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外国语文研究》

作品数792被引量1043H指数11
《外国语文研究》(ISSN 1003-6822,CN42-1863/H)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和认定、华中师范大学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外语类学术理论期刊,双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主...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3-6822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2-1863/H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792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尔纳《来世》的叙事策略与殖民身份困境 被引量:1
1
作者 郭丹阳 王卓 《外国语文研究》 2022年第4期21-29,共9页
古尔纳2020年新作《来世》聚焦于欧洲殖民史中长期被忽视的德国在东非的殖民问题。古尔纳以多重叙事策略再现了非洲人的殖民身份困境,这一策略集中体现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伊利亚斯身上。其中,自传叙事再现了伊利亚斯在“德国文明使命”... 古尔纳2020年新作《来世》聚焦于欧洲殖民史中长期被忽视的德国在东非的殖民问题。古尔纳以多重叙事策略再现了非洲人的殖民身份困境,这一策略集中体现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伊利亚斯身上。其中,自传叙事再现了伊利亚斯在“德国文明使命”影响下“自我殖民”身份建构过程,第三人称叙事明确了伊利亚斯的“模仿者”身份,而历史叙事则通过德国官方档案对伊利亚斯身份的扭曲,揭示了非洲人在德国社会“黑人他者”的身份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尔纳 《来世》 叙事策略 自我殖民 身份困境
下载PDF
从自我囚笼到生命之屋——加纳作家阿依·奎·阿尔马评传
2
作者 冯德河 《外国语文研究》 2022年第3期15-21,共7页
阿依·奎·阿尔马是一位颇有争议的非洲作家。紧张的家庭关系、长期的异邦流散、对非洲现实和未来的关切,既让他养成了孤僻的性格,也让他不忘思索非洲的出路。他在早期作品中深陷宣泄自我情绪的囚笼,以存在主义手法描述了非洲... 阿依·奎·阿尔马是一位颇有争议的非洲作家。紧张的家庭关系、长期的异邦流散、对非洲现实和未来的关切,既让他养成了孤僻的性格,也让他不忘思索非洲的出路。他在早期作品中深陷宣泄自我情绪的囚笼,以存在主义手法描述了非洲独立后的动荡、腐败等社会丑恶,悲观和幻灭的语调使其饱受批评。他的后期创作则逐渐走出个人的悲观主义情绪,通过对非洲历史的宏大叙事尝试从古埃及文化中寻找联结历史的纽带。这一积极的转变凸显了他的文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依·奎·阿尔马 加纳文学 自我囚笼 生命之屋
下载PDF
亚裔文学与文学经典:郭英剑教授访谈录
3
作者 胡艳羽 刘婷 郭英剑 《外国语文研究》 2020年第6期1-12,共12页
在数字化快速推进的时代,让文学经典重新焕发生机无疑是文学研究学者的重要使命。本次访谈主要围绕亚裔文学、诺贝尔文学奖和外国文学以及文学经典阅读这三个话题展开。郭英剑教授首先回顾了自己从事华裔文学研究的历程,然后谈论了自己... 在数字化快速推进的时代,让文学经典重新焕发生机无疑是文学研究学者的重要使命。本次访谈主要围绕亚裔文学、诺贝尔文学奖和外国文学以及文学经典阅读这三个话题展开。郭英剑教授首先回顾了自己从事华裔文学研究的历程,然后谈论了自己对诺贝尔文学奖和外国文学使命的一些看法。最后,郭老师不仅和我们分享了他关于文学经典化的途径以及阅读文学经典的必要性的一些重要见解,同时还给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年轻学者提出了诸多宝贵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英剑 亚裔文学 文学经典 诺贝尔文学奖 世界文学
下载PDF
《特别响,非常近》中的后“9·11”情感结构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薇 《外国语文研究》 2020年第2期26-33,共8页
本文借鉴雷蒙·威廉斯"情感结构"分析乔纳森·萨福兰·弗尔的小说《特别响,非常近》(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认为小说以哀悼和忧郁为情感要素,构成后"9·11"情感结构,以展现伪装、... 本文借鉴雷蒙·威廉斯"情感结构"分析乔纳森·萨福兰·弗尔的小说《特别响,非常近》(Extremely Loud and Incredibly Close),认为小说以哀悼和忧郁为情感要素,构成后"9·11"情感结构,以展现伪装、倒置等情感回应方式和具有流动性的儿童视角,不仅使单纯、稚嫩的儿童视角与相信"不言自明之理性"的成人视角形成鲜明对照,而且产生"崇尚自然"的情感再生力量,为充满创伤的后"9·11"情感主体赋予反思性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别响 非常近》 后“9·11”情感结构 哀悼与忧郁 伪装与倒置 儿童视角
下载PDF
文学翻译中的译者姿态——以林译《浮生六记》和王译《阿Q正传》为中心 被引量:2
5
作者 汪宝荣 《外国语文研究》 2018年第3期74-83,共10页
查尔斯顿提出的译者姿态理论认为,译作的某些文本细节体现了译者试图在本国文化场域中寻求荣耀的姿态,这为我们考察译者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工具。本文考察文学翻译中译者姿态的表征。首先辨析布迪厄定义的"惯习""身... 查尔斯顿提出的译者姿态理论认为,译作的某些文本细节体现了译者试图在本国文化场域中寻求荣耀的姿态,这为我们考察译者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工具。本文考察文学翻译中译者姿态的表征。首先辨析布迪厄定义的"惯习""身体姿态"概念,接着述评查尔斯顿的理论,并据以提出假设:有着中华文化身份且从事中华文化外译的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往往体现出一种旨在寻求中华文化荣耀的译者姿态。对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和王际真英译《阿Q正传》的个案分析可以支持该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姿态理论 中华文化外译 寻求文化荣耀 林语堂 王际真
下载PDF
古典小说英译中的人物形象建构——《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中的貂蝉形象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贺显斌 《外国语文研究》 2017年第5期50-57,共8页
《三国演义》以写男性英雄为主,女性人物中形象最丰满的当属貂蝉。邓罗和罗慕士在翻译小说中有关貂蝉的外貌描述词汇、自谦词和名字时所采用的策略不同,所建构的女性形象既与原作有一定差异,两种译作之间也有所不同。这既反映了两位译... 《三国演义》以写男性英雄为主,女性人物中形象最丰满的当属貂蝉。邓罗和罗慕士在翻译小说中有关貂蝉的外貌描述词汇、自谦词和名字时所采用的策略不同,所建构的女性形象既与原作有一定差异,两种译作之间也有所不同。这既反映了两位译者的诗学观差异,也凸显了翻译的形象建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 女性形象 文学翻译
下载PDF
评价话语的语用学研究:行为、标准与语境
7
作者 竹旭锋 《外国语文研究》 2017年第4期14-21,共8页
评价是指说话者或作者对其谈论的事物或命题表明自己的态度、立场和观点,因此评价及评价语言是语言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重要体现。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评价研究的两种主要研究视角,然后从语用学视角对评价话语进行重新审视,分析了评价话... 评价是指说话者或作者对其谈论的事物或命题表明自己的态度、立场和观点,因此评价及评价语言是语言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重要体现。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评价研究的两种主要研究视角,然后从语用学视角对评价话语进行重新审视,分析了评价话语如何作为言语行为来表达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及其与经典言语行为理论框架内原有范畴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着重从评价的标准出发,探讨了评价行为与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话语 语用学 评价行为 标准 语境
下载PDF
重识“格义” 被引量:2
8
作者 华满元 《外国语文研究》 2016年第2期53-60,共8页
"格义"是佛经初入中土之时的传译法,其范围涵盖了讲经、释经、译经、注经及不同学派之间的互释。"格义"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认知特点,更有其必然性和正负效应,因此有必要从这些方面去重识"格义"... "格义"是佛经初入中土之时的传译法,其范围涵盖了讲经、释经、译经、注经及不同学派之间的互释。"格义"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认知特点,更有其必然性和正负效应,因此有必要从这些方面去重识"格义"。如此阐释无疑有助于我们正确了解它在建构翻译学科理论体系中的作用,认识它对于今日中国文化走出去所产生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义” 佛典翻译 历史背景 认知特点 必然性 正负效应
下载PDF
论施蛰存对显克微支中短篇小说的译介
9
作者 刘军 王展 《外国语文研究》 2024年第1期90-100,共11页
施蛰存对显克微支中短篇小说的关注和介绍,持续时间跨度近60年,翻译其小说7篇,是现代文坛译介显克微支小说最持久深入的翻译者之一。他延续了周氏兄弟关注弱小民族文学翻译的传统,专注显克微支的中短篇小说,选择其权威的译本,用清新流... 施蛰存对显克微支中短篇小说的关注和介绍,持续时间跨度近60年,翻译其小说7篇,是现代文坛译介显克微支小说最持久深入的翻译者之一。他延续了周氏兄弟关注弱小民族文学翻译的传统,专注显克微支的中短篇小说,选择其权威的译本,用清新流畅的现代白话文进行翻译,为显克微支在现当代中国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蛰存 显克微支 中短篇小说 翻译
下载PDF
外国文学研究规范探讨--兼评《论朱利安·巴恩斯小说的身份主题》
10
作者 李正栓 苏赛迪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第6期105-109,共5页
朱利安·巴恩斯是当代英国文坛三巨头之一。巴恩斯小说内容丰富、形式多变,是学者进行文学批评研究的重要对象。巴恩斯小说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迄今已有不少学术成果。国内外巴恩斯研究主要考察小说的后现代特征。李颖的系列... 朱利安·巴恩斯是当代英国文坛三巨头之一。巴恩斯小说内容丰富、形式多变,是学者进行文学批评研究的重要对象。巴恩斯小说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迄今已有不少学术成果。国内外巴恩斯研究主要考察小说的后现代特征。李颖的系列论文拓宽了巴恩斯小说的研究范式,其专著《论朱利安·巴恩斯小说的身份主题》的出版对巴恩斯小说研究意义重大,填补了国内巴恩斯研究空白。该书视角新颖,通过作者和历史文化的在场研究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巴恩斯小说的身份主题研究。本文以杨金才教授主编的《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规范与方法论研究》所阐述的批评理论为指导,从文献综述撰写、分析问题方法与解决问题路径三方面对《身份主题》进行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研究 规范 李颖 巴恩斯小说身份主题
下载PDF
东非女性书写的开拓者——肯尼亚作家格雷斯·奥戈特创作论
11
作者 苏文雅 《外国语文研究》 2022年第3期22-28,共7页
肯尼亚作家格雷斯·奥戈特是东非女性书写的开拓者。60年代起,她用细腻的笔触描摹殖民前肯尼亚女性的传统生活,着重刻画殖民和后殖民社会中她们遭遇的多重困境,反映了她们奋起反抗、艰难成长的抗争历程,塑造了一系列坚毅果敢的非洲... 肯尼亚作家格雷斯·奥戈特是东非女性书写的开拓者。60年代起,她用细腻的笔触描摹殖民前肯尼亚女性的传统生活,着重刻画殖民和后殖民社会中她们遭遇的多重困境,反映了她们奋起反抗、艰难成长的抗争历程,塑造了一系列坚毅果敢的非洲女性形象,扭转了同时代非洲作家笔下负面的女性形象。在美学层面,奥戈特采用“颠覆”以往的男性形象的叙事技巧,为女性构筑空间。奥戈特的开创性写作,为东非女性文学史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斯·奥戈特 女性书写 肯尼亚文学
下载PDF
非洲诺奖作家的非洲性和区域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振武 《外国语文研究》 2022年第4期10-13,共4页
非洲文学于2021年第七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后获得布克奖等一系列重要奖项,使去年成为非洲文学年,其原因值得深思。非洲文学产生今天的影响并拥有今天的地位绝非偶然,是其鲜明的非洲性和区域性使然,是其秉持自我同时又包容和兼容的特... 非洲文学于2021年第七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随后获得布克奖等一系列重要奖项,使去年成为非洲文学年,其原因值得深思。非洲文学产生今天的影响并拥有今天的地位绝非偶然,是其鲜明的非洲性和区域性使然,是其秉持自我同时又包容和兼容的特性使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文学 非洲性 区域性 诺贝尔文学奖
下载PDF
石黑一雄的《长日留痕》和尼采的“演员问题”(英文) 被引量:4
13
作者 保罗.帕顿 《外国语文研究》 2018年第5期8-23,共16页
《长日留痕》是一部有着多种阐释可能的小说。现有阐释有的视其为书写第一人称叙述不可靠性的后现代小说,有的认为它是一出情感抑制的悲剧,有的论证它对英国阶级体系的抨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与已有阐释不同的是,我以尼采对演员和扮... 《长日留痕》是一部有着多种阐释可能的小说。现有阐释有的视其为书写第一人称叙述不可靠性的后现代小说,有的认为它是一出情感抑制的悲剧,有的论证它对英国阶级体系的抨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与已有阐释不同的是,我以尼采对演员和扮演的讨论为小说解读的背景参照,认为《长日留痕》探索了现代自我观。主人公史蒂文斯对何为伟大男仆有着坚定不渝的信念。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这一理想,并为此付出高昂的情感和道德代价。小说探讨了人的观念与我们所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关系问题,并藉此提出了现代世界中事关个体身份的本质、个体能动性和责任等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黑一雄 尼采 “演员问题” 尊严
下载PDF
南太平洋上的反殖民之歌:论莱奥玛拉英语诗歌中的文化记忆
14
作者 段小莉 《外国语文研究》 2018年第4期25-33,共9页
瓦努阿图是南太平洋地区与我国建交的八个国家之一,也是"一带一路"南线的重要地理空间,但该国生产的英语文学却极少被我国学者关注。本文试图以瓦努阿图土著诗人艾伯特·莱奥玛拉的诗歌为研究对象,以文化记忆为研究切入点... 瓦努阿图是南太平洋地区与我国建交的八个国家之一,也是"一带一路"南线的重要地理空间,但该国生产的英语文学却极少被我国学者关注。本文试图以瓦努阿图土著诗人艾伯特·莱奥玛拉的诗歌为研究对象,以文化记忆为研究切入点,探究极富文化身份忧患意识的诗人在诗歌中如何为复兴土著民族文化记忆和化解族群文化身份危机进行文化记忆的反殖民建构。研究认为,诗人在诗歌中从回忆过去、审视当下和建构未来三个角度,先后唤醒了土著族群何如痛失本民族宗教信仰的过去,痛定思痛地考察了民族传统文化消亡在当下造成的种种文化身份危机,并据此大量生产承载复兴传统文化的文化文本,系统性地重构了土著民族的文化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努阿图 艾伯特·莱奥玛拉 英语诗歌 文化记忆 反殖民主义
下载PDF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成功合办第五届中国翻译史研究暑期班
15
作者 苏艳 《外国语文研究》 2017年第4期112-112,共1页
2017年6月19日至24日,我院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翻译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阅读中国翻译史:第五届中国翻译史研究暑期班”。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于2009年举办首届“中国翻译史研究暑期班”,旨在培养翻译史研究的青年学者... 2017年6月19日至24日,我院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翻译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阅读中国翻译史:第五届中国翻译史研究暑期班”。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于2009年举办首届“中国翻译史研究暑期班”,旨在培养翻译史研究的青年学者,推进中国翻译史研究。前四届暑期班分别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和湖南科技大学举办。此次暑期班吸引了来自内地、港台以及日本27所知名高校的41名学员参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翻译史 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暑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下载PDF
英语文学原著与简写本态度意义体现方式比较研究——以《艾丽丝梦游仙境》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瑜敏 张昌方 《外国语文研究》 2015年第6期64-71,共8页
本文探讨文学原著中体现态度意义的语言资源在简写本中的改写情况及其对文本可读性的影响。通过运用评价系统比较《艾丽丝梦游仙境》原著及其面向不同目标读者的六部简写本,发现目标读者英语水平越高,简写本与原著在态度显隐性表达方式... 本文探讨文学原著中体现态度意义的语言资源在简写本中的改写情况及其对文本可读性的影响。通过运用评价系统比较《艾丽丝梦游仙境》原著及其面向不同目标读者的六部简写本,发现目标读者英语水平越高,简写本与原著在态度显隐性表达方式、类型、极性和语言结构上存在更多相似性,而面向低龄读者的简写本更倾向于单纯使用显性表达。简写本通过删减情节可改变态度意义的类型、极性以及级差手段的数量和类型。简写本对原著态度意义体现方式的改写在一定程度上使文本的难易程度更符合目标读者的语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系统 态度 原著 简写本 《艾丽丝梦游仙境》
下载PDF
中美诗歌诗学协会第四届年会会讯
17
作者 《外国语文研究》 2015年第5期111-111,共1页
(中国山东济南2015年11月28-29日)中美诗歌诗学协会第四届年会将于2015年11月28-29日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山东师范大学承办,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世界文学研究论坛》、《山东外语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 (中国山东济南2015年11月28-29日)中美诗歌诗学协会第四届年会将于2015年11月28-29日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山东师范大学承办,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世界文学研究论坛》、《山东外语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单位协办。具体信息如下:1.会议议题:1.诗歌中的战争与创伤2.诗歌、诗学与伦理3.英语诗歌与儒家文化4.现代主义诗歌与大众文化5.声音、视觉、表演:诗歌文本研究6.谱系学视野下的诗歌:诗歌文体的演化7.诗歌翻译研究8.诗歌文本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主义诗歌 第四届年会 诗学 协会 中美 山东师范大学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外国文学研究》
下载PDF
早期现代英国社会的商品化焦虑:《咆哮女》中的奢侈品、女性与流浪者
18
作者 陶久胜 郑琳烨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第3期9-22,共14页
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兴起使得国民物质崇拜盛行,国民从道德经济或重商主义视角出发讨论商品与财富问题。米德尔顿与德克戏剧《咆哮女》呈现了一个处于市场经济转型之中的商品化社会图景。剧中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对外来奢侈品异样热衷... 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兴起使得国民物质崇拜盛行,国民从道德经济或重商主义视角出发讨论商品与财富问题。米德尔顿与德克戏剧《咆哮女》呈现了一个处于市场经济转型之中的商品化社会图景。剧中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对外来奢侈品异样热衷,该物质主义虽然刺激了生产,但却威胁到社会等级秩序、贸易平衡与国家财政稳定。剧中人物对物质财富的痴迷进一步引发了女性的商品化,可女主角摩尔反抗女性商品化的努力却以失败告终。英国社会商品化的根源在于经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贫困危机,故剧中贫困的流浪者们也自然难逃被商品化之命运,这影射出早期现代英国社会的商品化焦虑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咆哮女》 商品化 奢侈品 女性 流浪者
下载PDF
近现代鄂籍翻译家群像研究
19
作者 梁林歆 李浩然 《外国语文研究》 2023年第6期57-71,共15页
近年来,翻译家群体作为翻译研究和史学研究的热点受到学界关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湖北省曾涌现一批独具特色的翻译家。文章从翻译史视角,对近现代湖北籍翻译家群体进行研究。具体而言,在廓清翻译家群体概貌的基础上,文章从“内部史”... 近年来,翻译家群体作为翻译研究和史学研究的热点受到学界关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湖北省曾涌现一批独具特色的翻译家。文章从翻译史视角,对近现代湖北籍翻译家群体进行研究。具体而言,在廓清翻译家群体概貌的基础上,文章从“内部史”和“外部史”视角对该群体译本、翻译活动及特点、译事活动的社会历史进行考察。研究发现,相较于近代,现代翻译家在翻译家数量、翻译题材、翻译的方向性上有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结果,本文阐释了翻译的社会性特征,展现出鄂籍翻译家对中国近现代发展所作的贡献。研究同时希冀推动翻译家群体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籍翻译家 群体特征 翻译史
下载PDF
将音乐融入文学批评:史蒂文·特雷西的美国非裔文学研究
20
作者 罗伯特·巴特勒 《外国语文研究》 2021年第1期27-34,共8页
史蒂文·特雷西对美国非裔音乐、理查德·赖特、拉尔夫·埃利森以及詹姆斯·鲍德温表现出浓厚的学术兴趣。本文对特雷西教授毕生的文学批评进行了全面考察,涵盖其从关于兰斯顿·休斯、拉尔夫·埃利森、詹姆斯&#... 史蒂文·特雷西对美国非裔音乐、理查德·赖特、拉尔夫·埃利森以及詹姆斯·鲍德温表现出浓厚的学术兴趣。本文对特雷西教授毕生的文学批评进行了全面考察,涵盖其从关于兰斯顿·休斯、拉尔夫·埃利森、詹姆斯·鲍德温等艺术家的个案研究到关于美国非裔文学的宏观研究等不同方面。本文通过不同参数分析,认为特雷西堪称文学通才,他的研究涉及人类学、民间传说、历史、语言学、表演研究和妇女研究。本文认为特雷西同时也是世界一流的布鲁斯演奏家,并分析了他的音乐实践对其文学批评的融入与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非裔文学 史蒂文特雷西 美国黑人音乐 文学批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