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文学自由谈》

作品数6871被引量2065H指数14
《文学自由谈》竭力于表达文坛民意,试图告诉您一个相对真实的文坛。一切作家、作品,一切文学事件、文学现象,都可以一视同仁地成为本刊质疑、点评的对象。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3-2789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2-1015/I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6,8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称这四位什么才好?
1
作者 唐小林 《文学自由谈》 2024年第3期4-16,共13页
在日益浮躁的当代文坛,许多作家早已成了生意人。他们把文学创作视同于“商业经营”,成天忙于刺激文学消费者。千奇百怪的吆喝叫卖声,总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某当红作家为推销自己主编的杂志,提出个“大散文”概念。照他的理论,散文写... 在日益浮躁的当代文坛,许多作家早已成了生意人。他们把文学创作视同于“商业经营”,成天忙于刺激文学消费者。千奇百怪的吆喝叫卖声,总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某当红作家为推销自己主编的杂志,提出个“大散文”概念。照他的理论,散文写作不仅范围要大、手法要大,而且题材要大、内容要大,境界也要大,什么都可以写,什么形式都不拘。这位作家宣称:“散文是大而化之的,散文是大可随便的,散文就是一切的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经营 散文写作 叫卖声 文学创作 大而化之
原文传递
“我始终戴着假面具”
2
作者 薛原 《文学自由谈》 2024年第3期144-147,共4页
有句话说,人生如舞台。舞台上的人往往都戴着假面具,越是历经沧桑,越是已经戴上了厚厚的面具,已经很难看清楚本来的真实面貌。很少有人会坦诚地说,自己戴着假面具在生活的大舞台上招摇;而能说自己戴着假面具的,无疑是坦率的人。再说下... 有句话说,人生如舞台。舞台上的人往往都戴着假面具,越是历经沧桑,越是已经戴上了厚厚的面具,已经很难看清楚本来的真实面貌。很少有人会坦诚地说,自己戴着假面具在生活的大舞台上招摇;而能说自己戴着假面具的,无疑是坦率的人。再说下去就成了形而上了,这显然不是我这样的普通人所能思辨深入的。之所以想到这些,是因为最近几天一直在翻阅李更的文与画。对我来说,李更是非常熟悉的陌生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悉的陌生人 普通人 形而上 舞台 真实面貌
原文传递
封面作者李潇潇自述
3
《文学自由谈》 2024年第5期9-9,共1页
文学批评就是批评,而不是或大张旗鼓或浓墨重彩或争先恐后或拐弯抹角地表扬。勇敢,正直,坦率,担当,应该是一个文学批评家所应具有的素养。中外文学史都证明,文学批评是文学创作走向繁荣的重要条件。然而,对于当下的许多文学“名家”而言... 文学批评就是批评,而不是或大张旗鼓或浓墨重彩或争先恐后或拐弯抹角地表扬。勇敢,正直,坦率,担当,应该是一个文学批评家所应具有的素养。中外文学史都证明,文学批评是文学创作走向繁荣的重要条件。然而,对于当下的许多文学“名家”而言,他们可以接受无休无止的掌声,他们可以将所有的鲜花都收入自己囊中,他们可以不拒绝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文学利益及其衍生利益,却恰恰不能接受对他们作品哪怕分毫的文学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文学史 文学批评家 文学创作 潇潇 自述 浓墨重彩
原文传递
从民间视角回溯“鲁郭茅巴”的滥觞
4
作者 李存光 《文学自由谈》 2024年第6期72-77,共6页
“鲁郭茅,巴老曹”这个广为人知的现代文坛六大家的提法,学界认定来源为1956年2月27日周扬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会议(扩大)开幕时所作的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文学的任务》。报告第三部分结尾中说:“鲁迅的创作开创了整个新文学的历... “鲁郭茅,巴老曹”这个广为人知的现代文坛六大家的提法,学界认定来源为1956年2月27日周扬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会议(扩大)开幕时所作的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文学的任务》。报告第三部分结尾中说:“鲁迅的创作开创了整个新文学的历史,他留给我们的遗产是一切文学遗产中对我们最亲切的,也是最宝贵的和最有价值的,我们必须首先认真地加以研究。郭沫若的《女神》开辟了一个新诗的时代。作家茅盾、老舍、巴金、曹禺、赵树理都是当代语言艺术的大师。”(初载《文艺报》1956年第5、6期,后收入《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会议(扩大)报告、发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6月,第35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的历史 民间视角 中国作家协会 现代文坛 赵树理 《文艺报》 周扬 理事会会议
原文传递
阎连科小说语言批判
5
作者 蔡之岳 《文学自由谈》 2023年第6期16-23,共8页
两年前,我写过一篇评论三位当代小说家的文章,文中有几句话质疑阎连科的方言写作,认为他小说语言欠缺艺术性。文章在微信平台发出后,引起不少争论。喜欢阎连科小说故事者,对我“贬低”阎氏极为不满,同时,也有人认为这是萝卜白菜各有所... 两年前,我写过一篇评论三位当代小说家的文章,文中有几句话质疑阎连科的方言写作,认为他小说语言欠缺艺术性。文章在微信平台发出后,引起不少争论。喜欢阎连科小说故事者,对我“贬低”阎氏极为不满,同时,也有人认为这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我觉得这不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坚持认为,小说早过了“读故事”的时代,语言在阅读中已成第一要素,而阎氏“方言写作”和他语言艺术性欠缺有一定因果关系。最近恰好接连读了胡适著名的《文学改良刍议》、柄谷行人谈“文言一致”和“声音中心主义”的文章,联系到阎连科小说语言的话题,就此再发一番议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言写作 小说语言 阎连科小说 当代小说家 语言批判 《文学改良刍议》 微信平台 柄谷行人
原文传递
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之望 《文学自由谈》 2022年第5期148-151,共4页
田淑晶的新著《天津经典文学文本分析》,甄选十余种经典文本,以其敏锐的审美感悟和精细的文本分析进行深入研究,为我们展示了文学经典的无限可读性和恒久魅力,以及天津文学发展的历史性成就。一部文学作品被尊为经典是其思想艺术成就臻... 田淑晶的新著《天津经典文学文本分析》,甄选十余种经典文本,以其敏锐的审美感悟和精细的文本分析进行深入研究,为我们展示了文学经典的无限可读性和恒久魅力,以及天津文学发展的历史性成就。一部文学作品被尊为经典是其思想艺术成就臻于成熟的标志。伴随着经典作品的诞生,往往是评论界如潮的评说与争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解读 审美感悟 文本分析 经典文本 历史性成就 经典文学 文学经典 文学作品
原文传递
作家的“生死场”
7
作者 万小英 《文学自由谈》 2022年第3期76-83,共8页
我们对作家,尤其是小说家推崇,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可以是“上帝”,对笔下的人物有生杀予夺的权力或权利。作家的创作,也可以说,创造了平行于现实的另一个世界。文学是什么,观点很多。应该有一种观点,文学本质上是为了对抗人类死... 我们对作家,尤其是小说家推崇,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可以是“上帝”,对笔下的人物有生杀予夺的权力或权利。作家的创作,也可以说,创造了平行于现实的另一个世界。文学是什么,观点很多。应该有一种观点,文学本质上是为了对抗人类死亡命运的艺术,通过模拟或超越生活,让人类在走向死亡的吊诡命运中获得心安。“生死场”围绕着作家,这是作家的使命,也是作家的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场 文学本质 另一个世界 死亡命运 宿命 小说家 作家
原文传递
上海的奇妙与海上文库的遗憾
8
作者 张在军 《文学自由谈》 2022年第2期89-96,共8页
年逾七旬的韩石山先生宝刀不老,赁居京城、含饴弄孙之余,还在不断地写作出书。最近收到先生寄来一本《次第春风到草庐》,翻开第一篇《沪上文脉自不同》,居然是夸赞上海的。之所以说“居然”,因先生既没有夸家乡太原,也没夸首都北京。不... 年逾七旬的韩石山先生宝刀不老,赁居京城、含饴弄孙之余,还在不断地写作出书。最近收到先生寄来一本《次第春风到草庐》,翻开第一篇《沪上文脉自不同》,居然是夸赞上海的。之所以说“居然”,因先生既没有夸家乡太原,也没夸首都北京。不管是一个作家还是一座城市,能让韩先生夸赞,是颇不容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石山 韩先生 首都北京 上海
原文传递
绝地体验,巅峰思考
9
作者 邢小利 《文学自由谈》 2022年第3期151-154,共4页
黄怒波的《珠峰海螺》(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是一部颇有新意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的主人公英甫是一个企业家,也是一位登山家,故事围绕着他这两个身份展开;或者说,为了展示英甫兼有这两种身份的生活,塑造一个颇具现代生活气息,又具有独... 黄怒波的《珠峰海螺》(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是一部颇有新意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的主人公英甫是一个企业家,也是一位登山家,故事围绕着他这两个身份展开;或者说,为了展示英甫兼有这两种身份的生活,塑造一个颇具现代生活气息,又具有独特精神内涵和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珠峰海螺》展开了广阔、丰富而又复杂的生活叙写。《珠峰海螺》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英甫攀登珠穆朗玛峰遇险前后三天的经历,二是“东方梦都”一期竣工前后商界各方势力的鏖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形象 性格特征 黄怒波 两条线索 珠穆朗玛峰 绝地 海螺 生活气息
原文传递
英文讲“红楼”
10
作者 蔡小容 《文学自由谈》 2022年第4期70-75,共6页
《红楼梦》是一口任由四方君子来淘的古井。随你淘好了,井水永远是那么幽深,静谧,无波无痕。即使你只取一瓢,兑上其他的“无根之水”烹一壶茶,也有饮不尽的余味。我创建的课程“英语文本中的中国”中有一个单元讲《红楼梦》。这是一门... 《红楼梦》是一口任由四方君子来淘的古井。随你淘好了,井水永远是那么幽深,静谧,无波无痕。即使你只取一瓢,兑上其他的“无根之水”烹一壶茶,也有饮不尽的余味。我创建的课程“英语文本中的中国”中有一个单元讲《红楼梦》。这是一门英语课,用英文讲《红楼梦》。讲些什么呢?《红楼梦》是一座大观园,可讲的话题太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大观园 英语文本 红楼 余味
原文传递
发表的字数多,就值得骄傲?
11
作者 陈大超 《文学自由谈》 2022年第1期52-53,共2页
有人在我的公号文章后面留言:“你一生发表的文章有多少字?”我在说过“没统计过”之后,觉得这样回答不能体现我对写作的认识,于是接着又说: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还有多少作品可读。
关键词 文章 发表 三十年 二十年
原文传递
诗是诗,歌是歌
12
作者 李仪 《文学自由谈》 2021年第6期67-72,共6页
丁鲁先生的《百年新诗,问题何在?》(《文学自由谈》2021年第5期)一文,当时读了并不以为然,只是觉得有些偏颇;但及至细思,才觉得有些问题确实容易造成混乱,应予澄清。下面择要谈两点看法。1、关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丁鲁先生... 丁鲁先生的《百年新诗,问题何在?》(《文学自由谈》2021年第5期)一文,当时读了并不以为然,只是觉得有些偏颇;但及至细思,才觉得有些问题确实容易造成混乱,应予澄清。下面择要谈两点看法。1、关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丁鲁先生是借说别人的文章来谈自己对新诗的看法,但题旨所在,文中就难免对中国新诗颇多微词。他首先说概念,认为"百年来,中国诗歌论争不断,评价尖锐对立,所提名词、观点越多,越是搅成一团乱麻,一个大毛病就是概念不清,逻辑混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诗 内容与形式 百年新诗 尖锐对立 诗歌论争 逻辑混乱 题旨 《文学自由谈》
原文传递
心疼倒伏的麦子
13
作者 尹学芸 《文学自由谈》 2021年第2期144-145,143,共3页
我不是诗人,所以我想我也许没有资格评价诗。但谁也挡不住我被诗歌感动,被写诗之人的赤子之心感动。相比其他文学形式而言,诗歌其实能更广泛更深入地直抵内心。在蓟州这片土地上,不乏吟唱的歌者,他们也许并未名满天下,但他们是歌者,有... 我不是诗人,所以我想我也许没有资格评价诗。但谁也挡不住我被诗歌感动,被写诗之人的赤子之心感动。相比其他文学形式而言,诗歌其实能更广泛更深入地直抵内心。在蓟州这片土地上,不乏吟唱的歌者,他们也许并未名满天下,但他们是歌者,有一种骨子里的情结,视天地万物为灵,以敬畏之心待之。大约二十年前的一个中午,我接到了杜康打来的电话。他的情绪显而易见地低落,用略显伤感的口吻说:“我从没有撒过一粒种子,也没有收获过一颗粮食。”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他是在拷问生命的意义。人与人的对话需要情境和感应,我当时的反应是,他在为赋新词强说愁。事后我从没想起就这件事跟他交流,因为我不理解他的情感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子之心 情感世界 写诗之人 天地万物 生命的意义 名满天下 敬畏之心 感动
原文传递
《晏阳初》
14
作者 苗勇 《文学自由谈》 2021年第6期66-66,共1页
东方出版社晏阳初,一位终其一生都在努力求索的百岁老人,是中国近现代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也是在谈到中国民间百年乡建事业时绕不开的人物。从某种程度上说,晏阳初所推行的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运动,至今仍然在中国... 东方出版社晏阳初,一位终其一生都在努力求索的百岁老人,是中国近现代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也是在谈到中国民间百年乡建事业时绕不开的人物。从某种程度上说,晏阳初所推行的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运动,至今仍然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具有深远的影响。本书以晏阳初一生拼搏奋进为主线,以平民教育运动的实践探索为复线,以爱国爱家爱众生为辅线,生动讲述了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的传奇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出版社 晏阳初 平民教育运动 乡村改造 百岁老人 传奇人生 实践探索 终其一生
原文传递
本刊声明
15
《文学自由谈》 2021年第4期M0002-M0002,共1页
本刊仅接受编辑部指定电子邮箱收到的来稿,且不再接受纸质稿件。本刊并未委托第三方机构及任何网站约稿,亦不会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向作者收取“版面费”。来稿一律不退,若投稿后两个月未收到刊用通知,请作者自行处理。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 本刊仅接受编辑部指定电子邮箱收到的来稿,且不再接受纸质稿件。本刊并未委托第三方机构及任何网站约稿,亦不会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向作者收取“版面费”。来稿一律不退,若投稿后两个月未收到刊用通知,请作者自行处理。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世纪超星、维普资讯、鼎森世纪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及以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上述各方的著作权使用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方式 刊用通知 维普资讯 中国知网 电子邮箱 版面费 信息网络传播 纸质稿件
原文传递
找准自己的定位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世旭 《文学自由谈》 2021年第3期94-98,共5页
去年,忽然接到向继东先生的电话,向我组一部文学回忆录书稿。也许是怕我不知就里,列举了已经应约出书者的名单,一长串当今文坛如雷贯耳的名字,把我吓住了。出版个人全集、开设纪念馆、建立研究室、撰写回忆录,只能属于那些如雷贯耳的名... 去年,忽然接到向继东先生的电话,向我组一部文学回忆录书稿。也许是怕我不知就里,列举了已经应约出书者的名单,一长串当今文坛如雷贯耳的名字,把我吓住了。出版个人全集、开设纪念馆、建立研究室、撰写回忆录,只能属于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哪里是我这种人可以奢望的。我与向继东先生素昧平生,之前只是收到过他的一封关于用稿的电邮。当时他正在编辑一本杂文选,打算收进我的一篇千字文。邮箱是刊发那篇千字文的报纸责编告诉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字文 纪念馆 回忆录 编辑 报纸 书稿
原文传递
让梦的碎片飘起来
17
作者 陈典松 《文学自由谈》 2020年第6期156-160,共5页
人物传记的写作,向来见仁见智,并无一定模式。尤其是为生者立传,既要让当事各方满意,又不失作者的独立判断;既要面对现实,角度分寸把握准确,又要做到有新意,不落俗套。这绝非易事。坦率地讲,当我拿到鄞珊的《刀耕墨旅——许钦松小传》(... 人物传记的写作,向来见仁见智,并无一定模式。尤其是为生者立传,既要让当事各方满意,又不失作者的独立判断;既要面对现实,角度分寸把握准确,又要做到有新意,不落俗套。这绝非易事。坦率地讲,当我拿到鄞珊的《刀耕墨旅——许钦松小传》(岭南美术出版社)时,我是有些犹豫的。作为一名传记写作的实践者,而非文学评论家,贸然写出书评,或有探究不深的风险。然而,细读之后,鄞珊呈现的文字,焕然一新,我还是决心冒险一试,谈谈我读这部作品的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美术出版社 人物传记 文学评论家 书评 独立判断 分寸把握 实践者 面对现实
原文传递
李更作品
18
作者 李更 《文学自由谈》 2020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原文传递
写作的来路与写作的老师
19
作者 石华鹏 《文学自由谈》 2020年第5期90-97,共8页
没有来路的写作终究有些飘忽有一次听书法家们聊天。一位说,配得上“艺术”二字的书法,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笔笔有来路,二是整体有去向。这两句话虽有些武断,但细细品味却颇有些道理。篆、隶、楷、行、草,颜(颜真卿)、柳(柳公权)、王(... 没有来路的写作终究有些飘忽有一次听书法家们聊天。一位说,配得上“艺术”二字的书法,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笔笔有来路,二是整体有去向。这两句话虽有些武断,但细细品味却颇有些道理。篆、隶、楷、行、草,颜(颜真卿)、柳(柳公权)、王(王羲之)、米(米芾)、黄(黄庭坚),想在书艺之路上有所作为,绕得过这些经典大师吗?经典意味着法度、难度与审美的高度统一和至高境地。抛开这些,你要自创,除了显示浮躁的肤浅和自负以外,还有来自经典之镜映照出的局促和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真卿 柳公权 黄庭坚 王羲之 书法
原文传递
画谈文事
20
作者 任大戈 王凤桐(画) 《文学自由谈》 2020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