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湖南考古辑刊》

作品数392被引量391H指数7
  • 主办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出版周期不定期
共找到39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学界中国考古研究的他者视野——以日本科学研究费补助金数据库为中心的考察
1
作者 刘岩 王晓梅 《湖南考古辑刊》 2022年第1期272-288,共17页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与成果研究日益受到海外学术界的关注。日本科学研究费补助金数据库作为日本国家级科研项目数据库,其中关于中国考古研究的学术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本领域的关注焦点与研究概貌。运用文本计量的研究方法,呈现了日...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与成果研究日益受到海外学术界的关注。日本科学研究费补助金数据库作为日本国家级科研项目数据库,其中关于中国考古研究的学术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本领域的关注焦点与研究概貌。运用文本计量的研究方法,呈现了日本中国考古研究在立项课题数量与变化趋势、研究种类、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研究高频词等方面的整体面貌。同时立足于翻译与述评的角度,从地理空间、历史时间、交叉学科三方面内容对相关研究课题的成果进行述评。对日本中国考古研究的整理与述评,可以为我国考古学视阈下的区域史研究及文化挖掘提供他者的思考视角与基础资料,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中国 考古学 他者视野 成果述评
原文传递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开发中文物的保护与利用——以湖南里耶古镇为例
2
作者 李建毛 邓昭辉 《湖南考古辑刊》 2011年第1期296-304,共9页
里耶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文物资源丰富,里耶当地政府在如何保护和利用相关的文物资源方面采取了种种措施,这对于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开发中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有很大启迪。并为历史文化名镇相同类似的情况提供了明确的参照和借鉴,意义... 里耶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文物资源丰富,里耶当地政府在如何保护和利用相关的文物资源方面采取了种种措施,这对于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开发中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有很大启迪。并为历史文化名镇相同类似的情况提供了明确的参照和借鉴,意义十分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耶 历史文化村镇 文物的保护与利用
原文传递
现代人的扩散
3
作者 Ofer Bar-Yosef 曲彤丽 《湖南考古辑刊》 2009年第1期144-155,共12页
现代人起源于非洲,随后走出非洲占据了欧亚大陆和澳大利亚,这一过程发生在6万~4万年以前,同时欧洲和西亚的尼安德特人在这一期间消失。对于该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和原因,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看法,因为在发掘和研究中仍存在一些尚待解决... 现代人起源于非洲,随后走出非洲占据了欧亚大陆和澳大利亚,这一过程发生在6万~4万年以前,同时欧洲和西亚的尼安德特人在这一期间消失。对于该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和原因,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看法,因为在发掘和研究中仍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在认识旧石器时代晚期革命性质、文化面貌以及现代人如何扩散到西亚和欧洲以外等问题都还不十分清楚,有待于以后找到更多与现代人多次扩散浪潮相关的考古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人 扩散 非洲 旧石器时代晚期
原文传递
“官”、“哥”简论
4
作者 牟永抗 任世龙 《湖南考古辑刊》 1986年第1期252-260+13,共9页
哥窑,相传是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首先对哥窑进行具体描述的是明代洪武年间曹昭的《格古要论》。此后的有些论述哥窑的文献,大抵均依据这一记载并揉合各自所见而成,或辗转传抄,说法种种。按照这些记载的说法,哥窑的特征是紫口... 哥窑,相传是宋代的'五大名窑'之一,首先对哥窑进行具体描述的是明代洪武年间曹昭的《格古要论》。此后的有些论述哥窑的文献,大抵均依据这一记载并揉合各自所见而成,或辗转传抄,说法种种。按照这些记载的说法,哥窑的特征是紫口铁足,器形如官,釉面开片。符合此类特征的传世器物,至迟在清代乾隆时期已入藏宫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古 特征 器形 紫口 要论 哥窑 铁足
原文传递
湖南考古遗址炭化米胚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顾海滨 《湖南考古辑刊》 2011年第1期240-246,共7页
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的驯化过程中,水稻的萌发方式也从根系发芽转为种子发芽。研究幼苗最初生长的部位——胚的形态变化是了解水稻驯化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对现代米胚的形态研究基础上,将湖南考古遗址出土的炭化米与之进行对... 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的驯化过程中,水稻的萌发方式也从根系发芽转为种子发芽。研究幼苗最初生长的部位——胚的形态变化是了解水稻驯化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对现代米胚的形态研究基础上,将湖南考古遗址出土的炭化米与之进行对比研究,最终对不同时期炭化水稻的性质作出判断。从湖南距今8000年左右的八十垱遗址炭化米胚的特征分析可知,有60%以上胚的特征接近现代的栽培稻,说明其有可能已进入了有性繁殖阶段,并据此认为距今8000多年湖南水稻已经进入了人工栽培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化米 米胚 湖南考古遗址 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
原文传递
峡江楚文化的去向
6
作者 徐小林 张庆久 《湖南考古辑刊》 2011年第1期184-190,共7页
本文认为,战国时期进入峡江一带的楚人,在郢都被拔后,至少有部分楚人仍生活在原地,并在生活方式上逐渐适应巴人,这与庄蹻入滇,移风易服是相似的。这部分楚文化也就融入了巴文化。西汉中期以后,随着汉文化大量进入峡江地区,巴文化(包括... 本文认为,战国时期进入峡江一带的楚人,在郢都被拔后,至少有部分楚人仍生活在原地,并在生活方式上逐渐适应巴人,这与庄蹻入滇,移风易服是相似的。这部分楚文化也就融入了巴文化。西汉中期以后,随着汉文化大量进入峡江地区,巴文化(包括其中的楚文化因素)才消失。也就是说,峡江楚文化消失的时间远远晚于峡东地区。换言之,在西汉晚期之前,与国内其他地方相比,峡江一带楚文化因素是最浓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江 楚文化 去向 巴文化 秦人伐楚
原文传递
高庙遗址出土白陶概论
7
作者 贺刚 《湖南考古辑刊》 2009年第1期160-179,共20页
本文对高庙遗址出土白陶的若干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阐述,并通过对它们的科学分析,进而探讨寓含在这些遗存之中的人类行为、遗存所反映的性质以及它们与华南史前白陶的关系。
关键词 高庙遗址 白陶特征 行为模式 性质 文化关系
原文传递
衡阳市出土宋代三彩俑
8
作者 冯玉辉 《湖南考古辑刊》 1984年第1期213+22-213+22,共1页
1978年11月,衡阳市一皮件厂在城南郊新建厂房围墙脚时,出土有五件人物俑和一件影青小壶。衡阳市博物馆得知这个消息,从民工手中收集回馆。据民工回忆,并经我们实地调查,这些俑是在一个长方形土坑墓中挖出来的。现将器物分别介绍如下。... 1978年11月,衡阳市一皮件厂在城南郊新建厂房围墙脚时,出土有五件人物俑和一件影青小壶。衡阳市博物馆得知这个消息,从民工手中收集回馆。据民工回忆,并经我们实地调查,这些俑是在一个长方形土坑墓中挖出来的。现将器物分别介绍如下。三彩人物骑兽俑二件。胎质坚硬细密,器表施绿、黄、褐红、白色釉,以黄、褐红色为主,微显浓淡层次,釉色光亮。一件为三彩'袒腹罗汉'俑,高11厘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馆 博物馆 皮件厂 南郊 影青 民工 衡阳市 新建
原文传递
湖南益阳大海塘三国墓葬发掘简报
9
作者 沈江 盛伟 +3 位作者 阳承良(图) 谭远辉(图) 胡春梅(图) 杨盯(摄) 《湖南考古辑刊》 2022年第1期97-109,400-405,共19页
大海塘墓群是一处位于益阳市中心的小型古墓群。2020年3~4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基本建设中发掘了3座墓葬,其中1座砖室墓、1座土坑墓、1座土坑洞室墓,年代均为三国孙吴时期。土坑洞室墓在湖南较少发现,与本地所使用墓葬形制如... 大海塘墓群是一处位于益阳市中心的小型古墓群。2020年3~4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基本建设中发掘了3座墓葬,其中1座砖室墓、1座土坑墓、1座土坑洞室墓,年代均为三国孙吴时期。土坑洞室墓在湖南较少发现,与本地所使用墓葬形制如竖穴土坑墓、砖室墓等有较大差别,应该不属于同一人群,可能为中国北方迁徙过来的外来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海塘墓群 三国孙吴时期 砖室墓 土坑洞室墓
原文传递
“破镜重圆”——战国四山纹铜镜保护修复
10
作者 丁洁 《湖南考古辑刊》 2022年第1期329-337,共9页
镜子,从古至今都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古人用镜,不仅以之映照妆容、装饰居所,还用它来寄托相思、辟邪祈福,更用它来比拟人物、譬喻德行。可见,镜子在古代人们生活中的意义非凡。本文以一件战国四山纹铜镜的修复保护为例,针对该文... 镜子,从古至今都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古人用镜,不仅以之映照妆容、装饰居所,还用它来寄托相思、辟邪祈福,更用它来比拟人物、譬喻德行。可见,镜子在古代人们生活中的意义非凡。本文以一件战国四山纹铜镜的修复保护为例,针对该文物存在的矿化、残缺等病害,制定相应的保护修复方案,使其病害得以控制,形貌得以复原,从而延长文物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镜 保护修复 科技分析
原文传递
吐鲁番大桃儿沟、小桃儿沟及雅尔湖石窟壁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佑成 肖亚 陈爱峰 《湖南考古辑刊》 2014年第1期239-249,共11页
通过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X射线衍射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法,对吐鲁番大桃儿沟、小桃儿沟及雅尔湖石窟壁画残存试样进行分析研究,了解了三个石窟壁画的剖面结构、所含植物和颜料成分等。壁画表面有大量微裂纹,颜料颗粒不均,... 通过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X射线衍射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法,对吐鲁番大桃儿沟、小桃儿沟及雅尔湖石窟壁画残存试样进行分析研究,了解了三个石窟壁画的剖面结构、所含植物和颜料成分等。壁画表面有大量微裂纹,颜料颗粒不均,草泥层含有大量麦茎秆及少量麦子,部分石窟粉底层下还有棉纤维和苎麻纤维,白色颜料主要为石膏,黑色颜料为炭黑,红色颜料有铁红和铅丹,青蓝色颜料为石绿和绿盐的混合矿物,土黄色颜料则是由石英、钠长石与石膏、白垩混合而成。小桃儿沟第5窟发现含铅颜料变色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桃儿沟 小桃儿沟 雅尔湖 石窟 壁画
原文传递
怀化地区出土的几件战国铜兵器
12
作者 向开旺 《湖南考古辑刊》 1999年第1期273-275,共3页
一九八六年以来,为了配合基本建设工程,怀化地区文物管理处(原文物工作队)在溆浦、黔阳、靖州等县基建工地抢救性发掘了战国时期的墓葬100余座,出土了陶器、铜器、铁器等质地的文物500多件。由于发掘资料尚未脱稿,现将其中很有特色的几... 一九八六年以来,为了配合基本建设工程,怀化地区文物管理处(原文物工作队)在溆浦、黔阳、靖州等县基建工地抢救性发掘了战国时期的墓葬100余座,出土了陶器、铜器、铁器等质地的文物500多件。由于发掘资料尚未脱稿,现将其中很有特色的几件青铜兵器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建工 溆浦 铁器 兵器 靖州 地区 文物
原文传递
湖南宁远舂陵侯城遗址考古调查勘探简报
13
作者 陈斌 杨盯(摄) 郑容(图) 《湖南考古辑刊》 2022年第1期82-96,397-399,共18页
有关舂陵侯城的文献记载很少,虽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形图》上标注有舂陵城,但对其所做考古工作不多,认识有限。通过此次系统的调查勘探,对舂陵侯城的结构、布局、年代和文化内涵等有了初步了解和认识,对舂陵侯墓也有了新的认识,为进一步... 有关舂陵侯城的文献记载很少,虽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形图》上标注有舂陵城,但对其所做考古工作不多,认识有限。通过此次系统的调查勘探,对舂陵侯城的结构、布局、年代和文化内涵等有了初步了解和认识,对舂陵侯墓也有了新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舂陵侯城的价值、保护规划和利用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但要全面了解舂陵侯城遗址的文化内涵、性质等,有待进一步的考古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舂陵侯城 舂陵侯墓 调查勘探 年代
原文传递
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九号井发掘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兴国 张春龙 《湖南考古辑刊》 2016年第1期129-163,350-352,373-390,共37页
2013年5~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益阳市文物管理处组成考古队对益阳市兔子山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其中16口古井中有11口出土了楚、秦、汉、三国时期的简牍,是研究战国秦汉至三国时期地方行政制度及历史的珍... 2013年5~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益阳市文物管理处组成考古队对益阳市兔子山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其中16口古井中有11口出土了楚、秦、汉、三国时期的简牍,是研究战国秦汉至三国时期地方行政制度及历史的珍贵资料。明确了该遗址作为历史上益阳县城遗址的性质和价值,以J9为代表的遗迹单位内与简牍共出的砖瓦、陶器等其他材质的文物十分丰富,这些文物是建立益阳及邻近地区物质文化历史序列极其难得的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子山遗址 九号井 楚、秦 简牍 益阳县城
原文传递
浅析玉笥山商代遗存的文化因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霞 何捷 《湖南考古辑刊》 1999年第1期252-255,共4页
近二十年来,在岳阳地区随着铜鼓山、对门山、费家河、樟树潭、老鸦州、玉笥山等商代遗址的发掘和整理工作的不断展开,这一地区复杂的文化面貌渐露端倪,对于构筑这种文化面貌的各种文化因素的认识也逐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1992年... 近二十年来,在岳阳地区随着铜鼓山、对门山、费家河、樟树潭、老鸦州、玉笥山等商代遗址的发掘和整理工作的不断展开,这一地区复杂的文化面貌渐露端倪,对于构筑这种文化面貌的各种文化因素的认识也逐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1992年,岳阳市文物工作队对汨罗玉笥山遗址进行了主动发掘,取得了一大批实物资料,通过整理,其遗存时代为商代晚期。遗存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在整个岳阳地区乃至湘江下游商代遗存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故全面地将其进行文化因素分析,对于构筑整个湘江下游商时期文化体系颇有益处,但囿于笔者水平,错漏之处祈望专家学者们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存 整理 构筑 文化 因素 湘江 错漏
原文传递
岳阳杨庙湖五代两宋元明窑址和墓葬发掘简报
16
作者 周世荣 郭胜斌 +8 位作者 赵立恒 陈小平 易立勤 谢斌 符炫 龚延武 张经辉 欧亚洲 黄海球 《湖南考古辑刊》 1987年第1期58-68,共11页
1986年9月至10月,为配合岳阳县纸厂扩建工程,我们在该厂施工区杨庙湖三笼鸡下家坡一带进行了全面勘察和重点发掘,共开探方六个,清理陶窑二座,宋末元明之际的墓葬十六座。发掘面积449平方米。该厂施工区内,裸露的陶器残片百分之九十系形... 1986年9月至10月,为配合岳阳县纸厂扩建工程,我们在该厂施工区杨庙湖三笼鸡下家坡一带进行了全面勘察和重点发掘,共开探方六个,清理陶窑二座,宋末元明之际的墓葬十六座。发掘面积449平方米。该厂施工区内,裸露的陶器残片百分之九十系形制差别不大的坛罐,偶而也可见到数量很少的宋代半陶半瓷质的青釉残器。为了进一步探明窑址的上下年限和主要内涵,我们选择陶瓷堆积较丰富的二码头斜坡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限 全面 窑址 岳阳县 青釉 陶半 施工 墓葬 内涵
原文传递
溆浦县马田坪发现东周遗址
17
作者 禹经安 《湖南考古辑刊》 1987年第1期175-175,共1页
1985年3月,溆浦县文物专干在调查马田坪古城遗址时,发现古城址的东南角,城址东北角外一带也有东周遗址。该遗址位于高约2—3米的台地之上,堆积层长约200米,宽约50米,面积达一万平方米。堆积层厚的地方约1.5米,薄的地方仅见地层中夹有少... 1985年3月,溆浦县文物专干在调查马田坪古城遗址时,发现古城址的东南角,城址东北角外一带也有东周遗址。该遗址位于高约2—3米的台地之上,堆积层长约200米,宽约50米,面积达一万平方米。堆积层厚的地方约1.5米,薄的地方仅见地层中夹有少量陶片。出土遗物计有陶器鬲、钵、罐、豆和建筑残器筒瓦、板瓦、瓦当和绳纹砖等。陶豆采集50余件,分四式Ⅰ式(标本:1)泥质灰陶,敞口,平盘,柄呈圆柱状,(图一,1)Ⅱ式(标本:2)胎色黄灰,深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标本 堆积层 溆浦县 城址 平盘 调查
原文传递
湖南娄底明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18
作者 谭远辉 《湖南考古辑刊》 2016年第1期171-179,357-361,共10页
2014年10月8日,在娄底市娄星区万宝镇群益村一处市政工程的施工中,发现了一座以石灰三合土砌筑的古墓。墓分前、后室,券顶,后室的两侧壁、后挡壁及墓顶共四个面绘有壁画。两侧壁所绘为葬仪图,墓顶为'十日图',后挡壁所绘为墓主... 2014年10月8日,在娄底市娄星区万宝镇群益村一处市政工程的施工中,发现了一座以石灰三合土砌筑的古墓。墓分前、后室,券顶,后室的两侧壁、后挡壁及墓顶共四个面绘有壁画。两侧壁所绘为葬仪图,墓顶为'十日图',后挡壁所绘为墓主图像及侍僮。根据墓葬形制、壁画风格以及墓主人后代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资料判断,墓葬时代为明代中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娄底 壁画墓 明代
原文传递
临湘托坝遗址试掘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1 位作者 临湘市文物管理所 尹检顺 《湖南考古辑刊》 2009年第1期31-41,共11页
1999年10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文物部门对位于临湘市长塘乡托坝村的托坝遗址做了实地调查,并作了8平方米的小规模试掘。通过试掘发现,该遗址有三个文化层,但最早一层出土物极少,文化面貌暂不清楚,较晚两层可分为早、晚两个时期。... 1999年10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文物部门对位于临湘市长塘乡托坝村的托坝遗址做了实地调查,并作了8平方米的小规模试掘。通过试掘发现,该遗址有三个文化层,但最早一层出土物极少,文化面貌暂不清楚,较晚两层可分为早、晚两个时期。遗址相对年代大致相当于大溪文化中晚期。从文化内涵及时代特征上综合分析,遗址比较接近同时期的堆子岭文化,但表现出来的文化面貌较为独特、新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坝 遗址 文化层 陶器
原文传递
岳阳县筻口镇易家山商代与东周墓发掘报告 被引量:3
20
作者 易立勤 《湖南考古辑刊》 1999年第1期122-125,共4页
易家山位于湖南省岳阳县新墙河上游的西北岸,地属筻口镇,为一低矮的五陵,距县城西南约30公里。公田至岳阳市公路在易家山以北通过。1995年筻口镇在易家山新办仙安砖厂,岳阳县文物管理所在对砖厂取土区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三座古墓葬。
关键词 管理 口镇 岳阳县 砖厂 文物 五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