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导出
作品数
2810
被引量
9771
H指数
36
查看全部目录封面
本刊主要刊登对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宗教、哲学、历史、文化、社会学科的研究性论文、书评和学术信息等。及时报道和分析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文章内容充实,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文笔简洁。
查看详情>>
曾用名
亚太研究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中国亚洲太平洋学会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1007-161X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11-3706/C
出版周期
双月刊
期刊详情
收录汇总
发表作品
发文分析
共找到
2,810
篇文章
<
1
2
…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第二意象”的回归——社会集团影响第三国“选边”中美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庞琴
雷毅怡
郑娟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5-63,165,166,共31页
经济竞争已成为当前中美关系的核心,而第三方国家的“选边”成为影响竞争走向的关键。现有研究主要采取以国家为中心的路径,很难解释为什么大多数美国盟友在遏制华为5G的问题上积极地配合美国,却在产业链“去中国化”的过程中踌躇不前...
经济竞争已成为当前中美关系的核心,而第三方国家的“选边”成为影响竞争走向的关键。现有研究主要采取以国家为中心的路径,很难解释为什么大多数美国盟友在遏制华为5G的问题上积极地配合美国,却在产业链“去中国化”的过程中踌躇不前。文章引入“国家—社会”关系的视角,研究第三方国家内部关键的“亲中”社会集团影响该国政府“选边”倾向的作用机制。文章选择华为5G、产业链“去中国化”以及“一带一路”三个案例,将这些案例中第三方国家内部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划分为社会对政府“强依赖弱渗透”“弱依赖强渗透”以及“弱依赖弱渗透”三种模式,社会集团分别采取“散点式”游说、“抱团式”游说和以政治合法性为中介的“弥散型”作用的方式来影响政府的“选边”行为,其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文章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38个案例进行检验,证实了上述三种作用机制的存在。相关发现不仅从社会路径的角度扩展了第三方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和“对冲”的研究,同时拓展了社会联盟影响政府对外经济政策的作用机制及其效果的理论,并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竞争
“选边”
华为5G
产业链
“去中国化”
“一带一路”
原文传递
技术合作与同盟压力:美国对华科技制裁中美国盟友的政策选择
被引量:
11
2
作者
李明月
顾圆缘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5-141,146,147,共29页
随着国际关系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以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技领域成为大国竞争的关键。美国将同盟体系作为对华科技竞争布局中的关键一环,试图借助盟友力量共同对华施压。同盟政治压力以及与中国技术合作的现实需求,导致美国盟友出...
随着国际关系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以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技领域成为大国竞争的关键。美国将同盟体系作为对华科技竞争布局中的关键一环,试图借助盟友力量共同对华施压。同盟政治压力以及与中国技术合作的现实需求,导致美国盟友出现政策选择的两难。文章尝试在同盟“同一性”困境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技术合作和同盟压力变量,借此构建分析框架,探讨美国盟友在面临同盟对手也是技术合作伙伴时的政策选择逻辑。研究发现,在中美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下,与中国的技术合作水平对美国盟友对于中国的积极态度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源于美国实力优势和政治认同的同盟压力对美国盟友的对华政策选择有负面影响。在美国对华科技制裁中,美国盟友对华政策的选择将取决于在同盟压力和对华技术合作水平之间的权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合作
同盟压力
科技制裁
政策选择
美国盟友
原文传递
编者的话
3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共1页
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复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在各国政府所开出的"药方"中,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向尤其引人关注。本期"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专栏所刊发的两篇文章,就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中国政...
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复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在各国政府所开出的"药方"中,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向尤其引人关注。本期"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专栏所刊发的两篇文章,就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中国政府提出的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这一重大战略部署,赵可金和郎昆着重以外部性理论加以探讨,深入分析了该部署对于化解中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外部性问题,推动经济外交转型,实现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我们从理论层面深入认识这一重大的理论性和战略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部性理论
全球经济复苏
双循环
中国经济的发展
外部性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
战略性课题
重大战略部署
原文传递
观众奖赏、损失框定与关系解冻的起源——尼克松对华关系缓和的动力机制及其战略竞争管控启示
被引量:
6
4
作者
尹继武
李宏洲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64,156,157,共33页
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美关系解冻结束了双方此前二十多年的相互敌对。在美国反对对华缓和的国内政治势力依然强大、政治精英与官僚体系仍持保守态度、主要盟友与竞争对手对改变现状容易产生疑惧心态的情况下,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为何会...
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美关系解冻结束了双方此前二十多年的相互敌对。在美国反对对华缓和的国内政治势力依然强大、政治精英与官僚体系仍持保守态度、主要盟友与竞争对手对改变现状容易产生疑惧心态的情况下,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为何会主动发起对华关系解冻的进程?既有的战略环境诱导论、内外要素协同论、威胁认知调整论以及极端还原论都无法全面解答这一问题。对此,文章提出解释一国领导人与敌对国关系解冻动因的观众奖赏与损失框定的分析框架。历史案例的过程追踪表明,尼克松对华关系解冻的动机在于,通过重塑国内观众偏好、提升个人政治形象以获得国内观众奖赏。决策参考点从维持现状到获得观众奖赏的转变,是尼克松从早期的信号试探过渡到冒险推行个人化外交的原因。文章通过探索观众理论和前景理论在合作性情境中的运用,建构领导人解冻两国关系起源的理论框架,并进行经验验证,对消解中美关系“修昔底德陷阱”的悲观决定论调,塑造对方偏好以实现战略性合作,以及渐进式克服意图不确定性具有一定政策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解冻
观众奖赏
损失框定
战略竞争
原文传递
冷战后美国延伸威慑战略模式探析--基于地缘政治的视角
被引量:
7
5
作者
孙逊
韩略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5,共22页
通过将核武器作为慑止他国攻击其海外军事力量和盟国的工具,美国维系了以自身为核心的全球同盟体系,捍卫了霸权地位。文章认为,冷战后,美国的延伸威慑战略具有地区差异性,基于安全承诺的制度化水平和用于威慑的核力量构成的不同,可以概...
通过将核武器作为慑止他国攻击其海外军事力量和盟国的工具,美国维系了以自身为核心的全球同盟体系,捍卫了霸权地位。文章认为,冷战后,美国的延伸威慑战略具有地区差异性,基于安全承诺的制度化水平和用于威慑的核力量构成的不同,可以概括为欧洲模式、亚太模式和中东模式。这三种模式的延伸威慑战略的可信性依次降低。冷战后,美国延伸威慑战略实施的地缘环境受其自身核力量的削弱、地区层面威慑对象的多元化以及武器技术的扩散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恶化,进而造成盟国对其延伸威慑的可信性提出质疑。文章预测,美国延伸威慑战略的三种模式今后将分别在相应地区面临以下挑战:欧洲地区的危机稳定性下降,亚太地区的核扩散风险上升,以及中东地区的美阿同盟可能发生"漂流"。造成美国陷入当前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冷战后美国依旧奉行冷战思维,追求霸权主导地位和实力上的绝对优势,使得其延伸威慑战略不仅出现了目标与手段的失衡,而且存在逻辑与表述上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伸威慑
危机稳定性
军事同盟
原文传递
编者的话
6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共1页
作为国际关系中经久不衰的现象,联盟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持续关注。袁伟华和田光强指出,联盟主导国在国际权力结构中地位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于联盟依赖强弱的波动是造成联盟转型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编者
国际权力结构
国际关系
学术界
联盟
原文传递
Abstracts
7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7-160,共4页
原文传递
Abstracts
8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6-159,共4页
关键词
《当代亚太》
英文摘要
期刊
编辑工作
原文传递
东盟如何在南海问题上“反领导”了中国?——一种弱者的实践策略分析
被引量:
20
9
作者
聂文娟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5-106,156,共22页
近年来,随着南海问题的不断升温,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被动地位越来越凸显。东盟作为弱者的一种"反领导"策略导致了中国在南海政策上的被动。东盟的"反领导"策略建立在"友好弱者"的身份定位基础上。在这种...
近年来,随着南海问题的不断升温,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被动地位越来越凸显。东盟作为弱者的一种"反领导"策略导致了中国在南海政策上的被动。东盟的"反领导"策略建立在"友好弱者"的身份定位基础上。在这种身份关系中,东盟实施了一种"谨慎引导"的策略。冷战期问东盟对中国的"友好示弱"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温和顺从"策略建构了东盟对于中国的"友好弱者"身份关系。在南海问题上,东盟通过"论坛多边化"、"依据法理化"和"行为准则化"逐步谨慎地引导着中国按照东盟的政治目标和议程行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
南海问题
反领导
友好弱者
谨慎引导
原文传递
东盟规范的演进及其对外部规范的借鉴:规范传播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
10
10
作者
程晓勇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49,157,共17页
规范是建构主义兴起后国际关系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规范传播是规范研究的重要内容。现有的规范传播研究多集中于规范在组织内的纵向传播以及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横向传播,并在这两个维度上探讨规范的传播机制与传播战略。东盟规...
规范是建构主义兴起后国际关系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规范传播是规范研究的重要内容。现有的规范传播研究多集中于规范在组织内的纵向传播以及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横向传播,并在这两个维度上探讨规范的传播机制与传播战略。东盟规范根源于东南亚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本地经验并借鉴了部分外部经验,伴随着东南亚地区合作的形成与发展而逐步生成和不断演化。东盟规范的演进过程同时体现了规范的纵向传播以及横向传播;从"小"东盟到"大"东盟,体现出东盟规范的纵向传播;东盟规范在东亚地区主义中的作用和影响则体现了东盟规范在更大范围内的横向传播。此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盟在借鉴的基础上对部分欧洲安全规范进行了本地化,体现出外部规范对东盟的横向传播。无论是东盟规范的向外传播还是东盟对外部规范的本地化,都体现出东盟不断适应形势变化、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规范
规范传播
东盟
欧盟
原文传递
如何推进南海共同开发?——东南亚国家经验的视角
被引量:
11
11
作者
邵建平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1-158,共18页
东南亚国家中的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尼、东帝汶先后成功地在相互之间或与区域外国家间的争议海域实施了共同开发。中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运用共同开发处理南海问题的原则,但截至目前,这一原则并没有得到成功地实践和推进。文...
东南亚国家中的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尼、东帝汶先后成功地在相互之间或与区域外国家间的争议海域实施了共同开发。中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运用共同开发处理南海问题的原则,但截至目前,这一原则并没有得到成功地实践和推进。文章在分析东南亚国家共同开发争议海域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南海争端的现状,探讨了东南亚国家的经验对推进南海共同开发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共同开发
东南亚国家
经验和启示
原文传递
全球气候外交论析
被引量:
6
12
作者
甘钧先
余潇枫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69,共19页
气候外交是指国际社会围绕气候治理展开的外交活动。国际气候外交的行为主体十分广泛,包括联合国、主权国家和非政府组织等。国际气候外交对于抑制全球变暖十分重要,但当前的气候外交面临诸多难题。比如,气候外交遭遇到集体行动的难题,...
气候外交是指国际社会围绕气候治理展开的外交活动。国际气候外交的行为主体十分广泛,包括联合国、主权国家和非政府组织等。国际气候外交对于抑制全球变暖十分重要,但当前的气候外交面临诸多难题。比如,气候外交遭遇到集体行动的难题,并常常被异化为谋取经济利益的权力外交等。中国的气候外交目前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国际社会中仍然受到一定的质疑,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中国必须开展气候公共外交,并在国际责任与自身能力平衡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气候外交
传统外交
集体行动
原文传递
多维视野下的民族主义的诠释——评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起源与散布》
被引量:
10
13
作者
吴瑛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3-152,共10页
关键词
民族主义
想象的共同体
安德森
起源
迪克
诠释
地区冲突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21世纪初的中美关系——非对称性相互依存
被引量:
4
14
作者
夏立平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10,共8页
当前中美关系已更多地建立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主要表现在经济、军事安全、非传统安全等领域。用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相互依存理论可以较好解释现在的中美关系。中美相互依存尽管是非对称性的,但接近于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中美非对称性相...
当前中美关系已更多地建立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主要表现在经济、军事安全、非传统安全等领域。用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相互依存理论可以较好解释现在的中美关系。中美相互依存尽管是非对称性的,但接近于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中美非对称性相互依存关系使中美关系呈现敏感性、脆弱性与韧性并存、两重性等特点。中美在非对称性相互依存情况下的政策选择应包括:建立和加强各种合作机制;充分照顾到对方的核心国家利益,寻求扩大相互利益的汇合点;不要试图操纵非对称性相互依存关系而单方得益,应争取“合作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非对称性相互依存
国际关系理论
原文传递
论东北亚经济共同体
被引量:
5
15
作者
陆建人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51,共8页
“东北亚经济共同体”可以定义为“东北亚地区各国在经济上互相合作、互相融合,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化组织”。它与目前功能性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相区别,两者是并存而非包容的关系。建立东北亚所有国家参加的经济共同体的条件较难成...
“东北亚经济共同体”可以定义为“东北亚地区各国在经济上互相合作、互相融合,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化组织”。它与目前功能性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相区别,两者是并存而非包容的关系。建立东北亚所有国家参加的经济共同体的条件较难成熟,中日韩三国必须先行一步。因此,东北亚经济共同体从近期看,就是中日韩经济共同体。东北亚经济共同体与东亚共同体可以同时推进。另外,构建东北亚经济共同体时必须考虑到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共同体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东北亚地区
制度化组织
经济一体化
东亚共同体
中日韩
功能性
各国
所有
原文传递
印度大选:结果何以如此?
被引量:
2
16
作者
王小敏
刘小雪
李增刚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17,共15页
20 0 4年 5月 13日公布的印度大选结果令人颇感意外。雄心勃勃的执政党印度人民党败北 ,稳扎稳打的国大党胜出。这一结果似乎有悖于全国民主联盟执政时的“辉煌”成绩。本文从影响选举的七个主要因素 ,即政党的政绩或历史、政党的施政...
20 0 4年 5月 13日公布的印度大选结果令人颇感意外。雄心勃勃的执政党印度人民党败北 ,稳扎稳打的国大党胜出。这一结果似乎有悖于全国民主联盟执政时的“辉煌”成绩。本文从影响选举的七个主要因素 ,即政党的政绩或历史、政党的施政纲领、施政纲领或口号的传播程度、利益集团与捐献额度、投票手段、个人魅力及政党联盟等出发 ,并结合印度的政治制度等具体背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选举制度
人民党
国大党
政党联盟
原文传递
东南亚华人经济的社会政治分析
被引量:
3
17
作者
赵自勇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6-53,共8页
由于政治上的原因 ,华人经济常常被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政治家们有意夸大。华人经济的发展与东南亚各国的制度和政策密切相关。华人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所在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这是因为对华人经济不利的制度和政策同样不利于国家经...
由于政治上的原因 ,华人经济常常被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政治家们有意夸大。华人经济的发展与东南亚各国的制度和政策密切相关。华人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所在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这是因为对华人经济不利的制度和政策同样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华人企业家中存在的政商是所在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产物。东南亚华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因是经济和社会政治制度 ,华人的文化和种族特性的作用是第二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华人经济
种族意识
社会政治环境
原文传递
大国家党对韩国政府“和平繁荣政策”的挑战
被引量:
2
18
作者
董向荣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6-20,共5页
卢武铉政府的对朝“和平繁荣政策”面临着第一大在野党大国家党强有力的挑战。后者利用“对朝汇款事件”强烈抨击政府的对朝政策 ,主张在朝核等问题上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 ,强调与美国的协调与合作。新政府立足未稳 ,而大国家党却在国会...
卢武铉政府的对朝“和平繁荣政策”面临着第一大在野党大国家党强有力的挑战。后者利用“对朝汇款事件”强烈抨击政府的对朝政策 ,主张在朝核等问题上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 ,强调与美国的协调与合作。新政府立足未稳 ,而大国家党却在国会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 ,其与政府在对朝政策上的差异将对南北合作的具体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并将引导韩国的对朝政策向美国的立场靠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卢武铉政府
大国家党
“和平繁荣政策”
“对朝汇款事件”
朝鲜
对朝政策
朝核问题
原文传递
越南铲除特大黑帮
19
作者
布衣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6-36,共1页
2003年6月5日,轰动越南全国的“五甘案件”终于了结:五甘犯罪集团总头目张文甘(因家中排行第五,按越南的习惯被称为“五甘”)及其他5名主犯被判处死刑,其余案犯中,5人被判处无期徒刑,6人被判处20年至23年徒刑,100多人被判处1年至19年徒...
2003年6月5日,轰动越南全国的“五甘案件”终于了结:五甘犯罪集团总头目张文甘(因家中排行第五,按越南的习惯被称为“五甘”)及其他5名主犯被判处死刑,其余案犯中,5人被判处无期徒刑,6人被判处20年至23年徒刑,100多人被判处1年至19年徒刑。 张文甘是越南闻名的黑帮头目。他的“赌博王国”扩张到整个胡志明市,任何人想在该市开设地下赌场都须向他交纳“保护费”。他有一批职业杀手,打击黑道同行,在社会上横行霸道,连公安人员也奈何他不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犯罪集团
张文甘
公安工作
腐败
原文传递
地区主义与中国—东盟关系的新发展
被引量:
6
20
作者
李一平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0-34,共5页
20 0 2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南海各方行为宣言》、《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和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进入地区合作的新阶段。
关键词
地区主义
中国-东盟关系
《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自由贸易区
地区合作
合作机制
原文传递
题名
“第二意象”的回归——社会集团影响第三国“选边”中美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庞琴
雷毅怡
郑娟
机构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中山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5-63,165,166,共3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美经济竞争中第三方国家‘选边’倾向的形成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2BGJ076)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经济竞争已成为当前中美关系的核心,而第三方国家的“选边”成为影响竞争走向的关键。现有研究主要采取以国家为中心的路径,很难解释为什么大多数美国盟友在遏制华为5G的问题上积极地配合美国,却在产业链“去中国化”的过程中踌躇不前。文章引入“国家—社会”关系的视角,研究第三方国家内部关键的“亲中”社会集团影响该国政府“选边”倾向的作用机制。文章选择华为5G、产业链“去中国化”以及“一带一路”三个案例,将这些案例中第三方国家内部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划分为社会对政府“强依赖弱渗透”“弱依赖强渗透”以及“弱依赖弱渗透”三种模式,社会集团分别采取“散点式”游说、“抱团式”游说和以政治合法性为中介的“弥散型”作用的方式来影响政府的“选边”行为,其影响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文章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38个案例进行检验,证实了上述三种作用机制的存在。相关发现不仅从社会路径的角度扩展了第三方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和“对冲”的研究,同时拓展了社会联盟影响政府对外经济政策的作用机制及其效果的理论,并具有一定实践意义。
关键词
中美竞争
“选边”
华为5G
产业链
“去中国化”
“一带一路”
Keywords
Sino-U.S.Competition
Choosing Sides
Huawei 5G
“De-Sinicization”of the Global Value Chain(GVC)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分类号
D822.3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技术合作与同盟压力:美国对华科技制裁中美国盟友的政策选择
被引量:
11
2
作者
李明月
顾圆缘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政治学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5-141,146,147,共29页
文摘
随着国际关系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以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技领域成为大国竞争的关键。美国将同盟体系作为对华科技竞争布局中的关键一环,试图借助盟友力量共同对华施压。同盟政治压力以及与中国技术合作的现实需求,导致美国盟友出现政策选择的两难。文章尝试在同盟“同一性”困境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技术合作和同盟压力变量,借此构建分析框架,探讨美国盟友在面临同盟对手也是技术合作伙伴时的政策选择逻辑。研究发现,在中美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下,与中国的技术合作水平对美国盟友对于中国的积极态度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源于美国实力优势和政治认同的同盟压力对美国盟友的对华政策选择有负面影响。在美国对华科技制裁中,美国盟友对华政策的选择将取决于在同盟压力和对华技术合作水平之间的权衡。
关键词
技术合作
同盟压力
科技制裁
政策选择
美国盟友
Keywords
Technical Cooperation
Alliance Pressure
Technology Sanctions
Policy Choice
U.S.Allies
分类号
F17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25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113.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D822.3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编者的话
3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共1页
文摘
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复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在各国政府所开出的"药方"中,中国经济的发展走向尤其引人关注。本期"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专栏所刊发的两篇文章,就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中国政府提出的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这一重大战略部署,赵可金和郎昆着重以外部性理论加以探讨,深入分析了该部署对于化解中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外部性问题,推动经济外交转型,实现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我们从理论层面深入认识这一重大的理论性和战略性课题。
关键词
外部性理论
全球经济复苏
双循环
中国经济的发展
外部性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
战略性课题
重大战略部署
分类号
F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观众奖赏、损失框定与关系解冻的起源——尼克松对华关系缓和的动力机制及其战略竞争管控启示
被引量:
6
4
作者
尹继武
李宏洲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4-64,156,157,共33页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研究品牌计划“中美战略沟通的政治心理学研究”(项目批准号:18CNI001)的系列成果之一。
文摘
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美关系解冻结束了双方此前二十多年的相互敌对。在美国反对对华缓和的国内政治势力依然强大、政治精英与官僚体系仍持保守态度、主要盟友与竞争对手对改变现状容易产生疑惧心态的情况下,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为何会主动发起对华关系解冻的进程?既有的战略环境诱导论、内外要素协同论、威胁认知调整论以及极端还原论都无法全面解答这一问题。对此,文章提出解释一国领导人与敌对国关系解冻动因的观众奖赏与损失框定的分析框架。历史案例的过程追踪表明,尼克松对华关系解冻的动机在于,通过重塑国内观众偏好、提升个人政治形象以获得国内观众奖赏。决策参考点从维持现状到获得观众奖赏的转变,是尼克松从早期的信号试探过渡到冒险推行个人化外交的原因。文章通过探索观众理论和前景理论在合作性情境中的运用,建构领导人解冻两国关系起源的理论框架,并进行经验验证,对消解中美关系“修昔底德陷阱”的悲观决定论调,塑造对方偏好以实现战略性合作,以及渐进式克服意图不确定性具有一定政策启发。
关键词
中美关系解冻
观众奖赏
损失框定
战略竞争
Keywords
The Sino-American Rapprochement
Audience Reward
Framing of Cost
Strategic Competition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冷战后美国延伸威慑战略模式探析--基于地缘政治的视角
被引量:
7
5
作者
孙逊
韩略
机构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国际战略教研室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国际政治专业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5,共22页
文摘
通过将核武器作为慑止他国攻击其海外军事力量和盟国的工具,美国维系了以自身为核心的全球同盟体系,捍卫了霸权地位。文章认为,冷战后,美国的延伸威慑战略具有地区差异性,基于安全承诺的制度化水平和用于威慑的核力量构成的不同,可以概括为欧洲模式、亚太模式和中东模式。这三种模式的延伸威慑战略的可信性依次降低。冷战后,美国延伸威慑战略实施的地缘环境受其自身核力量的削弱、地区层面威慑对象的多元化以及武器技术的扩散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恶化,进而造成盟国对其延伸威慑的可信性提出质疑。文章预测,美国延伸威慑战略的三种模式今后将分别在相应地区面临以下挑战:欧洲地区的危机稳定性下降,亚太地区的核扩散风险上升,以及中东地区的美阿同盟可能发生"漂流"。造成美国陷入当前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冷战后美国依旧奉行冷战思维,追求霸权主导地位和实力上的绝对优势,使得其延伸威慑战略不仅出现了目标与手段的失衡,而且存在逻辑与表述上的矛盾。
关键词
延伸威慑
危机稳定性
军事同盟
Keywords
Extended Deterrence
Crisis Stabilization
Military Alliance
分类号
D87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编者的话
6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共1页
文摘
作为国际关系中经久不衰的现象,联盟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持续关注。袁伟华和田光强指出,联盟主导国在国际权力结构中地位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于联盟依赖强弱的波动是造成联盟转型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编者
国际权力结构
国际关系
学术界
联盟
分类号
G237.5 [文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Abstracts
7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7-160,共4页
分类号
D [政治法律]
原文传递
题名
Abstracts
8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6-159,共4页
关键词
《当代亚太》
英文摘要
期刊
编辑工作
分类号
G353.23 [文化科学—情报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东盟如何在南海问题上“反领导”了中国?——一种弱者的实践策略分析
被引量:
20
9
作者
聂文娟
机构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5-106,156,共2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与大国关系互动研究"(项目编号:11&ZD13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近年来,随着南海问题的不断升温,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被动地位越来越凸显。东盟作为弱者的一种"反领导"策略导致了中国在南海政策上的被动。东盟的"反领导"策略建立在"友好弱者"的身份定位基础上。在这种身份关系中,东盟实施了一种"谨慎引导"的策略。冷战期问东盟对中国的"友好示弱"以及20世纪90年代的"温和顺从"策略建构了东盟对于中国的"友好弱者"身份关系。在南海问题上,东盟通过"论坛多边化"、"依据法理化"和"行为准则化"逐步谨慎地引导着中国按照东盟的政治目标和议程行事。
关键词
东盟
南海问题
反领导
友好弱者
谨慎引导
Keywords
ASEAN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Counter-Leadership
Friendly Weak Actor
Cautious Guidance
分类号
D814.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原文传递
题名
东盟规范的演进及其对外部规范的借鉴:规范传播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
10
10
作者
程晓勇
机构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49,157,共17页
文摘
规范是建构主义兴起后国际关系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规范传播是规范研究的重要内容。现有的规范传播研究多集中于规范在组织内的纵向传播以及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的横向传播,并在这两个维度上探讨规范的传播机制与传播战略。东盟规范根源于东南亚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与本地经验并借鉴了部分外部经验,伴随着东南亚地区合作的形成与发展而逐步生成和不断演化。东盟规范的演进过程同时体现了规范的纵向传播以及横向传播;从"小"东盟到"大"东盟,体现出东盟规范的纵向传播;东盟规范在东亚地区主义中的作用和影响则体现了东盟规范在更大范围内的横向传播。此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盟在借鉴的基础上对部分欧洲安全规范进行了本地化,体现出外部规范对东盟的横向传播。无论是东盟规范的向外传播还是东盟对外部规范的本地化,都体现出东盟不断适应形势变化、解决自身发展问题的需要。
关键词
地区规范
规范传播
东盟
欧盟
Keywords
Regional Norms
Spread of Norms
ASEAN
European Union
分类号
D73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如何推进南海共同开发?——东南亚国家经验的视角
被引量:
11
11
作者
邵建平
机构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1-158,共18页
基金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东南亚国家处理海域争端的方式研究"(项目编号:11CGJ005)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东南亚国家中的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尼、东帝汶先后成功地在相互之间或与区域外国家间的争议海域实施了共同开发。中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运用共同开发处理南海问题的原则,但截至目前,这一原则并没有得到成功地实践和推进。文章在分析东南亚国家共同开发争议海域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南海争端的现状,探讨了东南亚国家的经验对推进南海共同开发的启示。
关键词
南海
共同开发
东南亚国家
经验和启示
Keywords
South China Sea
Joint Development
Southeast Asian States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分类号
D993.5 [政治法律—国际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全球气候外交论析
被引量:
6
12
作者
甘钧先
余潇枫
机构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69,共19页
文摘
气候外交是指国际社会围绕气候治理展开的外交活动。国际气候外交的行为主体十分广泛,包括联合国、主权国家和非政府组织等。国际气候外交对于抑制全球变暖十分重要,但当前的气候外交面临诸多难题。比如,气候外交遭遇到集体行动的难题,并常常被异化为谋取经济利益的权力外交等。中国的气候外交目前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国际社会中仍然受到一定的质疑,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中国必须开展气候公共外交,并在国际责任与自身能力平衡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关键词
全球变暖
气候外交
传统外交
集体行动
Keywords
Global Warming
Climate Diplomacy
Traditional Diplomacy
Collective Action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多维视野下的民族主义的诠释——评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起源与散布》
被引量:
10
13
作者
吴瑛
机构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3-152,共10页
基金
上海外国语大学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编号KX181019
关键词
民族主义
想象的共同体
安德森
起源
迪克
诠释
地区冲突
意识形态
分类号
D091.5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21世纪初的中美关系——非对称性相互依存
被引量:
4
14
作者
夏立平
机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10,共8页
文摘
当前中美关系已更多地建立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主要表现在经济、军事安全、非传统安全等领域。用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相互依存理论可以较好解释现在的中美关系。中美相互依存尽管是非对称性的,但接近于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中美非对称性相互依存关系使中美关系呈现敏感性、脆弱性与韧性并存、两重性等特点。中美在非对称性相互依存情况下的政策选择应包括:建立和加强各种合作机制;充分照顾到对方的核心国家利益,寻求扩大相互利益的汇合点;不要试图操纵非对称性相互依存关系而单方得益,应争取“合作双赢”。
关键词
中美关系
非对称性相互依存
国际关系理论
分类号
D822.3 [政治法律—外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东北亚经济共同体
被引量:
5
15
作者
陆建人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51,共8页
文摘
“东北亚经济共同体”可以定义为“东北亚地区各国在经济上互相合作、互相融合,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化组织”。它与目前功能性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相区别,两者是并存而非包容的关系。建立东北亚所有国家参加的经济共同体的条件较难成熟,中日韩三国必须先行一步。因此,东北亚经济共同体从近期看,就是中日韩经济共同体。东北亚经济共同体与东亚共同体可以同时推进。另外,构建东北亚经济共同体时必须考虑到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
关键词
经济共同体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东北亚地区
制度化组织
经济一体化
东亚共同体
中日韩
功能性
各国
所有
分类号
F114.46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印度大选:结果何以如此?
被引量:
2
16
作者
王小敏
刘小雪
李增刚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17,共15页
文摘
20 0 4年 5月 13日公布的印度大选结果令人颇感意外。雄心勃勃的执政党印度人民党败北 ,稳扎稳打的国大党胜出。这一结果似乎有悖于全国民主联盟执政时的“辉煌”成绩。本文从影响选举的七个主要因素 ,即政党的政绩或历史、政党的施政纲领、施政纲领或口号的传播程度、利益集团与捐献额度、投票手段、个人魅力及政党联盟等出发 ,并结合印度的政治制度等具体背景 。
关键词
印度
选举制度
人民党
国大党
政党联盟
分类号
D735.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东南亚华人经济的社会政治分析
被引量:
3
17
作者
赵自勇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6-53,共8页
文摘
由于政治上的原因 ,华人经济常常被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政治家们有意夸大。华人经济的发展与东南亚各国的制度和政策密切相关。华人经济的发展水平和所在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这是因为对华人经济不利的制度和政策同样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华人企业家中存在的政商是所在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产物。东南亚华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因是经济和社会政治制度 ,华人的文化和种族特性的作用是第二位的。
关键词
东南亚
华人经济
种族意识
社会政治环境
分类号
F113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原文传递
题名
大国家党对韩国政府“和平繁荣政策”的挑战
被引量:
2
18
作者
董向荣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6-20,共5页
文摘
卢武铉政府的对朝“和平繁荣政策”面临着第一大在野党大国家党强有力的挑战。后者利用“对朝汇款事件”强烈抨击政府的对朝政策 ,主张在朝核等问题上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 ,强调与美国的协调与合作。新政府立足未稳 ,而大国家党却在国会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 ,其与政府在对朝政策上的差异将对南北合作的具体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并将引导韩国的对朝政策向美国的立场靠拢。
关键词
韩国
卢武铉政府
大国家党
“和平繁荣政策”
“对朝汇款事件”
朝鲜
对朝政策
朝核问题
分类号
D731.2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越南铲除特大黑帮
19
作者
布衣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6-36,共1页
文摘
2003年6月5日,轰动越南全国的“五甘案件”终于了结:五甘犯罪集团总头目张文甘(因家中排行第五,按越南的习惯被称为“五甘”)及其他5名主犯被判处死刑,其余案犯中,5人被判处无期徒刑,6人被判处20年至23年徒刑,100多人被判处1年至19年徒刑。 张文甘是越南闻名的黑帮头目。他的“赌博王国”扩张到整个胡志明市,任何人想在该市开设地下赌场都须向他交纳“保护费”。他有一批职业杀手,打击黑道同行,在社会上横行霸道,连公安人员也奈何他不得。
关键词
越南
犯罪集团
张文甘
公安工作
腐败
分类号
D73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地区主义与中国—东盟关系的新发展
被引量:
6
20
作者
李一平
机构
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
出处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0-34,共5页
文摘
20 0 2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南海各方行为宣言》、《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和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进入地区合作的新阶段。
关键词
地区主义
中国-东盟关系
《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自由贸易区
地区合作
合作机制
分类号
D822 [政治法律—外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第二意象”的回归——社会集团影响第三国“选边”中美的作用机制研究
庞琴
雷毅怡
郑娟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
原文传递
2
技术合作与同盟压力:美国对华科技制裁中美国盟友的政策选择
李明月
顾圆缘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1
原文传递
3
编者的话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原文传递
4
观众奖赏、损失框定与关系解冻的起源——尼克松对华关系缓和的动力机制及其战略竞争管控启示
尹继武
李宏洲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6
原文传递
5
冷战后美国延伸威慑战略模式探析--基于地缘政治的视角
孙逊
韩略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7
原文传递
6
编者的话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原文传递
7
Abstracts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原文传递
8
Abstracts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原文传递
9
东盟如何在南海问题上“反领导”了中国?——一种弱者的实践策略分析
聂文娟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0
原文传递
10
东盟规范的演进及其对外部规范的借鉴:规范传播视角的分析
程晓勇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0
原文传递
11
如何推进南海共同开发?——东南亚国家经验的视角
邵建平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1
原文传递
12
全球气候外交论析
甘钧先
余潇枫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6
原文传递
13
多维视野下的民族主义的诠释——评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起源与散布》
吴瑛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0
原文传递
14
21世纪初的中美关系——非对称性相互依存
夏立平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4
原文传递
15
论东北亚经济共同体
陆建人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5
原文传递
16
印度大选:结果何以如此?
王小敏
刘小雪
李增刚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2
原文传递
17
东南亚华人经济的社会政治分析
赵自勇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3
原文传递
18
大国家党对韩国政府“和平繁荣政策”的挑战
董向荣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2
原文传递
19
越南铲除特大黑帮
布衣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0
原文传递
20
地区主义与中国—东盟关系的新发展
李一平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4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