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江苏农业科学》

作品数28774被引量111186H指数50
本刊为综合性期刊。刊载的文章科学性强,在学术上多有新的见解与发展。栏目有专论、作物栽培与育种、新品种、植物保护、农业产业化、畜牧兽医、特种种养、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水产养殖、土壤肥料、信息快递等。读者对...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2-1302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32-1214/S
  • 出版周期半月刊
共找到28,7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硒叶面肥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李蒙 赵苗苗 +3 位作者 王雅琪 屠哲鑫 申君 张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3-159,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硒肥利用率,培育优质黄瓜幼苗,以丫丫俩黄瓜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穴盘育苗的方式,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0、5、10、15、20 mg/L),研究其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一定浓度的亚硒酸... 为进一步提高硒肥利用率,培育优质黄瓜幼苗,以丫丫俩黄瓜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穴盘育苗的方式,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0、5、10、15、20 mg/L),研究其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一定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对黄瓜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同时还能改善植物的光合特性,促进黄瓜幼苗碳水化合物代谢。T3处理(亚硒酸钠溶液浓度为15 mg/L)黄瓜幼苗的叶面积、全株干重、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均为最大值,相比于CK分别提高了14.59%、53.85%、48.72%和20.94%。随着亚硒酸钠溶液浓度的增加,黄瓜幼苗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全磷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在T3处理达到最大值。喷施一定浓度硒叶面肥可以显著提升黄瓜幼苗的抗氧化性,幼苗中丙二醛(MDA)含量在T3处理为最小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在T3处理达到最大值。综上可知,喷施一定浓度硒叶面肥可以促进黄瓜幼苗生长,改善幼苗品质,并以15 mg/L的亚硒酸钠溶液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溶液 黄瓜 生长 碳水化合物 抗氧化酶 生理特性
下载PDF
基于SCAR分子标记和倍性鉴定兰属花卉的研究
2
作者 罗富寻 杨小丹 +4 位作者 李枝林 和凤美 瞿素萍 李叶芳 王玉英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1-38,共8页
基于特异性片段扩增(SCAR)和倍性鉴定兰属花卉,为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奠定基础,以兰属花卉的27个大花蕙兰和31个国兰品种为试材,通过SCAR分子标记和流式细胞仪进行亲缘关系和倍性检测,构建系统进化树。SCAR分子标记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 基于特异性片段扩增(SCAR)和倍性鉴定兰属花卉,为杂交育种亲本选配奠定基础,以兰属花卉的27个大花蕙兰和31个国兰品种为试材,通过SCAR分子标记和流式细胞仪进行亲缘关系和倍性检测,构建系统进化树。SCAR分子标记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58个品种聚为3支,第1支包括8个大花蕙兰品种(福娘、523、红袍等)和16个国兰品种(碧龙红素、汗血宝马、出水芙蓉等),第2支为11个大花蕙兰品种(金玉满堂、日本香兰、红双喜等)和6个国兰品种(一代天骄、春兰麻壳素、如意素荷等),第3支包括8个大花蕙兰品种(616、黄金岁月、杨贵妃等)和9个国兰品种(碧龙奇莲、西蜀道光、大雪素等);倍性鉴定结果显示:27个大花蕙兰品种中有7个二倍体(日本樱花、绿翡翠、梦境等)、16个三倍体(黄金岁月、蝶影、日本香兰等)、4个四倍体(英雄、523、福娘等)。部分大花蕙兰和国兰品种亲缘关系较近,可用作杂交育种亲本,但由于大花蕙兰倍性较为丰富。因此,大花蕙兰作为杂交育种亲本,选配时需进行倍性鉴定。综上,SCAR分子标记能高效、全面和精准鉴别兰属花卉间的亲缘关系,结合倍性鉴定,可为高效杂交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属花卉 SCAR分子标记 倍性鉴定 亲本选配 大花蕙兰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v5的苹果叶部病害检测
3
作者 赵兴 岳喜申 邬欢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3-192,共10页
针对YOLO v5检测模型存在的漏检率和误检率问题,改进目标检测技术,提升苹果叶部病害早期发现及定位的准确性和速度,从而减少经济损失。先采用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iFPN)特征融合方法,有效改善PANet对多尺度特征融合的不良影响,并引... 针对YOLO v5检测模型存在的漏检率和误检率问题,改进目标检测技术,提升苹果叶部病害早期发现及定位的准确性和速度,从而减少经济损失。先采用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iFPN)特征融合方法,有效改善PANet对多尺度特征融合的不良影响,并引入Transformer机制,有效改进原始网络结构,使其专注于有用的信息,并增强特征融合效果。再使用ATCSP模块和自上而下的特征融合方法,增强模型对多尺度疾病的检测效果,并将强大的语义信息传达至模型底层,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使用数据集由实验室采集的苹果树叶样本构成,包含3 331张标记图像的矩形位置来标记病害。由于图像亮度分布不均匀,采用直方图均衡化和改进的直方图均衡化处理,使图像对比度得到增强,大幅降低后续图像特征提取的计算量。在训练和测试过程中,还对原始病害图像进行旋转、随机亮度增强、随机色度增强、随机对比度增强和锐化等数据增强操作。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 v5检测算法可以显著提高苹果叶部病害检测的精度,对比原始算法,平均精度mAP@0.5提高20.8%。改进YOLO v5苹果叶部病害检测算法能够及时发现和定位苹果叶部病害,进而为深度学习技术在农业病害监测中的广泛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YOLO v5 苹果 叶部病害 BiFPN Transformer机制 精度
下载PDF
日粮中不同浓度维生素E对高温高湿下蜀宣花公牛生理指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石溢 易军 +7 位作者 甘佳 方东辉 贺芳 阿果约达 邓小东 马晓琴 付茂忠 王巍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7-212,共6页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维生素E对夏季蜀宣花公牛生理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设计,选用年龄、体质量[(450±21)kg]相近、健康无病的蜀宣花公牛16头,随机分成A、B、C、D组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维生素E(0、200、300、4...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维生素E对夏季蜀宣花公牛生理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设计,选用年龄、体质量[(450±21)kg]相近、健康无病的蜀宣花公牛16头,随机分成A、B、C、D组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维生素E(0、200、300、400 IU/kg)。结果表明:(1)B、C、D组30 d和60 d呼吸频率均显著低于A组(P<0.05)。(2)B组60 d血清GLU浓度显著高于A组(P<0.05);B、C、D组30 d和60 d血清AST活性均显著高于A组(P<0.05);D组60 d血清ALT活性显著高于A组(P<0.05)。(3)B、D组30 d血清GSH-Px活性显著高于A组(P<0.05),B、C、D组60 d血清GSH-Px活性显著高于A组(P<0.05);B、C、D组60 d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A组(P<0.05);B、D组30 d血清MDA浓度显著低于A组(P<0.05)。(4)B、C、D组第30 d血清LH浓度显著高于A组(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能降低夏季蜀宣花公牛呼吸频率,缓解高温引起的肝脏受损,提高抗氧化能力,促进血清繁殖激素的分泌,维生素E的适宜添加水平为400 IU/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蜀宣花牛 热应激
下载PDF
马铃薯响应低氮肥胁迫AP2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珍华 蒋素华 +2 位作者 武思 梁芳 牛苏燕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2,共8页
为研究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AP2亚组类转录因子家族对低氮肥胁迫的响应特征,以马铃薯品种Russet Burbank为材料,分别种植于氮肥供应充足和不足条件下处理10 d后,收取不同处理下的叶片和根构建转录组测序文库,基于转录组测序结果筛... 为研究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AP2亚组类转录因子家族对低氮肥胁迫的响应特征,以马铃薯品种Russet Burbank为材料,分别种植于氮肥供应充足和不足条件下处理10 d后,收取不同处理下的叶片和根构建转录组测序文库,基于转录组测序结果筛选出AP2转录因子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和对低氮肥胁迫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18个马铃薯AP2转录因子不均匀地分布在11条染色体上,且都含有不同数目的保守基序结构,亲缘关系分析发现有15个马铃薯AP2家族蛋白与拟南芥的AP2蛋白聚集在了一起。基于马铃薯转录组数据,发现根中12个基因在低氮肥胁迫处理后被抑制性表达,其中3个基因显著降低;在叶片中9个基因被抑制表达,2个基因达到了显著性差异。此外,还发现AP2转录因子在马铃薯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有很大差异,其中14个AP2转录因子在根和叶片中的表达量呈显著性差异。根据亲缘关系和功能分析,推测PGSC0003DMG400027502、PGSC0003DMG400012181和PGSC0003DMG400013587可作为候选的响应氮肥胁迫的关键转录因子,该研究为下一步研究马铃薯AP2响应低氮肥胁迫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低氮肥胁迫 AP2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响应
下载PDF
不同马铃薯品种Cd、Pb富集特性及多元素互作机制
6
作者 赵振杰 任超 +3 位作者 杜倩倩 朱利文 李竞天 王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39-252,共14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重金属Cd、Pb和Zn复合污染农田土壤条件下,6个马铃薯品种根、地上茎、叶、薯皮和去皮块茎对Cd和Pb的富集和转运特性,并对马铃薯植株各部位大量营养元素(N、P和K)、中量营养元素(Ca、Mg和S)、微量营养元素(Fe、Mn、Zn...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重金属Cd、Pb和Zn复合污染农田土壤条件下,6个马铃薯品种根、地上茎、叶、薯皮和去皮块茎对Cd和Pb的富集和转运特性,并对马铃薯植株各部位大量营养元素(N、P和K)、中量营养元素(Ca、Mg和S)、微量营养元素(Fe、Mn、Zn、Cu、B、Mo、Ni、Na和Se)以及有害元素(Cd、Hg、As、Pb和Cr)共20种元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讨马铃薯植株各部位吸收多元素之间的互作机制。结果表明:(1)马铃薯植株不同部位Cd含量分布规律为叶>根>地上茎>去皮块茎>薯皮,Pb分布规律为叶>根>地上茎>薯皮>去皮块茎,Cd和Pb在马铃薯植株各部位的积累特性具有显著差异。(2)6个马铃薯品种中津引8号去皮块茎Cd含量超过了国家限值标准(0.1 mg/kg),其余品种薯皮和去皮块茎Cd含量未超标。6个马铃薯品种薯皮Pb含量均超过了国家限值标准(0.2 mg/kg),但去皮块茎Pb含量均未超标且维持在较低水平。综合对比6个马铃薯品种植株各部位Cd和Pb含量及富集系数(BCF)、转运系数(TF),郑薯10号可作为Cd和Pb低积累马铃薯品种。(3)马铃薯植株吸收Fe、Mn、Ni、Cr、B、S、Ca、Mg、Cd、Hg、As、Pb和Mo等中微量矿质元素含量和毒理性重金属元素含量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代表了同一主成分方向,而马铃薯植株中Na、Zn和Cu、P、K、N、Se等元素分别代表其余6个主成分方向,表明其吸收机制与其他中微量矿质元素存在不同之处,这与马铃薯植株营养、输导和繁殖等器官不同的生理过程密切相关。(4)马铃薯植株各营养元素含量与重金属元素含量在叶部的正相关性最强,其次是根部,主要以协同作用为主,而在茎部、薯皮和去皮块茎中正相关性有所减弱,同时具有协同与拮抗作用,可利用马铃薯叶部和根部对K、Ca、Mg、S、Fe、Mn、Cu、Zn、B、Mo、Se等矿质元素与重金属元素的协同吸收作用,通过配方施肥或叶面施肥达到减轻块茎中重金属积累的目的。(5)马铃薯地上茎和叶Cd含量越高的品种,其块茎Cd含量越高,反之越低,可能是由于地上茎和叶与地下块茎的Cd含量差值形成了Cd^(2+)向地下块茎运输的有利浓度梯度,地上茎和叶中高Cd含量会增加韧皮部负载,从而增加Cd向地下块茎易位,地上茎和叶Cd含量可能是选择低Cd块茎的有用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富集 转运 多元素互作机制 低积累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不结球白菜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及相关基因筛选
7
作者 贾婧怡 陶心怡 +3 位作者 魏艳欣 年雨虹 丁心茹 朱波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40-148,共9页
为探究不结球白菜不同品种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和分子机制,以耐热品种SHI和热敏品种矮脚黄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模拟高温(38℃)试验,分别在0、3、6、9、12 d测定幼苗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及POD、SOD活... 为探究不结球白菜不同品种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和分子机制,以耐热品种SHI和热敏品种矮脚黄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模拟高温(38℃)试验,分别在0、3、6、9、12 d测定幼苗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及POD、S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并在0、6、24 h取样,选取热激转录因子和热激蛋白家族中的相关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试验来比较2个品种的高温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矮脚黄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在高温胁迫3 d时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了42.86%,而脯氨酸含量在高温胁迫6 d时是对照组的9.33倍,其POD活性在高温胁迫12 d是对照组活性的10.00倍,SOD活性在高温胁迫处理6 d时显著下降,与3 d时的活性相比降低了52.10%。(2)SHI的叶绿素含量在高温胁迫处理12 d时较对照组显著提高20.61%,与此同时,可溶性糖含量与3 d时相比显著上升了1.59 mg/g,可溶性蛋白含量与9 d时相比显著上升,为52.91 mg/g。(3)HSP基因家族中HSP57-1、HSP17.3、HSP57-2以及HSF基因家族中HSFA6b-1、HSFA6b-2、HSFA3、HSFA4a在耐热品种中整体上表达量更高。综上,耐热品种SHI和热敏品种矮脚黄在高温胁迫处理下类胡萝卜素、脯氨酸含量和酶(POD、SOD)活性均有所波动,但矮脚黄比SHI波动更大。耐热品种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高温胁迫后期均呈明显上升趋势。HSP基因家族中HSP57-1、HSP17.3、HSP57-2以及HSF基因家族中HSFA6b-1、HSFA6b-2、HSFA3、HSFA4a为筛选出的耐热相关基因,可能在帮助不结球白菜抵御高温胁迫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高温胁迫 生理指标 热激蛋白 热激转录因子
下载PDF
剪叶对烟草毯状苗生长和根系表型性状及盘结力的影响
8
作者 刘小磊 吴金洋 +3 位作者 刘国良 王程栋 薛博 王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5-101,共7页
为探讨不同剪叶方式对烟草毯状苗成苗素质及根系盘结力的影响,并为生产上培育高质量烟草毯状苗提供理论依据,以烟草K326品种为材料,通过假植方式进行烟草毯式育苗,设置剪叶面积、剪叶次数试验,分析剪叶方式对烟苗干重、株高、茎围、根... 为探讨不同剪叶方式对烟草毯状苗成苗素质及根系盘结力的影响,并为生产上培育高质量烟草毯状苗提供理论依据,以烟草K326品种为材料,通过假植方式进行烟草毯式育苗,设置剪叶面积、剪叶次数试验,分析剪叶方式对烟苗干重、株高、茎围、根系表型、根系盘结力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根系盘结力与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根系干重呈显著正相关,与一级侧根数相关性不显著;剪叶面积为1/4~1/2时,烟苗的干重、株高、茎围、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均提升,根系盘结力增加;剪叶面积超过1/2则会抑制烟苗生长,不利于烟苗成毯;剪叶次数为2~3次时,烟苗的干重、株高、茎围指标均显著增加;剪叶超过2次时,烟苗的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均呈下降趋势,且随着剪叶次数的增多,下降幅度增大;剪叶2次时,根系盘结力增幅最大。综合考虑烟苗素质和成毯性,育苗过程中剪叶面积为1/4~1/2、剪叶2次处理,可培育高质量的烟草毯状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育苗 毯状苗 剪叶面积 剪叶次数 根系盘结力
下载PDF
多次微量滴水控盐增温成苗新技术在南疆盐碱地棉田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吉光鹏 陈兵 +7 位作者 常学艳 张栋海 孔献辉 董合忠 代建龙 傅积海 曹琦明 牛蛉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86,共8页
为重点解决南疆盐碱地植棉出苗保苗难、灌水量大和产量低的问题,在盐碱性沙壤土条件下,以新陆中87号为研究对象,设置播种至苗期9个多次微量滴水控盐增温的不同灌溉次数(1~3次)和灌水量(每次150、300、450 m^(3)/hm^(2))处理(1-10、1-20... 为重点解决南疆盐碱地植棉出苗保苗难、灌水量大和产量低的问题,在盐碱性沙壤土条件下,以新陆中87号为研究对象,设置播种至苗期9个多次微量滴水控盐增温的不同灌溉次数(1~3次)和灌水量(每次150、300、450 m^(3)/hm^(2))处理(1-10、1-20、1-30、2-10、2-20、2-30、3-10、3-20、3-30),以常规春季大水灌溉压盐为对照(CK),分析不同处理对棉花出苗率、根系指标、棉花农艺性状、叶面积指数、干物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最优多次微量滴水处理。结果表明,与CK相比,播种至苗期2次滴水效果最好,其中2-10处理保苗率可达80.3%,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达6119.81、2766.57 kg/hm^(2),灌溉水生产效率达1.07 kg/m^(3),其他各项生长指标综合表现最好,2-30处理次之,2-20处理再次;1次滴水效果其次,其中1-30处理在3个滴水量处理中生长指标综合表现最好,籽棉产量在所有处理中最高,达6169.20 kg/hm^(2),1-20处理次之,1-10处理再次;3次滴水效果最差,3-10、3-20、3-30处理的出苗率、保苗率、生长指标及产量均较CK差,其中3-10、3-20处理灌溉水生产效率略高于CK。在盐碱性沙壤土条件下,棉花多次微量滴水1~2次,滴水量300~900 m^(3)/hm^(2),综合效果均较好。其中,滴水2次时,每次灌水量150 m^(3)/hm^(2)最好,每次滴水300、450 m^(3)/hm^(2)次之;滴水1次时,滴水量450 m^(3)/hm^(2)最好,可根据水情选择适合的灌水方式进行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多次微量滴水 生长发育 盐碱地 产量
下载PDF
德阳柿SPL基因家族鉴定及在成花调控中的功能分析
10
作者 李家艳 丁瑜 +3 位作者 安怡珂 万建琦 杨勇 关长飞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9-79,共11页
SPL是植物中重要的转录因子,调控植物从幼年期向成年期转变,为探究DdSPL基因在德阳柿成花调控中的作用,为德阳柿实生苗的早花现象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德阳柿SPL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对其基本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关... SPL是植物中重要的转录因子,调控植物从幼年期向成年期转变,为探究DdSPL基因在德阳柿成花调控中的作用,为德阳柿实生苗的早花现象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德阳柿SPL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对其基本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关系、保守结构域、基因结构、共线性进行分析;通过融合蛋白瞬时表达鉴定亚细胞定位情况;利用qRT-PCR技术检测其在不同成花时期不同部位[茎、叶、顶芽(花)]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德阳柿中共鉴定得到38条DdSPL基因序列,通过聚类分析可分为8个亚族,同一聚类的蛋白具有相似的氨基酸结构(2个锌指结构ZN-1、ZN-2和1个核定位信号)和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分析发现,所有的DdSPL蛋白均含有SBP结构域。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德阳柿38个SPL基因家族成员中存在49对直系同源基因对。亚细胞定位显示,DdSPL8、DdSPL13、DdSPL18均定位在细胞核中;DdSPL7、DdSPL13、DdSPL18这3个基因的表达模式相似,在幼苗期和现蕾期的茎、叶、顶芽(花)中表达量相对较少,在开花期的叶片中表达量明显提高,可能参与德阳柿成花调控。综上,本研究首次从德阳柿基因组中鉴定出38个SPL家族成员,序列高度保守,且均含有SBP结构域,DdSPL7、DdSPL13、DdSPL18在开花期叶片中高表达,可能参与德阳柿成花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阳柿 SPL基因家族 成花调控 基因鉴定 共线性分析
下载PDF
解淀粉芽孢杆菌PB-1对灰葡萄孢的抑菌机理
11
作者 杨蕊 石红利 +1 位作者 郎剑锋 陆宁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49-155,共7页
为筛选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高效生防菌株,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PB-1从抑菌谱、发酵液的抑菌作用、抗生素合成基因PCR检测、挥发性物质(VOC)的抑菌作用、离体叶片防效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为筛选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高效生防菌株,对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PB-1从抑菌谱、发酵液的抑菌作用、抗生素合成基因PCR检测、挥发性物质(VOC)的抑菌作用、离体叶片防效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PB-1的抑菌谱较广,对8种供试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灰葡萄孢(B.cinerea)、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大斑凸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4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分别为63.5%、70.7%、63.4%、56.0%。PB-1发酵液不仅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具较强抑制作用(20%浓度发酵液抑菌率达96.6%,受抑制菌丝肿胀扭曲、原生质外渗、分枝异常),而且对分生孢子萌发也具有强烈抑制作用。抗生素合成基因PCR检测发现,PB-1扩增出srfAB、ituA基因片段,这说明PB-1能够产生表面活性素(surfactin)、伊枯草菌素(iturins)脂肽类抗生素。PB-1挥发性物质对灰葡萄孢菌丝生长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此外,小白菜品种上海青离体叶片防病效果检测发现,PB-1能明显抑制灰葡萄孢的侵染。本研究结果表明,PB-1有作为植物灰霉病生物防治菌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灰葡萄孢 抑菌机制 抑菌率 菌丝生长 孢子萌发 离体叶片防效
下载PDF
大豆行距对玉米‖大豆间作营养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12
作者 董韦 李思梦 +5 位作者 王维 耿晓月 侯会 张巧凤 苏涵 徐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94-100,共7页
为探究大豆行距对大豆玉米间作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在玉米大豆2∶4间作下固定大豆种植密度,设置大豆不同行距(分别为30、40、50 cm),玉米单作(M)和大豆单作(S)为对照,分析不同大豆行距对大豆和玉米营养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 为探究大豆行距对大豆玉米间作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在玉米大豆2∶4间作下固定大豆种植密度,设置大豆不同行距(分别为30、40、50 cm),玉米单作(M)和大豆单作(S)为对照,分析不同大豆行距对大豆和玉米营养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大豆单作(S)相比,间作显著提高大豆粗蛋白含量(P<0.05),增幅为2.5%~5.3%,显著降低大豆粗脂肪含量,降幅达4.5%~7.3%;随着行距的增加,边行和中间行大豆的品质和氮、磷、钾含量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粗蛋白含量与粗脂肪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大豆行距40 cm时大豆各项指标总体较好。间作总体上降低了玉米的百粒重和磷含量,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随着大豆行距的增加,玉米百粒重和氮、磷、钾含量总体上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玉米各项指标没有显著变化。间作显著降低了玉米土壤中的土壤养分含量。除大豆以及大豆玉米间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显著低于单作土壤外,其他土壤指标均高于对照;随着大豆行距的增加,土壤中速效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土壤全氮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土壤有效磷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先下降后上升。间作总体上对玉米大豆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综合玉米大豆品质以及土壤养分利用,在大豆行距40 cm时,大豆的品质理想,玉米品质不受影响,土壤利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玉米 间作 行距 品质 土壤养分
下载PDF
“数字赋能”破解乡村三大“失能问题” 被引量:5
13
作者 倪羌莉 王奎山 +1 位作者 章洪娟 李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9-264,共6页
数字乡村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我国的“三农”包含农业、农村、农民,当前乡村围绕“三农”普遍存在三大“失能”的共性问题:一是农业的“经济”失能,二是农村的“治理”失能,三是农民的“情感”失能。针对乡村三大“失能”问题,通过数字乡... 数字乡村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我国的“三农”包含农业、农村、农民,当前乡村围绕“三农”普遍存在三大“失能”的共性问题:一是农业的“经济”失能,二是农村的“治理”失能,三是农民的“情感”失能。针对乡村三大“失能”问题,通过数字乡村“资源赋能”破解“经济”失能,通过数字乡村“结构赋能”破解“治理”失能,通过数字乡村“心理赋能”破解“情感”失能。当然,从本质上看,数字赋能属于技术层面,为了让数字赋能得以实现,还需要从政府、企业和村级层面健全组织赋能机制,为技术层面提供保障,以此真正将数字乡村建设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优势转化为实际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赋能 失能问题 机制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温室巡检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14
作者 王少聪 杜肖鹏 +8 位作者 丁小明 王会强 李恺 何芬 张勇 牛树启 付媛 冯阔 邓浩楠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10,共10页
有效的作物检测对保证作物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以往的巡检方式效率低下,易受工作人员经验和传感器精度的影响。随着农业智能化的发展,温室巡检机器人逐渐应用于温室作业,温室巡检机器人结合机器人技术和温室农艺需求,本文旨在实现智能... 有效的作物检测对保证作物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以往的巡检方式效率低下,易受工作人员经验和传感器精度的影响。随着农业智能化的发展,温室巡检机器人逐渐应用于温室作业,温室巡检机器人结合机器人技术和温室农艺需求,本文旨在实现智能化温室巡检和监测,可自主、高效、安全、可靠地进行温室巡检任务。本文重点综述温室巡检机器人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涵盖巡检平台、导航与定位、信息采集与处理以及信息传输4个关键技术。首先,从巡检平台出发,对轮式、履带式、足式、轨道式和无人机平台在温室巡检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其次,对轨道、视觉、雷达导航方式进行阐述,重点介绍地轨式和挂轨式轨道导航技术;再次,在信息采集与传输方面,不仅综述巡检机器人在环境信息和作物状态中的应用,更是创新地加入在设施及设备监测等任务方面的应用;最后,对温室有线与无线信息传输方式进行介绍和对比,总结温室巡检机器人的特点与挑战,并探讨未来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未来智能温室巡检机器人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巡检机器人 巡检平台 导航与定位 信息采集与处理 信息传输
下载PDF
专用稻研究进展及市场化开发
15
作者 郭桂英 沈光辉 +9 位作者 马汉云 霍二伟 祁玉良 徐士库 申关望 黄雅琴 彭波 常幸远 蓝黎明 扶定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33,共10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种稻作为一类集营养、美味和保健医疗等复合功能于一体的水稻,对于满足现代化的市场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年来特种稻研究受到国内外植物学家和水稻遗传育种学家的高度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种稻作为一类集营养、美味和保健医疗等复合功能于一体的水稻,对于满足现代化的市场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年来特种稻研究受到国内外植物学家和水稻遗传育种学家的高度关注。专用稻是特种稻的一种类型,主要包括加工型专用稻、高营养功能性专用稻和观赏专用稻3种类型。本文针对不同类型专用稻的概念、特征特性以及深加工等进行较详细介绍,并重点针对不同类型专用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其中,对于加工型专用稻,重点介绍糯稻、软米和甜稻的概念、特征特性、稻米精深加工开发以及相关研究进展;针对不同类型的高营养功能性专用稻作了简要介绍,并从营养和医疗保健功能等方面重点介绍了巨胚稻和高抗性淀粉水稻的相关研究内容;对于观赏专用稻,则主要通过运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手段培育出形色各异的品种引起人们的观赏兴趣,从而促进农民增收,带动乡村振兴。最后,针对专用稻的产业化开发,重点介绍了如何在政府部门联合官方媒体积极正面宣传引导下有效联合专用稻品种研发单位、生产部门和种子销售企业,将专用稻品种顺利推向市场,并做到节约生产销售成本,降低专用稻销售价格,提高销量,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从而通过专用稻的产业化开发积极助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稻 研究进展 市场化开发 加工型专用稻 高营养功能性专用稻 观赏专用稻
下载PDF
基于Fisher判别分析对不同油分烟叶的识别研究
16
作者 杨建新 付光明 +7 位作者 刘新源 杨军杰 贾保顺 李致新 李洪臣 杨晋燕 常剑波 姬小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1-187,共7页
为烟叶油分档次的判别提供参考,以三门峡主产区132份初烤烟叶为样品,评定油分档次后,测定烟叶样品中主要含氮化合物的含量,运用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油分档次的判别指标,采用Fisher判别分析建立烟叶油分档次... 为烟叶油分档次的判别提供参考,以三门峡主产区132份初烤烟叶为样品,评定油分档次后,测定烟叶样品中主要含氮化合物的含量,运用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油分档次的判别指标,采用Fisher判别分析建立烟叶油分档次的判别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油分烟叶的含氮化合物中大多数氨基酸含量(19/21)存在显著差异,除脯氨酸外,基本与油分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经过主成分分析,从主要含氮化合物中提取出4个主成分,代表了总指标73.441%的信息,筛选出17种烟叶油分的特征含氮化合物。经Fisher判别分析,确定了17种游离氨基酸作为烟叶油分的有效判别指标,构建了烟叶油分档次的Fisher判别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的识别率均为100%。并利用江西吉安和云南楚雄的20份样品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准确率分别为100%和80%,对烟叶油分档次的判别效果较好。游离氨基酸的检测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可用于烟叶油分档次的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含氮化合物 游离氨基酸 油分 FISHER判别分析
下载PDF
绵羊肺源大肠杆菌cyaA基因的分子特征及抗原性分析
17
作者 操义恒 贾开文 +10 位作者 党士荣 胡亚辉 王巧梅 俞杰 郭云霞 周霞 黄新 钟发钢 韩猛立 吴桐忠 张倩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8-64,共7页
为研究绵羊肺源大肠杆菌cyaA基因的分子特征、抗原性及其遗传进化关系,采用PCR技术对绵羊肺源大肠杆菌XJ10菌株的cyaA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并测序,应用定量PCR检测cyaA基因在不同培养阶段的mRNA表达量,利用在线软件对其进行编码蛋白分子... 为研究绵羊肺源大肠杆菌cyaA基因的分子特征、抗原性及其遗传进化关系,采用PCR技术对绵羊肺源大肠杆菌XJ10菌株的cyaA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并测序,应用定量PCR检测cyaA基因在不同培养阶段的mRNA表达量,利用在线软件对其进行编码蛋白分子特征、抗原性及其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cyaA基因全长2547 bp,编码848个氨基酸;cyaA基因在细菌对数期的mRNA表达量最高,其次是稳定期及迟缓期,在衰亡期的mRNA表达量最低;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分子式为C_(4389)H_(6759)N_(1193)O_(1273)S_(30),理论分子质量为97.57 ku,理论等电点为5.82,为酸性亲水性蛋白,稳定性较低;二级结构中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和β-折叠所占比例分别为42.81%、39.03%、14.27%和3.89%。AC蛋白无信号肽与跨膜区,保守结构域位于1~848位氨基酸,属于腺苷酸环化酶超家族,具有14个开放阅读框,存在81个磷酸化位点。AC蛋白B细胞优势表位共16个,分别位于第44~51、61~65、248~250、259~267、296~304、355~366、436~439、456~456、476~481、489~490、540~559、589~597、634~640、717~722、766~773、806~806区段;遗传进化分析发现大肠杆菌XJ10菌株AC蛋白与志贺氏菌AC蛋白相似性最高。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大肠杆菌AC蛋白的功能及其作为大肠杆菌疫苗候选抗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源大肠杆菌 cyaA基因 分子特征 抗原性 遗传进化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农用地碳汇碳源效应分析——以喀什地区为例
18
作者 林彦君 木合塔尔·艾买提 阿迪莱·伊斯马伊力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63-270,共8页
近年来,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性的挑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国际行动。农业碳排放是区域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农用地碳排放趋势以及如何减碳增汇对于喀什地区实现“双碳”目标具有... 近年来,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性的挑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国际行动。农业碳排放是区域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农用地碳排放趋势以及如何减碳增汇对于喀什地区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在农用地碳源、碳汇进行建模与仿真的基础上,再利用Vensim软件动态模拟正常发展、循环农业及低碳发展等3个情景下喀什地区农用地碳汇/碳源效能。系统动力学具有动态且多情景仿真的功能,是分析农用地碳汇/碳源效能较好的方法。通过情景模拟分析可知,喀什地区在正常发展状态下2021—2030年农用地利用碳排放呈上升趋势,农用地子系统中将通过提高农机利用效率、减少化肥使用等措施减少大量碳排放,林地与草地面积的增加能提高碳储量。说明喀什地区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用地生产力减小碳排放,通过增加林地与草地面积提高农用地碳汇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草地 耕地 林地 园地 碳源 碳汇 碳排放 系统动力学 喀什地区
下载PDF
噻虫嗪对棉蚜和棉长管蚜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19
作者 韩英 魏引弟 +3 位作者 朱悦 梁虎军 苏悦 姚永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为明确噻虫嗪种衣剂对棉蚜(Aphis gossypii)和棉长管蚜(Acyrthosiphon gossypii)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及其差异,本研究采用生命表方法分析噻虫嗪2.0、4.0、6.0 g/kg不同浓度种子处理对棉蚜和棉长管蚜实验种群生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明确噻虫嗪种衣剂对棉蚜(Aphis gossypii)和棉长管蚜(Acyrthosiphon gossypii)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及其差异,本研究采用生命表方法分析噻虫嗪2.0、4.0、6.0 g/kg不同浓度种子处理对棉蚜和棉长管蚜实验种群生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蚜若蚜发育历期随噻虫嗪浓度的增加而延长,6.0 g/kg处理显著长于对照。4.0、6.0 g/kg处理若蚜存活率较对照显著降低,棉蚜分别下降17.85%、34.57%;而棉长管蚜分别下降35.07%、59.13%。随噻虫嗪处理剂量增加,棉蚜和棉长管蚜寿命和产蚜量均下降,噻虫嗪2.0 g/kg处理棉蚜产蚜量高于对照,而棉长管蚜显著低于对照;6.0 g/kg处理下棉长管蚜和棉蚜的产蚜量分别较对照组降低47.78%和25.28%。不同处理间棉蚜达到繁殖高峰期时间基本一致,而棉长管蚜较对照延后1~2 d。2.0 g/kg噻虫嗪处理下棉蚜内禀增长率显著高于对照,4.0、6.0 g/kg噻虫嗪处理下内禀增长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噻虫嗪包衣剂量增加,棉长管蚜平均世代周期延长,6.0 g/kg噻虫嗪处理下平均世代周期显著长于对照;4.0、6.0 g/kg噻虫嗪剂量处理下,其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分别较对照下降49.78%和68.74%、29.63%和48.15%、7.63%和12.21%,对棉长管蚜有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棉长管蚜 噻虫嗪 种衣剂 生命表参数
下载PDF
不同发酵及陈化工艺对六堡茶槟榔香形成的影响
20
作者 袁冬寅 温立香 +2 位作者 张芬 石荣强 姚明谨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90-196,共7页
探究发酵及陈化工艺对六堡茶槟榔香形成的影响,为提高六堡茶槟榔香形成的效率及品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广西大叶种为原料,以不同发酵度(A因素)、第1次陈化时间(B因素)、第2次陈化时间(C因素)为考察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筛选出最适宜六... 探究发酵及陈化工艺对六堡茶槟榔香形成的影响,为提高六堡茶槟榔香形成的效率及品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择广西大叶种为原料,以不同发酵度(A因素)、第1次陈化时间(B因素)、第2次陈化时间(C因素)为考察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筛选出最适宜六堡茶槟榔香形成的发酵及陈化工艺。结果显示,六堡茶水浸出物、茶多酚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在经过渥堆发酵、陈化工艺后均呈下降趋势;A、B、C 3个因素对六堡茶槟榔香品质形成影响程度的排序为A>B>C;极差分析得出的最优组合为发酵阶段茶多酚含量降至23%~25%,窖仓第1次陈化时间为6个月,干仓第2次陈化时间为6个月;9个处理中最佳处理组合为T6(即发酵阶段茶多酚含量降至23%~25%,窖仓第1次陈化时间为6个月,干仓第2次陈化时间为0个月),其感官得分为91.6;次优组合为T5(即发酵阶段茶多酚含量降至23%~25%,第1次陈化时间为3个月,第2次陈化时间为6个月),其感官得分为90.4;组合T1(即发酵阶段茶多酚含量降至25%~27%,第1次陈化时间为0个月,第2次陈化时间为0个月)的感官审评得分最低,为81.8。在正交试验最优处理T6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干仓陈化处理发现,干仓陈化12个月的茶样感官审评得分最高,为97.0。由此可知,六堡茶槟榔香的加工以原料茶多酚含量降至23%~25%时的渥堆发酵程度为宜,且经过一定时间窖仓、干仓陈化有利于六堡茶槟榔香的形成;相对延长干仓陈化时间能促进槟榔香的发展。综合考虑仓储成本与时间成本等因素,生产中选择T6处理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堡茶 槟榔香 发酵 陈化 工艺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