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作品数2393被引量7879H指数32
本刊是中国文物考古大省河南惟一的考古学专业期刊,集考古学资料性和学术性为一体,是河南乃至全国发表文物考古研究成果的重要园地。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1-9928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41-1014/K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2,393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都兰哇沿水库古墓葬出土纺织品文物初探
1
作者 高志伟 张小云 严明圣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3-131,共9页
本文在分析、研究都兰哇沿水库古代墓葬群出土纺织品的编织工艺、图案的基础上,通过与当地及其他地区相关的文物进行比较,对该批纺织品文物的年代及来源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青海 都兰 哇沿 纺织品
原文传递
再论后冈一期文化
2
作者 冯宝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69,共8页
后冈一期文化主要分布于太行山东麓走廊地区,根据相关出土遗存的类型学研究将其分为延续发展的四期,年代距今6500~5900年,其主要源头是本地下潘汪文化,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了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后冈一期文化 文化面貌 分期 年代
原文传递
河南叶县余庄遗址M10发掘简报 被引量:3
3
作者 吴伟华 张雯 +2 位作者 樊温泉 郁灵杰(绘图) 翟超(照相)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37,F0002,共6页
为配合叶县标准化厂房建设,2020年8月至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余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一批房基、灰坑、窖穴和墓葬等遗存。其中,M10规模大、等级高,是目前在河南境内发现的随葬器物最为丰富的龙山时期墓葬,为研究龙... 为配合叶县标准化厂房建设,2020年8月至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余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一批房基、灰坑、窖穴和墓葬等遗存。其中,M10规模大、等级高,是目前在河南境内发现的随葬器物最为丰富的龙山时期墓葬,为研究龙山时期的礼制和社会复杂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县 余庄遗址 龙山时期墓葬 礼制
原文传递
略论闽江下游流域距今6500~2700年环境演变与古文化变迁
4
作者 吴卫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62,102,共9页
通过近年在闽江下游流域开展的史前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的最新进展,并结合本区域距今6500~2700年气候波动及海陆变迁等古环境演变的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从各时期史前遗址的时空分布、经济模式以及古文化的兴衰交替等方面对本区域史前文化... 通过近年在闽江下游流域开展的史前遗址考古调查与研究的最新进展,并结合本区域距今6500~2700年气候波动及海陆变迁等古环境演变的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从各时期史前遗址的时空分布、经济模式以及古文化的兴衰交替等方面对本区域史前文化对古环境变迁的响应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下游流域 全新世 环境演变 古文化变迁
原文传递
唐长安城太平坊出土白瓷残片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齐菲 温睿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3-118,共6页
本文对长安城太平坊白瓷样本的显微结构、化学组成等进行测试分析,探讨了唐代白瓷的来源、烧制工艺、生产和运输情况。并从消费端的角度分析探究了唐代平民的白瓷消费需求。为进一步研究唐代白瓷生产和唐代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关键词 唐代 白瓷 产地 制作工艺
原文传递
浅谈田野考古动物遗存采集 被引量:3
6
作者 侯彦峰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27,共6页
田野考古动物遗存采集是动物考古学研究的关键环节之一,受人为控制,本文着重讨论了采集过程、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旨在推进采集的规范化、科学性和完整度,为深入开展动物考古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原始资料。
关键词 动物考古学 动物遗存 采集方法
原文传递
河南正阳铁佛寺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发掘简报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小虎 周润山 +1 位作者 齐雪义 孙贺(绘图)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20,共11页
2017年,为配合息邢高速的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正阳铁佛寺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3400平方米。共清理灰坑64座、灰沟8条、水井4眼、陶窑1座,出土有陶器、瓷器、石器、铁器等,其中以二里头文化遗存最为丰富。这次考古发... 2017年,为配合息邢高速的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正阳铁佛寺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3400平方米。共清理灰坑64座、灰沟8条、水井4眼、陶窑1座,出土有陶器、瓷器、石器、铁器等,其中以二里头文化遗存最为丰富。这次考古发掘的成果为二里头文化杨庄类型的分布范围、文化内涵以及二里头文化的南进路线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阳县 铁佛寺遗址 二里头文化
原文传递
河南辉县人民医院墓地唐墓发掘简报
8
作者 曹凌子 师东辉 +2 位作者 杨树刚 张二静(绘图) 胡平昌(摄影)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65,共20页
2017年3~9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辉县人民医院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唐代墓葬25座。这些墓葬排列有序,出土遗物较为丰富,为研究豫北地区唐代的葬制、葬俗提供了实物资料。
关键词 辉县 唐代 墓葬
原文传递
再论棺衽与小腰 被引量:2
9
作者 席乐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4-79,共6页
棺衽作为先秦时期棺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被认为是小腰,也就是榫卯结构中的蝴蝶榫。该文综合文献与考古发现,认为两者非同一种器物。棺衽是麻绳棺束交叉处绕绳系结的结构,小腰是榫卯结构中的蝴蝶榫。考古发现中出土较多的类小腰器物应... 棺衽作为先秦时期棺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被认为是小腰,也就是榫卯结构中的蝴蝶榫。该文综合文献与考古发现,认为两者非同一种器物。棺衽是麻绳棺束交叉处绕绳系结的结构,小腰是榫卯结构中的蝴蝶榫。考古发现中出土较多的类小腰器物应为绞具或绳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棺衽 小腰 绞具 绳扣
原文传递
龙门西山南段两处大型斩山遗迹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明浩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2-107,119,共7页
斩山是营建大型石窟的基本工事,龙门西山南端两处未完成的石窟工程尚保留了斩山施工遗迹,揭示出当时斩山工程的基本工序。同时,斩山遗迹的位置、规模以及壁面上后期补凿的小型窟龛,也反映出工程停工的时代背景。
关键词 龙门石窟 斩山 工程 未完成石窟
原文传递
琉球王国时期中国瓷器的发现与研究述论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荣蓉 秦大树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5-84,共10页
本文对琉球出土中国陶瓷的考古工作与发现情况,以及琉球本土学者和日本学者对相关问题所做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涉及到对出土陶瓷的分类与分期研究、产地研究,以及对琉球发现的元青花与东南亚陶瓷的探讨,使读者可以较全面便捷地了解... 本文对琉球出土中国陶瓷的考古工作与发现情况,以及琉球本土学者和日本学者对相关问题所做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涉及到对出土陶瓷的分类与分期研究、产地研究,以及对琉球发现的元青花与东南亚陶瓷的探讨,使读者可以较全面便捷地了解琉球出土中国瓷器发现和研究情况,并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琉球王国 出土中国陶瓷 考古发现 14-17世纪 海上贸易
原文传递
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经济形态的转变及原因——基于宁夏考古材料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强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7-61,共5页
从考古材料看,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银川以南、宁夏中部地区就形成了以牧业为主的细石器文化,宁夏南部地区则表现为定居农耕业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宁夏地区人群从事的经济生活以畜养、游牧为主。这种经济形态的转变当与环境的变迁、草... 从考古材料看,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银川以南、宁夏中部地区就形成了以牧业为主的细石器文化,宁夏南部地区则表现为定居农耕业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宁夏地区人群从事的经济生活以畜养、游牧为主。这种经济形态的转变当与环境的变迁、草原畜牧的种类、驯养技术的发展、马的驯养和御马器的出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游牧 经济形态 转变
原文传递
山东济南魏家庄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铭 郭俊峰 +9 位作者 仝艳锋 何利 郝素梅 房振 王兴华 刘剑 孙贵红 邓文山 吕凯 刘秀玲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54,146,F0002,I0005,F0003,共34页
2009年~2010年,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济南市魏家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有汉代墓葬95座,多为土坑竖穴墓和砖椁墓,大多保存完好,出土了大量陶、铁、铜及玉等材质的随葬器物,尤为重要的是出土了较多铜印章、铁鼎等器物,为研究济南地区... 2009年~2010年,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济南市魏家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有汉代墓葬95座,多为土坑竖穴墓和砖椁墓,大多保存完好,出土了大量陶、铁、铜及玉等材质的随葬器物,尤为重要的是出土了较多铜印章、铁鼎等器物,为研究济南地区汉代葬制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 魏家庄遗址 汉墓 2009年~2010年
原文传递
夏王朝时期的城市布局与功能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鑫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4,共8页
本文通过对《尚书·禹贡》五服制与目前考古发现的夏王朝时期的几座城址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二里头遗址的考古特征与《尚书·禹贡》所载的五服之制十分吻合,二者在资料上互补。二里头遗址以其作为中心聚落在技术上的优越性,从而... 本文通过对《尚书·禹贡》五服制与目前考古发现的夏王朝时期的几座城址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二里头遗址的考古特征与《尚书·禹贡》所载的五服之制十分吻合,二者在资料上互补。二里头遗址以其作为中心聚落在技术上的优越性,从而成为本地的手工业中心和经济交换的枢纽;其外围的城址分布格局也初步显示,夏王朝在政治上表现出了一种封闭式内向格局,而在经济上则具有一种外向扩张性,这种开放的发展格局为商周时期的城市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王朝时期 二里头遗址 城市布局 五服制
原文传递
河南临颍小商桥建年补正 被引量:1
15
作者 贾洲杰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1-135,共5页
作者以第一手资料并结合史料记载,论证了河南临颍小商桥始建于金代明昌三年,并进而对该桥坐落位置、名称来源和历史沿革做了探究。
关键词 临颍小商桥 建年 金代明昌三年
原文传递
石人沟旧石器遗址2007年发现的石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全家 赵海龙 王晓阳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57,共8页
2007年在石人沟发现的石器,是继2004年和2005年石人沟发现旧石器后的又一发现,共获得黑曜岩石器51件,包括石核、石片、细石叶、石叶、断块和二、三类工具。三类工具包括刮削器、尖刃器和残器。遗址年代应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关键词 石人沟 石器 旧石器时代晚期
原文传递
汉代铜熏炉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金东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3-94,共12页
考古发现中有大量汉代铜质熏炉,它是一种日常生活用器,类型丰富,装饰风格独特。本文拟对汉代铜熏炉进行系统研究,厘清其形制、年代分期、渊源及文化意义等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汉代 熏炉 类型学 文化
原文传递
战国时期鸟柱盘与筒形器研究
18
作者 刘长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59,125,共17页
战国时期的鸟柱盘和筒形器是一类极具地方特色的器物,本文在对其进行类型学和年代学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就其分布地域、起源、功能以及象征意义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战国时期 鸟柱盘 筒形器 经灯
原文传递
试论商代黄河三角洲地区盐业生产的控制
19
作者 王爱民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43,136,共7页
商代晚期开始,商王朝开始开发渤海湾沿岸海盐资源,形成大规模的盐业产区。商代渤海湾盐业生产可以古济水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小区。为加强对盐业生产的控制,商王朝在两个小区建立了许多军事据点,形成由军事控制中心、盐工生活及盔形器... 商代晚期开始,商王朝开始开发渤海湾沿岸海盐资源,形成大规模的盐业产区。商代渤海湾盐业生产可以古济水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小区。为加强对盐业生产的控制,商王朝在两个小区建立了许多军事据点,形成由军事控制中心、盐工生活及盔形器生产区、盐业生产遗址相配合的大规模的盐业生产区。商王朝派驻"亚醜"等族进入渤海湾地区,同时利用归附的"戎"、"纪"等当地土著,牢牢控制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盐业开发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 黄河三角洲 海盐 军事控制
原文传递
对大连地区青铜时代起始时间的探讨
20
作者 刘立丽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9,133,共7页
对于大连地区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多数学者认为是距今4000年左右,以"双砣子一期文化"为准始年,以大嘴子遗址发现的"残青铜戈"为标志。根据"青铜时代"定义,比照我国各地区进入青铜时代的标志,本文认为双... 对于大连地区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多数学者认为是距今4000年左右,以"双砣子一期文化"为准始年,以大嘴子遗址发现的"残青铜戈"为标志。根据"青铜时代"定义,比照我国各地区进入青铜时代的标志,本文认为双砣子文化未进入青铜时代,大连地区的青铜时代始于"双房类型",该文化类型距今3000年左右,大致相当于中原的西周中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地区 青铜时代 双砣子文化 双房类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