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作品数3198被引量9291H指数27
本刊是医药卫生类综合性的高级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登载我校基础医学院、各附属医院、各临床医学院、各研究所(中心,室)在医、教、研方面的新成果、新经验、新技术。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0258-5898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31-1259/R
  • 出版周期月刊
共找到3,198篇文章
< 1 2 1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底肿瘤术前的评估 被引量:4
1
作者 凌华威 管永靖 +3 位作者 胡锦清 潘自来 张欢 陈克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Multislice CTA)在颅底肿瘤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4 5例颅底肿瘤患者行Multislice CTA检查 ,采用表面遮蔽显示法 (SSD)、彩色SSD法、最大强度投影法 (MIP)及透视法等方法重建图像。结果Multislice CTA显示...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Multislice CTA)在颅底肿瘤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4 5例颅底肿瘤患者行Multislice CTA检查 ,采用表面遮蔽显示法 (SSD)、彩色SSD法、最大强度投影法 (MIP)及透视法等方法重建图像。结果Multislice CTA显示了所有肿瘤灶的部位、大小、形态、轮廓的三维结构 ,特别清晰地显示出肿瘤、Willis环的大血管、静脉窦和颅底骨之间的三维空间关系 ,特别是肿瘤对脑血管的压迫移位以及肿瘤破坏颅底骨质的情况。这些情况均被手术所证实。结论Multislice CTA对颅底肿瘤术前评估有其独特的价值 ,有助于手术入路的设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血管成像 多层螺旋CT 术前评估 CTA WILLIS环 大血管 结论 情况 透视法
下载PDF
^(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癌疗效分析
2
作者 马玉波 黄钢 +1 位作者 刘建军 施鹤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评价153Sm-EDTMP对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认癌症骨转移的380例患者,静脉给药153Sm-EDTMP0.8~1.0mCi/kg体重,然后从临床表现和骨扫描影像等方面,评价和分析其疗效。结果骨转移灶疼痛缓解总有效率67.50%。骨痛缓解时间2~24周... 目的评价153Sm-EDTMP对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确认癌症骨转移的380例患者,静脉给药153Sm-EDTMP0.8~1.0mCi/kg体重,然后从临床表现和骨扫描影像等方面,评价和分析其疗效。结果骨转移灶疼痛缓解总有效率67.50%。骨痛缓解时间2~24周,平均(5.8±3.4)周。生活质量(KPS评分)平均升高10%。治疗后骨转移灶数目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01),其代谢活性即ROI比值(T/NT)显著减低(P<0.001)。治疗后WBC和PLT可有一过性下降。结论作为骨转移癌镇痛治疗剂,153Sm-EDTMP能有效缓解疼痛,减少甚至消退转移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3SM-EDTMP 骨转移癌 治疗后 缓解 疼痛 疗效分析 骨痛 代谢活性 数目 消退
下载PDF
鳢肠水溶性部位的化学和药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韵若 聂宝明 +2 位作者 邓克敏 陈泽乃 陆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3-226,231,共5页
目的研究鳢肠属植物鳢肠水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方法通过溶剂提取法和色谱技术分离化学成分,运用光谱手段进行结构鉴定,利用C6细胞和PC12细胞观察鳢肠水溶性成分对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从该部位分离得到3个三萜皂苷... 目的研究鳢肠属植物鳢肠水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方法通过溶剂提取法和色谱技术分离化学成分,运用光谱手段进行结构鉴定,利用C6细胞和PC12细胞观察鳢肠水溶性成分对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从该部位分离得到3个三萜皂苷,分别为3-O-β-D-吡喃葡糖刺囊酸(Ⅰ)、3-O-β-D-吡喃葡糖刺囊酸-28-O-β-D-吡喃葡糖苷(Ⅱ)和3-O-(2-O-硫酰基-β-D-吡喃葡糖)刺囊酸(Ⅲ),还分离得到了豆甾醇(Ⅳ)和蟛蜞菊内酯(Ⅴ);化合物Ⅰ具有抑制C6细胞和PC12细胞增殖的活性。结论化合物Ⅰ是鳢肠水溶性部位抑制细胞增殖的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位 C6细胞 药理研究 PC12细胞 细胞增殖活性 葡糖苷 三萜皂苷 鳢肠 蟛蜞菊 内酯
下载PDF
Measurement of serum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phase of infection
4
作者 WUWen HUJiong ZHAOWei-li YANHua TANGWei XULan SHIGuang-ning SHENZhi-xiang SUNGuan-lin WANGZhen-yi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65-665,共1页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serum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 levels between the patients with frequently repeated infection (repeaters) and others (non-repeaters) in different phase of infection. Metho... Objective: To detect the serum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 levels between the patients with frequently repeated infection (repeaters) and others (non-repeaters) in different phase of infection. Methods: An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serum G-CSF levels in 50 cases (32 non-repeaters and 18 repeaters) with acute phase of infection. Serum G-CSF levels were detected in recovery phase in 10 cases. Results: Serum G-CSF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1429.97±506.43ng/L) in 32 non-repeaters with acute infection.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 and serum G-CSF level (r =0. 396, P <0.05). There was also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 (ANC) and serum G-CSF level (r=0.346,P<0,05). Serum G-CSF levels were higher (98.62 -+56.40ng/L) in 18 repeaters with acute infection, It was showed that serum G-CSF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non-repeaters than in repeaters with acute phase of infection ( P <0. 001 ). In the meanwhile, the body temperatu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non-repeaters than in repeaters with acute infection (37.95±0.14℃ rs 36.91±0.13℃ ,P <0.00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 WBC, ANC, type of bacterial, liver function and renal function (P > 0.05). Serum G-CSF levels in recovery phas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below the sensitivity of the assay ( < 60 ng/L), Con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application of recombinant G-CSF may be useful for the patients with repeated inf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血清 传染病 嗜中性粒细胞 重组细胞 免疫吸收剂
下载PDF
槐苷在大鼠肝匀浆中的代谢 被引量:31
5
作者 陈聪颖 周金娥 +3 位作者 严国锋 张健 杜宁 陆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为阐明槐苷在大鼠肝中的代谢产物及其代谢过程,对槐苷进行体外代谢研究。方法应用HPLC测定槐苷在大鼠肝匀浆中主要代谢产物的含量,并测定其动力学参数。结果槐苷在大鼠肝匀浆中孵育4h后总回收率大于78%(槐苷+苷元),主要代谢产物为... 目的为阐明槐苷在大鼠肝中的代谢产物及其代谢过程,对槐苷进行体外代谢研究。方法应用HPLC测定槐苷在大鼠肝匀浆中主要代谢产物的含量,并测定其动力学参数。结果槐苷在大鼠肝匀浆中孵育4h后总回收率大于78%(槐苷+苷元),主要代谢产物为其苷元。Km为(334.27±15.28)μmol/L。结论槐苷在大鼠肝匀浆中主要通过水解得到活性代谢产物苷元,对其充分发挥活性作用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肝 大鼠 活性代谢产物 体外 HPLC测定 含量 用具 分发 孵育 代谢过程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继东 董宇启 +3 位作者 韩晓峰 陈滨 刘中远 董英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2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 1992~ 2 0 0 2年收治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患者 7例 ,5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 ;2例行手术治疗 ,采用AESCULAP的MACSTL胸腰椎前路固定系统进行固定 ,观察疗效。结果 2例颈椎损伤患...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 1992~ 2 0 0 2年收治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患者 7例 ,5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 ;2例行手术治疗 ,采用AESCULAP的MACSTL胸腰椎前路固定系统进行固定 ,观察疗效。结果 2例颈椎损伤患者均因呼吸衰竭在 1年内死亡 ;1例T12 /L1损伤患者因褥疮感染于 2年后死亡 ;2例应力性骨折患者经对症治疗 3月后症状缓解 ;2例胸腰段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 ,1年后复查脊髓神经损伤程度由原来B级恢复至C级。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一旦发生脊柱骨折 ,容易造成脊髓损伤 ;对脊髓损伤的患者 ,应争取早日行手术减压和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脊柱骨折 强直性脊柱炎 手术治疗 脊髓损伤 死亡 脊髓神经损伤 合并 结论 目的
下载PDF
抗磷脂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7
作者 陈晓翔 王元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397-400,共4页
抗磷脂抗体(aPL)是一组异质性自身抗体,β2糖蛋白Ⅰ(β2-GP Ⅰ)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复合物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自身抗原。抗磷脂抗体能抑制芳香烷基磷酸酯酶(PON)活性,降低总抗氧化能力(TAC),并Fcγ受体介导单核巨噬细胞摄入oxLD... 抗磷脂抗体(aPL)是一组异质性自身抗体,β2糖蛋白Ⅰ(β2-GP Ⅰ)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复合物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自身抗原。抗磷脂抗体能抑制芳香烷基磷酸酯酶(PON)活性,降低总抗氧化能力(TAC),并Fcγ受体介导单核巨噬细胞摄入oxLDL而促进动脉硬化的进程。本文就aPL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分子基础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抗体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负荷 免疫学 发病机制 β2糖蛋白Ⅰ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总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槲皮素逆转HL-60/ADR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芳源 蔡讯 +4 位作者 韩洁英 滕晔 钟济华 钟华 欧阳仁荣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B11期9-11,21,共4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在体外逆转耐药细胞株HL 6 0 /ADR的多药耐药。方法以HL 6 0 /ADR细胞为研究对象 ,用RT PCR法检测耐药基因MRP1的表达及槲皮素对其表达的影响 ;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槲皮素作用前后柔红霉素 (DNR)在耐药细胞HL 6 ... 目的探讨槲皮素在体外逆转耐药细胞株HL 6 0 /ADR的多药耐药。方法以HL 6 0 /ADR细胞为研究对象 ,用RT PCR法检测耐药基因MRP1的表达及槲皮素对其表达的影响 ;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槲皮素作用前后柔红霉素 (DNR)在耐药细胞HL 6 0 /ADR内亚细胞结构分布的改变。结果HL 6 0 /ADR中有MRP1的过量表达 ,且槲皮素能下调该基因的表达 ;槲皮素能恢复DNR在HL 6 0 /ADR细胞中的异常分布 ,回归其作用靶点 ,逆转耐药。结论DNR在耐药细胞中的异常分布与肿瘤细胞耐药基因形成有关 ,槲皮素在体外直接抑制MRP1功能 ,恢复DNR在细胞内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HL-60 ADR MRP1 多药耐药机制 耐药细胞 逆转 过量表达 基因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下载PDF
脑动脉瘤破裂伴发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治 被引量:3
9
作者 胡锦清 沈建康 +2 位作者 林东 赵卫国 凌华威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AN)破裂所致的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诊治方案。方法 回顾288例破裂AN,发现10例伴有ASDH。Hunt Hess分级,Ⅱ级3人,Ⅲ级1人,Ⅳ级3人,Ⅴ级3人,均经CTA诊断为AN破裂,除2例外均被脑血管造影或手术所... 目的 探讨脑动脉瘤(AN)破裂所致的急性硬膜下血肿(ASDH)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和诊治方案。方法 回顾288例破裂AN,发现10例伴有ASDH。Hunt Hess分级,Ⅱ级3人,Ⅲ级1人,Ⅳ级3人,Ⅴ级3人,均经CTA诊断为AN破裂,除2例外均被脑血管造影或手术所证实。保守治疗2例,血肿清除加AN夹闭术4例,电解脱弹簧圈(GDC)栓塞后加血肿清除2例,栓塞加脑室外引流1例,单纯栓塞1例。结果 疗效优者2例,中残者1例,7例死亡。结论 AN性ASDH的预后极差,同术前分级相关;CTA检查后立即行血肿清除加动脉瘤夹闭有助于提高预后,合适患者可联合栓塞和血肿清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破裂 急性硬膜下血肿 诊断 治疗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等速运动与腰椎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海鸥 陆廷仁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9期775-778,共4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同因素最终引起成骨细胞过度凋亡的结果。当骨细胞凋亡率增加,可致骨小梁间空隙加大和骨量减少。在诸多因素中,运动是影响骨量的积极因素。运动对骨代谢的效应,主要是增加运动...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不同因素最终引起成骨细胞过度凋亡的结果。当骨细胞凋亡率增加,可致骨小梁间空隙加大和骨量减少。在诸多因素中,运动是影响骨量的积极因素。运动对骨代谢的效应,主要是增加运动时应力作用增强的一些骨骼的骨密度。利用等速运动技术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腰背肌进行运动练习,能较有效、安全地使腰部肌肉产生足够的应力负荷,增加运动部位骨的密度,减少骨质的丢失,预防和治疗腰椎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腰椎骨 等速运动 骨代谢 凋亡率 预防和治疗 骨量减少 练习 腰背肌 积极因素
下载PDF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麻醉科简介
1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1期F002-F002,共1页
科室概况 瑞金医院麻醉科的前身为瑞金医院麻醉组,1952年,由著名医学专家史济湘教授组建,1957年由我国著名麻醉学创始人之一李杏芳教授组建瑞金医院麻醉科..现有医护人员50人,其中正、副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 科室概况 瑞金医院麻醉科的前身为瑞金医院麻醉组,1952年,由著名医学专家史济湘教授组建,1957年由我国著名麻醉学创始人之一李杏芳教授组建瑞金医院麻醉科..现有医护人员50人,其中正、副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留学归国人员10人。具有国内一流的临床麻醉设备,科室现有手术台35张,复苏室床位20张,并开设疼痛门诊。每年完成15000例病人的麻醉和2200人次门诊疼痛治疗。 展开更多
下载PDF
猫抓致眼球穿孔并发眼内炎一例报道
12
作者 张月琴 史百芳 周华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5期463-464,共2页
目的 报道1例儿童右眼被猫抓伤至眼球穿孔并发眼内炎的病例。方法 回顾1右眼被猫抓伤至眼球穿孔并发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井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 急诊行角膜修补手术,狂犬病疫苗接种。术后发生眼内炎,按照角膜穿孔眼内炎的局部... 目的 报道1例儿童右眼被猫抓伤至眼球穿孔并发眼内炎的病例。方法 回顾1右眼被猫抓伤至眼球穿孔并发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井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 急诊行角膜修补手术,狂犬病疫苗接种。术后发生眼内炎,按照角膜穿孔眼内炎的局部常规治疗联合全身抗感染及辅助治疗,炎症控制,视力恢复。结论 宠物饲养应加强卫生宣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对于被猫抓伤的病例,除了局部处理和全身用药,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抓病 眼球穿孔 眼内炎 角膜修补手术 狂犬病疫苗接种
下载PDF
激素替代疗法与结直肠癌
13
作者 高玲 侍庆 毛菊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564-565,共2页
结直肠癌为妇女常见的第二大癌症,占妇女癌症死亡率的第三位.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性逐年上升[1].据美国1992年统计,每年约有24 000名妇女死于结肠癌.妇女40岁以后,每5年结肠癌的发病率几乎增加一倍.这不仅与物质生活条件... 结直肠癌为妇女常见的第二大癌症,占妇女癌症死亡率的第三位.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结直肠癌的危险性逐年上升[1].据美国1992年统计,每年约有24 000名妇女死于结肠癌.妇女40岁以后,每5年结肠癌的发病率几乎增加一倍.这不仅与物质生活条件优越,饮食结构、生活方式有关,而且与妇女逐渐进入绝经期,激素水平下降有关.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有人提出性激素能降低结肠直肠癌发生的理论,并进行两者关系的研究[2].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绝经后的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能降低女性结直肠癌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替代疗法 结直肠癌 胆汁酸代谢学说 雌激素受体学说 ER基因甲基化学说
下载PDF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8
14
作者 曹根林 张自明 +1 位作者 杨璇 陈瑾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B10期93-94,共2页
目的 探讨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26例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进行手术治疗。14例切开复位环状韧带修补术;6例采用包绕于桡骨头部分异常的环状韧带来重建环状韧带;3例行桡骨头切开复位尺骨近端截骨延长术;3例行桡... 目的 探讨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方法并观察其疗效。方法 26例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进行手术治疗。14例切开复位环状韧带修补术;6例采用包绕于桡骨头部分异常的环状韧带来重建环状韧带;3例行桡骨头切开复位尺骨近端截骨延长术;3例行桡骨头切开复位桡骨短缩术。术后随访1~9年,进行功能评价。结果 24例桡骨头复位成功,随诊时肘关节功能正常,外观正常,优良率为92%;2例桡骨头呈半脱位。结论 早期于2~3周内进行切开复位可以获得优良的预后结果。环状韧带修补术或者重建术的坚强、稳定及紧缩关节囊十分重要。早期讲行功能训练是手术成功和功能恢复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陈旧性孟氏骨折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蛋白聚糖与移植静脉粥样化关系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陈兵 赵意平 张柏根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213-215,271,共4页
目的 观察移植静脉粥样化过程,探讨蛋白聚糖(PG)对粥样化改变的影响。 方法 建立兔移植静脉粥样化模型,阴离子蛋白层析柱分离移植静脉蛋白聚糖,定量分析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和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蛋白聚糖(CSPG-DSPG)。 结果 ... 目的 观察移植静脉粥样化过程,探讨蛋白聚糖(PG)对粥样化改变的影响。 方法 建立兔移植静脉粥样化模型,阴离子蛋白层析柱分离移植静脉蛋白聚糖,定量分析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和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蛋白聚糖(CSPG-DSPG)。 结果 普食组术后8周CSPG-DSPG含量较正常静脉明显增加(P<0.05),术后12~20周含量接近正常,术后20周电镜下见泡沫细胞;高脂组术后8~20周CSPG-DSPG含量较正常静脉明显增加(P<0.05),术后4周见泡沫细胞形成,术后20周血管壁出现无组织结构区域。各组HSPG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占总PG比例下降。 结论 HSPG对移植静脉粥样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CSPG-DSPG则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聚糖 移植静脉 血管粥样化 动物模型 动脉血管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高浓度葡萄糖对人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及PAI-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牟姗 张庆怡 赵涵芳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18-120,136,共4页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下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以及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 - 1)在介导肾小管—间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MTT方法分别检测正常糖浓度和高糖浓度下细胞的增殖 ,RT -PCR方法观察PAI- 1mRNA的表达。同时将细胞培养... 目的探讨高糖环境下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以及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 - 1)在介导肾小管—间质损伤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MTT方法分别检测正常糖浓度和高糖浓度下细胞的增殖 ,RT -PCR方法观察PAI- 1mRNA的表达。同时将细胞培养于 2 5mmol/L甘露醇中 ,观察高糖中渗透压所起的作用。 结果培养 2 4h后 ,高糖以剂量依赖形式抑制细胞增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高糖可以增加PAI- 1的表达。甘露醇也抑制细胞增殖 ,同时对PAI- 1的表达产生作用。 结论高糖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 ,刺激PAI- 1的表达。PAI- 1在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间质 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细胞增殖 基因表达 成纤维细胞 高浓度葡萄糖
下载PDF
烧伤残存示指移位再造拇指术
17
作者 许礼根 钱云良 +1 位作者 施耀明 濮哲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331-332,337,共3页
目的对严重烧伤残缺手 ,通过改良的残存示指移位再造拇指 ,避免术中拇指血运障碍和术后肿胀。方法保留残存示指桡侧疤痕皮肤和周围组织 ,仅在示、中指指蹼间作纵形切口 ,分离截断示指掌骨 ,然后旋前位移向拇指。 结果 15例 16指残存示... 目的对严重烧伤残缺手 ,通过改良的残存示指移位再造拇指 ,避免术中拇指血运障碍和术后肿胀。方法保留残存示指桡侧疤痕皮肤和周围组织 ,仅在示、中指指蹼间作纵形切口 ,分离截断示指掌骨 ,然后旋前位移向拇指。 结果 15例 16指残存示指移位再造拇指手 ,无一例发生术中血运障碍和术后肿胀。 结论在严重烧伤残存手采用该手术方法避免再造拇指的血运障碍和术后肿胀 ,手术操作简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残存示指 再造 拇指
下载PDF
SEP在脊髓脊柱手术中监测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华怡 丁美修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评价脊髓、脊柱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 (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EP)监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4 2例脊髓、脊柱手术监测SEP的结果 ,将术中SEP的变化分为四型 :Ⅰ型没有显著变化 ;Ⅱ型有显著变化 ,但很快恢复至标准水平 ... 目的评价脊髓、脊柱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 (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EP)监测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4 2例脊髓、脊柱手术监测SEP的结果 ,将术中SEP的变化分为四型 :Ⅰ型没有显著变化 ;Ⅱ型有显著变化 ,但很快恢复至标准水平 ;Ⅲ型有显著变化 ,能部分恢复至标准水平 ;Ⅳ型波形消失 ,不再有改善。 结果10例为Ⅰ型SEP表现 ,术后无神经功能缺损 ;2 5例为Ⅱ型SEP表现 ,1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缺损 ;6例为Ⅲ型SEP表现 ,全部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术中SEP变化与术后神经功能存在显著关系。阳性预测价值为 10 0 % ,阴性预测价值为 97%。 结论术中SEP监测能较好预测脊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 脊髓手术 脊柱手术 术中监测 神经功能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的救治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翔 陈中元 +3 位作者 邱维诚 任健 陈海涛 车嘉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362-363,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的救治措施。 方法治疗严重胸部外伤 2 3例和复合性外伤10 8例。急诊抢救 31例 ,剖胸手术 15例 ,剖腹手术 2 2例 ,开颅手术 15例 ,四肢脊柱手术 2 5例 ,联合手术 5例。 结果 131例中经抢救无效死亡 1... 目的探讨严重胸部外伤和复合性外伤的救治措施。 方法治疗严重胸部外伤 2 3例和复合性外伤10 8例。急诊抢救 31例 ,剖胸手术 15例 ,剖腹手术 2 2例 ,开颅手术 15例 ,四肢脊柱手术 2 5例 ,联合手术 5例。 结果 131例中经抢救无效死亡 10例 ,死亡率为 7.6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外伤 复合性外伤 抢救 治疗
下载PDF
弥漫性脑肿胀开颅术中脑膨出的防治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希敏 刘霞 +2 位作者 朱志安 邱建华 张红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465-46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开颅减压术中发生脑膨出的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近 5年 38例因弥漫性脑肿胀行开颅减压出现脑膨出的患者资料 ,对其防治措施进行总结。 结果 11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仅 7例死亡 ,死亡率 19%。 结论应用双... 目的探讨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开颅减压术中发生脑膨出的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近 5年 38例因弥漫性脑肿胀行开颅减压出现脑膨出的患者资料 ,对其防治措施进行总结。 结果 11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仅 7例死亡 ,死亡率 19%。 结论应用双侧扩大翼点入路开颅减压术、异丙酚麻醉镇静、亚低温、过度换气等综合措施 ,可使弥漫性脑肿胀术中脑膨出患者获得较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脑肿胀 开颅术 脑膨出 异丙酚 防治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