期118-123,共6页
基于准社会交往理论,以哔哩哔哩为例,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社交媒体用户与博主之间产生准社会交往的影响因素及关系特征发现,观看频率与互动频率、媒介使用动机、相似性吸引、社会临场感、价值依赖以及个体差异性等因素...
基于准社会交往理论,以哔哩哔哩为例,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社交媒体用户与博主之间产生准社会交往的影响因素及关系特征发现,观看频率与互动频率、媒介使用动机、相似性吸引、社会临场感、价值依赖以及个体差异性等因素共同影响社交媒体用户与博主间的准社会关系,这种准社会关系仅仅依附于媒介表层而无法深入,呈现出工具性导向和有限卷入两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社会交往
准社会关系
社交媒体
视频博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影游戏迷宫:VR电影审美体验的革新探究
17
作者
张哲语
梁思锐
《视听》
2023年第4期22-25,共4页
21世纪以来,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影工业中,近年来以VR电影最为突出。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在数字技术革新中获得了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其观影形式和受众审美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VR电影不仅延展了观众以往所习惯的电影美学语言,也改变...
21世纪以来,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影工业中,近年来以VR电影最为突出。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在数字技术革新中获得了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其观影形式和受众审美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VR电影不仅延展了观众以往所习惯的电影美学语言,也改变了电影作为工业产品的商业模式,更是提升了观众的审美体验,引导其从“电影银幕”的“观者”转变为“解密游戏”的参与体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电影
审美体验
数字技术
电影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媒体直播打破地方媒体区域性限制
被引量:
2
18
作者
唐玮
《视听》
2023年第8期146-148,共3页
基于南宁广播电视台“直播南宁”融媒体频道的实践探索,可总结出一套全媒体时代地方媒体打破区域性限制,提升新媒体移动直播理念的策略:一是拓宽传播渠道,快速提高品牌影响力;二是创新直播形式,打造舆论传播新范式;三是策划内容新颖,构...
基于南宁广播电视台“直播南宁”融媒体频道的实践探索,可总结出一套全媒体时代地方媒体打破区域性限制,提升新媒体移动直播理念的策略:一是拓宽传播渠道,快速提高品牌影响力;二是创新直播形式,打造舆论传播新范式;三是策划内容新颖,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直播
传播渠道
交互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真实性视域下数据新闻的困境研究
被引量:
1
19
作者
韩明芳
《视听》
2023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性同样必须贯穿于数据新闻实践过程的始终。虽然数据新闻似乎已是老生常谈,但在具有典型性的数据新闻栏目——网易《数读》中,却也发现了数据新闻的新问题。其中,模糊的数据记录与单一的数据来源增强了信息的...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性同样必须贯穿于数据新闻实践过程的始终。虽然数据新闻似乎已是老生常谈,但在具有典型性的数据新闻栏目——网易《数读》中,却也发现了数据新闻的新问题。其中,模糊的数据记录与单一的数据来源增强了信息的不真实性与不确定性,数据分析对社交媒体的依赖以及技术水平的欠缺使数据新闻不能反映客观事实全貌。此外,可视化的滥用与交互性的缺失也影响了新闻的表达与说明。为突破数据新闻真实性困境,政府、企业、机构可以提高数据库的开放性与共享性,新闻工作者要严控新闻核实过程,加强行业自律。同时,新闻人也亟须提高数据素养和数据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新闻
新闻真实性
网易《数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融媒体时代文化综艺节目的形态特征与传播策略--以《登场了!洛阳》为例
被引量:
2
20
作者
刘玫嘉
《视听》
2023年第7期95-98,共4页
近年来,多档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声音为己任的文化综艺节目登台亮相。其中,由爱奇艺出品的原创人文探索节目《登场了!洛阳》在媒体融合的时代浪潮下,积极追求着从内容、形式、设置到传播等多维度的破壁与革新,实现了当代审美...
近年来,多档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声音为己任的文化综艺节目登台亮相。其中,由爱奇艺出品的原创人文探索节目《登场了!洛阳》在媒体融合的时代浪潮下,积极追求着从内容、形式、设置到传播等多维度的破壁与革新,实现了当代审美与古远历史、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为广大媒体探索文化类节目的创新表达与传播、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思考与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综艺节目
传统文化
《登场了!洛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媒体视域下慢综艺《种地吧》的创新策略
1
作者
崔昊月
仵军智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视听》
2025年第3期88-91,共4页
文摘
近年来,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综艺市场上的乡村慢综艺节目层出不穷,但也随即出现同质化、过度娱乐化的趋势。2023年,《种地吧》作为首档以种地为主线的慢综艺节目,成功出圈。节目中,青年们真诚地对待土地,引导受众在全媒体时代的焦虑氛围下从土地中汲取积极的生活哲学。节目采用全纪实拍摄模式,结合多元传播渠道,实现了内容与受众的深度互动与融合,丰富了乡村慢综艺的表达形式,为该类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策略与思路。
关键词
《种地吧》
慢综艺
乡村振兴
综艺节目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情感悬疑剧的叙事结构分析——以《回响》为例
2
作者
谭惠尹
机构
广西广播电视台文艺广播
出处
《视听》
2024年第8期76-78,共3页
文摘
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对改编自作家东西获得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网络剧《回响》的叙事结构进行分析和阐述。研究发现,网络剧《回响》采用案件线为主、感情线为辅、双线交织的叙事结构,以双线互文、平行、相伴相随的方式,巧妙地把案件部分生活化、生活部分案件化,像侦破案件一样侦破爱情,呈现“日常生活的深渊”,丰富了悬疑剧的种类。
关键词
《回响》
叙事结构
双线交织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下国产喜剧电影中的喜剧人物:形象建构与审美价值
3
作者
窦淼
机构
北京电影学院
出处
《视听》
2024年第9期20-24,共5页
文摘
国产电影呈现泛喜剧化的创作趋势,形形色色的喜剧人物令人印象深刻,也不免暴露一些值得关注和思考的艺术症结。在当下的国产喜剧电影中,应当不仅仅将喜剧人物作为制造笑料的载体,还需要深化喜剧人物形象的塑造,在笑声中唤起观众对现代人精神状态的关注和对社会的思考,达到娱乐功能与审美价值的平衡。
关键词
国产电影
喜剧人物
形象建构
审美价值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命疗愈、情感慰藉与温暖现实:论韩延“生命三部曲”的作者性书写
4
作者
穆小龙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出处
《视听》
2024年第11期66-70,共5页
文摘
“生命三部曲”以当代青年罹患恶性重疾为叙事语境,通过弱化对死亡的恐惧与悲怆,强调个体在直面疾病时的心灵成长与蜕变,别样地阐释了生命与死亡的关系,并彰显了珍视生命的伦理价值。以疾病为母题的生命话语叙事实践可以视为韩延作者身份生成的基础,“生命三部曲”中的作者个性书写包括以诙谐幽默、浪漫乐观的基调解读生命的救赎与希望,强调用爱的力量治愈情感创伤、赋予生命尊严,以温暖的人性观照为观众提供心灵的慰藉。这些讲述当代青年病患身心体验与情感关系的生命故事,也从整体上诠释了韩延对疾病、死亡与人生价值的深度洞察与思考。
关键词
韩延
作者电影
生命叙事
青年主体
温暖现实主义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奇妙之旅》:乡村振兴视域下中外合拍纪录片的叙事创新
5
作者
仝晓旭
机构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视听》
2024年第12期87-90,共4页
文摘
在全球化传播与国际化交流的背景下,中外合拍纪录片《中国奇妙之旅》通过奇妙礼物、奇幻旅程、奇迹人生的叙事线索,生动展示了中国乡村的巨大变革和崭新面貌。纪录片在乡村振兴的视域下实现了叙事创新,融合多维记录视角,全景呈现乡村发展的多样面貌和个体命运变迁。同时,借助文化交融与影视技术的创新应用,成功跨越文化藩篱,赢得国际受众的广泛认同,不仅为乡村振兴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宝贵经验,更增强了中国的国际软实力和文化魅力,为塑造正面国家形象贡献了重要力量。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中外合拍纪录片
叙事创新
《中国奇妙之旅》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化背景下虚拟主持人对体育赛事的传播研究
6
作者
李诗雨
机构
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
出处
《视听》
2024年第4期146-149,共4页
文摘
数字化背景下体育赛事的制作、传播正经历巨变,技术的引入与综合运用为用户带来全新的观赛体验。“人工智能+体育”的跨界传播呈现多元化样貌。作为跨界融合的代表之一,虚拟主持人在体育赛事内容生产、报道形式及解说层面崭露头角,并在体育赛事传播的分众化定制领域进行初探,极大提升了用户的互动参与度和感官体验。然而,在实现创新嬗变的同时,体育赛事传播也面临着技术壁垒难以突破、恶性垄断竞争、过度媒介依赖及用户隐私泄露等问题。
关键词
虚拟主持人
体育传播
人工智能
数字化
分类号
G222.2 [文化科学]
G811.212 [文化科学—体育学]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媒体融合背景下短视频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
3
7
作者
宋江波
机构
广西广播电视台
出处
《视听》
2024年第8期143-145,共3页
文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5G时代的到来,各种媒体融合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然拉开帷幕。短视频凭借短小精悍的形式及丰富多彩的内容,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受到大家的喜爱,电视新闻报道这一传统又严肃的传播方式渐渐失去了关注度。为了迎合时代发展潮流,突破困境,电视新闻报道将短视频融入其中,实现传播媒介的革新。
关键词
媒体融合
短视频
电视新闻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铁媒介空间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8
作者
周枣
机构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视听》
2024年第5期42-45,共4页
基金
江汉大学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预研究支持计划“数字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23YYJ0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地铁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在形塑城市交通网络的同时,也形成了覆盖城市的媒介生态系统。地铁媒介具有强迫性、视觉偏向和沉浸体验等特征,其传播效果受到“信息位置的可见度”“信息传达的准确度”“信息暴露频率”“受众接收信息的意愿”“受众对信息的喜爱度”以及“受众的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地铁媒介的传播效果,形成良好的传播环境,应该合理利用、整合、创新地铁媒介形式,不断增强传播内容的艺术性,使受众进入沉浸体验,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乘客的潜在需求,做到精准定位、定向投放。
关键词
空间传播
地铁媒介
沉浸体验
传播效果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物类短视频传播赋能讲好中国故事——从《逃出大英博物馆》说开去
9
作者
葛在波
黄小芳
葛鹏程
机构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
出处
《视听》
2024年第9期98-101,共4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中国叙事战略传播协同体研究”(GD24CXW03)成果。
文摘
做好文物传播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一环,短视频的兴起为文物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创新了文物传播的模式和策略,让文物及其背后的中国故事进一步为人所知。这些都在《逃出大英博物馆》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该剧取得成功的三方面原因包括高品质的内容、共情传播策略和符号化叙事。今后的文物类短视频应致力于在国内和国外的短视频平台同时上线,力争引爆两个舆论场,引导两个舆论场的“共振”,从而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全面助力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
文物传播
文物类短视频
《逃出大英博物馆》
讲好中国故事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织与碰撞:电影空间与电影表演的关系探析
10
作者
贾旖旎
机构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出处
《视听》
2024年第4期41-44,共4页
文摘
电影因自身独特的语言而存在着独特的空间,且电影表演又依赖电影空间而存在。依据列斐伏尔有关空间的理论,把电影表演作为划分角度,按照物与物之间的不同关系将电影空间划分为故事空间、三维画面空间与表演空间。电影表演在被电影空间牵制的同时,更被电影空间启发,且电影表演又为电影空间增色不少。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交织,在相互指导与助力中,共同推进电影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
电影空间
电影表演
故事空间
三维画面空间
表演空间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景观·影像·移情:自然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探析——以《方舟·东黑冠长臂猿》为例
11
作者
周毓
机构
广西广播电视报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视听》
2024年第7期68-70,共3页
文摘
自然纪录片从拍摄手法、镜头语言和叙事角度等方面出发,通过给无生命的自然景观赋予生命等手法,形成独特的叙事策略,令受众对纪录片中的自然元素产生移情效应,将内心的情感外射到客体上,从而认可纪录片所传递的内容和观点。自然纪录片的拍摄制作通过“由物及我”到“由我及物”,最终实现“物我同一”的移情审美。
关键词
纪录片
叙事手法
视听语言
移情效应
叙事策略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媒介生态学视域下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人才融合策略研究
12
作者
张苗
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视听》
2024年第4期3-7,共5页
文摘
县级融媒体中心历经启动建设、建设热潮、融合关键期,正走向纵深发展阶段。当今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相应功能也在不断扩展,面临的人才窘境日益凸显。融合型人才引进难、易流失,员工缺乏创新力等诸多人才问题一直是影响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重大阻碍。从媒介生态学视角来看,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将当地人才视为一个整体,聚拢人才和信息资源,细分融媒体部门,营造绿色平衡的工作环境,从而构建媒介生态良性循环,实现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媒介生态学
县级融媒体中心
人才培养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闻出版业遇上ChatGPT:机遇、挑战与未来进路
13
作者
刘元顿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出处
《视听》
2023年第5期3-6,共4页
文摘
ChatGPT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能力、内容生成能力以及高标准的伦理规范设定,将使新闻生产更加高效、新闻分发及推荐更加精准、用户新闻消费体验更加舒适,同时也会引发行业竞争加剧、信息滥用风险增加、新闻媒体信任危机等问题。新闻媒体及从业者应在坚守新闻原则的同时积极拥抱新变化,发挥人类的深度思考能力及情感优势,推动新闻出版业智能化升级与变革。
关键词
ChatGPT
人工智能
新闻传播
智能变革
分类号
G210.7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情感与真相的竞合:论“后真相”何以成立
14
作者
徐雅琪
机构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视听》
2023年第5期29-32,共4页
文摘
哲学领域的真相观经历了漫长的流变过程,康德提出的“合理性”颠覆了基础主义时代秉持的真理符合论,真相观就此进入相对主义时代。现代哲学家与新闻学者注意到语境、建构性对于真相观的影响,客观性作为人们争取还原本质之真的一种策略性仪式逐渐确立。新闻业界对于“后真相”的警惕本质上是情感转向挑战真相观传统的焦虑型反应,媒介技术迭代、新闻生产进一步液化等确实催化了种种乱象,但“后真相”并未颠覆新闻业根基,其本质在于无共识以及信任走向异化。由此来说,中国新闻业面对的挑战是结构性的,事实核查无法解决经由时代棱镜折射而放大的体制机制缺陷。
关键词
“后真相”
情感转向
新闻专业主义
媒介技术
客观性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时代美术类文化节目的审美特征与价值建构
15
作者
夏颖
刘梦娇
机构
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视听》
2023年第4期70-73,共4页
文摘
美术类文化节目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将视觉、听觉、想象艺术与美术融合,形成多元审美形态;运用三维动态手法、物体多视角呈现,构造美术“在场”,为观众打造沉浸式审美状态;通过空间的叠加、并置两种形式,形成多维的、虚拟与纪实交融的审美空间。在价值建构上,美术类文化节目借助文化符号,弘扬优秀文化;展示美学艺术,提高审美素养;坚持讲好故事,发扬精神内核。
关键词
美术类文化节目
审美特征
价值建构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吸引、共情与价值依赖:社交媒体用户与博主的准社会交往
被引量:
2
16
作者
赵若棋
机构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
出处
《视听》
2023年第11期118-123,共6页
文摘
基于准社会交往理论,以哔哩哔哩为例,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社交媒体用户与博主之间产生准社会交往的影响因素及关系特征发现,观看频率与互动频率、媒介使用动机、相似性吸引、社会临场感、价值依赖以及个体差异性等因素共同影响社交媒体用户与博主间的准社会关系,这种准社会关系仅仅依附于媒介表层而无法深入,呈现出工具性导向和有限卷入两大特征。
关键词
准社会交往
准社会关系
社交媒体
视频博主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影游戏迷宫:VR电影审美体验的革新探究
17
作者
张哲语
梁思锐
机构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视听》
2023年第4期22-25,共4页
文摘
21世纪以来,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电影工业中,近年来以VR电影最为突出。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在数字技术革新中获得了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其观影形式和受众审美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VR电影不仅延展了观众以往所习惯的电影美学语言,也改变了电影作为工业产品的商业模式,更是提升了观众的审美体验,引导其从“电影银幕”的“观者”转变为“解密游戏”的参与体验者。
关键词
VR电影
审美体验
数字技术
电影美学
分类号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J90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媒体直播打破地方媒体区域性限制
被引量:
2
18
作者
唐玮
机构
南宁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
出处
《视听》
2023年第8期146-148,共3页
文摘
基于南宁广播电视台“直播南宁”融媒体频道的实践探索,可总结出一套全媒体时代地方媒体打破区域性限制,提升新媒体移动直播理念的策略:一是拓宽传播渠道,快速提高品牌影响力;二是创新直播形式,打造舆论传播新范式;三是策划内容新颖,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
关键词
新媒体直播
传播渠道
交互性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真实性视域下数据新闻的困境研究
被引量:
1
19
作者
韩明芳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视听》
2023年第2期147-150,共4页
文摘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性同样必须贯穿于数据新闻实践过程的始终。虽然数据新闻似乎已是老生常谈,但在具有典型性的数据新闻栏目——网易《数读》中,却也发现了数据新闻的新问题。其中,模糊的数据记录与单一的数据来源增强了信息的不真实性与不确定性,数据分析对社交媒体的依赖以及技术水平的欠缺使数据新闻不能反映客观事实全貌。此外,可视化的滥用与交互性的缺失也影响了新闻的表达与说明。为突破数据新闻真实性困境,政府、企业、机构可以提高数据库的开放性与共享性,新闻工作者要严控新闻核实过程,加强行业自律。同时,新闻人也亟须提高数据素养和数据处理能力。
关键词
数据新闻
新闻真实性
网易《数读》
分类号
G210.7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融媒体时代文化综艺节目的形态特征与传播策略--以《登场了!洛阳》为例
被引量:
2
20
作者
刘玫嘉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视听》
2023年第7期95-98,共4页
文摘
近年来,多档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声音为己任的文化综艺节目登台亮相。其中,由爱奇艺出品的原创人文探索节目《登场了!洛阳》在媒体融合的时代浪潮下,积极追求着从内容、形式、设置到传播等多维度的破壁与革新,实现了当代审美与古远历史、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为广大媒体探索文化类节目的创新表达与传播、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思考与借鉴经验。
关键词
文化综艺节目
传统文化
《登场了!洛阳》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全媒体视域下慢综艺《种地吧》的创新策略
崔昊月
仵军智
《视听》
20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情感悬疑剧的叙事结构分析——以《回响》为例
谭惠尹
《视听》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当下国产喜剧电影中的喜剧人物:形象建构与审美价值
窦淼
《视听》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生命疗愈、情感慰藉与温暖现实:论韩延“生命三部曲”的作者性书写
穆小龙
《视听》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奇妙之旅》:乡村振兴视域下中外合拍纪录片的叙事创新
仝晓旭
《视听》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数字化背景下虚拟主持人对体育赛事的传播研究
李诗雨
《视听》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媒体融合背景下短视频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实践研究
宋江波
《视听》
202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地铁媒介空间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周枣
《视听》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文物类短视频传播赋能讲好中国故事——从《逃出大英博物馆》说开去
葛在波
黄小芳
葛鹏程
《视听》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交织与碰撞:电影空间与电影表演的关系探析
贾旖旎
《视听》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景观·影像·移情:自然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探析——以《方舟·东黑冠长臂猿》为例
周毓
《视听》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媒介生态学视域下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人才融合策略研究
张苗
《视听》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新闻出版业遇上ChatGPT:机遇、挑战与未来进路
刘元顿
《视听》
202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情感与真相的竞合:论“后真相”何以成立
徐雅琪
《视听》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数字时代美术类文化节目的审美特征与价值建构
夏颖
刘梦娇
《视听》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吸引、共情与价值依赖:社交媒体用户与博主的准社会交往
赵若棋
《视听》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电影游戏迷宫:VR电影审美体验的革新探究
张哲语
梁思锐
《视听》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新媒体直播打破地方媒体区域性限制
唐玮
《视听》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真实性视域下数据新闻的困境研究
韩明芳
《视听》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融媒体时代文化综艺节目的形态特征与传播策略--以《登场了!洛阳》为例
刘玫嘉
《视听》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5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