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未来传播》
导出
作品数
470
被引量
1074
H指数
12
查看全部目录封面
本刊创刊于1994年,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类专业学术期刊,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目标,秉承服务高校、服务学者、服务社会的宗旨,紧跟学术热点,凝聚学科特收录证书色,打造品牌栏目,提升学术质量,不断探索传媒技术...
查看详情>>
曾用名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06);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主办单位
浙江传媒学院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2096-84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33-1412/G2
出版周期
双月刊
期刊详情
收录汇总
发表作品
发文分析
共找到
470
篇文章
<
1
2
…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相对剥夺感:社交媒体使用对社会心态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殿元
张良悦
《未来传播》
CSSCI
2024年第5期31-40,共10页
基于相对剥夺感理论,通过社会比较和相对剥夺感的间接效应,构建社交媒体使用对社会心态影响的链式中介模型。运用调查法和统计软件SPSS,对当下社交媒体使用与社会心态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使用显著影响社会比较和相对剥夺...
基于相对剥夺感理论,通过社会比较和相对剥夺感的间接效应,构建社交媒体使用对社会心态影响的链式中介模型。运用调查法和统计软件SPSS,对当下社交媒体使用与社会心态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使用显著影响社会比较和相对剥夺感,链式中介效应表明社交媒体使用依次通过社会比较和相对剥夺感两个环节,显著影响社会价值观、社会认知和社会情绪。当大量的社会个体产生相对剥夺感时,个体层面的负面情绪就会通过群体进而引起整个社会心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使用
社会比较
相对剥夺感
社会心态
链式中介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体制内作者的身份认同与学院派导演的艺术表达——曹保平导演创作论
2
作者
申朝晖
《未来传播》
CSSCI
2021年第1期92-98,共7页
曹保平是当下成就最高的学院派导演之一。区别于同龄的"第六代"导演,他自觉以一种"体制内作者"的身份认同在商业与艺术之间保持着某种难得的平衡。曹氏电影偏爱犯罪题材,他以类型为基础、以现实为底色,通过类型杂...
曹保平是当下成就最高的学院派导演之一。区别于同龄的"第六代"导演,他自觉以一种"体制内作者"的身份认同在商业与艺术之间保持着某种难得的平衡。曹氏电影偏爱犯罪题材,他以类型为基础、以现实为底色,通过类型杂糅和复杂叙事进行作者性表达和复杂人性的探讨。曹保平的学院派身份影响了他的电影观念及导演风格的形成,他以剧情片为基础兼顾电影市场与电影艺术的平衡是当前中国电影工业化美学发展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保平
学院派
类型叙事
新力量导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简介
3
《未来传播》
CSSCI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是浙江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任中心主任为浙江传媒学院副院长李文冰教授,常务副主任为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欣教授。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是浙江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任中心主任为浙江传媒学院副院长李文冰教授,常务副主任为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欣教授。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能力、推进新闻传播学高水平学科建设为旨归,对接国家和浙江重大发展战略需求,主要研究方向涵盖三个领域:(1)融媒体环境下传播学理论范式创新研究;(2)融媒体环境下的文学传播研究;(3)数字技术赋能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传播学理论
新闻传播学
融媒体环境
重大发展战略
传播与文化产业
哲学社会科学
浙江传媒学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主体、内容与媒介:全球传播中的价值博弈与悖论
被引量:
1
4
作者
高冉
《未来传播》
CSSCI
2023年第4期50-59,共10页
借助于新的信息传播技术,全球传播活动的体量和频率大幅增加,而其所牵涉的伦理价值悖论亦愈发凸显,其中,国家安全与个人隐私、新闻真实与国家利益、互联网中立性与平台垄断,分别在传播的主体、内容、媒介三个维度上构成了当下全球传播...
借助于新的信息传播技术,全球传播活动的体量和频率大幅增加,而其所牵涉的伦理价值悖论亦愈发凸显,其中,国家安全与个人隐私、新闻真实与国家利益、互联网中立性与平台垄断,分别在传播的主体、内容、媒介三个维度上构成了当下全球传播中最重要的价值对立。因而,本研究具体论述了全球传播中:国家、个人、安全、隐私四个要素的价值博弈模型;假新闻的传播机制和牵涉的价值;由平台数据垄断而形成的“平台主义”,导致传媒生态原有的“权—责—利”平衡被打破,其与透明原则的悖论引发的传媒伦理问题。最终,信息近用权的保障、复杂性研究的突破、对新闻真实的正确认识、重视平台媒体用户并通过制度手段确保其平等的参与地位,将是解决当下全球传播伦理问题的纾困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传播
国家安全
个人隐私
新闻真实
互联网中立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尚书》的新闻传播史料特征及其价值——兼及中国新闻传播史料发展历程
5
作者
倪延年
《未来传播》
CSSCI
2022年第2期86-93,121,共9页
文章介绍了《尚书》及其《盘庚》(上中下)的产生、沿革、演进、变化和流传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尚书》及其《盘庚上》《盘庚中》《盘庚下》所具有的新闻传播史料特征属性和学术价值,提出了《尚书》是现存最早的中国新闻传播史料文献,...
文章介绍了《尚书》及其《盘庚》(上中下)的产生、沿革、演进、变化和流传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尚书》及其《盘庚上》《盘庚中》《盘庚下》所具有的新闻传播史料特征属性和学术价值,提出了《尚书》是现存最早的中国新闻传播史料文献,《盘庚》篇则是现存最早的新闻传播史料文献之一的观点。在《尚书》之后,中国新闻传播史料的历史进程可以划分为上古、远古、近古、近代和当代等五个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盘庚》研究
新闻史料
中国新闻史料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厚码”:社交媒体的可见性想象与表达策略——对微博账号“@PITD亚洲虐待博士组织”的经验考察
6
作者
周睿鸣
王祎琛
《未来传播》
CSSCI
2022年第6期39-46,共8页
社交媒体用户如何在公共空间中能动地调节传播行为的可见性及其边界变动?束缚性公共表达如何折射我们对社交媒体可见性的想象?“厚码”这一意象可概括传播主体在社交媒体中想象其可见性并以匿名策略表达的过程。该意象历史性地展示了社...
社交媒体用户如何在公共空间中能动地调节传播行为的可见性及其边界变动?束缚性公共表达如何折射我们对社交媒体可见性的想象?“厚码”这一意象可概括传播主体在社交媒体中想象其可见性并以匿名策略表达的过程。该意象历史性地展示了社交媒体成为日常媒介使用的渠道以后,作为传播主体的互联网用户对传播实践之公私边界的区隔,折射了一部分互联网用户可观的数字媒介素养和对社交媒体中介可见性的能动实践。不过,意在深度掩藏的厚码也揭开了互联网用户在数字媒介高度不确定变迁中应对预期外的传播后果时采取的实用主义的社交回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可见性
厚码
社交回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新名词到关键概念:“电影工业美学”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石小溪
周奕昕
《未来传播》
CSSCI
2024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承继了历史语义学研究方法的概念史,强调概念与社会、语言与历史之间的密切关联。将已成为当前中国电影三大原创理论之一的“电影工业美学”置于该视角下分析,人们能从一个学术新名词成为关键概念的历程里,窥见中国电影历史在其中的沉...
承继了历史语义学研究方法的概念史,强调概念与社会、语言与历史之间的密切关联。将已成为当前中国电影三大原创理论之一的“电影工业美学”置于该视角下分析,人们能从一个学术新名词成为关键概念的历程里,窥见中国电影历史在其中的沉淀和解释。通过找友军、打靶子、创造家族式概念集群三种话语策略,“电影工业美学”在短短几年间不断扩大着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主动纳入“中国电影学派”以及展开与时俱进的自我调适,“电影工业美学”不仅切中了时代的发展脉搏,还成为了“时代理论的语言方案”与“修辞的时代方案”,而这也正是其从一个新名词成为中国电影学术领域关键概念的核心原因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史
电影工业美学
话语策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为媒介的国际论坛:一种仪式传播视阈下的城市发展路径
被引量:
3
8
作者
裴永刚
韦玮
《未来传播》
CSSCI
2023年第2期54-64,共11页
传统的城市传播多以宣传片、纪录片等为载体,经由大众媒体流向受众。此时的传播被看作一种线性的信息传递,是一种“严肃”话语的输出,带有浓厚的目的性和工具性。从仪式传播视角出发,研究发现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通过对论坛主题的选择...
传统的城市传播多以宣传片、纪录片等为载体,经由大众媒体流向受众。此时的传播被看作一种线性的信息传递,是一种“严肃”话语的输出,带有浓厚的目的性和工具性。从仪式传播视角出发,研究发现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通过对论坛主题的选择、仪式隐喻的营造、媒介事件的建构、“在场”的聚合等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线性信息传递模式,实现了文化和意义的共享。且作为媒介的论坛通过对城市经济形象、文化形象、生态形象的再现,建构起“人—论坛—城市”之间的亲密印象,呈现出更加立体、多面的城市形象,形成城市形象、城市意象和地方感合围的城市传播新格局,凸显了信息的价值革新与城市文化认同,可被视为城市发展的另一种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传播
国际论坛
城市形象
城市传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动员与共栖:行动者网络理论下反贫困传播研究——基于湘西十八洞村的田野考察
被引量:
4
9
作者
周孟杰
卢金婷
张晔
《未来传播》
CSSCI
2022年第5期27-36,共10页
反贫困传播既是一场以主流媒体为核心行动者的社会动员,也是一种藉由人与非人相互交织、彼此合作,共同形塑而成的意义之网。该研究将行动者网络理论中的转译视为分析框架,来考察反贫困传播网络是如何建构的。研究发现,主流媒体、数字平...
反贫困传播既是一场以主流媒体为核心行动者的社会动员,也是一种藉由人与非人相互交织、彼此合作,共同形塑而成的意义之网。该研究将行动者网络理论中的转译视为分析框架,来考察反贫困传播网络是如何建构的。研究发现,主流媒体、数字平台、基层组织彼此之间交融共栖,共构编织成一张具有动态性、关系性的反贫困传播网络。另外,将媒介作为非人的行动者,探讨其如何与众多异质行动者产生联结并相互转译的过程,可以视作反贫困传播的新研究路径之一。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作为一种宏观后设理论,为反贫困传播提供了实践经验、话语体系与理论资源。中国反贫困传播与实践不仅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为世界各国贡献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的智慧与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实践
反贫困传播
田野考察
返乡青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供需错配到要素优化:后疫情时代浙江影院的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戴硕
《未来传播》
CSSCI
2022年第1期118-125,共8页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冲击了很多行业。对影视产业来说,电影终端放映市场是“重灾区”,且这种影响还将在后疫情时代持续存在。影院危机并非从2020年才出现,而是长期以来供需错配所导致的必然现象,因此后疫情时代影院行业亟需推进供给侧改...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冲击了很多行业。对影视产业来说,电影终端放映市场是“重灾区”,且这种影响还将在后疫情时代持续存在。影院危机并非从2020年才出现,而是长期以来供需错配所导致的必然现象,因此后疫情时代影院行业亟需推进供给侧改革,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化解危机。浙江影院业探索了减量提质、多元放映、融合思维、技术升级等路径,为后疫情时代中国影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现实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影院
供给侧改革
现实进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沉浸、交互、多维:数智化图像国际传播研究——从《清明上河图》到《千年调·宋代人物画谱》
被引量:
1
11
作者
高牧星
《未来传播》
CSSCI
2024年第2期77-84,共8页
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传播媒介,图像在世界交往和国际传播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伴随5G、AR、VR等技术的普及,以图像为媒介的文化传播进入数智时代。文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找出2010年上海世博会数字版《清明上河图》...
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传播媒介,图像在世界交往和国际传播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伴随5G、AR、VR等技术的普及,以图像为媒介的文化传播进入数智时代。文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找出2010年上海世博会数字版《清明上河图》与2023年中央电视总台CGTN海外传播节目《千年调·宋代人物画谱》数字特展这两个项目以文化原真性为核心、以沉浸式交互为重点、以多维体验为目标的跃迁路径,为提升中国传统图像的国际传播效果、推进数字中国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方向与思考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韵文化
国际传播
数智化
《清明上河图》
《千年调·宋代人物画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卜世臣《冬青记》及相关史实考论
12
作者
伏涤修
《未来传播》
CSSCI
2021年第6期75-83,122,共10页
南宋帝陵被盗掘事件是宋末元初发生在浙江的华夏痛史,明代嘉兴人卜世臣创作的传奇《冬青记》是现知专门反映宋陵被盗掘事件的唯一戏曲作品。《冬青记》主要情节内容具有史载和稗记依据,但剧作对首恶者杨髡和忠义之士的结局安排有违史实...
南宋帝陵被盗掘事件是宋末元初发生在浙江的华夏痛史,明代嘉兴人卜世臣创作的传奇《冬青记》是现知专门反映宋陵被盗掘事件的唯一戏曲作品。《冬青记》主要情节内容具有史载和稗记依据,但剧作对首恶者杨髡和忠义之士的结局安排有违史实,泯灭了掘陵事件的历史悲剧性。作者将毁护宋陵事件定位为忠奸对峙的历史个案,使得此剧终究只成为一个劝惩教化主旨的"小历史化"戏曲作品。《冬青记》具有鲜明的浙江历史文化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卜世臣
《冬青记》
考述
史实
辨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沉浸式新闻(VR/AR):演进历程、创新路径及行业影响
被引量:
13
13
作者
董卫民
《未来传播》
CSSCI
2021年第4期41-47,120-121,共9页
沉浸式新闻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依托,是基于沉浸传播的一种互联网新闻形态,在目前新闻生态中,尚属于"试验品种";中国的沉浸式新闻发展演进历程以21世纪第二个10年为开端,以"沉浸"和"临场"为基本特征。它通...
沉浸式新闻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依托,是基于沉浸传播的一种互联网新闻形态,在目前新闻生态中,尚属于"试验品种";中国的沉浸式新闻发展演进历程以21世纪第二个10年为开端,以"沉浸"和"临场"为基本特征。它通过人机交互技术应用手段,在新闻呈现方式、内容生产和接收模式上进行创新探索,为深度报道、新闻教育和媒体融合等带来新的行业发展机遇。但是,对于新技术驱动下的沉浸式新闻而言,其未来发展固然可期,"具身"而来的"虚拟现实与客观现实"悖论,也制约着它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新闻
演进历程
创新路径
行业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G赋能短视频在中国科学传播体系中的内容重构与价值体现
被引量:
12
14
作者
曾静平
卫玎
《未来传播》
2019年第6期28-34,共7页
中国科学传播的资讯内容正纳入科技创新文化复兴的全媒体传播体系,5G赋能技术、云技术、超级计算机技术等高精尖科学传播技术,为全媒体科学传播的传播渠道、传播形式、传播受众加持出全新且全情的传播效果。在习总书记强调的媒体融合向...
中国科学传播的资讯内容正纳入科技创新文化复兴的全媒体传播体系,5G赋能技术、云技术、超级计算机技术等高精尖科学传播技术,为全媒体科学传播的传播渠道、传播形式、传播受众加持出全新且全情的传播效果。在习总书记强调的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全媒体发展方略指引下,中国科学传播向何处延展,中国科学传播的传播技术、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受众产生了何种根本性的变化,尤其值得悉心关注和认真研究。为切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缩小数字鸿沟、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效能,作为一种新兴的移动社交媒体,短视频具有准入门槛低、趣味性强等优势,能够打破科学知识在传播和理解过程中的壁垒以及实现以社交为纽带的知识共享,全媒体视域下的中国科学传播内容在抖音短视频等领域将如何作为,是一个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赋能
全媒体
科学传播
短视频
内容重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格、孤独感与错失焦虑感对微信朋友圈使用的影响
被引量:
3
15
作者
陈婉姬
李莹
《未来传播》
2019年第6期94-102,共9页
从个人的人格特质及心理状态出发,考察大五人格、孤独感和错失焦虑感对微信朋友圈使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外倾性人格、错失焦虑感与微信朋友圈的使用强度、自我表露以及社交互动均呈现正相关;宜人性人格与微信朋友圈使用强度、自我...
从个人的人格特质及心理状态出发,考察大五人格、孤独感和错失焦虑感对微信朋友圈使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外倾性人格、错失焦虑感与微信朋友圈的使用强度、自我表露以及社交互动均呈现正相关;宜人性人格与微信朋友圈使用强度、自我表露正相关;神经质人格与朋友圈自我表露负相关;孤独感与朋友圈使用强度正相关。研究结论为解释社交网络中的社交生态变化及用户使用行为的转换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孤独感
错失焦虑感
微信朋友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媒体融合的消费体验转向:以游戏直播网站Twitch.tv为例
16
作者
石磊
李慧敏
《未来传播》
CSSCI
2024年第5期41-47,共7页
Twitch.tv将消费者体验作为制胜法宝,从众多直播平台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其吸引消费者的举措包括体验方式上赋权消费者参与,营造数字在场感、社群共同体验感;体验效力上使消费者“卷入”媒介事件,营造“现场直播”的同感体验;体验群...
Twitch.tv将消费者体验作为制胜法宝,从众多直播平台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其吸引消费者的举措包括体验方式上赋权消费者参与,营造数字在场感、社群共同体验感;体验效力上使消费者“卷入”媒介事件,营造“现场直播”的同感体验;体验群体上深耕频道间的融通,以聚合消费者,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中国电视媒体以及媒体深度融合实践可以借鉴Twitch.tv的经验,以“消费者体验”为引擎,将“消费者体验+平台化”作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新思路,把分布在电视、移动终端(如手机)、桌面终端(如电脑)的不同消费者聚合起来,从而发现、锁定和货币化消费者,使媒体、消费者、赢利机会共处生态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直播网站
Twitch.tv
媒体融合
消费者体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纪录片理论与“索引性”之争
17
作者
聂欣如
《未来传播》
CSSCI
2024年第3期114-120,共7页
“index”这个概念在中文里既可以翻译成“索引”也可以翻译成“指示”,但中文的索引和指示并不是同义的概念,索引对于影像来说是与对象的一一对应,指示则是相对符号而言的象征。尼科尔斯强调了“index”概念指示性的一面,因此将虚构影...
“index”这个概念在中文里既可以翻译成“索引”也可以翻译成“指示”,但中文的索引和指示并不是同义的概念,索引对于影像来说是与对象的一一对应,指示则是相对符号而言的象征。尼科尔斯强调了“index”概念指示性的一面,因此将虚构影像和动画都纳入了纪录片范畴。这种片面的做法不仅导致尼科尔斯对“声音”索引性的无限夸大,同时也导致像“间接索引”这种似是而非概念的出现。这些说法和概念无论是从历史上看还是从逻辑上看,都是站不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尼科尔斯
索引
间接索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身体传播视域下清初到民国发辫认同的变奏及启示
被引量:
1
18
作者
谢建东
《未来传播》
CSSCI
2023年第2期65-76,共12页
从清初薙发令到清末民初的剪辫运动,作为传播的身体虽然都在权力的规制之下,但理论基础却不相同。由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传播和实践,发辫认同问题的各个层面在清末民初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在民国之后逐渐丧失政治认同意义,这其实也是...
从清初薙发令到清末民初的剪辫运动,作为传播的身体虽然都在权力的规制之下,但理论基础却不相同。由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传播和实践,发辫认同问题的各个层面在清末民初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在民国之后逐渐丧失政治认同意义,这其实也是作为传播的身体的政治脱敏。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政治化倾向、对身体传播功能的应用性开发等,使作为传播的身体在政治脱敏之后,存在再次敏感的隐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传播
民族国家观念
权力理论
发辫认同
变奏及启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主流纪录片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综述
19
作者
无
《未来传播》
CSSCI
2022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2022年4月22日至24日,以“面向人类声像艺术共同体构建的中国主流纪录片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主流纪录片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浙江传媒学院钱塘校区举行。论坛由浙江传媒学院和央视网-秧纪录联合主办,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浙...
2022年4月22日至24日,以“面向人类声像艺术共同体构建的中国主流纪录片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主流纪录片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浙江传媒学院钱塘校区举行。论坛由浙江传媒学院和央视网-秧纪录联合主办,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梁碧波纪录片工作室共同承办。论坛开幕式由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姚争教授主持,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李文冰教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浙江传媒学院
副校长
声像艺术
工作室
梁碧波
央视网
高峰论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电影东南亚传播:“电懋”影片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
1
20
作者
张经武
赵婷婷
《未来传播》
CSSCI
2022年第3期83-90,142,共9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地区电影热销东南亚,“电懋”影片是重要推手也是核心代表。“电懋”影片以广泛深入的跨国发行与院线渠道为产业基础,通过能使东南亚观众产生共情与认同的文本策略,通过务实且有针对性的媒介传播策略,造就了中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地区电影热销东南亚,“电懋”影片是重要推手也是核心代表。“电懋”影片以广泛深入的跨国发行与院线渠道为产业基础,通过能使东南亚观众产生共情与认同的文本策略,通过务实且有针对性的媒介传播策略,造就了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一段繁华景观。对于21世纪中国电影的东南亚传播,“电懋”影片的这些历史经验极具启示意义。其中蕴含的扩大文化通约性、畅通传播渠道、优化传播环境等电影跨文化传播规律和智慧仍然适用于今天。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新契机下,及时梳理和总结这些历史经验,不仅必要,而且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东南亚传播
电懋
香港地区电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相对剥夺感:社交媒体使用对社会心态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殿元
张良悦
机构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未来传播》
CSSCI
2024年第5期31-40,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媒体文化对新时代中国创新型发展的理论支援和实践路径”(21AXW010)。
文摘
基于相对剥夺感理论,通过社会比较和相对剥夺感的间接效应,构建社交媒体使用对社会心态影响的链式中介模型。运用调查法和统计软件SPSS,对当下社交媒体使用与社会心态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使用显著影响社会比较和相对剥夺感,链式中介效应表明社交媒体使用依次通过社会比较和相对剥夺感两个环节,显著影响社会价值观、社会认知和社会情绪。当大量的社会个体产生相对剥夺感时,个体层面的负面情绪就会通过群体进而引起整个社会心态的变化。
关键词
社交媒体使用
社会比较
相对剥夺感
社会心态
链式中介效应
分类号
G206.2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体制内作者的身份认同与学院派导演的艺术表达——曹保平导演创作论
2
作者
申朝晖
机构
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未来传播》
CSSCI
2021年第1期92-98,共7页
基金
国家重大招标课题“影视剧与游戏融合发展及审美趋势研究”(18ZD13)。
文摘
曹保平是当下成就最高的学院派导演之一。区别于同龄的"第六代"导演,他自觉以一种"体制内作者"的身份认同在商业与艺术之间保持着某种难得的平衡。曹氏电影偏爱犯罪题材,他以类型为基础、以现实为底色,通过类型杂糅和复杂叙事进行作者性表达和复杂人性的探讨。曹保平的学院派身份影响了他的电影观念及导演风格的形成,他以剧情片为基础兼顾电影市场与电影艺术的平衡是当前中国电影工业化美学发展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曹保平
学院派
类型叙事
新力量导演
分类号
J91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简介
3
出处
《未来传播》
CSSCI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文摘
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是浙江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任中心主任为浙江传媒学院副院长李文冰教授,常务副主任为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欣教授。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能力、推进新闻传播学高水平学科建设为旨归,对接国家和浙江重大发展战略需求,主要研究方向涵盖三个领域:(1)融媒体环境下传播学理论范式创新研究;(2)融媒体环境下的文学传播研究;(3)数字技术赋能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传播学理论
新闻传播学
融媒体环境
重大发展战略
传播与文化产业
哲学社会科学
浙江传媒学院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G124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体、内容与媒介:全球传播中的价值博弈与悖论
被引量:
1
4
作者
高冉
机构
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未来传播》
CSSCI
2023年第4期50-59,共10页
基金
海南省意识形态与舆论研究基地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国际传播中的伦理问题与规制研究”(2023HQZZ03)。
文摘
借助于新的信息传播技术,全球传播活动的体量和频率大幅增加,而其所牵涉的伦理价值悖论亦愈发凸显,其中,国家安全与个人隐私、新闻真实与国家利益、互联网中立性与平台垄断,分别在传播的主体、内容、媒介三个维度上构成了当下全球传播中最重要的价值对立。因而,本研究具体论述了全球传播中:国家、个人、安全、隐私四个要素的价值博弈模型;假新闻的传播机制和牵涉的价值;由平台数据垄断而形成的“平台主义”,导致传媒生态原有的“权—责—利”平衡被打破,其与透明原则的悖论引发的传媒伦理问题。最终,信息近用权的保障、复杂性研究的突破、对新闻真实的正确认识、重视平台媒体用户并通过制度手段确保其平等的参与地位,将是解决当下全球传播伦理问题的纾困之道。
关键词
全球传播
国家安全
个人隐私
新闻真实
互联网中立性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尚书》的新闻传播史料特征及其价值——兼及中国新闻传播史料发展历程
5
作者
倪延年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未来传播》
CSSCI
2022年第2期86-93,121,共9页
文摘
文章介绍了《尚书》及其《盘庚》(上中下)的产生、沿革、演进、变化和流传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尚书》及其《盘庚上》《盘庚中》《盘庚下》所具有的新闻传播史料特征属性和学术价值,提出了《尚书》是现存最早的中国新闻传播史料文献,《盘庚》篇则是现存最早的新闻传播史料文献之一的观点。在《尚书》之后,中国新闻传播史料的历史进程可以划分为上古、远古、近古、近代和当代等五个发展阶段。
关键词
《尚书·盘庚》研究
新闻史料
中国新闻史料学理论
分类号
G219.29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厚码”:社交媒体的可见性想象与表达策略——对微博账号“@PITD亚洲虐待博士组织”的经验考察
6
作者
周睿鸣
王祎琛
机构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
出处
《未来传播》
CSSCI
2022年第6期39-46,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算法策展的新闻创新研究”(20CXW006)。
文摘
社交媒体用户如何在公共空间中能动地调节传播行为的可见性及其边界变动?束缚性公共表达如何折射我们对社交媒体可见性的想象?“厚码”这一意象可概括传播主体在社交媒体中想象其可见性并以匿名策略表达的过程。该意象历史性地展示了社交媒体成为日常媒介使用的渠道以后,作为传播主体的互联网用户对传播实践之公私边界的区隔,折射了一部分互联网用户可观的数字媒介素养和对社交媒体中介可见性的能动实践。不过,意在深度掩藏的厚码也揭开了互联网用户在数字媒介高度不确定变迁中应对预期外的传播后果时采取的实用主义的社交回避。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可见性
厚码
社交回避
分类号
G206.2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新名词到关键概念:“电影工业美学”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石小溪
周奕昕
机构
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未来传播》
CSSCI
2024年第1期102-111,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翻译史视域下中国电影理论研究(1911—1949)”(21CC176)。
文摘
承继了历史语义学研究方法的概念史,强调概念与社会、语言与历史之间的密切关联。将已成为当前中国电影三大原创理论之一的“电影工业美学”置于该视角下分析,人们能从一个学术新名词成为关键概念的历程里,窥见中国电影历史在其中的沉淀和解释。通过找友军、打靶子、创造家族式概念集群三种话语策略,“电影工业美学”在短短几年间不断扩大着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主动纳入“中国电影学派”以及展开与时俱进的自我调适,“电影工业美学”不仅切中了时代的发展脉搏,还成为了“时代理论的语言方案”与“修辞的时代方案”,而这也正是其从一个新名词成为中国电影学术领域关键概念的核心原因所在。
关键词
概念史
电影工业美学
话语策略
分类号
J90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媒介的国际论坛:一种仪式传播视阈下的城市发展路径
被引量:
3
8
作者
裴永刚
韦玮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传播研究院
出处
《未来传播》
CSSCI
2023年第2期54-64,共11页
基金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双循环”新格局下中国数字版权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21&ZD322)
2022年国家社科项目“‘双循环’新格局下中国对外出版体系创新发展研究”(22XWB0078)
2022年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分享式社交媒体下青年的媒体朝圣行为与媒介地方感研究”(CYS22318)。
文摘
传统的城市传播多以宣传片、纪录片等为载体,经由大众媒体流向受众。此时的传播被看作一种线性的信息传递,是一种“严肃”话语的输出,带有浓厚的目的性和工具性。从仪式传播视角出发,研究发现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通过对论坛主题的选择、仪式隐喻的营造、媒介事件的建构、“在场”的聚合等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线性信息传递模式,实现了文化和意义的共享。且作为媒介的论坛通过对城市经济形象、文化形象、生态形象的再现,建构起“人—论坛—城市”之间的亲密印象,呈现出更加立体、多面的城市形象,形成城市形象、城市意象和地方感合围的城市传播新格局,凸显了信息的价值革新与城市文化认同,可被视为城市发展的另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仪式传播
国际论坛
城市形象
城市传播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员与共栖:行动者网络理论下反贫困传播研究——基于湘西十八洞村的田野考察
被引量:
4
9
作者
周孟杰
卢金婷
张晔
机构
长沙学院马栏山新媒体学院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视听》编辑部
出处
《未来传播》
CSSCI
2022年第5期27-36,共10页
基金
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青年的数字媒介实践研究”(21YJC860029)
2021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南乡村媒介治理实践及创新路径研究”(21B0777)。
文摘
反贫困传播既是一场以主流媒体为核心行动者的社会动员,也是一种藉由人与非人相互交织、彼此合作,共同形塑而成的意义之网。该研究将行动者网络理论中的转译视为分析框架,来考察反贫困传播网络是如何建构的。研究发现,主流媒体、数字平台、基层组织彼此之间交融共栖,共构编织成一张具有动态性、关系性的反贫困传播网络。另外,将媒介作为非人的行动者,探讨其如何与众多异质行动者产生联结并相互转译的过程,可以视作反贫困传播的新研究路径之一。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作为一种宏观后设理论,为反贫困传播提供了实践经验、话语体系与理论资源。中国反贫困传播与实践不仅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且为世界各国贡献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的智慧与经验。
关键词
媒介实践
反贫困传播
田野考察
返乡青年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供需错配到要素优化:后疫情时代浙江影院的研究
被引量:
1
10
作者
戴硕
机构
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
出处
《未来传播》
CSSCI
2022年第1期118-125,共8页
基金
2019年浙江省媒体传播优化协同创新中心
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课题“‘影视寒冬’背景下浙江影视产业现状、困境与对策调研”(19ZJCW0205)。
文摘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冲击了很多行业。对影视产业来说,电影终端放映市场是“重灾区”,且这种影响还将在后疫情时代持续存在。影院危机并非从2020年才出现,而是长期以来供需错配所导致的必然现象,因此后疫情时代影院行业亟需推进供给侧改革,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化解危机。浙江影院业探索了减量提质、多元放映、融合思维、技术升级等路径,为后疫情时代中国影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现实进路。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影院
供给侧改革
现实进路
分类号
J946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沉浸、交互、多维:数智化图像国际传播研究——从《清明上河图》到《千年调·宋代人物画谱》
被引量:
1
11
作者
高牧星
机构
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博士后站
出处
《未来传播》
CSSCI
2024年第2期77-84,共8页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中国艺术解剖学学理解读与实践研究”(21NDQN263YB)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新中国高等美术院校造型基础教学研究(1949—1999)”(2022M713663)。
文摘
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传播媒介,图像在世界交往和国际传播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伴随5G、AR、VR等技术的普及,以图像为媒介的文化传播进入数智时代。文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找出2010年上海世博会数字版《清明上河图》与2023年中央电视总台CGTN海外传播节目《千年调·宋代人物画谱》数字特展这两个项目以文化原真性为核心、以沉浸式交互为重点、以多维体验为目标的跃迁路径,为提升中国传统图像的国际传播效果、推进数字中国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方向与思考路径。
关键词
宋韵文化
国际传播
数智化
《清明上河图》
《千年调·宋代人物画谱》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卜世臣《冬青记》及相关史实考论
12
作者
伏涤修
机构
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研究院
出处
《未来传播》
CSSCI
2021年第6期75-83,122,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历史题材创作研究”(20ZD23)
文摘
南宋帝陵被盗掘事件是宋末元初发生在浙江的华夏痛史,明代嘉兴人卜世臣创作的传奇《冬青记》是现知专门反映宋陵被盗掘事件的唯一戏曲作品。《冬青记》主要情节内容具有史载和稗记依据,但剧作对首恶者杨髡和忠义之士的结局安排有违史实,泯灭了掘陵事件的历史悲剧性。作者将毁护宋陵事件定位为忠奸对峙的历史个案,使得此剧终究只成为一个劝惩教化主旨的"小历史化"戏曲作品。《冬青记》具有鲜明的浙江历史文化元素。
关键词
卜世臣
《冬青记》
考述
史实
辨析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沉浸式新闻(VR/AR):演进历程、创新路径及行业影响
被引量:
13
13
作者
董卫民
机构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未来传播》
CSSCI
2021年第4期41-47,120-121,共9页
文摘
沉浸式新闻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依托,是基于沉浸传播的一种互联网新闻形态,在目前新闻生态中,尚属于"试验品种";中国的沉浸式新闻发展演进历程以21世纪第二个10年为开端,以"沉浸"和"临场"为基本特征。它通过人机交互技术应用手段,在新闻呈现方式、内容生产和接收模式上进行创新探索,为深度报道、新闻教育和媒体融合等带来新的行业发展机遇。但是,对于新技术驱动下的沉浸式新闻而言,其未来发展固然可期,"具身"而来的"虚拟现实与客观现实"悖论,也制约着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沉浸式新闻
演进历程
创新路径
行业影响
分类号
G210.7 [文化科学—新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5G赋能短视频在中国科学传播体系中的内容重构与价值体现
被引量:
12
14
作者
曾静平
卫玎
机构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出处
《未来传播》
2019年第6期28-34,共7页
文摘
中国科学传播的资讯内容正纳入科技创新文化复兴的全媒体传播体系,5G赋能技术、云技术、超级计算机技术等高精尖科学传播技术,为全媒体科学传播的传播渠道、传播形式、传播受众加持出全新且全情的传播效果。在习总书记强调的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全媒体发展方略指引下,中国科学传播向何处延展,中国科学传播的传播技术、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受众产生了何种根本性的变化,尤其值得悉心关注和认真研究。为切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缩小数字鸿沟、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效能,作为一种新兴的移动社交媒体,短视频具有准入门槛低、趣味性强等优势,能够打破科学知识在传播和理解过程中的壁垒以及实现以社交为纽带的知识共享,全媒体视域下的中国科学传播内容在抖音短视频等领域将如何作为,是一个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关键词
5G赋能
全媒体
科学传播
短视频
内容重构
分类号
G206.2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格、孤独感与错失焦虑感对微信朋友圈使用的影响
被引量:
3
15
作者
陈婉姬
李莹
机构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深圳大学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未来传播》
2019年第6期94-102,共9页
文摘
从个人的人格特质及心理状态出发,考察大五人格、孤独感和错失焦虑感对微信朋友圈使用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外倾性人格、错失焦虑感与微信朋友圈的使用强度、自我表露以及社交互动均呈现正相关;宜人性人格与微信朋友圈使用强度、自我表露正相关;神经质人格与朋友圈自我表露负相关;孤独感与朋友圈使用强度正相关。研究结论为解释社交网络中的社交生态变化及用户使用行为的转换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人格
孤独感
错失焦虑感
微信朋友圈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媒体融合的消费体验转向:以游戏直播网站Twitch.tv为例
16
作者
石磊
李慧敏
机构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出处
《未来传播》
CSSCI
2024年第5期41-4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媒介新变迁与新消费主义研究”(18BXW085)。
文摘
Twitch.tv将消费者体验作为制胜法宝,从众多直播平台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其吸引消费者的举措包括体验方式上赋权消费者参与,营造数字在场感、社群共同体验感;体验效力上使消费者“卷入”媒介事件,营造“现场直播”的同感体验;体验群体上深耕频道间的融通,以聚合消费者,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中国电视媒体以及媒体深度融合实践可以借鉴Twitch.tv的经验,以“消费者体验”为引擎,将“消费者体验+平台化”作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新思路,把分布在电视、移动终端(如手机)、桌面终端(如电脑)的不同消费者聚合起来,从而发现、锁定和货币化消费者,使媒体、消费者、赢利机会共处生态圈。
关键词
游戏直播网站
Twitch.tv
媒体融合
消费者体验
分类号
G206.2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纪录片理论与“索引性”之争
17
作者
聂欣如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出处
《未来传播》
CSSCI
2024年第3期114-120,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艺术学重点项目“中国主流纪录片创作与批评发展研究”(21AC003)。
文摘
“index”这个概念在中文里既可以翻译成“索引”也可以翻译成“指示”,但中文的索引和指示并不是同义的概念,索引对于影像来说是与对象的一一对应,指示则是相对符号而言的象征。尼科尔斯强调了“index”概念指示性的一面,因此将虚构影像和动画都纳入了纪录片范畴。这种片面的做法不仅导致尼科尔斯对“声音”索引性的无限夸大,同时也导致像“间接索引”这种似是而非概念的出现。这些说法和概念无论是从历史上看还是从逻辑上看,都是站不住的。
关键词
纪录片
尼科尔斯
索引
间接索引
分类号
J95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身体传播视域下清初到民国发辫认同的变奏及启示
被引量:
1
18
作者
谢建东
机构
云南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未来传播》
CSSCI
2023年第2期65-76,共12页
文摘
从清初薙发令到清末民初的剪辫运动,作为传播的身体虽然都在权力的规制之下,但理论基础却不相同。由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传播和实践,发辫认同问题的各个层面在清末民初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在民国之后逐渐丧失政治认同意义,这其实也是作为传播的身体的政治脱敏。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政治化倾向、对身体传播功能的应用性开发等,使作为传播的身体在政治脱敏之后,存在再次敏感的隐忧。
关键词
身体传播
民族国家观念
权力理论
发辫认同
变奏及启示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主流纪录片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综述
19
作者
无
机构
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
出处
《未来传播》
CSSCI
2022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文摘
2022年4月22日至24日,以“面向人类声像艺术共同体构建的中国主流纪录片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主流纪录片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浙江传媒学院钱塘校区举行。论坛由浙江传媒学院和央视网-秧纪录联合主办,浙江传媒学院电视艺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梁碧波纪录片工作室共同承办。论坛开幕式由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姚争教授主持,浙江传媒学院副校长李文冰教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
关键词
纪录片
浙江传媒学院
副校长
声像艺术
工作室
梁碧波
央视网
高峰论坛
分类号
J9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电影东南亚传播:“电懋”影片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
1
20
作者
张经武
赵婷婷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出处
《未来传播》
CSSCI
2022年第3期83-90,142,共9页
基金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影响下的中国文学东南亚传播现状与路径研究”(13BXW006)。
文摘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地区电影热销东南亚,“电懋”影片是重要推手也是核心代表。“电懋”影片以广泛深入的跨国发行与院线渠道为产业基础,通过能使东南亚观众产生共情与认同的文本策略,通过务实且有针对性的媒介传播策略,造就了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一段繁华景观。对于21世纪中国电影的东南亚传播,“电懋”影片的这些历史经验极具启示意义。其中蕴含的扩大文化通约性、畅通传播渠道、优化传播环境等电影跨文化传播规律和智慧仍然适用于今天。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新契机下,及时梳理和总结这些历史经验,不仅必要,而且重要。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东南亚传播
电懋
香港地区电影
分类号
J992.6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相对剥夺感:社交媒体使用对社会心态的影响研究
张殿元
张良悦
《未来传播》
CSSCI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体制内作者的身份认同与学院派导演的艺术表达——曹保平导演创作论
申朝晖
《未来传播》
CSSCI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简介
《未来传播》
CSSCI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主体、内容与媒介:全球传播中的价值博弈与悖论
高冉
《未来传播》
CSSCI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尚书》的新闻传播史料特征及其价值——兼及中国新闻传播史料发展历程
倪延年
《未来传播》
CSSCI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厚码”:社交媒体的可见性想象与表达策略——对微博账号“@PITD亚洲虐待博士组织”的经验考察
周睿鸣
王祎琛
《未来传播》
CSSCI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从新名词到关键概念:“电影工业美学”研究
石小溪
周奕昕
《未来传播》
CSSCI
202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作为媒介的国际论坛:一种仪式传播视阈下的城市发展路径
裴永刚
韦玮
《未来传播》
CSSCI
202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动员与共栖:行动者网络理论下反贫困传播研究——基于湘西十八洞村的田野考察
周孟杰
卢金婷
张晔
《未来传播》
CSSCI
202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从供需错配到要素优化:后疫情时代浙江影院的研究
戴硕
《未来传播》
CSSCI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沉浸、交互、多维:数智化图像国际传播研究——从《清明上河图》到《千年调·宋代人物画谱》
高牧星
《未来传播》
CSSCI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卜世臣《冬青记》及相关史实考论
伏涤修
《未来传播》
CSSCI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沉浸式新闻(VR/AR):演进历程、创新路径及行业影响
董卫民
《未来传播》
CSSCI
2021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5G赋能短视频在中国科学传播体系中的内容重构与价值体现
曾静平
卫玎
《未来传播》
2019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人格、孤独感与错失焦虑感对微信朋友圈使用的影响
陈婉姬
李莹
《未来传播》
201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媒体融合的消费体验转向:以游戏直播网站Twitch.tv为例
石磊
李慧敏
《未来传播》
CSSCI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纪录片理论与“索引性”之争
聂欣如
《未来传播》
CSSCI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身体传播视域下清初到民国发辫认同的变奏及启示
谢建东
《未来传播》
CSSCI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中国主流纪录片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综述
无
《未来传播》
CSSCI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中国电影东南亚传播:“电懋”影片的历史经验
张经武
赵婷婷
《未来传播》
CSSCI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