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第四纪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作品数3756被引量29042H指数83
反映国内外第四纪和全球变化研究发展趋势,刊登最新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涵盖第四纪有关的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人文科学各分支学科。贯彻"双百"方针,开展学术讨论,提高第四纪研究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水平。 主要报...查看详情>>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
  •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1001-7410
  •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11-2708/P
  • 出版周期双月刊
共找到3,756篇文章
< 1 2 1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末次冰盛期以来东北地区古植被定量重建及其气候响应
1
作者 张瑞 李琴 +1 位作者 勇心意 于梦晴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5-822,共18页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演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及碳循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重建过去典型增温过程中植被的变化,是评估全球变暖背景下植被响应的关键之一。末次冰盛期(LGM)是末次冰期中距今最近的气候最冷、冰川规模最大的时段。LGM...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演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及碳循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重建过去典型增温过程中植被的变化,是评估全球变暖背景下植被响应的关键之一。末次冰盛期(LGM)是末次冰期中距今最近的气候最冷、冰川规模最大的时段。LGM以来,气候经历了从末次冰盛期到全新世的逐渐增温和后续降温过程。本研究综合公开发表的东北地区的69条孢粉序列,通过生物群区化方法定量重建了LGM以来其植被分布格局变化。结果表明,21~12 ka B.P.,森林仅分布在东部边缘山地,该时期森林类型点位比例最低,仅25%,研究区大面积被草原和荒漠占据;12~9 ka B.P.,森林向西、北方向扩张,草原被迫向内蒙古高原地区迁移,森林-草原分界线逐渐向西移动;9~5 ka B.P.,森林成为主要植被类型,在东北地区广泛分布,森林点位比例在6 ka B.P.达到最大值,约65%以上。温带落叶林分布范围与现代相比,最北界向北扩张大约7°~8°。草原仅分布在松嫩平原东部和内蒙古高原北部。全新世大暖期(6±0.5 ka 14C),森林-草原分界线大致分布在现代300 mm年等降水量线附近;5 ka B.P.以来,草原再次扩张。森林向东部边缘山地迁移。森林-草原分界线向东迁移。此外,温带落叶林出现的海拔变化显示,LGM以来其逐渐上升至全新世早中期开始下降,与全球温度变化类似。进一步分析表明,LGM以来,降水或有效湿度可能是控制东北地区森林整体比例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此外,5 ka B.P.以来,人类活动对植被分布格局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冰盛期 生物群区化 植被重建 孢粉 中国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近2000年南海北部沉积有机碳的来源及埋藏记录 被引量:3
2
作者 石雪松 叶丰 +3 位作者 王利伟 黄超 韦刚健 曾提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9-447,共9页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河口近海碳源汇途径的变化对区域乃至全球碳循环有着深刻的影响。本研究对南海北部河口-近岸-陆架海区3根沉积物柱状样顶部沉积记录约2000年的样品进行了有机碳(TOC)和总氮(TN)含量与稳定同位素...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河口近海碳源汇途径的变化对区域乃至全球碳循环有着深刻的影响。本研究对南海北部河口-近岸-陆架海区3根沉积物柱状样顶部沉积记录约2000年的样品进行了有机碳(TOC)和总氮(TN)含量与稳定同位素组成等地球化学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南海北部沉积物TOC含量在过去2000年表现出稳步增加的趋势。根据稳定碳同位素(δ^(13)C)和TOC/TN比值构建的蒙特卡洛模拟估算,发现不同海区沉积有机碳的来源存在差异,其中陆源有机碳在近岸区贡献最高,河口区次之,南海北部陆坡贡献最小。在时间尺度上,陆坡区TOC来源在过去2000年维持稳定,而河口近岸区中海源有机碳比例不断增加,特别是河口区海源有机碳在过去1000年快速增加,同时与TN的变化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反映了人类活动持续输入的陆源营养盐促进了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升高;另一方面,河口区陆源有机碳的减少主要归因于华南地区减弱的东亚夏季风和人类活动与沿海地区大规模的围垦活动等。不同于河口近岸海区,南海北部陆坡沉积物有机碳埋藏的增加主要与东亚冬季风增强对营养盐供应和初级生产力的调控密切关联。整体而言,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共同控制着近2000年南海北部沉积物有机碳埋藏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埋藏 沉积记录 南海北部 近2000年
原文传递
武汉市汤逊湖水-气界面CO_(2)通量昼间变化观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田小康 吴忠立 +4 位作者 林斯静 殷美绮 杨富伟 谭东杨 李思悦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25-636,共12页
为探究亚洲最大城中湖武汉市汤逊湖水体溶存CO_(2)浓度(pCO_(2))及水-气界面CO_(2)通量(FCO_(2))日变化规律,于冬季(1周)和夏季(3个昼间)对汤逊湖的两个样点(TXH1和TXH2)进行表层水样分析,并用水质参数仪和风速仪现场测定环境气象因子(p... 为探究亚洲最大城中湖武汉市汤逊湖水体溶存CO_(2)浓度(pCO_(2))及水-气界面CO_(2)通量(FCO_(2))日变化规律,于冬季(1周)和夏季(3个昼间)对汤逊湖的两个样点(TXH1和TXH2)进行表层水样分析,并用水质参数仪和风速仪现场测定环境气象因子(pH、DO、DO%、EC、水温、气温、风速),在实验室测定碱度。用CO_(2)SYS模型计算(水温、pH和碱度)水体pCO_(2),薄边层模型计算湖泊水-气界面FCO_(2),研究结果表明pCO_(2)和FCO_(2)在日尺度及季节尺度上有着显著性差异,且两个取样点间有显著性差异。汤逊湖存在CO_(2)"源/汇"功能转换,整体上呈现"源"的特征。TXH1表层水pCO_(2)均值为585.5±758.2μatm,FCO_(2)均值为3.52±20.58 mmol/(m^(2)·d);TXH2表层水pCO_(2)均值为799.3±579.4μatm,FCO_(2)均值为6.53±14.81 mmol/(m^(2)·d)。冬季TXH2表层水pCO_(2)均值(1032.1±183.5μatm)高于TXH1(均值为348.2±119.8μatm);夏季TXH2表层水pCO_(2)(均值为391.9±783.1μatm)低于TXH1(均值为1000.7±1143.8μatm);冬季TXH2的FCO_(2)平均值(13.94±3.91 mmol/(m^(2)·d))高于TXH1的平均值(-1.36±2.80 mmol/(m^(2)·d),夏季TXH2的FCO_(2)平均值(-6.43±17.77 mmol/(m^(2)·d))低于TXH1的平均值(12.06±32.49 mmol/(m^(2)·d))。pCO_(2)和FCO_(2)受环境因子EC、DO、水温、气温的影响,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到DO和水温是影响FCO_(2)的主要环境因子。通过pCO_(2)和FCO_(2)各时间点均值和总均值比较,发现11:30~12:00时取样能较好地代表冬季8:00~15:30时之间的水-气界面碳释放,8:00~9:00时取样能较好地代表夏季7:00~18:30时之间的水-气界面碳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气界面 日变化 环境因子 薄边层模型法
原文传递
榆社盆地晚新生代骆驼化石的修订及中国化石骆驼评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文晖 侯素宽 张晓晓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12-751,共40页
本文是对榆社盆地(36°49′~37°26′N,112°42′~113°07′E)乃至中国骆驼化石的首次系统修订。20世纪30年代,德日进(Teilhard de Chardin)等报道了榆社盆地12个地点的17件骆驼化石,是渑池仰韶村不完整骨架之外中国最... 本文是对榆社盆地(36°49′~37°26′N,112°42′~113°07′E)乃至中国骆驼化石的首次系统修订。20世纪30年代,德日进(Teilhard de Chardin)等报道了榆社盆地12个地点的17件骆驼化石,是渑池仰韶村不完整骨架之外中国最经典的骆驼材料。这些材料过去被错误归在榆社Ⅲ带(维拉方期真马层),误作为“巨副驼Paracamelus gigas”广为引用。本文根据榆社盆地的地层学研究成果,系统比较东半球其他地点性质比较明确的骆驼化石,对这批材料进行了重新研究,厘定了其分类位置,探讨了其产出层位。这批材料应分属邱氏副驼新种Paracamelus qiui sp.nov.、邱氏副驼(相似种)Paracamelus cf.qiui、阿氏副驼P.alexejevi、巨副驼P.gigas以及诺氏驼Camelus knoblochi等5种。邱氏副驼Paracamelus qiui是本次研究描述的新种,产于榆社马会组和高庄组桃阳段,属晚中新世,距今约6.1~5.2 Ma,相当于MN13。邱氏副驼P.qiui是非常原始的高大型骆驼,下颌长且低矮,下颌联合部长,p3未退化,前臼齿列发达,牙齿低冠或弱中冠,胫骨与距骨宽大扁薄,跖骨愈合程度低,显著有别于早更新世的P.gigas。黑海和亚速海沿岸早蓬蒂期的骆驼材料也被我们归入邱氏副驼P.qiui。除性质和时代不明的“赫尔松副驼P.khersonensis”外,邱氏副驼P.qiui是目前所见旧大陆最原始的骆驼。邱氏副驼(相似种)Paracamelus cf.qiui发现于榆社高庄组南庄沟段,距今4.9~4.2 Ma,其形态与邱氏副驼P.qiui相似,但前齿列已有所退化,可能代表一新种,但目前材料过少,有待将来更多材料证实。阿氏副驼P.alexejevi发现于榆社麻则沟组,距今3.6~3.0 Ma。阿氏副驼P.alexejevi是中等体型的副驼,体型较邱氏副驼P.qiui和巨副驼P.gigas小,但大于现生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其与邱氏副驼Paracamelus qiui和邱氏副驼(相似种)Paracamelus cf.qiui关系较近,下颌瘦长低矮,但p3已进一步退化,前臼齿列更加缩短,头后骨骼纤细瘦长,面貌与乌克兰敖德萨地穴的阿氏副驼P.alexejevi相同。真正的P.gigas在榆社盆地主要见于海眼组,少量标本或属麻则沟组顶部,时代为3/2.6~2.15 Ma。巨副驼P.gigas与晚中新世的大型骆驼,如邱氏副驼P.qiui和阿吉雷副驼P.aguirrei之间,存在着长时间缺环。诺氏驼Camelus knoblochi应产于盆地内上覆的马兰黄土中,时代为晚更新世0.12~0.01 Ma。此外,我们还深入探讨了旧大陆化石骆驼的其他命名和分类学问题,提出了若干新认识,有助于深入推进骆驼族的起源演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中新世 巨副驼 邱氏副驼 阿氏副驼 诺氏驼 榆社盆地 骆驼化石
原文传递
安徽阜南台家寺遗址出土龟甲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
5
作者 杨娟 姚政权 +4 位作者 郭怡 谢诗雨 何晓琳 高颖彤 胡耀武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29-1135,共7页
本研究以阜南台家寺遗址出土的商代龟甲及部分动物骨骼为材料,开展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在揭示动物食物结构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先民对龟的使用及龟的来源问题。研究结果显示:龟甲的同位素数据相互之间差异较大,通过聚类分析大致可分为... 本研究以阜南台家寺遗址出土的商代龟甲及部分动物骨骼为材料,开展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在揭示动物食物结构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先民对龟的使用及龟的来源问题。研究结果显示:龟甲的同位素数据相互之间差异较大,通过聚类分析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高δ^(13)C和高δ^(15)N值(δ^(13)C=-20.3‰±0.4‰,n=3;δ^(15)N=7.8‰±0.2‰,n=3);第二类是δ^(13)C值居中,δ^(15)N值偏低(δ^(13)C=-21.6‰±0.4‰,n=4;δ^(15)N=7.0‰±0.3‰,n=4);第三类是δ^(13)C值偏低、δ^(15)N值居中(δ^(13)C=-23.7‰±0.6‰,n=4;δ^(15)N=7.6‰±0.3‰,n=4),这意味着该遗址出土的龟甲可能存在多种来源。究其原因,可能缘于先民制作卜甲时使用的龟来源于不同的栖息环境,抑或来源于不同种属的龟。这种用龟行为,或许与殷墟甲骨上记载的“贡龟”密切相关。尽管本研究通过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商代先民的用龟行为尚属初步,但毋庸置疑,本研究为全面探索商代先民的用龟行为、拓展甲骨学的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证据和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家寺遗址 龟甲 商代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用龟行为
原文传递
白垩纪晚期-古近纪早期热事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梦婷 邱煜丹 马明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12-528,共17页
由于化石燃料大量燃烧,大气CO_(2)浓度跟温度都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地质历史时期发生过多次的快速增温事件,伴随着大气CO_(2)浓度的增加,通过研究这些气候相似型可以为上述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白垩... 由于化石燃料大量燃烧,大气CO_(2)浓度跟温度都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地质历史时期发生过多次的快速增温事件,伴随着大气CO_(2)浓度的增加,通过研究这些气候相似型可以为上述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白垩纪晚期-古近纪早期(约67~52 Ma)是地质历史时期中典型的温室气候期,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一系列快速和短暂的增温事件(热事件)。热事件的发生伴随着碳同位素负偏移(CIE)、碳酸盐补偿深度(CCD)变浅、大气中CO_(2)含量增加及温度升高等现象,一些热事件同时还出现了环境变化和生态效应。这给我们提供了机会来研究气候变化和碳循环之间的耦合规律,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未来气候、环境和生物变化。文章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对白垩纪晚期-古近纪早期的热事件识别、触发机制及碳来源作了综述并提出展望。目前全球近200个地点发现系列热事件记录,绝大部分记录来自海相沉积,陆相沉积记录很少;热事件的触发机制主要有天文轨道周期、火山活动、地外天体撞击、构造抬升作用等观点;热事件碳来源主要有泥炭、永久冻土、甲烷水合物、火山及地外天体。在今后的热事件研究中应加强:1)陆相记录及其与海相记录的对比研究;2)不同热事件触发机制研究,尤其是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马斯特里赫特期末期增温事件(LMWE)等这些能够造成严重环境变化和生态效应的热事件;3)碳来源方面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几大碳库碳释放的通量和特征,并且结合地质记录、模型模拟及示踪元素来揭示热事件的碳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晚期-古近纪早期 热事件 触发机制 碳来源
原文传递
北魏平城地区的农耕化:山西大同金茂府北魏墓群人和动物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丽琴 吕晓晶 +3 位作者 崔贺勋 古顺芳 张国文 侯亮亮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49-1763,共15页
北魏王朝定都平城前后,大规模的移民潮使得当地人口数量剧增,人群成分骤然复杂,当地的生业经济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大同金茂府北魏墓群随葬动物及其组合以羊、牛及鱼为基本特征,提示相关人群从事的生业经济可能和当地传统的农耕经济不... 北魏王朝定都平城前后,大规模的移民潮使得当地人口数量剧增,人群成分骤然复杂,当地的生业经济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大同金茂府北魏墓群随葬动物及其组合以羊、牛及鱼为基本特征,提示相关人群从事的生业经济可能和当地传统的农耕经济不同。鉴于此,本研究选取山西省大同市金茂府墓地(40°03′54″N,113°17′22″E) 70例人骨及牙齿(27例长骨、 32例肋骨和11例牙本质)和8例动物骨骼进行C、 N稳定同位素分析,还原不同个体长时段内的生业经济及可能的变迁。结果显示,羊(δ^(13)C均值:-16.4‰±0.9‰;δ^(15)N均值:7.7‰±1.2‰, n=7)主要以C和C类植物为主,但主要偏向于C类植物,牛(δ^(13)C:-11.6‰;δ^(15)N:7.6‰, n=1)则主要是C类植物为食,尽管牛和羊的饲喂方式存在明显的区分,但都受到了粟黍农业明显的影响。33个先民个体不同部位组织(长骨、肋骨和牙本质)总体的数据(δ^(13)C均值:-9.8‰±1.1‰;δ^(15)N均值:9.9‰±0.8‰, n=70)显示,先民主要是以C类食物为生,包含粟黍及以其为基础饲喂的家畜等。金茂府先民长骨(δ^(13)C:-13.1‰~-8.5‰,均值-9.8‰±1.1‰;δ^(15)N:8.9‰~11.4‰,均值9.9‰±0.7‰, n=27)与大同操场城北魏太官粮储遗址炭化粟的稳定同位素值进行比较分析显示,金茂府先民主要以粟类食物为生。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之间的δ^(13)C和δ^(15)N值无显著性差异。然而,不同性别的肋骨δ^(15)N值则存在明显的差异(p=0.036<0.05),男性在死亡前2年~5年左右时间内的δ^(15)N值(均值10.5‰±0.8‰, n=14)普遍高于女性(均值9.8‰±0.8‰, n=12),这可能和他们的生活习惯相关。同时,不同组织的稳定同位素进行整体比较(长骨,δ^(13)C均值:-9.8‰±1.1‰,δ^(15)N均值:9.9‰±0.7‰, n=27;肋骨,δ^(13)C均值:-9.8‰±0.9‰,δ^(15)N均值:10.0‰±0.9‰, n=32;牙本质,δ^(13)C均值:-10.0‰±1.6‰,δ^(15)N均值:9.9‰±0.7‰, n=11)发现其值基本一致,说明大部分先民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其饮食结构较为稳定。然而,男性在死亡前2年~5年的δ^(15)N值高于女性,这可能和二者的生活习惯有关。研究显示,金茂府北魏墓群先民主要以粟黍农业及家畜饲喂为生。随着北魏王朝的发展和巩固,多样化的生业经济逐渐被取代,粟黍农业及家畜饲喂业逐渐成为先民生业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茂府北魏墓群 碳氮稳定同位素 食物结构 粟黍农业
原文传递
安徽繁昌癞痢山东裂隙早更新世异仓鼠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一飒 王元 +2 位作者 黄柏挺 徐繁 金昌柱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92-602,共11页
文章详细记述了产自安徽繁昌癞痢山东裂隙堆积的异仓鼠化石。化石产地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繁昌,与著名的人字洞古人类活动遗址相距仅数米,2020年我们首次对该裂隙堆积进行了系统发掘,已采集到数百件哺乳动物化石标本,其中异仓鼠属(Allocr... 文章详细记述了产自安徽繁昌癞痢山东裂隙堆积的异仓鼠化石。化石产地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繁昌,与著名的人字洞古人类活动遗址相距仅数米,2020年我们首次对该裂隙堆积进行了系统发掘,已采集到数百件哺乳动物化石标本,其中异仓鼠属(Allocricetus)化石居多。异仓鼠属在我国最早的地史记录为上新世早期,最晚则延续到中更新世的周口店期,而且常与重要的古人类遗存伴生。东裂隙的标本依臼齿尺寸较大,M1的前边尖从前面二分且唇侧者稍大、无前小脊刺发育且中脊较短,m1缺失下中脊,m2下中脊发育较差,m3发育下中脊并伸至齿缘且m3长于m2等特征最相似于早更新世的艾克氏异仓鼠(A.ehiki);然而,周口店第十八地点的艾克氏异仓鼠的M1发育前小脊刺,湖北建始龙骨洞的m2下中脊较明显等形态特征比东裂隙的标本稍显原始,因此暂定为艾克氏异仓鼠(相似种)Allocricetus cf.A.ehiki。鉴于繁昌东裂隙动物群兼具有早更新世—中更新世过渡的性质且出现Allocricetus cf.A.ehiki,推测东裂隙动物群的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东裂隙的异仓鼠很可能是该种在我国的末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繁昌 癞痢山 东裂隙堆积 早更新世 艾克氏异仓鼠
原文传递
《第四纪研究》2022年1~6期主题建议及征稿启事
9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第四纪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第四纪研究综合性刊物。它的主要任务是报道国内外第四纪和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促进学术交流,提高第四纪科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水平... 《第四纪研究》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第四纪研究综合性刊物。它的主要任务是报道国内外第四纪和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促进学术交流,提高第四纪科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水平。《第四纪研究》是国内外第四纪科学家发表和交流新成果的理想平台,有良好的国际影响,已成为国际第四纪领域了解中国第四纪研究进展的一个重要信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研究 综合性刊物 第四纪科学 重要信息源 学术交流 全球变化研究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原文传递
北半球大冰期(约2.73 Ma)前后北太平洋风尘沉积突变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文防 李高军 陈骏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5-534,共10页
距今约2.73 Ma,北半球高纬地区冰盖急剧发展,北半球大冰期来临,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北半球大冰期成因已有诸多解释,其中之一是大陆干旱化加剧,输入到大洋的粉尘增多引起海洋铁肥效应增强和生物量增多,吸收了更多大气CO2,使得地球变... 距今约2.73 Ma,北半球高纬地区冰盖急剧发展,北半球大冰期来临,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北半球大冰期成因已有诸多解释,其中之一是大陆干旱化加剧,输入到大洋的粉尘增多引起海洋铁肥效应增强和生物量增多,吸收了更多大气CO2,使得地球变冷和冰盖增加。作为全球第二大粉尘释放中心,亚洲内陆干旱区释放的粉尘是北太平洋沉积物中主要陆源组分之一。开展北半球大冰期前后西北太平洋沉积物记录的亚洲粉尘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风尘铁肥效应对北半球大冰期形成的可能贡献。文章依据大洋钻探计划(Ocean Drilling Program,简称ODP)198航次西北太平洋1208钻孔(共钻取沉积物392.3 m;本研究深度121.3 m至130.1 m,时间段为2.62 Ma至2.85 Ma)北半球大冰期前后的高分辨率(约2500年)样品,提取了沉积物中的"风尘组分",计算了风尘通量,研究了风尘通量变化和海洋生产力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约2.73 Ma以来,1208钻孔风尘通量快速增加,已发表的该孔的海洋生产力也表现出快速增加,海水表面温度也快速降低,说明粉尘对海洋的铁肥效应可能是触发北半球大冰期形成的重要因素。文章还测试了"风尘组分"的Nd和Sr同位素,研究了粉尘物源变动。结果显示,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北半球大冰期前后1208钻孔粉尘的主要物源,其中2.73 Ma至2.85 Ma期间Nd和Sr同位素波动较大,推测与火山灰含量较多和戈壁粉尘沉积有关,位置偏北的西风可能是部分戈壁粉尘长距离运输至北太平洋的主要营力。2.73 Ma以来,北极冰盖大量发育,西风位置南移,主要运输塔克拉玛干沙漠粉尘至北太平洋,使得Nd和Sr同位素波动较小,但其中2.72 Ma至2.70 Ma期间出现的Nd同位素偏正、Sr同位素变小很可能是火山灰的突然大量沉积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粉尘 北半球大冰期 西北太平洋 1208钻孔
原文传递
弱的早更新世间冰期东亚夏季风——来自黄土高原古土壤层中酸溶相元素的证据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先强 刘连文 季峻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9-802,共14页
在过去的暖期,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受到广泛关注,例如暖的早更新世间冰期时期(1. 6~2. 6 Ma).本文利用黄土高原洛川和赵家川剖面古土壤层中酸溶相元素的分布及其比值去重建早更新世间冰期时期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结果显示酸溶相中以Ca... 在过去的暖期,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受到广泛关注,例如暖的早更新世间冰期时期(1. 6~2. 6 Ma).本文利用黄土高原洛川和赵家川剖面古土壤层中酸溶相元素的分布及其比值去重建早更新世间冰期时期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结果显示酸溶相中以Ca元素(平均2. 6%)为主, Mg元素(平均1116. 5 mg/kg)次之, Sr元素(平均49. 5 mg/kg)和Mn元素(平均47. 6 mg/kg)最低.它们的含量在早更新世较高,中晚更新世时期较低,而Mg/Ca、Sr/Ca和Mn/Ca摩尔比值则呈现相反的变化.这些元素的分布及相应比值的变化受东亚夏季风控制,主要反应季风降水的变化.两个剖面古土壤层中元素及其比值均指示暖的早更新世间冰期时期黄土高原地区东亚夏季风较弱,中晚更新世间冰期时期夏季风较强,该结果与过去许多东亚夏季风重建记录接近.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支持早更新世弱的赤道太平洋沃克环流导致弱的东亚夏季风这一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 黄土高原 古土壤层 元素 酸溶相 早更新世
原文传递
地震诱发岩质边坡破坏及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昆祥 叶海林 +1 位作者 张化杰 杨淑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14-1523,共10页
以位于规划修建的成兰铁路茂县车站(31.93°N,103.68°E)和茂县隧道(31.94°N,103.67°E)之间的一个含软弱夹层的边坡为例,采用FLAC3D研究了该边坡在汶川卧龙站(NE向)实测地震波(以下简称卧龙波)和正弦波作用下的动力... 以位于规划修建的成兰铁路茂县车站(31.93°N,103.68°E)和茂县隧道(31.94°N,103.67°E)之间的一个含软弱夹层的边坡为例,采用FLAC3D研究了该边坡在汶川卧龙站(NE向)实测地震波(以下简称卧龙波)和正弦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及破坏特征。结果表明:输入卧龙波和正弦波得到的加速度响应峰值在边坡内部的分布规律基本相同,但是输入卧龙波得到的加速度响应峰值要大于输入正弦波得到的加速度响应峰值;输入两种不同地震波得到的水平方向加速度响应峰值都要大于竖直方向加速度响应峰值。得到的加速度响应峰值在边坡内部的分布规律是沿着坡面方向随高程增大加速度响应峰值逐渐增大,在水平方向上与坡面距离越小,其加速度响应峰值越大。输入地震波幅值增大,监测点加速度响应峰值也增大;输入地震波幅值为0.8 g(其中g代表重力加速度,常取值9.8 m/s2)时,关键监测点加速度响应峰值发生突变,表明输入地震波幅值为0.8 g时边坡失稳;边坡的破坏特征表现在边坡体的上部拉破坏和下部的剪切破坏,边坡上部的拉破坏向下部发展,下部的剪切破坏向上发展,最终两者贯通形成破坏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地震 动力响应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渤海莱州湾西南部沉积区划分与分区粒度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学勇 张戈 +3 位作者 高茂生 侯国华 党显璋 刘晓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14-1427,共14页
在充分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16个柱状样粒度数据对莱州湾西南部表层以下1~3 m厚度范围内积环境进行了研究。对比前人发表的该地区表层沉积物类型、沉积环境分类等资料,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莱州湾西南部划分为5个沉积区域... 在充分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16个柱状样粒度数据对莱州湾西南部表层以下1~3 m厚度范围内积环境进行了研究。对比前人发表的该地区表层沉积物类型、沉积环境分类等资料,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莱州湾西南部划分为5个沉积区域。通过对莱州湾西南部沉积速率的数据进行系统概况,同时通过比对不同区域沉积厚度,结合岸线变化、河流年代和沉积相特征,对沉积速率缺失区域沉积年代进行了初步标定。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是塑造莱州湾沉积环境的主要动力,由于黄河河口在历史时期内不断变动,沉积环境在沿岸短源河流和海水动力作用下,产生了区域差异。总体而言,受黄河影响程度由北向南减小。现代黄河口南侧主要形成于1976~1996年黄河入海时期,即使黄河1996年后改道向北,现代黄河对沉积环境塑造作用依然明显。废弃黄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环境在不同外力作用改造下,在近岸和中部浅海区形成不同沉积环境。近岸广利河口北潮滩,广利河水系对沉积环境改造作用有限,仅限于表层以下有限范围,1934年以来的沉积厚度不足1 m,因此可以有效反应黄河废弃三角洲沉积物本底。中部浅海区受沿岸河流和海水动力综合影响,原有沉积环境发生变化,形成了新的沉积物质。小清河口及附近海域属于黄河水下三角洲和潍河-弥河水下三角洲过渡区域,主要受小清河入海泥沙影响,但沉积物中的细粒组分,与黄河关系密切。莱州湾南岸基本不受黄河影响,在沿岸一系列短源河流作用下,形成了多河流集群水下三角洲沉积环境,沉积物多是短时间快速沉积的粗颗粒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黄河 粒度 聚类分析 沉积环境
原文传递
大兴安岭地区新仙女木事件的表现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伍婧 刘强 +4 位作者 毛礼米 朱泽阳 旺罗 储国强 刘嘉麒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85-993,共9页
新仙女木事件是末次冰消期期间发生的一次气候转冷事件,该事件对整个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的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影响.然而,在该事件造成东亚中高纬地区温度下降的统一认识下,对于其季节性特征仍较为缺乏认识.本文用大兴安岭中部月亮湖末... 新仙女木事件是末次冰消期期间发生的一次气候转冷事件,该事件对整个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的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影响.然而,在该事件造成东亚中高纬地区温度下降的统一认识下,对于其季节性特征仍较为缺乏认识.本文用大兴安岭中部月亮湖末次冰消期多指标记录,揭示了大兴安岭地区在新仙女木事件期间植被中的北方针叶林成分增加、森林发育、冬季温度下降、东亚冬季风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仙女木事件 东亚冬季风 植被 大兴安岭地区
原文传递
大植物遗存反映的龙山时代山西高原的农业活动与区域差异 被引量:16
15
作者 蒋宇超 戴向明 +2 位作者 王力之 王晓毅 秦岭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3-131,共9页
山西高原是新石器时代末期龙山时代(公元前2900~1800年)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区域,研究该区域的史前农业发展状况对于理解其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的经济基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利用系统浮选的方法在山西高原的滹沱河上游、蔚汾河流域的... 山西高原是新石器时代末期龙山时代(公元前2900~1800年)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区域,研究该区域的史前农业发展状况对于理解其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的经济基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利用系统浮选的方法在山西高原的滹沱河上游、蔚汾河流域的考古调查和周家庄遗址的考古发掘过程中提取大植物遗存,获得龙山时期数量众多的以农作物为主的炭化植物种子。在山西高原两处流域的考古调查和周家庄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共采集、分析浮选样品218份,发现44500余粒炭化植物种子,包括19301粒粟(Setaria italica)、6697粒黍(Panicum miliaceum)、少量水稻遗存(Oryza sativa)以及18456粒杂草种子。出土的大植物遗存显示,山西高原龙山时期的农业经济是以种植粟和黍为主的旱作农业,粟居于主要地位;同时,在山西高原的不同区域农作物结构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在滹沱河上游和蔚汾河流域黍的比例较晋南临汾-运城盆地更高;炭化水稻虽在各个区域均有出土,但在滹沱河上游和蔚汾河流域水稻的比例较晋南临汾-运城盆地要低很多。对山西高原各重要区域考古遗址出土大植物遗存的直接研究,填补了山西高原植物考古工作的空白,对理解山西高原史前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为探寻史前人类的农业活动与自然环境、考古学文化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人地关系提供了重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高原 龙山时代 旱作农业 大植物遗存 水稻
原文传递
地貌形态指标揭示的北天山乌鲁木齐河流域新构造活动特征 被引量:9
16
作者 武登云 张天琪 +3 位作者 程璐 王振 吕红华 郑祥民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3-203,共11页
如何从现有的地貌形态定量提取构造活动信息是构造地貌研究的重要内容。乌鲁木齐河是天山北麓发育的主要河流之一,构造上可分为天山主脉、后峡断陷、南山隆起和山前坳陷等4个构造分区。本文运用河流坡降指标sL和Hack剖面以及标准化坡... 如何从现有的地貌形态定量提取构造活动信息是构造地貌研究的重要内容。乌鲁木齐河是天山北麓发育的主要河流之一,构造上可分为天山主脉、后峡断陷、南山隆起和山前坳陷等4个构造分区。本文运用河流坡降指标sL和Hack剖面以及标准化坡降指标SL/K等地貌计量指标,结合地层岩性等信息,探讨了乌鲁木齐河流域4个构造分区的新构造活动特征。结果显示,乌鲁木齐河流域干流全河段Hack剖面形态上凸,同时均衡坡降指标值(K)较高(K=531),表明其目前构造仍较为活跃;天山主脉和南山隆起分区于流河段Hack剖面曲线形态表现为上凸,显示分区内部处于相对强烈的构造隆升状态;后峡分区除局部因规模较大的支流汇入导致干流河段SL/K异常偏高外,其整体Hack剖面曲线形态趋于下凹,表明其内部构造活动性较弱;在南山隆起和山前坳陷过渡带,受准噶尔南缘断裂带的影响,干流河段的Hack剖面曲线形态表现为“上凸下直”,表明这部分河段目前尚处在向新均衡剖面调整的阶段;乌鲁木齐河流域干流河段SL/K在多处出现了异常高值,研究表明这和构造活动、岩性改变、支流汇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长坡降指标SL Hack剖面 新构造 乌鲁木齐河 天山北麓
原文传递
毛乌素沙漠东南缘湖沼相沉积物粒度特征记录的12.2cal.kaB.P.以来的区域环境变化 被引量:16
17
作者 贾飞飞 鲁瑞洁 高尚玉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11-1220,共10页
选取毛乌素沙漠东南缘典型湖沼相沉积炭窑沟剖面,通过分析沉积序列粒度组成与粒度分布特征,结合AMS 14C年代数据,恢复了本区12.2 cal.ka B.P.以来的环境变化过程。结果显示:12.2 cal.ka B.P.之前沉积物较粗,以极细砂和细砂为主,... 选取毛乌素沙漠东南缘典型湖沼相沉积炭窑沟剖面,通过分析沉积序列粒度组成与粒度分布特征,结合AMS 14C年代数据,恢复了本区12.2 cal.ka B.P.以来的环境变化过程。结果显示:12.2 cal.ka B.P.之前沉积物较粗,以极细砂和细砂为主,粒度分布曲线与现代风成砂一致,为典型风成砂堆积,说明这一时期气候干旱,炭窑沟地区为沙漠环境;12.2~6.2 cal.ka B.P.堆积湖相沉积,粉砂和粘土含量增加,指示气候变湿,变为湖滨或浅湖环境;6.2~3.0 cal.ka B.P.发育泥炭,沉积物以粉砂为主,在细颗粒及300~500 μm处各有一个弱峰,说明这一时期气候持续好转,植被生长茂密,湖滨或浅湖变为湿地或沼泽;3.0 cal.ka B.P.之后沉积物平均粒径变粗,各组分随深度变化频繁,但粒度分布曲线主要表现为两种模式,一种为典型风成砂模式,一种为细颗粒显著增加的湖相沉积模式,指示这个时期气候总体变干,但期间经历了多次干湿变化。12.2 cal.ka B.P.以来毛乌素沙漠东南缘环境演化过程与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有很好地一致性,与东亚季风变化也具有同步的变化规律,说明本区环境演化进程主要受到东亚季风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漠 湖相沉积 泥炭 粒度 环境变化
原文传递
树轮记录的过去300年来青藏高原东南部积雪覆盖的变化 被引量:6
18
作者 方克艳 刘秀铭 +7 位作者 李颖俊 周非飞 董志鹏 曹春福 李大稳 张雨 甘展峰 陈亚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93-1001,共9页
由于高海拔和高降水,青藏高原东南部成为全球少有的积雪集中分布的亚热带地区。其积雪覆盖的变化受到亚洲夏季风的强烈影响,同时积雪覆盖又能通过改变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热效应,对亚洲夏季风的动态造成影响。然而当前器测记录的积雪覆... 由于高海拔和高降水,青藏高原东南部成为全球少有的积雪集中分布的亚热带地区。其积雪覆盖的变化受到亚洲夏季风的强烈影响,同时积雪覆盖又能通过改变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热效应,对亚洲夏季风的动态造成影响。然而当前器测记录的积雪覆盖面积只有几十年,限制了对高原积雪面积变化和亚洲季风动态关系的探讨,尤其是在年代际尺度上二者的关系。本文首次开展了基于树轮的青藏高原积雪覆盖重建的研究。通过收集了青藏高原东南部的25个树轮年表,发现其中9个树轮年表和积雪覆盖存在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树轮年表和积雪覆盖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年代际波动上,在年际尺度上的波动两者的关系不显著。这9个树轮年表的年代际波动在历史时期也能很好的吻合,进一步说明这些树轮序列受到共同的积雪覆盖变化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在年代际尺度上比较稳定。积雪覆盖和干旱指数表现出显著正相关以及9个年表均表现出干旱响应,说明积雪覆盖可以通过调制土壤湿度来影响树轮生长。年际尺度上树轮生长主要受到区域气候条件的影响,而年代际尺度上,积雪覆盖通过调控区域气候和土壤湿度,对树轮生长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基于这些树轮年表,定量重建了青藏高原东南部过去300年来积雪面积的年代际波动,并讨论它与亚洲季风动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树轮 积雪覆盖 亚洲夏季风 年代际
原文传递
郑州望京楼遗址二里头文化时期植物资源的利用——来自石器残留淀粉粒的证据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陶大卫 吴倩 +1 位作者 崔天兴 赵珍珍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4-301,共8页
通过对郑州望京楼遗址出土的二里头文化时期石杵和石臼进行淀粉粒分析,发现了5类可鉴定的不同形态淀粉粒,主要为粟黍类、小麦族(Triticeae)、薏苡属(Coix)、栎属(Quercus)和豆科(Fabaceae)等,以及部分未知种属的淀粉粒。石... 通过对郑州望京楼遗址出土的二里头文化时期石杵和石臼进行淀粉粒分析,发现了5类可鉴定的不同形态淀粉粒,主要为粟黍类、小麦族(Triticeae)、薏苡属(Coix)、栎属(Quercus)和豆科(Fabaceae)等,以及部分未知种属的淀粉粒。石臼和石杵的使用部位形态多样的淀粉粒表明此类工具在当时被用于加工处理多种植物种子或果实。望京楼遗址二里头文化时期石器上粟、黍以及小麦等多种农作物淀粉粒的发现,同时结合二里头、南洼、皂角树等二里头文化遗址植物浮选结果,表明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原腹心地区已普遍存在多品种的农作物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京楼遗址 石器 淀粉粒 二里头文化
原文传递
巴颜喀拉山东端过去376年来夏季气温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牛震敏 杨凤梅 +1 位作者 王乃昂 史锋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83-992,共10页
巴颜喀拉山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是长江和黄河上游的分水岭,其生态环境与气候背景变化对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但较短的器测记录限制了对该地区气候变化历史和机制的认识。本文基于巴颜喀拉山东端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巴颜喀拉山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是长江和黄河上游的分水岭,其生态环境与气候背景变化对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但较短的器测记录限制了对该地区气候变化历史和机制的认识。本文基于巴颜喀拉山东端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486年树轮宽度年表,重建了该地区376年的夏季(6月、7月和8月)平均气温变化。结果显示,研究区经历了2个冷期(1724~1789年、1864~1994年)和3个暖期(1637~1723年、1790~1863年和1995~2012年)。经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简称EEMD)发现,重建温度序列的年代际和多年代际信号与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简称PDO)和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简称NAO)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PDO和NAO可能对研究区夏季温度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但具体影响机制需要气候模式来进一步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气候响应 温度重建 巴颜喀拉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