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作品数9880被引量10337H指数20
《当代文坛》由四川省作家协会主管主办,创刊于1982年5月,是西南地区唯一一家专业性文艺理论评论刊物。是全国第一批进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序列,全国第一批进入中文核心期刊序列,全...查看详情>>
  • 曾用名 文谭
  • 主办单位四川省作家协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6-0820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51-1076/I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9,88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说创作:生活与选择——王蒙北京大学演讲
1
作者 王蒙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3,共6页
今天便是一次与演讲主题的“周旋”。我今天的讲座题为“生活与选择”,主要内容是“十五个自问自答题”,前四个有关人生,后十一个有关小说创作。第一题:你为什么那么小就成了地下党员?1946年,我见到了第一个共产党人。1946年,美国的马... 今天便是一次与演讲主题的“周旋”。我今天的讲座题为“生活与选择”,主要内容是“十五个自问自答题”,前四个有关人生,后十一个有关小说创作。第一题:你为什么那么小就成了地下党员?1946年,我见到了第一个共产党人。1946年,美国的马歇尔上将、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以及国民党代表张治中,共同组成军事调处执行部。北京也有一个分部,中共方面的代表是叶剑英同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调处执行部 自问自答 张治中 叶剑英 北京大学 周恩来 共产党人 马歇尔
下载PDF
网络小说中的“系统”:叙事媒介与现实镜像
2
作者 黄蕾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3-181,共9页
网络小说中的“系统”设定从早期的“金手指”定位,到读写群体对其形成想象自觉后,转变为独立的叙事手段。“系统”是一种“秩序(规则)-想象”的双重体,是“创作者意识”的秩序体现;另一方面,“系统”成为读者和主角认知与信息交互的界... 网络小说中的“系统”设定从早期的“金手指”定位,到读写群体对其形成想象自觉后,转变为独立的叙事手段。“系统”是一种“秩序(规则)-想象”的双重体,是“创作者意识”的秩序体现;另一方面,“系统”成为读者和主角认知与信息交互的界面,中介着虚构的小说世界和现实世界,包含着新的想象。这一转变过程发生在现实经验的媒介化背景下,网络文学作为网络与文学混合生成的复杂媒介,表征着现实与虚拟世界相互渗透作用的文化现状,“系统”以生成性的有机整体形态呈现制造意义与审美的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学 系统 叙事结构 媒介界面
下载PDF
“生态样本”的美学建构——以徐向林的《东方湿地》为例
3
作者 徐晋炀 张学东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37,共6页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与倍受重视,生态文学日益受到高度关注。长篇非虚构作品《东方湿地》作为中国首部滨海湿地类文学作品,通过对黄海湿地过去、现在及未来的深度思考,回应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复杂议题,为生态文学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与倍受重视,生态文学日益受到高度关注。长篇非虚构作品《东方湿地》作为中国首部滨海湿地类文学作品,通过对黄海湿地过去、现在及未来的深度思考,回应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复杂议题,为生态文学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本文从美学的视域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东方湿地》在空间美学、共生美学以及时光美学三个方面的文本构建形式,为生态文学写作提供新的视角与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湿地》 生态文学 美学建构
下载PDF
五棵竹子:论当代小说的创意过程
4
作者 刘大先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8,共10页
借用艺术理论中郑板桥关于竹子的创作过程论,当代小说的从创意到呈现,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多重现实的“江畔之竹”、视角观察的“眼中之竹”、构思拟想的“胸中之竹”、形式表达的“手中之竹”与自由表述的“心中无竹”。古典话语的创造... 借用艺术理论中郑板桥关于竹子的创作过程论,当代小说的从创意到呈现,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多重现实的“江畔之竹”、视角观察的“眼中之竹”、构思拟想的“胸中之竹”、形式表达的“手中之竹”与自由表述的“心中无竹”。古典话语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体现于当代性的自觉与对既有文学史遗产的扬弃,融合再造后,当代小说的创作因此获得一种带有普遍、通用的过程性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写作 审美过程 多维现实 跨媒介叙事
下载PDF
卢新华:伦理视角的介入及其文本实践——解读小说《伤痕》《紫禁女》《米勒》
5
作者 田泥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8-155,共8页
从1980年代对代际伦理悲剧根源的挖掘,到21世纪揭示传统文化心理对身体伦理的规定,阐明世俗主义对女性新主体构建的影响,并发掘女性作为个体为构建中华母体的精神力量所在,卢新华的伦理视角,关乎政治、阶级、性别这些关键词,也涉及两性... 从1980年代对代际伦理悲剧根源的挖掘,到21世纪揭示传统文化心理对身体伦理的规定,阐明世俗主义对女性新主体构建的影响,并发掘女性作为个体为构建中华母体的精神力量所在,卢新华的伦理视角,关乎政治、阶级、性别这些关键词,也涉及两性关系及女性自身成长的现实伦理,打破了刻板的女性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女性伦理价值与意义。对女性现实性进行剖析构成其现实主义创作的内在理路,也是他以文学观察与介入中国社会与文化现实的方式,更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索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新华 女性伦理 新女性主体
下载PDF
现代性之后,如何理解我们的世界——宋明炜教授访谈录
6
作者 宋明炜 陈济舟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6-32,共7页
陈济舟:首先恭喜您的英文专书《看的恐惧》(Fear of Seeing)付梓。在英文学界,这是一本独一无二的关于中国科幻的学术著作。但是,从目录也可以看出,这些文章有一部分是之前已经发表过的中文或英文文章的再阐释,并且加入了新的内容。您... 陈济舟:首先恭喜您的英文专书《看的恐惧》(Fear of Seeing)付梓。在英文学界,这是一本独一无二的关于中国科幻的学术著作。但是,从目录也可以看出,这些文章有一部分是之前已经发表过的中文或英文文章的再阐释,并且加入了新的内容。您可否谈一谈,在写作这本书时是否对自己之前的理论和学说做出了某些修正?这本书里面的文章和它们的早期版本又有什么不同呢?特别是《看的恐惧》和《中国科幻新浪潮》(2020)之间的关系(异同、承接、断裂、转向、改变)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文章 恐惧 新浪潮 访谈录 再阐释 现代性
下载PDF
布面丙烯绘画
7
作者 黄启波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下载PDF
常数与变数——试论徐可散文的结构方式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卫彬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0-215,共6页
当代散文发展至今,庶几各体兼备,在此情况下,徐可的散文创作力图融通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在多元的散文样态中拓展写作的范式。他的散文是当代散文写作的一个异数,既承继了古典散文的美学精神,才、学、识兼具,又在散文语义场的建立、... 当代散文发展至今,庶几各体兼备,在此情况下,徐可的散文创作力图融通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在多元的散文样态中拓展写作的范式。他的散文是当代散文写作的一个异数,既承继了古典散文的美学精神,才、学、识兼具,又在散文语义场的建立、情感的抒发和情境的营造等方面,实现了历史内涵、文化品味与审美价值的突破,丰富了当代散文的现代性景观,是散文写作从传统向当代转型的重要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可散文 语义场 非线性 情境 结构
下载PDF
异质空间、身体与想象——论蔡东的文学世界
9
作者 杨延龙 曹兰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92,共6页
文学与艺术的奇幻在于带我们走出当下,走出封闭与空间表象,走进自然和象征的表征性空间。蔡东的文学世界便搭建了一个悬置的时空,创造出了一个非凡的、令人目眩的空间意义的“无限化”,一个完整的、充满矛盾的生活场。这场奇幻之旅的驱... 文学与艺术的奇幻在于带我们走出当下,走出封闭与空间表象,走进自然和象征的表征性空间。蔡东的文学世界便搭建了一个悬置的时空,创造出了一个非凡的、令人目眩的空间意义的“无限化”,一个完整的、充满矛盾的生活场。这场奇幻之旅的驱动力是身体内宇宙的趋光性,经历着城市空间的图像、象征与消费的裹挟、身体与空间的错置感到身体重新回到主体的一方,这种回归是生活的自觉。蔡东书写着身体被空间挤压的痛楚、身体的挣扎以及寻找另一片天空来确证主体性的行动。在这个“异质空间”里,对抗无处不在,同时也包含模糊主体与客体、边缘与中心以及产生异质、消解异质、与异质共融的共时态和城市多生态培育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东 异质空间 身体 城市经验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文艺经验中的“文学性”代变——以转换期的汪曾祺为中心
10
作者 赵坤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59,共7页
从延安文艺到共和国文学,社会主义文艺经验的内在构成充满了差异化的文学想象。其中,总体性的文学方向与审美中心的文学性追求之间的冲突,长时段地横亘在时代文学观念和作家写作之中。对此,汪曾祺作为少数能够贯穿现代与当代文学的重要... 从延安文艺到共和国文学,社会主义文艺经验的内在构成充满了差异化的文学想象。其中,总体性的文学方向与审美中心的文学性追求之间的冲突,长时段地横亘在时代文学观念和作家写作之中。对此,汪曾祺作为少数能够贯穿现代与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在现代到当代的文学转换期里,也经历了从现代主义到现实主义的个人写作转换期。本文结合新发现的汪曾祺佚文,考察两者间的动态结构及作家完成转换的过程,兼及转换期作家参与建构社会主义文艺经验中“文学性”代变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文艺 汪曾祺 文学性
下载PDF
经验的有限性与重塑“自我”的文学性——1980年代王安忆文学观的变奏
11
作者 杨晓帆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52,共8页
本文回溯王安忆1983年访美前后文学观的变奏:王安忆最初尝试以“写他人”的方式告别雯雯阶段,但对自我经验的开掘才真正把握住文学介入现实的关键;访美使王安忆在世界视野中将自我相对化,继而在对报告文学采写经验的转化中写出了《小鲍... 本文回溯王安忆1983年访美前后文学观的变奏:王安忆最初尝试以“写他人”的方式告别雯雯阶段,但对自我经验的开掘才真正把握住文学介入现实的关键;访美使王安忆在世界视野中将自我相对化,继而在对报告文学采写经验的转化中写出了《小鲍庄》;但用“形式自觉”克服经验的有限性难题,又阻断了作家进一步思考摆脱政治束缚后如何深入生活、如何持续把握个人经验的时代社会性关联。总结王安忆1980年代有关自我言说与自我重塑的创作调整,可以启示我们“文学性”何以不仅仅是一个求解本质性答案的理论问题,更是一项关乎时代境遇中主体创生的重要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访美 自我经验 文学性
下载PDF
区域传统纹样的数字化提取、转化和发展
12
作者 厉相帅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I0014-I0015,共2页
区域传统纹样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文化传承性。伴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产生的巨大变化,传统纹样的载体如服饰、石刻、建筑构件、家具等都在逐渐被新的装饰形式、材质等所取代。以设计案例诠释区域传统纹... 区域传统纹样是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文化传承性。伴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产生的巨大变化,传统纹样的载体如服饰、石刻、建筑构件、家具等都在逐渐被新的装饰形式、材质等所取代。以设计案例诠释区域传统纹样进行数字化提取的方法,并提出转化、发展的策略,以此推动区域优秀传统纹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纹样 建筑构件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装饰形式 发展的策略 生产生活方式 地域性
下载PDF
梁海霞作品
13
作者 梁海霞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下载PDF
张炜文学作品海外传播的研究与启示
14
作者 李静 张丽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02-208,共7页
本文主要探讨张炜文学作品在海外的传播现状及其带来的启示,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海外书籍与期刊的译介情况,从译介地域、数量以及影响力来看,主要集中于欧美和东亚两大区域。二是海外学术界与媒体的评价情况,包含欧美和日本两大研究圈,... 本文主要探讨张炜文学作品在海外的传播现状及其带来的启示,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海外书籍与期刊的译介情况,从译介地域、数量以及影响力来看,主要集中于欧美和东亚两大区域。二是海外学术界与媒体的评价情况,包含欧美和日本两大研究圈,约始于20世纪90年代,步入新世纪后研究数量、深度和广度渐增。三是以张炜国际学术活动轨迹与国际热点契合度为切入点,论证其文学作品在海外被接受的原因。通过讨论可知,张炜文学作品获得了一定的海外关注与认可,却又局限在学术研究群体范围之内,这种状况的形成既有作者的个体因素,又折射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一些共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 译介 海外传播
下载PDF
文学陕军民间叙事检视:成就、局限与前景
15
作者 王玉珠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5-151,共7页
民间叙事是当代陕西文学的重要基本面之一,文学陕军朝着民间的进发,创造了独特的秦地文化审美空间,参与、推进了当代中国文学话语的转换与重塑;但重返前现代的民间又使其遭遇了自身精神理念与价值立场的困惑、混乱与迷茫,并可能导致文... 民间叙事是当代陕西文学的重要基本面之一,文学陕军朝着民间的进发,创造了独特的秦地文化审美空间,参与、推进了当代中国文学话语的转换与重塑;但重返前现代的民间又使其遭遇了自身精神理念与价值立场的困惑、混乱与迷茫,并可能导致文学的现代性追求再度被悬置。文学陕军的民间叙事应积极寻求现代意识与民间立场的整合交融,突破写作的模式化、民间文化资源的重复性利用以及精神进程的停滞等困局,并在去除过分的“同质化”、实现个人性突围的同时持守深厚丰沛的秦地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陕军 民间叙事 现代性
下载PDF
方之《内奸》原型考
16
作者 翟永明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9-45,共7页
方之父亲对他的文学启蒙、他自身团委的工作经历以及赵树理的影响,决定了方之紧贴生活进行文学创作的理念,这使得他小说中的人物及事件几乎都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内奸》的创作理念既是出于作者对文本艺术化处理的考量,也反映了一... 方之父亲对他的文学启蒙、他自身团委的工作经历以及赵树理的影响,决定了方之紧贴生活进行文学创作的理念,这使得他小说中的人物及事件几乎都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内奸》的创作理念既是出于作者对文本艺术化处理的考量,也反映了一个作家在特定时代参与社会表达的复杂心境。小说中的田有信虽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确定具体所指,但他既存在于历史真实之中,同时又包含着作家真切的个人体验,时代特征与个人经验共同交汇产生了田有信这样一个精神品格极其逼真的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奸》 文学理念 原型
下载PDF
关于郭沫若讲话、报告类文稿的整理、辑录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震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9-104,共6页
郭沫若有大量的讲话、演讲、报告等文稿存世,且绝大多数散佚于《郭沫若全集》之外。这些文稿在刊发、署名或存在形态上可谓五花八门,特别是由记录稿整理而成的文稿,其文本的厘定成为大问题。一直以来对于这些文稿的发掘整理,只是简单视... 郭沫若有大量的讲话、演讲、报告等文稿存世,且绝大多数散佚于《郭沫若全集》之外。这些文稿在刊发、署名或存在形态上可谓五花八门,特别是由记录稿整理而成的文稿,其文本的厘定成为大问题。一直以来对于这些文稿的发掘整理,只是简单视其为佚文,一些问题则无法解决,或根本不曾被意识到。因此,需要一个规范。可以将这些文稿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区分为两部分来解决问题,即一部分作为佚文整理,一部分作为史料考察。同时,佚文的确认、整理要有一些遵从的原则、标准,且宜严不宜宽,在郭沫若研究领域形成共同认可的学术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沫若 散佚文稿 整理规范
下载PDF
篆书作品
18
作者 李思航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I0002-I0002,共1页
下载PDF
1980年代小说界的“贵州现象”及其地方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洋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9-84,共6页
1980年代,中国文艺界曾一度出现充满先锋色彩和震撼效应的"贵州现象",贵州乡土文学裹挟着来自深山旷野的精神气质和美学风格如雨后春笋般强势崛起。本文将深入考察1980年代小说发展史中"贵州现象"生成的历史语境和... 1980年代,中国文艺界曾一度出现充满先锋色彩和震撼效应的"贵州现象",贵州乡土文学裹挟着来自深山旷野的精神气质和美学风格如雨后春笋般强势崛起。本文将深入考察1980年代小说发展史中"贵州现象"生成的历史语境和人文生态,于历史褶皱处梳理其地方性知识的肌理纹路,辨析"贵州现象"生成的历史逻辑与深层机制,从而把握并呈现"贵州现象"生成的文化基因与地方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年代 “贵州小说” 文化基因 地方路径
下载PDF
巴金小说的四川方言书写及其主要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羲 曾绍义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2-107,共6页
巴金是享誉国内外的大师级作家,他的主要作品《家》《春》《秋》《寒夜》等,都是“四川人写四川事”的重要成果,其中,“无技巧”地运用四川方言是其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认真研究。但在此前的巴金研究中,对此鲜有涉及。《巴金全... 巴金是享誉国内外的大师级作家,他的主要作品《家》《春》《秋》《寒夜》等,都是“四川人写四川事”的重要成果,其中,“无技巧”地运用四川方言是其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认真研究。但在此前的巴金研究中,对此鲜有涉及。《巴金全集》中有四川方言词语的小说共6卷,四川方言词7641条,还潜隐存在四川方言句式。巴金运用这些方言表现的基本特点有“三多”,即对话描写方言多、细节描写方言多和直接描写方言多,“无技巧”地运用四川方言是其最大特点,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小说 四川方言 “无技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