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作品数1713被引量3056H指数16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科技期刊。于2013年1月正式创刊,为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发行。目前杂志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2095-5332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933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期刊收录

共找到1,713篇文章
< 1 2 8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6例器官捐献供体全身感染情况的流行病学分析
1
作者 钟仕利 伍正彬 +3 位作者 陈春燕 杜欣 牟继双 杨倩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对器官捐献供体的全身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为控制供体感染提供更多临床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维护的76例器官捐献供体,其中包括32例脑死亡患者和44例心死亡患者,收集供体年龄... 目的对器官捐献供体的全身感染情况进行分析,为控制供体感染提供更多临床证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维护的76例器官捐献供体,其中包括32例脑死亡患者和44例心死亡患者,收集供体年龄、性别、发病原因、感染部位、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中心静脉导管血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外周血培养及药敏结果、尿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临床资料。结果76例器官捐献供体中肺部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分析感染病原菌得出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占总比30.3%,革兰氏阳性球菌占总比14.4%,真菌占总比5.3%,多重耐药菌共6株,占总比15.8%。结论感染并不是器官捐献禁忌证,在发现供体有感染或怀疑感染时应及早启动抗感染治疗方案,积极留取各部位标本送检,以便筛选感染部位及确定感染病原菌,及时目标性抗感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供体 感染
下载PDF
离体肺脏灌注技术干预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云翔 王梓涛 +3 位作者 卫栋 刘峰 戴振航 陈静瑜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2年第3期264-268,共5页
1离体肺脏机械灌注技术简介离体肺脏灌注技术(ex vivo lung perfusion,EVLP)是一种在体外模拟肺脏生理环境,通过机械泵提供肺循环血流动力,辅以保护性通气,达到体外保存和评估供肺的手段[1-2]。现代EVLP的概念最早由Lund团队提出,并由... 1离体肺脏机械灌注技术简介离体肺脏灌注技术(ex vivo lung perfusion,EVLP)是一种在体外模拟肺脏生理环境,通过机械泵提供肺循环血流动力,辅以保护性通气,达到体外保存和评估供肺的手段[1-2]。现代EVLP的概念最早由Lund团队提出,并由多伦多Cypel团队等推广至临床应用。EVLP包含了灌注容器、泵管系统、血栓过滤器、氧合器、控温装置、呼吸机及配套管路等核心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合器 灌注技术 泵管 控温装置 生理环境 肺损伤 机械泵 呼吸机
下载PDF
脂肪变性供肝在肝移植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袁梦淑 宋红丽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2年第2期162-165,共4页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器官供需的严重失衡已经成为制约肝移植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合理使用边缘性供肝已成为肝移植临床的重点。常见的边缘性供肝有脂肪变性供肝、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肝脏、超过60岁的高龄供...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器官供需的严重失衡已经成为制约肝移植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如何合理使用边缘性供肝已成为肝移植临床的重点。常见的边缘性供肝有脂肪变性供肝、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肝脏、超过60岁的高龄供者捐献的肝脏、冷缺血时间>14 h的肝脏、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after-circulatory-death,DCD)供肝等[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变性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 终末期肝病 冷缺血时间 供肝 肝移植 death
下载PDF
肾移植儿童家长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烟花 陆小英 +2 位作者 付嘉钊 赵闻雨 唐春霞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2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儿童家长创伤后成长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家庭功能评估量表和照顾者负担量表对84例肾移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肾移植儿童家长创伤后成长均分为(63.21±17.37)分;家长的宗... 目的探讨肾移植儿童家长创伤后成长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创伤后成长量表、家庭功能评估量表和照顾者负担量表对84例肾移植儿童家长进行调查。结果肾移植儿童家长创伤后成长均分为(63.21±17.37)分;家长的宗教信仰、婚姻状况、患儿术后并发症、术后复诊频率和家庭亲密度情况是肾移植儿童家长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回归模型可解释总变异的61.06%。结论肾移植儿童家长创伤后成长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鼓励其自我表露,帮助搭建良好的社会关系,加强对肾移植儿童家长及家庭的积极引导,以促进家庭整体创伤后成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儿童 家长 创伤后成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无缺血肝移植在高ICG滞留率供肝的应用:1例病例报告
5
作者 刘尧 唐云华 +4 位作者 贾宇 赵强 郭志勇 王东平 何晓顺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2年第3期249-251,共3页
随着外科技术和免疫抑制药物的发展,器官移植技术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治疗选择[1-3]。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一直以来都是器官移植成功的障碍,是导致移植物功能障碍和移植物免疫原性增强不可避免的因... 随着外科技术和免疫抑制药物的发展,器官移植技术已成为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的治疗选择[1-3]。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一直以来都是器官移植成功的障碍,是导致移植物功能障碍和移植物免疫原性增强不可避免的因素[4]。目前的常温机器灌注(norm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NMP)虽然能够为器官提供持续的氧气和营养,但是并不能完全避免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药物 器官衰竭 器官移植技术 移植物 病例报告 mother 滞留率 肝移植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谭可平 李锦宏 +2 位作者 陆晖 陈婵 甘琼萍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1年第5期376-381,共6页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的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并依据患者术后6个月... 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进行肾移植手术的1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征,并依据患者术后6个月内发生肺部感染情况,将术后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纳入真菌感染组,发生肺部细菌感染的患者纳入细菌感染组,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纳入非感染组。对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找出影响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62例肾移植患者中,46例(28.39%)发生肺部感染。其中细菌感染患者占52.17%(24/46),真菌感染患者占41.30%(19/46),1例患者未检出任何病原体。真菌感染主要以白色念珠菌、曲霉菌、假丝酵母菌、肺孢子菌为主;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痰中带血等;CT表现复杂多变,呈多种性质和形态改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急性排斥反应、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3.5×10^(9)/L、白蛋白(albumin,ALB)<40 g/L是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占比与细菌感染的占比基本一致。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T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肾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诊断需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微生物学、CT影像学以及病理学结果综合考量。高龄、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急性排斥反应、WBC<3.5×10^(9)/L、ALB<40 g/L的患者是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高危人群,术后应密切关注此类人群以减少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中国肝癌肝移植临床实践指南(2018版)》解读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知水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0年第6期430-432,共3页
为更好地指导全国肝移植工作,使其更规范、有效和安全的开展,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在2014年制定《肝癌肝移植临床实践指南》基础上进行了更新。下面就更新的部分进行重点描述。
关键词 中国医师协会 中华医学会 临床实践指南 器官移植学 肝癌肝移植
下载PDF
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秦寅鹏 陈凡 +1 位作者 闫美玲 张弋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20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血药浓度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肝移植受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中心肝移植受者87例,对肝移植受者术后14 d内Tac的血药浓度进行分析,并以C0/D/W为因变量,受者基本资料、... 目的探讨肝移植受者术后早期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血药浓度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肝移植受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中心肝移植受者87例,对肝移植受者术后14 d内Tac的血药浓度进行分析,并以C0/D/W为因变量,受者基本资料、肝肾功能、CYP3A5基因型和合并使用钙通道阻滞药等为自变量,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探讨Tac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早期Tac的波动范围较大,47.1%的受者Tac血药浓度不能在术后14 d内达到目标范围,受者体重、红细胞比容、CYP3A5基因型、白蛋白、合并使用钙通道阻滞药、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对术后早期Tac的血药浓度有影响。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Tac血药浓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药师应与医生密切合作,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制定更加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他克莫司 血药浓度
下载PDF
肝移植治疗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1
9
作者 汪笑冬 李俊杰 +1 位作者 王政禄 蒋文涛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64-65,共2页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是一种罕见的血管源性肿瘤,1982年,Weiss和Enzinger首次对其进行了描述,并认为其具有不可预测的恶性潜能[1]。文献报道肝脏EHE发生率小于1/100万,并且好发于成人,女性更多见[2-4...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是一种罕见的血管源性肿瘤,1982年,Weiss和Enzinger首次对其进行了描述,并认为其具有不可预测的恶性潜能[1]。文献报道肝脏EHE发生率小于1/100万,并且好发于成人,女性更多见[2-4]。由于EHE病程发展的不确定性及罕见性,该病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Mehrabi等[5]回顾了全球434例肝脏EHE的文献报道后认为,肝移植是不能手术彻底切除病灶患者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文献回顾 肝脏 移植治疗 血管源性肿瘤 EHE 恶性潜能 治疗方案
下载PDF
人类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猪胰岛抗缺氧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聂唯 马小倩 +3 位作者 陈则夷 杨策军 容鹏飞 王维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8年第5期368-374,共7页
目的探讨来自人类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SCconditioned medium,Hu-MSC-CM)中的外泌体能否增加新生猪胰岛细胞(neonatal porcine islet cell clusters,NICCs)在缺氧环境下的生存和功能。方法 NICC... 目的探讨来自人类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SCconditioned medium,Hu-MSC-CM)中的外泌体能否增加新生猪胰岛细胞(neonatal porcine islet cell clusters,NICCs)在缺氧环境下的生存和功能。方法 NICCs在低氧条件下(1%O_2)分别用含外泌体的条件培养基、去除外泌体的条件培养基和常规培养基进行培养。荧光激活细胞分选仪和细胞外通量测定法分别检测外泌体对细胞活性和功能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NICCs中缺氧耐受相关基因HIF-1α、PDH2及VEGF的表达。结果与常规培养基组和去除外泌体的条件培养基组相比,含外泌体的条件培养基组培养的NICCs其存活率、活性和功能均有所提高[IEQ:7 800±210比5 894±188、4 740±273,P <0.001;β细胞存活率(%):77.2±7.0比68.8±1.8、61.5±5.1,P <0.05]。含外泌体的条件培养基组孵育的NICCs细胞中HIF-1α、PDH2及VEGF基因表达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结论人类脐带源MSC-条件培养基可以减轻NICCs在缺氧过程中导致的功能障碍,外泌体在诱导低氧抵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新生猪胰岛细胞 低氧 功能 活性
下载PDF
中华医学会2018年器官移植学年会
11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8年第5期388-388,共1页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办,解放军第三0九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2018年器官移植学年会”将于2018年10月26—28日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会邀请国内外著名器官移植及相关学科专家,共同探讨当前国内外移...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办,解放军第三0九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2018年器官移植学年会”将于2018年10月26—28日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大会邀请国内外著名器官移植及相关学科专家,共同探讨当前国内外移植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将对我国器官移植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学 中华医学会 年会 国际会议中心 相关学科 国内外 解放军
下载PDF
新生猪胰岛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的联合移植能提高糖尿病小鼠的移植物功能
12
作者 龙旺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8年第2期92-92,共1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具有免疫调节特性、抗炎特性和促血管生长特性,这些特性对胰岛移植物的存活可能有促进作用。我们评估了人骨髓来源的MSC对新生猪胰岛(newborn pig islet,NPI)的影响,并观察了联合移植后的...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具有免疫调节特性、抗炎特性和促血管生长特性,这些特性对胰岛移植物的存活可能有促进作用。我们评估了人骨髓来源的MSC对新生猪胰岛(newborn pig islet,NPI)的影响,并观察了联合移植后的胰岛的存活状况和代谢产物的情况。NPI与MSC共培养能够增加细胞胰岛素含量和经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的释放。本实验将NPI作为控制因素,实验组使用NPI与MSC联合移植,对照组仅使用NPI,实验对象是B6.129S7-Rag1tm1Mom/J糖尿病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猪胰岛细胞 糖尿病小鼠 胰岛移植物 联合移植 新生 胰岛素含量 免疫调节特性
下载PDF
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术后并发症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淮林 刘斌 +4 位作者 朱海冬 王钢 王远涛 周洪澜 翟秀宇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8年第6期440-443,共4页
目的总结235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235例亲属活体受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235例受者出院时血肌酐... 目的总结235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235例亲属活体受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235例受者出院时血肌酐为100.1μmol/L,其中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4例移植肾失功,余230例受者近期复查血肌酐为111.8μmol/L。随访6~59个月,并发症包括急性排斥反应、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切口感染、移植肾动脉感染、带状疱疹、尿瘘、移植肾输尿管梗阻、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移植肾动脉狭窄、移植肾失功、免疫抑制剂中毒、药物性腹泻、骨髓抑制、肝功能不全、移植后糖尿病等。受者和移植肾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99.8%、98.7%。术前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ntithymocyte,ATG)或巴利昔单抗诱导可明显降低术后排斥反应的发生(P <0.05)。结论术前充分评估、术中精细操作、术后严密随访和及时治疗术后并发症,可有效提高移植肾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属活体受者 并发症 诊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肾功能不全病例分享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骊 田大治 +1 位作者 滕大洪 蒋文涛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7年第4期283-284,共2页
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衰竭是肝移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肝移植术后早期出现肾功能不全是预后不良的主要标志之一[2-3],严重影响手术成功率和长期生存率。因此,肝移植围术期采用各种防治措施保护肾功能,对加速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手术成... 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衰竭是肝移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肝移植术后早期出现肾功能不全是预后不良的主要标志之一[2-3],严重影响手术成功率和长期生存率。因此,肝移植围术期采用各种防治措施保护肾功能,对加速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改善预后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分享1例肝移植术后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诊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肾功能不全 长期生存率 环孢素 肾毒性药物 升压药 肝肾综合征 有效循环血容量 TRANSPLANT 临床资料
下载PDF
肝移植术前等待患者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报告
15
作者 王兴强 郑虹 +2 位作者 于立新 孙雁 沈中阳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5年第3期152-154,共3页
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ssosiated aplastic assosiated aplastic anemia,HAAA)简称肝炎相关性再障,是指急性肝炎2~3个月后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罕见的血液病[1]。HAAA最常见于青年男... 肝炎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ssosiated aplastic assosiated aplastic anemia,HAAA)简称肝炎相关性再障,是指急性肝炎2~3个月后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罕见的血液病[1]。HAAA最常见于青年男性,如未及时治疗可威胁生命。由于绝大多数病例的甲至庚型肝炎病毒以及其他非肝炎病毒的血清检测均为阴性,因此确切的病原体至今未知。该病早期多表现为肝炎,肝功能严重障碍者易进入肝移植术前等待患者名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移植术 APLASTIC 庚型肝炎病毒 ANEMIA 全血细胞减少 再障 血清检测 障碍者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动脉血栓的治疗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海军 陈光 +3 位作者 王浩 王鹏辉 温连芳 杨颐馨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4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动脉血栓(HAT)形成的诊断与治疗,及其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肝移植术后急性HAT患儿3例,2例患儿行肝动脉重新吻合及取栓治疗;1例行动脉内溶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 目的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动脉血栓(HAT)形成的诊断与治疗,及其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肝移植术后急性HAT患儿3例,2例患儿行肝动脉重新吻合及取栓治疗;1例行动脉内溶栓、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支架治疗。对患者临床资料、影像随访资料、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和预后等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3例肝移植患儿出现急性HAT形成,均经血管造影证实,发生时间分别为术后第2天、第6天和第10天。2例患儿行肝动脉重新吻合及取栓手术,其中1例出现肝脓肿,经穿刺引流治愈;另1例患儿未出现并发症。1例患儿行肝动脉内溶栓、球囊扩张和内支架治疗;术后3个月出现缺血性胆管并发症,经T管窦道网篮取胆泥和置管治疗。随访所有患儿肝功能正常,超声示肝动脉血流通畅。结论肝移植术后常规超声监测肝动脉血流是早期发现HAT的关键,肝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及时采用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可减少患儿及移植物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肝动脉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多器官联合移植:方兴未艾 被引量:3
17
作者 史瑞 沈中阳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4年第6期330-331,共2页
多器官联合移植为一些同时存在多器官严重疾病的患者带来了希望。合并扩张性心肌病或肺纤维化的患者可以选择心肝和肝肺联合移植。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可以进行胰肾联合移植。一些先天性腹腔疾病患儿、严重腹腔损伤患者、甚至某些腹... 多器官联合移植为一些同时存在多器官严重疾病的患者带来了希望。合并扩张性心肌病或肺纤维化的患者可以选择心肝和肝肺联合移植。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可以进行胰肾联合移植。一些先天性腹腔疾病患儿、严重腹腔损伤患者、甚至某些腹腔肿瘤患者都可以通过腹腔器官簇移植存活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移植 多器官 心肝 患者 预后 器官移植物 免疫耐受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懿禾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4年第2期67-69,共3页
如果将药物比喻为天使手中的一把“双刃剑”,那么糖皮质激素无疑是最经典的例子。医学界对糖皮质激素的态度和看法,可谓是“爱恨交加”,两个多世纪以来,争议连绵不绝。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期间,糖... 如果将药物比喻为天使手中的一把“双刃剑”,那么糖皮质激素无疑是最经典的例子。医学界对糖皮质激素的态度和看法,可谓是“爱恨交加”,两个多世纪以来,争议连绵不绝。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期间,糖皮质激素救过许多性命,也造成许多难解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医生们用之心悸,弃之不舍。2011年我国发布了《糖皮质激素应用指导原则》[1],以规范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最大限度降低糖皮质激素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该指导原则明确指出:免疫抑制剂治疗是预防和治疗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措施。糖皮质激素是器官移植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尤其长期应用又具有明显不良反应,甚或影响器官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本文就糖皮质激素在肝移植围手术期内应用的相关临床问题进行粗浅探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适应证 肾上腺皮质激素 肝移植 移植术(医学) 围手术期 肝移植术后 急性排斥反应 肝移植受者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门静脉动脉化对部分肝切除大鼠血清氨基酸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秀涛 江艺 +1 位作者 陈鹏 张小进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3年第3期156-161,共6页
目的研究当完全门静脉动脉化(PVA)时,大鼠部分肝脏切除(肝切)后血清蛋白质及氨基酸谱水平的变化,来探讨PVA对肝脏蛋白质合成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袖套法建立大鼠PVA动物模型,每组随机选取SD大鼠20只,A组为PVA联合40%肝切+左肾... 目的研究当完全门静脉动脉化(PVA)时,大鼠部分肝脏切除(肝切)后血清蛋白质及氨基酸谱水平的变化,来探讨PVA对肝脏蛋白质合成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袖套法建立大鼠PVA动物模型,每组随机选取SD大鼠20只,A组为PVA联合40%肝切+左肾切除组,B组为40%肝切+左肾切除组,C组为单纯左肾切除组。术后3天和7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血清氨基酸谱水平。结果 A组手术成功率为93.3%(28/30),B组和C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血清氨基酸谱:Ⅰ:A、B两组大鼠于术后第3天血清中丙氨酸、络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水平较C组明显升高,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色氨酸水平及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BCAA/AAA)比值较C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A组缬氨酸水平较B组明显降低,亮氨酸和赖氨酸水平较B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氨基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A组大鼠于术后第7天血清中异亮氨酸、亮氨酸、精氨酸、色氨酸水平及BCAA/AAA比值较B组明显升高,络氨酸、苯丙氨酸水平较B组明显降低,丙氨酸、赖氨酸水平较C组升高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络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水平较C组明显升高,异亮氨酸、亮氨酸、精氨酸、色氨酸水平及BCAA/AAA比值较C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氨基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VA后可有效地恢复血清氨基酸水平,且动脉化组较非动脉化组更能在短期内迅速恢复,对早期血浆氨基酸水平代谢调节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动物模型 袖套法 门静脉动脉化 肝切除 氨基酸谱
下载PDF
同种异体移植治疗骨髓纤维化的益处评估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辉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3年第6期-,共1页
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唯一的潜在有效的治疗骨髓纤维化的方法。尽管治疗结果有所改进,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却仍然很高。为此,研究人员对那些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骨髓纤维化患者进行了分析,并探讨时间与结局... 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唯一的潜在有效的治疗骨髓纤维化的方法。尽管治疗结果有所改进,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却仍然很高。为此,研究人员对那些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骨髓纤维化患者进行了分析,并探讨时间与结局的关系。临床研究发现:虽然对那些可移植的中高危患者进行HSCT设有限制,但是这组HSCT都较高的移植相关的病死率(TRM)。当与脊髓抑制调节(MAC)相比较时,调整年龄、降低强度调节(RIC)显示了较好的成果,这使老年患者RIC-HSCT成为可行的选择。在移植前使用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优化MAC以减少毒性,并使用移植后的JAK2突变等位基因具有承担预防作用的性免疫疗法防止复发。为识别ASXL1、EZH2、SRSF2和IDH1/2等基因在体细胞突变中的预后意义,以及提高白血病分层风险评估添加了一个新方法。因此,提高对分子遗传学和白血病转化的理解有助于对患者更精确地选择实施HSCT。尽管降低强度调节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减少移植相关性病死率,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优化调节方案和定义HSCT的最佳时机。 展开更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