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农机装备》

作品数590被引量169H指数3
《中国农机装备》杂志是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机安全报社主办、出版的学术期刊。办刊宗旨为: 立足服务乡村振兴,聚焦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装备和产业发展趋势,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农机装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农机安全报社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2097-3152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0-1891/TH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590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刍议农业机械制造业中的现代加工制造技术
1
作者 陈慧 陆彬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10期37-39,共3页
农业机械制造业在合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积极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攻关,研究更多先进的现代制造技术,将其应用于农业机械设备生产过程中,以提升农业机械的发展水平。目前,传感技术、数字化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制造技术在农业机械制... 农业机械制造业在合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积极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攻关,研究更多先进的现代制造技术,将其应用于农业机械设备生产过程中,以提升农业机械的发展水平。目前,传感技术、数字化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制造技术在农业机械制造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些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行分析,以发挥现代制造技术的应用价值,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对于提高农业机械现代化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制造技术 农业机械制造业 技术应用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在农机装配线中的应用
2
作者 杨健 顾伟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10期44-46,共3页
传统的农机装配线作业方式存在着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已不能满足当前农业机械制造业的需求。工业机器人具有智能、高效、稳定等特点,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装配线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就工业机器人在农机装配线中应用的价值进行研究... 传统的农机装配线作业方式存在着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已不能满足当前农业机械制造业的需求。工业机器人具有智能、高效、稳定等特点,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装配线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就工业机器人在农机装配线中应用的价值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及优化策略,从而为实现农机生产自动化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农机装配线 应用
下载PDF
玉米生产过程中机械化作业技术要点 被引量:1
3
作者 冉春芳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2期26-28,共3页
近年来,砀山地区为了降低玉米种植过程中人工成本投入以及提升生产效率,机械化技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但是从目前实际应用情况来看,由于种植户受到传统种植模式的影响,导致机械化技术无法有效发挥优势,影响了玉米种... 近年来,砀山地区为了降低玉米种植过程中人工成本投入以及提升生产效率,机械化技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但是从目前实际应用情况来看,由于种植户受到传统种植模式的影响,导致机械化技术无法有效发挥优势,影响了玉米种植效率。落实机械化管理技术是推进玉米高产种植的重要措施。基于此,应充分了解当前机械化管理技术并合理应用于玉米种植过程中,以有效提升玉米种植的产量。结合玉米种植的各个环节,采用机械化技术设备,充分发挥机械化种植优势,为玉米高产种植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植 机械化作业 管理技术
下载PDF
甜高粱高效种植及收获机械技术示范推广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智祎 王喜娟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6期75-77,共3页
在介绍甜高粱种植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机械化收获技术的优势,论述了技术示范推广的作用。随着机械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加大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度,进而提高甜高粱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对甜高粱机械种植和收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甜高粱 种植技术 收获机械 农机农艺融合
下载PDF
“专创融合”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
5
作者 宋江 刘丽华 +2 位作者 王明 李衣菲 李玉清 《中国农机装备》 2023年第3期100-102,共3页
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专创融合”度差的问题,以近年来创新创业获奖成果为案例,以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和整机装配工艺为对象,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并实施课程教学。教学实践结果表明,“专创融合”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建设与... 针对《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专创融合”度差的问题,以近年来创新创业获奖成果为案例,以典型零件加工工艺和整机装配工艺为对象,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并实施课程教学。教学实践结果表明,“专创融合”的《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建设与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从事创新创业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创融合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建设与实践
下载PDF
组合式多功能大葱种植机的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任家汕 胡素影 +2 位作者 应俊 颉金亮 李世国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2期2-5,共4页
大葱是我国广泛栽培的调味蔬菜及经济作物,在蔬菜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传统的人工种植大葱的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高等问题,设计了多功能大葱种植机。该种植机通过挖土装置、传输装置、覆土装置、施肥装置、浇水装置、驱动装置... 大葱是我国广泛栽培的调味蔬菜及经济作物,在蔬菜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针对传统的人工种植大葱的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高等问题,设计了多功能大葱种植机。该种植机通过挖土装置、传输装置、覆土装置、施肥装置、浇水装置、驱动装置和视觉识别装置,实现大葱种植的起垄、移栽、覆土、浇水、施肥和避障的功能。仿真结果表明,研究设计的大葱种植机结构合理,操作简单,可满足大葱的自动化移栽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葱种植机 多功能 组合式 设计
下载PDF
茶叶生产机械装备现状与需求趋势浅析
7
作者 罗桂华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5期44-46,共3页
本文分析了中国茶叶生产机械化的现状,揭示了茶园管理、采摘和加工环节的不均衡发展问题。名优茶的生产仍以传统手工作业为主,限制了茶叶生产整体效率的提升。分析了茶园管理中对机械优化的需求,如精确施肥、自动化病虫害防治以及高效... 本文分析了中国茶叶生产机械化的现状,揭示了茶园管理、采摘和加工环节的不均衡发展问题。名优茶的生产仍以传统手工作业为主,限制了茶叶生产整体效率的提升。分析了茶园管理中对机械优化的需求,如精确施肥、自动化病虫害防治以及高效灌溉系统的开发。探讨了采摘贮藏环节中对降低人工依赖、提高采摘效率和保鲜性的机械装备需求增长。最后,指出茶叶加工环节机械化向连续化和自动化生产转变的发展趋势,环保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将作为机械化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须贯穿于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生产 机械化 技术与装备 市场需求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生产管理技术要点
8
作者 王步敏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12期95-97,共3页
为了提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生产效益,增强机械化管理水平,对该种植模式下的机械化生产管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在分析山西省汾阳市自然条件的基础上,阐述了4:4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优越性,并论述了机械化播种技术中的深度调... 为了提高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生产效益,增强机械化管理水平,对该种植模式下的机械化生产管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在分析山西省汾阳市自然条件的基础上,阐述了4:4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优越性,并论述了机械化播种技术中的深度调控与行距设计、中耕除草与追肥管理、滴灌技术在抗旱中的应用,以及大豆与玉米的分时分段收获等关键环节。分析结果表明,科学的机械化管理可显著提高作物的出苗率和生长质量,提升水肥利用效率,增强作物的抗旱能力,同时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与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机械化生产 管理技术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油菜分段收获适收期茎秆剪切力学特性分析
9
作者 李自皓 罗海峰 +1 位作者 谢伟 王修善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2期32-36,共5页
针对油菜分段收获适收期茎秆因含水率高、抗剪强度大,造成割晒作业过程中切割困难的问题,开展油菜茎秆剪切力学特性研究。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配合YYD-1型茎秆强度测定仪对油菜分段收获适收期茎秆剪切力学特性进行试验测定,并运用ANSYS... 针对油菜分段收获适收期茎秆因含水率高、抗剪强度大,造成割晒作业过程中切割困难的问题,开展油菜茎秆剪切力学特性研究。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配合YYD-1型茎秆强度测定仪对油菜分段收获适收期茎秆剪切力学特性进行试验测定,并运用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油菜茎秆剪切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直径为12-18 mm的油菜茎秆最大剪切力范围为234.77-368.31 N,剪切模量范围为0.095-0.136 GPa;最大剪切力与剪切模量试验测试值和模型仿真值的相对误差范围小于10%,说明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研究油菜茎秆剪切力学特性具有可行性。研究结果为油菜分段收获适收期茎秆有限元仿真分析提供了参数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茎秆 分段收获 力学特性 ANSYS
下载PDF
西藏山南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挑战
10
作者 央金格桑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9期109-112,共4页
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西藏山南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当前面临的挑战,包括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不够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薄弱、农机与农艺的结合不够紧密... 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西藏山南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当前面临的挑战,包括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不够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薄弱、农机与农艺的结合不够紧密、农业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结合山南市发展实际,提出优化农业机械化协同发展模式、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水平、优化农业机械化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以加快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率,提升当地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南市 农业机械化 发展现状 挑战
下载PDF
陕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业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震 田智辉 陈雪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1期66-69,共4页
陕西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陕北、关中、陕南三地区不同地理环境下作业设备、品种优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省域内指引性政策及试验示范区近年来种植情况对比,立足于农机农艺相融合... 陕西地理环境差异较大,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对陕北、关中、陕南三地区不同地理环境下作业设备、品种优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省域内指引性政策及试验示范区近年来种植情况对比,立足于农机农艺相融合基础上对示范区机械化作业及政策性指导进行探讨,旨在发挥机械化作业优势,推动省域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农机农艺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研究——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
12
作者 陈真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3期101-103,共3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通过调查重庆市涪陵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了涪陵区在推进城乡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推动涪陵区城乡融合发展的措施,即实现农业机械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一体化的城乡产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发展 困境 途径
下载PDF
农业节水灌溉设备的主要类型及推广应用
13
作者 田龙坤 周辉燕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8期16-19,共4页
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和水资源条件区域性差异显著,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在现阶段农业用水普遍匮乏的条件下,大力推广节水灌溉设备和技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节水灌溉理念出发,介绍了农业节水设备的不同类... 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和水资源条件区域性差异显著,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程度。在现阶段农业用水普遍匮乏的条件下,大力推广节水灌溉设备和技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节水灌溉理念出发,介绍了农业节水设备的不同类型以及优缺点。从农户、政府两个层面分析了制约节水技术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农业节水设备购置补贴和农户节水意识等问题。最后,针对我国节水灌溉推广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 节水灌溉设备 节水意识 推广策略
下载PDF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14
作者 常学良 藤美茹 +3 位作者 田羽 赵泽龙 韩馨娇 尚书旗 《中国农机装备》 2023年第5期6-11,共6页
对我国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程度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马铃薯机械化率最低,全程机械化率仅为50.76%,其中机耕率为81.21%、机播率为29.77%、机收率为31.16%,播种与收获是制约其全程机械化的主要环节。从地域角度分析,西南混作区的四川与贵州... 对我国主要农作物的机械化程度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马铃薯机械化率最低,全程机械化率仅为50.76%,其中机耕率为81.21%、机播率为29.77%、机收率为31.16%,播种与收获是制约其全程机械化的主要环节。从地域角度分析,西南混作区的四川与贵州机械化播种率更是低于5%,机械化收获率低于15%,是制约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的主要地区。参考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的技术路线及配套机具,进一步地将制约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的因素定位到丘陵山区的马铃薯种植机。推进智能农机的进一步发展,提高马铃薯的综合产值,需要攻克丘陵山区马铃薯种植机的研制难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机械化 马铃薯 丘陵山区 智能农机
下载PDF
三七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发现状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钦洲 张兆国 +1 位作者 王法安 解开婷 《中国农机装备》 2023年第1期58-65,共8页
三七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98%在云南种植。目前,三七生产主要以人工种植为主,机械化程度低,存在“无机好用”甚至“无机可用”的问题。近年来,国内相关团队一直致力于三七机械化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取得了富有成效的阶段性成果。论文主... 三七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98%在云南种植。目前,三七生产主要以人工种植为主,机械化程度低,存在“无机好用”甚至“无机可用”的问题。近年来,国内相关团队一直致力于三七机械化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取得了富有成效的阶段性成果。论文主要介绍土壤消毒、精密播种、定向移栽、机械化收获等技术与装备的研发现状,指出三七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生产 机械化作业 土壤消毒 精密播种 定向移栽 收获
下载PDF
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推广应用
16
作者 田贵荣 《中国农机装备》 2023年第4期21-23,共3页
塑料农膜作为农业生产中的辅助材料,为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残留在土壤中的废弃农膜却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隐患,给土壤生态系统、地下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残膜机械化回收... 塑料农膜作为农业生产中的辅助材料,为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残留在土壤中的废弃农膜却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隐患,给土壤生态系统、地下水资源、生物多样性等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通过加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种植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文章对机械化残膜回收技术推广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旨在能够为相关生产工作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残膜回收技术 推广 应用
下载PDF
葫芦岛地区设施番茄机械化生产模式探索
17
作者 周宇 乔春阳 刘伟 《中国农机装备》 2023年第3期56-60,共5页
为进一步巩固葫芦岛地区设施农业产业优势,促进设施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发挥科技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结合葫芦岛地区设施蔬菜生产情况,立足设施蔬菜主栽品种,以“农艺、农机和设施”融合的技术模式,筛选、优化和集成设施番茄机... 为进一步巩固葫芦岛地区设施农业产业优势,促进设施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发挥科技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结合葫芦岛地区设施蔬菜生产情况,立足设施蔬菜主栽品种,以“农艺、农机和设施”融合的技术模式,筛选、优化和集成设施番茄机械化全程生产工艺,促进设施蔬菜机械化、轻简化、标准化、高效化优质生产。围绕设施番茄机械化种植关键环节,阐述了机械装备选型和关键技术实施要点,探索构建适宜本地区设施番茄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以推进设施蔬菜种植全程机械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农业机械化 生产模式 葫芦岛地区
下载PDF
基于GPS的农业机械自动导航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18
作者 张今旗 朱祺杰 +2 位作者 钱韵灵 吴垚 张栩畅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11期6-9,共4页
农机自动导航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农业机械从机械化向智能化转变,从传统作业模式向新型作业模式的重要转折。以高精度的GPS作为定位传感器,针对农业机械作业场景以及作业特点,对农机自动转向控制方法以及车辆速度控制系统进... 农机自动导航技术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农业机械从机械化向智能化转变,从传统作业模式向新型作业模式的重要转折。以高精度的GPS作为定位传感器,针对农业机械作业场景以及作业特点,对农机自动转向控制方法以及车辆速度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和模拟仿真研究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GPS导航 自动转向控制 车速控制系统
下载PDF
杂交油菜轻简化与集约化栽培技术研究
19
作者 夏晓进 王彭杰 +1 位作者 陶文才 杨良金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3期74-76,共3页
根据最新的科研成果及相关资料报道,综述了中国长江流域油菜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多年研究成果,提出了杂交油菜深耕深埋、撒播、机收作业的轻简化、集约化栽培技术创新,并结合长江流域有利的资源优势,将杂交油菜品种与物化成本、... 根据最新的科研成果及相关资料报道,综述了中国长江流域油菜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依据多年研究成果,提出了杂交油菜深耕深埋、撒播、机收作业的轻简化、集约化栽培技术创新,并结合长江流域有利的资源优势,将杂交油菜品种与物化成本、劳工成本减少相配套,不但使杂交油菜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提高,而且使杂交油菜种植的经济效益倍增。多年试验结果证明这一栽培技术创新是杂交油菜生产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最后讨论了杂交油菜进一步实现生产方式转变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促进长江流域杂交油菜栽培技术创新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油菜 轻简化 集约化 物化成本 深耕深埋
下载PDF
3D打印功能型实验平台在农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探索
20
作者 任晓妍 鲜洁宇 +1 位作者 吴洪彬 陈正岩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人才振兴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为保证农业类高校更好地培养“学农知农爱农”的新时代农业创新型人才,提出了利用3D打印功能的实验平台构建农耕文化主题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基于3D打印技术设计了三种...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人才振兴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为保证农业类高校更好地培养“学农知农爱农”的新时代农业创新型人才,提出了利用3D打印功能的实验平台构建农耕文化主题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基于3D打印技术设计了三种不同难度等级的教学活动,创新设计与展现农耕文化作品。通过农耕文化主题3D打印功能型实验平台的教学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新时代农业类高校“学农知农爱农”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3D打印 农耕文化 教学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