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社会建设》 CSSCI

作品数605被引量2158H指数18
《社会建设》是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社会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的办刊宗旨是:秉承“崇尚真理,探索人文,理论自觉,建设反思”的信念,刊发高质量、前沿性的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社会体制、社会组织等与社会建设和社会...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2095-8641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0-1896/C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60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系理论及其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方旭 《社会建设》 2018年第1期12-19,共8页
"关系"是理解中国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工具,同时也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关键概念,但由于其复杂性,学界一直没有形成一个整合的关系理论。本文从"社会网"、"社会交换"、"社会资本"三个角度... "关系"是理解中国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工具,同时也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关键概念,但由于其复杂性,学界一直没有形成一个整合的关系理论。本文从"社会网"、"社会交换"、"社会资本"三个角度系统阐释了什么是关系理论,然后把"关系"具体操作化为:关系主体、关系网络、关系力量、关系资本,并以此为解释框架应用到社会工作中。关系主体既可以是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某一特定的社会群体,社会工作者应该在充分分析关系主体的情况下,发掘其所在的社会网络的关系资本,改善其与其他关系主体之间的关系力量,帮助关系主体改善或重建其关系网络,最终达到帮助其解决困境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关系主体、关系网络、关系资本、关系力量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关系主体 关系网络 关系力量 关系资本
下载PDF
社工“学步”: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研究十年评述(2006~2016)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侨明 张和清 《社会建设》 2017年第1期31-41,共11页
本文重点研究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议题是什么,有哪些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存在着怎样的争议,以及如何反思当前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现状及其对未来的展望等。研究发现人才队伍建设、实务模式和教育是目前研究关注的三大议题;研究方... 本文重点研究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研究的主要议题是什么,有哪些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存在着怎样的争议,以及如何反思当前农村社会工作的研究现状及其对未来的展望等。研究发现人才队伍建设、实务模式和教育是目前研究关注的三大议题;研究方法以历史分析和个案方法为主,研究的逻辑一般是"自上而下"的政策倡导思路,或者是"自下而上"的实践反思;农村社会工作的使命、角色、实现路径是目前的主要的争议。结论是当前的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研究,更多的是一些"走马观花"、"昙花一现"的碎片化、重复性研究,要么跟着媒体报道的"风向"走,要么跟着某些政府官员的"吹风"继续"演绎",而长期跟进、专业立场独立的实务研究并不多见,理论层次的探讨更是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工作 “三农”问题服务为本 社区为本
下载PDF
连结—团结—行动:社会工作助力村庄发展的逻辑机理分析——基于北京城郊Z村的实践
3
作者 徐黎 陈涛 《社会建设》 2024年第3期39-57,共19页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实现村庄集体发展,村庄团结是打破个体化、原子化离散趋势,凝聚村民关系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北京城郊Z村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究社会工作助力村庄发展的逻辑和机理。研究发现,村民过往的集体生活记忆是村庄发展...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实现村庄集体发展,村庄团结是打破个体化、原子化离散趋势,凝聚村民关系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北京城郊Z村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究社会工作助力村庄发展的逻辑和机理。研究发现,村民过往的集体生活记忆是村庄发展的历史基础,乡村振兴是村庄发展的现实动力。在村两委的领导下,当地以社会工作提供的社会性服务为切入点,形成村庄内个体、群体、整体间的交互连结,在此基础上,通过公共活动增进村民之间的社会团结。同时,Z村基于公共意识,为谋求村庄发展采取集体行动,形成由连结、团结到行动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村庄共同体,为村庄发展提供集体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结 团结 行动
下载PDF
儿童照顾的“家庭化”与“去家庭化”——日本育儿支援政策分析与启示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爽 《社会建设》 CSSCI 2021年第2期87-96,共10页
受到"三岁儿神话"等观念的影响,当前日本社会中普遍强调家庭在儿童照顾中的作用;与此同时,为应对少子化问题与现代社会中逐步增加的儿童照顾需求,日本的育儿支援政策也不断在"家庭化"与"去家庭化"之间寻... 受到"三岁儿神话"等观念的影响,当前日本社会中普遍强调家庭在儿童照顾中的作用;与此同时,为应对少子化问题与现代社会中逐步增加的儿童照顾需求,日本的育儿支援政策也不断在"家庭化"与"去家庭化"之间寻找平衡点。日本于1997年修改《儿童福利法》后进入了普惠式儿童福利时代,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国家通过推行各类育儿支援政策,在确保儿童照顾中家庭这一责任主体作用的同时,调动地方自治体、市场与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在儿童照顾领域的共同参与。借鉴日本育儿支援政策的经验,我国在建设儿童照顾政策体系的过程中应当通过正式的政策引导,为有儿童照顾需求的社会成员提供育儿休假与儿童照顾服务;发挥多元主体的力量,共同为家庭提供更多的儿童照顾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照顾 育儿支援政策 日本
下载PDF
重大疫情中困难群众的脆弱性及相关社会保护基本法制框架建设 被引量:3
5
作者 关信平 《社会建设》 CSSCI 2020年第4期18-21,共4页
重大疫情是当代社会难以避免的一类重大社会风险,需要全社会从各个方面加以应对。在重大疫情中加强对困难群众的保护是应对此类社会风险行动体系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国基础性和兜底性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困难... 重大疫情是当代社会难以避免的一类重大社会风险,需要全社会从各个方面加以应对。在重大疫情中加强对困难群众的保护是应对此类社会风险行动体系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国基础性和兜底性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困难群众在重大疫情流行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并且分析现行制度和政策中存在的哪些短板,从而有针对性地完善其法制框架和政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群众 民生建设 重大疫情 疫情流行 制度和政策 法制框架 脆弱性 兜底性
下载PDF
社会建设编委会
6
《社会建设》 CSSCI 2020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下载PDF
临终患者的死亡恐惧及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的任务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忻怡 金昌晓 付芳 《社会建设》 CSSCI 2020年第5期48-57,共10页
随着现代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社会工作者在临终患者心理-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变得重要。帮助患者面对死亡恐惧,是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对死亡恐惧的影响因素分析可见,死亡恐惧的程度受到过去遗憾、未来遗憾和死亡意义的直... 随着现代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社会工作者在临终患者心理-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变得重要。帮助患者面对死亡恐惧,是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对死亡恐惧的影响因素分析可见,死亡恐惧的程度受到过去遗憾、未来遗憾和死亡意义的直接影响。临终关怀社会工作应从协助患者接受和表达恐惧情绪、通过陪伴和倾听来了解患者的遗憾或心愿、通过生命回顾帮助患者发掘生命意义等几个方面,帮助临终患者面对死亡恐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恐惧 临终患者 临终关怀 社会工作
下载PDF
我国工会社会工作的发展逻辑与模式创新
8
作者 谢建社 赵天琦 《社会建设》 CSSCI 2020年第3期57-63,共7页
工会社会工作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发展的困境,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扎根中国本土社会,创新工作模式,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会社会工作模式。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以挖掘职工潜能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参... 工会社会工作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发展的困境,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扎根中国本土社会,创新工作模式,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会社会工作模式。这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以挖掘职工潜能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经济和社会建设为引领,源头维权、科学维权、按章维权、多元维权、能人维权和信息维权为主要路径,服务企业和职工两大主体,构建党务工作者、工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义务工作者、企业职工的“五工联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会社会工作 本土化 中国特色工会社会工作模式 “五工联动”
下载PDF
中国经验研究及其拓展何以可能?——以郑杭生的“主体意识”概念为例
9
作者 李秋祺 杨发祥 《社会建设》 CSSCI 2022年第1期86-96,共11页
社会学研究者是否具备“主体意识”,是提高中国社会学本土化与国际化水平的关键。郑杭生认为,为社会设立法度的责任意识、建设性的反省—批判意识、超越本土特色的竞争—发展意识等维度,是中国社会学主体意识凸显的表征。“为社会设立... 社会学研究者是否具备“主体意识”,是提高中国社会学本土化与国际化水平的关键。郑杭生认为,为社会设立法度的责任意识、建设性的反省—批判意识、超越本土特色的竞争—发展意识等维度,是中国社会学主体意识凸显的表征。“为社会设立法度的责任意识”是社会学研究者面向社会事实的基本立场,它要求研究者承担起探究社会发展方向的任务;“建设性反省—批判意识”是社会学研究者面向社会学理论的基本素养,它要求研究者有选择地将自己文化传统和西方已有的理论成果应用到中国经验研究之中;“超越本土特色的竞争—发展意识”则是社会学研究者面向国际同行的基本态度,它要求中国学者将“借鉴国外、跳出国外”当作目标,将中国经验研究转化为国际学术话语权,从而增强理论自觉的基本功力,正确总结“中国理念”,探索“中国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验 主体意识 社会学本土化 学术话语权 理论自觉
下载PDF
中国社会学早期口述记忆研究的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亚秋 《社会建设》 CSSCI 2022年第1期74-85,共12页
中国社会学的记忆研究传统中,一个鲜明特点是以中国社会的重大历史实践为田野,并能在此基础上生发出解释中国社会的本土概念,本质上,这是一种社会学中国化的努力,这一本土化的特征并不是盲目拒斥西方,而是在吸收借鉴西方理论概念的基础... 中国社会学的记忆研究传统中,一个鲜明特点是以中国社会的重大历史实践为田野,并能在此基础上生发出解释中国社会的本土概念,本质上,这是一种社会学中国化的努力,这一本土化的特征并不是盲目拒斥西方,而是在吸收借鉴西方理论概念的基础上,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传统,并力图将自己的成果融入与世界学术的对话之中,从而推进一种文明间的对话。以方慧容的“无事件境”研究为例,方慧容提出的“无事件境”概念是传统农村社区特有的社会心态,是与现代性对张的一种存在状态;但它还不限于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文化心态,它在现代社会、扬·阿斯曼讨论的古埃及社会,以及普鲁斯特追忆中的法国社会、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中都存在,可能是人类文明中一个较为普遍的心态。在某种意义上,它代表了人类生存理性,与现代理性之间存在一定张力。而我们个体在现代所过的生活并没有全部被“现代化”,这便是“社会底蕴”在当代所承载的意涵。“无事件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意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记忆 无事件境 社会心态
下载PDF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整合社会服务:逻辑、趋势与路径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磊 王青芸 《社会建设》 CSSCI 2020年第4期56-67,共12页
社会治理具有“统治型”“管理型”和“服务型”三种模式,其福利工具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在社会福利发展过程中与社会治理模式形成了相互匹配的内在逻辑。主要OECD福利国家的经验表明,福利工具的发展趋势是从“现金”到“服务... 社会治理具有“统治型”“管理型”和“服务型”三种模式,其福利工具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服务在社会福利发展过程中与社会治理模式形成了相互匹配的内在逻辑。主要OECD福利国家的经验表明,福利工具的发展趋势是从“现金”到“服务”,“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逐渐成为共识,社会服务的重要性日渐突出且表现出从“碎片”到“整合”的趋势。目前,我国的社会治理呈现出“服务型”的特征,社会服务需求日益急迫。而且,在政府的政策制定中,整合社会服务的理念已经初见端倪,这与福利国家的经验是一致的。在构建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中,我国整合社会服务路径从“管理服务”到“合作服务”需要对主体、客体、功能、工具和机构进行系统性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福利 社会治理 社会服务 整合
下载PDF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相对剥夺与获得感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毅杰 丁百仁 《社会建设》 CSSCI 2019年第1期16-29,共14页
获得感是检视流动人口共享发展成果、满足生活需求与否的晴雨表。本文以获得感形塑的"主客二元基础"理论为指导,使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探讨了当前我国流动人口获得感的城乡差分及内在机理。结果显示,总体... 获得感是检视流动人口共享发展成果、满足生活需求与否的晴雨表。本文以获得感形塑的"主客二元基础"理论为指导,使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探讨了当前我国流动人口获得感的城乡差分及内在机理。结果显示,总体上流动人口获得感位于中等略高水平,但其内部分布深受户籍性质影响,城-城流动人口优于乡-城流动人口。进一步发现,代表"主客二元基础"的社会融入和相对剥夺作为中介于户籍分割与流动人口获得感之间的解释机制显著有效,表现为社会融入越好、相对剥夺越低,获得感越高,且社会融入还通过相对剥夺发挥间接正效应,因而城-城流动人口的较好社会融入和较低相对剥夺有助于其建立更高获得感。基于户籍分割带来的负面影响,本文倡导包容性发展以弥合流动人口城市融入进程中的群际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获得感 户籍分割 社会融入 相对剥夺
下载PDF
社会学如何培养专业人才——怀念作为教育家的郑杭生先生 被引量:1
13
作者 洪大用 《社会建设》 2015年第1期5-14,共10页
郑杭生先生在培养社会学专业人才方面积累并形成了独特的理念和教育实践,概括为六个方面:要有强烈的社会关怀;要重视整体的、历史的思维训练;要掌握融通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要有传承性理论创新的自觉努力;要秉持坚定的学术立场;要致... 郑杭生先生在培养社会学专业人才方面积累并形成了独特的理念和教育实践,概括为六个方面:要有强烈的社会关怀;要重视整体的、历史的思维训练;要掌握融通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要有传承性理论创新的自觉努力;要秉持坚定的学术立场;要致力于养成宽厚包容的学术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人才 郑杭生 社会学 培养 教育家 怀念 专业基础知识 教育实践
下载PDF
《社会建设》征稿启事
14
《社会建设》 2014年第2期97-97,共1页
《社会建设》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吉林省出版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合办的社会学专业学术期刊(双月刊).本刊的办刊宗旨是:秉承“崇尚真理,探索人文,理论自觉,建设反思”的信念,刊发高质量、前沿性的社会工作、社会... 《社会建设》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吉林省出版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合办的社会学专业学术期刊(双月刊).本刊的办刊宗旨是:秉承“崇尚真理,探索人文,理论自觉,建设反思”的信念,刊发高质量、前沿性的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社会体制、社会组织等与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相关的优秀研究成果,提供权威的上述各领域教学和研究的学术交流平台,构建青年学者施展才能、更好成长的学术舞台,促进上述领域不同学派的学术争鸣,为推动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和应用诸领域研究的繁荣和发展、推进世界眼光和中国风格兼具的社会学和社会工作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征稿启事 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学理论 专业学术期刊 中国人民大学 学术交流平台 质量监测
下载PDF
新时期儿童社会保护体系建设:背景、挑战与展望 被引量:27
15
作者 李迎生 袁小平 《社会建设》 2014年第1期33-46,共14页
儿童是国家和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之一。重视并加强儿童社会保护是当今世界的普遍趋势。毫无疑问,我国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在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儿童社会保护事业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就。但就现状而言,我国... 儿童是国家和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之一。重视并加强儿童社会保护是当今世界的普遍趋势。毫无疑问,我国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在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儿童社会保护事业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就。但就现状而言,我国的儿童社会保护体系建设尚存在种种缺陷与不足,制约了儿童社会保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突出表现在儿童社会保护理念滞后,覆盖面严重不足、甚至尚未覆盖全部的困境儿童,保护形式单一、水平低、事前干预不足,责任主体不明晰,协调、整合机制未有效建立,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社会化监督、保障机制缺乏,发展不均衡、公平性不足,等等。因此,针对以上问题开展相应工作是健全、完善我国儿童社会保护体系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社会保护体系 权益保障
下载PDF
根茎视角对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的思考
16
作者 朱宇晶 《社会建设》 2024年第4期152-160,共9页
我国已经形成了公益慈善的基本架构,如何推动社会建设高质量发展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法国学者德勒兹和加塔利提出“根茎”的概念和特点来呈现更具韧性的生命力形态,具体表现为“连接与异质性原则”“多元体原则”“非示意性断裂原则... 我国已经形成了公益慈善的基本架构,如何推动社会建设高质量发展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法国学者德勒兹和加塔利提出“根茎”的概念和特点来呈现更具韧性的生命力形态,具体表现为“连接与异质性原则”“多元体原则”“非示意性断裂原则”“制图学与转印法原则”这四个特点。根茎视角启发我们深入思考公益慈善发展中的多边合作、矛盾转化、多元价值推进、组织使命结束和再定义、角色关系和边界的转化等议题。这一视角的引入让我们更开放地思考如何兼容潜在资源、推进有活力的公益慈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茎 连接与异质性原则 多元体原则 非示意性断裂原则 制图学原则
下载PDF
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会平 《社会建设》 2017年第5期68-73,83,共7页
通过调查北京市五所高校260位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生,我们发现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总体较高。外倾性人格能正向预测职业自我效能感,而焦虑型人格则负向预测职业效能感。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均能正向预测社会工作专... 通过调查北京市五所高校260位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生,我们发现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总体较高。外倾性人格能正向预测职业自我效能感,而焦虑型人格则负向预测职业效能感。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均能正向预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这些研究结果为高校干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毕业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提供了实证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专业硕士 职业自我效能感
下载PDF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激励机制建设研究——基于北京市持证社工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一红 庞志 《社会建设》 2017年第3期66-78,共13页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激发这类人才的工作热情、提升其综合素质意义重大。因而,应该在充分了解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构建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通过对北京市持证社工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激发这类人才的工作热情、提升其综合素质意义重大。因而,应该在充分了解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构建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通过对北京市持证社工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薪资水平低、评估奖励体制不完善、社会认可度不高、职业发展前景渺茫等多方面问题,这使得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劳动报酬、工作认同、工作条件、工作氛围、职业发展、自我实现等方面存在较大需求。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社会各界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维度提供有效的激励措施,以满足其职业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北京市持证社工 职业需求 激励机制
下载PDF
太极延缓社区中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米娜 李学斌 《社会建设》 2017年第4期42-56,共15页
研究系统评价太极拳延缓社区中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的有效性,为社会工作者有效延缓社区中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提供高质量的证据。本研究通过检索Psyc INFO、VIOD、Pub Med、Web of Science、Sino 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的平台中所有太极... 研究系统评价太极拳延缓社区中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的有效性,为社会工作者有效延缓社区中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提供高质量的证据。本研究通过检索Psyc INFO、VIOD、Pub Med、Web of Science、Sino Med、CNKI和万方数据库的平台中所有太极拳延缓社区中老年认知功能衰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Rev Man5.3软件对纳入的6个随机对照实验研究进行元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与控制组相比,太极拳在提高中老年执行功能TMT-A、DS-F、DS-B和记忆功能CVLF均优于控制组,但在执行功能TMT-B和整体认知功能MMSE无差异。此外,太极拳干预时间大于6个月比干预时间6个月及以下的能更有效提高中老年人的执行功能TMT-A评分,长期坚持打太极拳能较好地延缓中老年人认知功能的衰退。未来需要加强长期规范化标准化和高质量的干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认知功能 系统评价 中老年人 循证社会工作
下载PDF
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给付对象的等级评定体系研究——以日本和韩国经验为例 被引量:19
20
作者 高春兰 果硕 《社会建设》 2016年第4期25-33,共9页
护理保险等级评定系统不仅是认定给付对象的工具,也是决定护理服务计划、服务内容、资源分配以及服务所需的财政规模的主要依据。只有护理评定等级系统具备客观性和合理性,才能保障这一制度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本文考察日本和韩国老年长... 护理保险等级评定系统不仅是认定给付对象的工具,也是决定护理服务计划、服务内容、资源分配以及服务所需的财政规模的主要依据。只有护理评定等级系统具备客观性和合理性,才能保障这一制度的公正性和公平性。本文考察日本和韩国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给付对象等级评定体系,比较两国护理保险给付对象等级评定系统的差异,结合中国试点老年医疗照护保险的两个城市青岛和长春的实际情况,总结日韩相关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长期护理保险 给付对象 等级评定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