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西北地震学报》

作品数1950被引量8061H指数30
《西北地震学报》为地震学科类综合性学术刊物,以报道和交流西北地区及全国地震学领域内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进步,活跃思想,开发学术争鸣,及时发现和培养人才以促进地震科学事业发展为宗旨,主要刊载地震理论研究...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0-0844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62-1048/P
  • 出版周期季刊
共找到1,950篇文章
< 1 2 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双向动三轴试验条件下饱和砂动力特性对比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博 胡俊清 +1 位作者 施明雄 陈云敏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8期137-142,共6页
在饱和砂土地震液化评估中,多用单向动三轴试验代替双向动三轴试验获得土体的抗液化强度。由于单向激振和双向激振产生的应力路径不同,土的动力特性受应力路径影响,其合理性尚待证明。本文利用双向振动三轴仪分别采用单、双向振动形式... 在饱和砂土地震液化评估中,多用单向动三轴试验代替双向动三轴试验获得土体的抗液化强度。由于单向激振和双向激振产生的应力路径不同,土的动力特性受应力路径影响,其合理性尚待证明。本文利用双向振动三轴仪分别采用单、双向振动形式进行饱和砂土振动液化试验,对比了相同动剪应力作用下累积孔压和动强度,分析了较大循环振次作用下单、双向振动方式使试样动力响应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了利用单向三轴试验代替双向振动模拟地震循环剪应力获得砂土动力特性的室内试验方法的适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砂 单向振动三轴试验 双向振动三轴试验 动力特征
下载PDF
UH模型有限元程序中初始超固结比的确定方法
2
作者 姚仰平 冯兴 李春亮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2-217,共6页
不排水抗剪强度与初始超固结比OCR的关系可以由三轴压缩状态下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公式表示。首先根据该公式由强度试验数据计算土体各点OCR与其深度的关系式;然后将该关系式引入到UH模型有限元程序中;最后应用UH模型的有限元程序分别对考... 不排水抗剪强度与初始超固结比OCR的关系可以由三轴压缩状态下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公式表示。首先根据该公式由强度试验数据计算土体各点OCR与其深度的关系式;然后将该关系式引入到UH模型有限元程序中;最后应用UH模型的有限元程序分别对考虑OCR随深度变化和OCR为1的不排水地基进行了数值分析,并对两种情况下的载荷-沉降曲线、随时间变化的地基表面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结点剪应变、体应变和孔压曲线作了比较。分析可知:采用OCR随深度变化的UH模型的有限元程序能够合理考虑地基土体实际的超固结比,在非均质不排水地基的有限元分析中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模型 超固结比 有限元 不排水地基
下载PDF
兰州高坪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胡燕妮 米海珍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8期312-315,共4页
根据兰州地区3处大厚度高坪黄土的天然密度、含水量、土粒比重等物理性质指标沿深度变化的统计规律,分析了计算值-天然孔隙比随这些指标的变化规律,得出黄土天然孔隙比简化的计算公式。藉此分析强夯法、挤密桩法等地基处理方法的合理设... 根据兰州地区3处大厚度高坪黄土的天然密度、含水量、土粒比重等物理性质指标沿深度变化的统计规律,分析了计算值-天然孔隙比随这些指标的变化规律,得出黄土天然孔隙比简化的计算公式。藉此分析强夯法、挤密桩法等地基处理方法的合理设计参数:对于强夯法,平均夯沉量可以作为初步设计参数和质量检测指标;对于挤密桩法,确定了加固深度和处理后的孔隙比,即可确定桩间距和桩径的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 高平地区 黄土 孔隙比 强夯法 挤密桩法
下载PDF
粘弹性介质地震波传播的褶积微分算子法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贺同江 刘红艳 李小凡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8-324,共7页
早期的褶积微分算子法都是基于正反傅立叶变换而实现的,其精度比四阶有限差分稍高。本文将计算数学中的Forsyte广义正交多项式微分算子与褶积算子相结合,构建了一个新的快速、高精度褶积微分算子,其计算结果非常接近实验函数微分的精确... 早期的褶积微分算子法都是基于正反傅立叶变换而实现的,其精度比四阶有限差分稍高。本文将计算数学中的Forsyte广义正交多项式微分算子与褶积算子相结合,构建了一个新的快速、高精度褶积微分算子,其计算结果非常接近实验函数微分的精确值,精度与l6阶有限差分相当。粘弹性波动方程更真实地描述了实际地下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规律及其波场特征。本文以二维粘弹性波动方程为例,推导了粘弹性介质波动方程的离散格式,用迭积微分算子法实现了粘弹性介质的地震波场正演模拟,并对其波传播特征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正确模拟粘弹性介质中的地震波,正确地反映粘弹性介质中波场的传播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积微分算子 粘弹性介质 地震波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二维相干性自锚式悬索桥的地震响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杰 李娜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0-154,共5页
一般在非一致地震激励的模拟中采用一维相干模型,即模型中只含有沿地震波传播方向的变量,但垂直于地震波传播方向两点距离较远(如横桥向)时,会存在相干性。本文基于二维相干模型,应用三角级数法,考虑频率对视波速的影响、地震波传播滞... 一般在非一致地震激励的模拟中采用一维相干模型,即模型中只含有沿地震波传播方向的变量,但垂直于地震波传播方向两点距离较远(如横桥向)时,会存在相干性。本文基于二维相干模型,应用三角级数法,考虑频率对视波速的影响、地震波传播滞后对非平稳调制函数的影响,生成某自锚式悬索桥桥址处各支点的人工地震波。利用该地震波研究不同激励方式对自锚式悬索桥结构的地震响应,并与基于一维相干的地震响应结果进行了对比,从中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悬索桥 二维相干性 人工地震波 地震响应
下载PDF
地电场震前变化的探讨 被引量:9
6
作者 沈红会 冯志生 +2 位作者 燕明芝 田韬 李伟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77,共4页
地电场的地震预报研究目前处于摸索探讨阶段。本文主要利用西北地区的一些数字化观测资料对地电场的震前变化进行分析,并就地电场的预报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地电场 震前变化 探讨
下载PDF
山西省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7
作者 郭建和 尉燕普 魏明霞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3-385,共3页
关键词 山西 防震减灾 宣传 措施
下载PDF
重庆市水库诱发地震及其防震减灾工作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强 余国政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2-345,共4页
长江三峡蓄水和其它水库引起的水库诱发地震正成为重庆市震情的突出特色。本文介绍了重庆市在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支持,从基础研究、监测台网建设、国内外合作等方面积极开展水库诱发地震的监测及其相关防震减灾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 重庆 三峡库区 水库诱发地震 监测 防震减灾
下载PDF
甘肃省民乐6.1与岷县5.2级地震前武都形变资料的变化及临震预测 被引量:4
9
作者 高原 苏永刚 +2 位作者 康好林 叶媛媛 梅东林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95-99,共5页
本文介绍了武都应变、倾斜在民乐6.1和岷县5.2级地震前的短临异常。解释了武都应变反映的南北向张应力在2001-2003年持续上升的原因。介绍了武都台在岷县地震前的临震预测情况。
关键词 民乐和岷县 地震 应变 倾斜 短临异常 临震预测
下载PDF
玉门5.9级地震序列定位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亚荣 荣代潞 +1 位作者 范兵 柏琳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83-88,共6页
利用玉门5.9级地震震区临时台网和甘肃数字台网监测资料,用两种方法对地震序列进行了定位,并对结果的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双差法”可以大大提高定位精度特别是震源深度的定位精度。
关键词 玉门5.9级地震 地震定位 双差法
下载PDF
地震荷载作用下冻土的动力学参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35
11
作者 吴志坚 王兰民 +2 位作者 马巍 程建君 冯文杰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0-214,共5页
基于地震动荷载作用下冻土的动三轴试验,定量研究了重塑冻结兰州黄土的动本构模型、动弹性模量在不同温度(-2℃、-5℃、-7℃、-10℃)下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相应的温度影响模型,为寒区建设工程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抗震设计依据.
关键词 冻土 动本构模型 动弹性模量 温度
下载PDF
新疆伽师及邻近地区现今地壳形变的GPS监测与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晓强 王琪 +4 位作者 程瑞忠 乔学军 李杰 张永岗 海力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9-207,共9页
利用高精度数据软件对伽师及邻近地区的GPS监测网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基线精度达到了 10 - 8~ 10 - 9) ,获得了该地区的现今地壳形变速率图 .结果表明 ,伽师及邻近地区在印度板块的推挤作用下 ,地壳正快速缩短变形 ,主压应力为近南... 利用高精度数据软件对伽师及邻近地区的GPS监测网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基线精度达到了 10 - 8~ 10 - 9) ,获得了该地区的现今地壳形变速率图 .结果表明 ,伽师及邻近地区在印度板块的推挤作用下 ,地壳正快速缩短变形 ,主压应力为近南北方向 .各地块运动速率不同 ,平均应变率为 0 .0 4× 10 - 6 /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GPS监测网 地壳形变 伽师地区 全球定位系统 印度板块 推挤作用
下载PDF
南黄海地区强震趋势预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门可佩 李端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对南黄海地区 1 846年以来MS≥ 6强震活动的可公度性进行了分析 .发现该区强震活动具有 6a、1 2a和 5 7a的基本周期 ,此外还有 6 3a、6 9a和 75a的周期 .根据强震活动的可公度性特征和丛集特征 ,对南黄海地区未来MS≥ 6地震活动趋势进... 对南黄海地区 1 846年以来MS≥ 6强震活动的可公度性进行了分析 .发现该区强震活动具有 6a、1 2a和 5 7a的基本周期 ,此外还有 6 3a、6 9a和 75a的周期 .根据强震活动的可公度性特征和丛集特征 ,对南黄海地区未来MS≥ 6地震活动趋势进行了预测 ,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论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地震 趋势预测 可公度性
下载PDF
南北地震带北段速度结构与电阻率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涂毅敏 李清河 成瑾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53-360,共8页
建立了南北地震带北段下地壳部分熔融几何形状和分布的模型 .熔融的几何分布和连通性由以下 3个因素决定 :①熔融的位置 ;②熔融所占总体积的比例 ;③固 固和固 液界面的最小自由能 .熔融形状有薄版形、管道形和椭球包体形 .用此模型计... 建立了南北地震带北段下地壳部分熔融几何形状和分布的模型 .熔融的几何分布和连通性由以下 3个因素决定 :①熔融的位置 ;②熔融所占总体积的比例 ;③固 固和固 液界面的最小自由能 .熔融形状有薄版形、管道形和椭球包体形 .用此模型计算出含有部分熔融岩石的体积、剪切弹性模量和电导率的一般表示式 .选择参数并计算出南北地震带北段下地壳的vp、vs 和电阻率 ρs 值 ,即在鄂尔多斯地台下地壳的速度为vp ≈ 6 .71km/s,vs≈ 3.96km/s ,电阻率为上百至几百欧姆米 .而在祁连、秦岭褶皱系下地壳速度vp 约为 6 .4~ 6 .6km/s,vs 约为 3.72 ~ 3.89km/s,电阻率为几至几十欧姆米 .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地球物理反演结果基本相符 ,并进行了定性的构造解释 .用一个模型对下地壳中的速度特征与电性特性进行联合数值模拟 ,说明了此模型在解释下地壳中的vp、vs 和 ρs 的有效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速构造 电阻率 数值模拟 下地壳 岩石 熔融
下载PDF
应用水位b值动态推算华北中强地震前主应力方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卜凡泉 张福友 徐文华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89-193,202,共6页
在计算、统计济阳坳陷区群井水位-气压效率(b)和判定华北断块中强地震 前兆动态的基础上,结合井孔所处断裂构造走向,推算了单井b值响应的构造裂纹应 力、应变特征,并以群井推算结果研究了震前异常场的主应力方向,初步归纳出华北 ... 在计算、统计济阳坳陷区群井水位-气压效率(b)和判定华北断块中强地震 前兆动态的基础上,结合井孔所处断裂构造走向,推算了单井b值响应的构造裂纹应 力、应变特征,并以群井推算结果研究了震前异常场的主应力方向,初步归纳出华北 不同区块中强地震前在济阳坳陷呈现的主压应力方位及不同块区间的演变规律,力 图为地下流体的地震预报增添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水水位 强震 地震预报 B值 地震前兆
下载PDF
中国华北地区大地震复发周期及迁移特征(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华林 张杰 +1 位作者 李海泉 燕乃玲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93-104,共12页
以古地震、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作为时间域,以华北地区、山西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和郯庐地震带为单元,分析和研究了华北地区大地震复发周期和迁移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的动力学问题、块体框动、地震迁移和地震... 以古地震、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作为时间域,以华北地区、山西地震带、河北平原地震带和郯庐地震带为单元,分析和研究了华北地区大地震复发周期和迁移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的动力学问题、块体框动、地震迁移和地震活动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地震复发周期 地城迁移 地震活动趋势
下载PDF
云南破坏性地震的人员伤亡和地面破坏特征
17
作者 毛玉平 周瑞奇 +1 位作者 何蔚 向才英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87-96,共10页
云南是一个地震多发区。1652年至1994年间云南地区共发生613次破坏性地震,其中5.0—5.9级地震553次,6.0—6.9级地震49次,7.0—7.9级地震12次,8级地震1次。云南的破坏性地震除了直接造成人员... 云南是一个地震多发区。1652年至1994年间云南地区共发生613次破坏性地震,其中5.0—5.9级地震553次,6.0—6.9级地震49次,7.0—7.9级地震12次,8级地震1次。云南的破坏性地震除了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建(构)筑物破坏外,还在震区形成包括滚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和喷砂冒水等地面破坏现象,这些地面破坏造成人员伤亡,毁坏建筑物和农田,形成云南破坏性地震灾害特点。云南地区破坏性地震的人员伤亡和地面破坏主要集中发生在滇中、滇西北和滇西南地区。根据统计分析,云南地区破坏性地震的平均人员伤亡人数(N)与地震震级(M)的关系为:lgN=1.5M-7.4。人员伤亡数(N)与震中距D(km)的关系为:lgN=0.8-0.027D(6.0—6.9级地震)和lgN=3.2-0.05D(7级以上地震)。出现地面破坏现象的最大震中距离(Dmax)和震级的关系为:Dmax(km)=52M-298(地表裂缝);Dmax(km)=18M-93(崩塌滑坡);Dmax(km)=50M-281(滚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坏性地震 云南 地面破坏 人员伤亡 地震灾害
下载PDF
非发震断层的地震效应问题 被引量:9
18
作者 石玉成 陈丙午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12-20,共9页
本文采用二维动态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排除了影响宏观震害的其它因素,建立非发震断层的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计算中较全面地考虑了断层破碎带的尺度及带内岩土物理力学性能、断面产状、断层错距、覆盖层厚度、基岩起伏、输入波动力特... 本文采用二维动态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排除了影响宏观震害的其它因素,建立非发震断层的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模型。计算中较全面地考虑了断层破碎带的尺度及带内岩土物理力学性能、断面产状、断层错距、覆盖层厚度、基岩起伏、输入波动力特性等一系列因素对地面峰值加速度及相对加速度反应谱的影响,并结合有关宏观震害资料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认为非发震断层所表现出来的实际地震效应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其随机程度受控于断层自身要素的组合型式及各种外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效应 有限元模拟 断层 地震
下载PDF
1993年10月26日托来6.0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毕秋菊 蒋小泉 +3 位作者 范世宏 齐玉芳 朱建平 王爱君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88-92,共5页
1993年10月26日托来6.0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特征1前言1993年10月26日在甘青交界托来附近(N38°36',E98°42')发生了一次Ms6.0级地震。地震发生之前,在河西祁连山地区(N36°... 1993年10月26日托来6.0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特征1前言1993年10月26日在甘青交界托来附近(N38°36',E98°42')发生了一次Ms6.0级地震。地震发生之前,在河西祁连山地区(N36°-40°,E97°-103°)多项地震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 地震活动性 异常特征
下载PDF
中国华北地震活动性研究与近期地震危险性(英文)
20
作者 陈荣华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105-110,共6页
本文综合研究了华北地区第三地震活动期和第四地震活动期地震活动时间进程、各级地震频次分布和活动期中地震活动主体地区的迁移,得出华北地区第四地震活动期可能还有1—3次6级多地震,其主体地区可能在山西地震带。本文还研究了近十几... 本文综合研究了华北地区第三地震活动期和第四地震活动期地震活动时间进程、各级地震频次分布和活动期中地震活动主体地区的迁移,得出华北地区第四地震活动期可能还有1—3次6级多地震,其主体地区可能在山西地震带。本文还研究了近十几年来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的集中区,指出目前华北发生6级多地震的最危险地区是太原附近地区,其震级可能为M,6.4±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区 地震活动性 地震预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