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农学通报》
导出
作品数
31809
被引量
186307
H指数
82
查看全部目录封面
《中国农学通报》(以下简称《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工程院院士印遇龙教授担任主编,全国30余所重点农业大学的知名专家为副主编,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 《通报》是中...
查看详情>>
主办单位
中国农学会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1000-68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11-1984/S
出版周期
旬刊
期刊详情
收录汇总
发表作品
发文分析
共找到
31,809
篇文章
<
1
2
…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声明
1
作者
《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编辑部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0期149-149,共1页
当前有个别网站及个人非法盗用《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杂志名义,以接收投稿为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严重损害了作者的利益和本刊的声誉,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本刊在此郑重声明:《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杂志不接收邮箱投稿,...
当前有个别网站及个人非法盗用《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杂志名义,以接收投稿为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严重损害了作者的利益和本刊的声誉,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本刊在此郑重声明:《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杂志不接收邮箱投稿,也从未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代理接收本刊稿件。两刊的投稿网址为http://www.casb.org.cn/,http://nxxb.caass.org.cn/,敬请广大作者注意甄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面费
《中国农学通报》
投稿
审稿费
严重损害
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不同使用方式及用量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李可
顾大路
+7 位作者
杜小凤
蒋伟勤
车阳
宋佳敏
文章荣
杨文飞
徐永刚
杨威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期33-40,共8页
为探究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在小麦上不同使用方式及用量的效果,以‘淮麦139’为试验材料,采用每公顷施药量为22.5、45、67.5、90 g 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以清水为对照(CK),通过拌种以及分别在拔节期、始穗期叶面喷施的方式,研究...
为探究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在小麦上不同使用方式及用量的效果,以‘淮麦139’为试验材料,采用每公顷施药量为22.5、45、67.5、90 g 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以清水为对照(CK),通过拌种以及分别在拔节期、始穗期叶面喷施的方式,研究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对小麦的最适用量范围和最适使用技术。结果表明:相较于各自CK,45 g/hm2和67.5 g/hm2使用量下无论是拌种还是叶面喷施,均能提高小麦产量,其中,拌种方式下67.5 g/hm2获得最高产量,增产8.4%,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容重增加6.89%、7.8%、1.8%;在拔节期和始穗期叶面喷施,均以施药量为67.5 g/hm2的处理获得最高产量,增产11.8%、14.04%,始穗期喷施方式下千粒重显著增加10.15%。这说明45 g/hm2和67.5 g/hm2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通过增加小麦植株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增强叶片光合能力和籽粒灌浆能力,增强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小麦抗逆能力,为产量形成提供物质条件。因此,不同使用方式配合相应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用量均可以有效提高小麦产量,且以施药量67.5 g/hm2的增产幅度最大,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叶面喷施效果优于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
小麦
使用方式
用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冬青属常用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程功
章建红
+2 位作者
袁虎威
郑炳松
闫道良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8期30-37,共8页
冬青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其普遍含有三萜、黄酮等多种化学成分,在临床上有降血脂、心脑血管保护、抗菌消炎等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对于冬青属药用植物价值的发掘,有力地推动了该属植物的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
冬青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其普遍含有三萜、黄酮等多种化学成分,在临床上有降血脂、心脑血管保护、抗菌消炎等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对于冬青属药用植物价值的发掘,有力地推动了该属植物的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常用冬青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有关研究,提出有必要深入研究冬青属药用植物的药理,筛选出更多的活性物质并深入发掘其在临床治疗上的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青属
药用价值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鱼腥草叶斑病及茎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4
作者
张重梅
谢杰
+8 位作者
张蕾
杨潇湘
黄小琴
邓越
胡孜进
余垚颖
鲜赟曦
马凡
刘勇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2期119-125,共7页
为了明确引起四川省广汉市鱼腥草新型叶斑及茎斑类病害的病原菌种类,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采自广汉市的鱼腥草病茎叶通过组织消毒分离、离体接种、形态学观察与基于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延长因子(tef1)、钙调蛋白(cal)和...
为了明确引起四川省广汉市鱼腥草新型叶斑及茎斑类病害的病原菌种类,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采自广汉市的鱼腥草病茎叶通过组织消毒分离、离体接种、形态学观察与基于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延长因子(tef1)、钙调蛋白(cal)和组蛋白(his3)基因的分子鉴定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呈灰白色到浅褐色,其分生孢子器可产生纺锤形到椭圆形的α型分生孢子以及丝状或钩状β型分生孢子。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病原菌在大豆间座壳(Diaporthe sojae)和菜豆间座壳(D.phaseolorum)分枝外单独聚为一枝,并且3枝一起聚为一个大枝,因此建议成立一个新种—鱼腥草间座壳(D.houttuynia)来容纳此类病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结果,将引起广汉市鱼腥草新型叶斑及茎斑类病害的病原菌鉴定为鱼腥草间座壳(D.houttuyn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腥草
叶斑病
茎斑病
分离鉴定
鱼腥草间座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后香梨梨火疫病菌检测及病原菌存活时间研究
5
作者
赵志强
魏然
郭庆元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9期120-125,共6页
为明确在采后果实上是否携带梨火疫病菌以及在果实上的存活时间,采集库尔勒地区不同梨园的成熟果实,通过活菌定量检测方法,对采后香梨上的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进行动态检测,并对Zeller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出的菌株进行致病力测...
为明确在采后果实上是否携带梨火疫病菌以及在果实上的存活时间,采集库尔勒地区不同梨园的成熟果实,通过活菌定量检测方法,对采后香梨上的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进行动态检测,并对Zeller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出的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采集的果实上存在E.amylovora。E.amylovora在果实不同部位存活时间由长到短为果面(133 d)>果萼(83 d)/柄洼(83 d)>果柄(63 d);在不同部位的活菌阳性检出率由大到小为果面(6.88%)>果萼(3.75%)>柄洼(2.19%)>果柄(1.57%),且分离出的菌株仍具有致病力。由此可知,加强香梨检疫是防止该病害跨区传播的重要方法。同时,该结果对香梨作为E.amylovora传播源的风险性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
火疫病
解淀粉欧文氏菌
动态检测
存活时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学学报》期刊简介
6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7期F0004-F0004,共1页
《农学学报》(月刊)是经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12月3日批准,中国农学会主办的高水平学术性期刊(刊号:CN 11-6016/S)。该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谯仕彦担任主编。被中国知网、中国学术...
《农学学报》(月刊)是经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12月3日批准,中国农学会主办的高水平学术性期刊(刊号:CN 11-6016/S)。该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谯仕彦担任主编。被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维普、博看网全文收录。主要读者对象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农业高等院校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农业技术人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术性期刊
中国知网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学会
动物科学技术
读者对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皂荚枝条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评价
7
作者
陈思
韩丽君
+2 位作者
郝向春
周帅
张峻尘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8期12-20,共9页
通过对皂荚不同无性系枝条抗寒能力差异进行分析,为皂荚抗寒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11个皂荚无性系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测定分析其在不同低温条件下(5℃、0℃、-5℃、-10℃、-15℃、-20℃、-25℃)的相对电导率,并以此为基础...
通过对皂荚不同无性系枝条抗寒能力差异进行分析,为皂荚抗寒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11个皂荚无性系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测定分析其在不同低温条件下(5℃、0℃、-5℃、-10℃、-15℃、-20℃、-25℃)的相对电导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测定不同抗寒能力的皂荚无性系枝条组织解剖结构、反射光谱及MDA、SOD含量,并探讨无性系间抗寒性差异的原因。皂荚枝条相对电导率对低温的响应随着温度的降低呈现上升趋势,但部分无性系呈“升-降-升”的趋势;抗寒性较强的无性系特点是枝条的木质部在枝横截面积中所占比例较大,皮层和韧皮部所占比例较小,NDVI、ARI2、SIPI、CRI2参数较高,MDA含量低而SOD酶活性高。11个供试皂荚无性系枝条抗寒性由高到低排序为:‘羊角皂’>‘LKHD5’>‘北山底’>‘帅荚三号’>‘牛家峪’>‘302’>‘河林一号’>‘涧头村’>‘西贾二号’>‘LKHD4’>‘LKS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荚
无性系
低温
相对电导率
反射光谱
保护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舟山近海中国鱚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8
作者
蒋小姿
江文静
+2 位作者
张倩雅
肖梦
杨天燕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期152-158,共7页
为了研究中国鱚(Sillago sinica)形态参数与体质量的关系,随机选取107尾舟山近海分布的中国鱚为研究对象,测量其体质量(X0)和11个形态性状:吻长(X1)、头长(X2)、体长(X3)、全长(X4)、尾柄长(X5)、尾柄高(X6)、体厚(X7)、眼径(X8)、眼间...
为了研究中国鱚(Sillago sinica)形态参数与体质量的关系,随机选取107尾舟山近海分布的中国鱚为研究对象,测量其体质量(X0)和11个形态性状:吻长(X1)、头长(X2)、体长(X3)、全长(X4)、尾柄长(X5)、尾柄高(X6)、体厚(X7)、眼径(X8)、眼间隔(X9)、眼后头长(X10)、体高(X11),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测定的形态指标和体质量的相关性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体长与体质量的相关性最大;剔除存在严重共线性的形态指标后,分别设置与体质量显著线性相关的体长和尾柄高为自变量、并将体质量设为因变量,构建了最优多元线性方程为Y=-87.734+6.174X3+24.398X6;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对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的为体长,间接作用最大的为尾柄高;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体质量的关联度排序靠前的5个形态参数分别为体长、全长、尾柄高、体高和头长。综合上述研究表明,中国鱚渔业资源的开发管理过程中应以体长为优先衡量指标、以尾柄高为辅助指标来制定最佳可捕规格和网目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鱚
形态性状
体质量
通径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肃省张掖市玉米黑髓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
1
9
作者
祁娜
许永锋
+2 位作者
王爱文
何树文
杨成德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5期97-104,共8页
为明确引起甘肃省张掖市玉米黑髓病的病原菌种类,于2021年9月,在甘肃省张掖市采集具有典型病害症状标本,利用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致病性;利用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于病样中共获得39...
为明确引起甘肃省张掖市玉米黑髓病的病原菌种类,于2021年9月,在甘肃省张掖市采集具有典型病害症状标本,利用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致病性;利用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于病样中共获得39株分离物,能引起与田间症状相一致的病原菌30株,表现症状为根茎腐烂型、根腐型和茎腐型3类。根据形态特征将30株病原物均鉴定为镰孢霉属真菌,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将30个致病镰孢霉菌分别鉴定为拟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层出镰刀菌(F.proliferatum)、茄病镰刀菌(F.solani)、变红镰刀菌(F.incarnatum)和柔毛镰刀菌(F.flocciferum),其分离频率依次为50.00%、20.00%、16.67%、6.67%、3.33%和3.33%,其中拟轮枝镰刀菌为张掖市玉米黑髓病的优势致病菌,首次报道柔毛镰刀菌可以侵染玉米。该研究结果为玉米黑髓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黑髓病
镰刀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盐池县黄花菜始花期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及预报模型
10
作者
刘娟霞
任迎萍
吴海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1期92-96,共5页
本研究基于2012—2021年在盐池县收集的黄花菜生长周期观测数据以及同一时期盐池国家基本气象站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黄花菜初花期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黄花菜初花期与4月上旬—6月中旬的日照时长以及气温稳定超过1...
本研究基于2012—2021年在盐池县收集的黄花菜生长周期观测数据以及同一时期盐池国家基本气象站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黄花菜初花期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黄花菜初花期与4月上旬—6月中旬的日照时长以及气温稳定超过11℃的累积温度有较强的相关性。利用这一发现,我们构建了一个预测模型,并对2022—2023年的黄花菜初花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值的偏差仅为1~2 d。这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准确预测黄花菜的初花期,这对于满足当地特色产业的服务需求、促进县域旅游业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始花期
气象因子
相关分析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粳稻品种稻瘟病田间抗性鉴定与评价
11
作者
陈建晨
董丽英
+6 位作者
刘沛
汤翠凤
宋杰
向锦茜
刘树芳
余磊
杨勤忠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7期102-107,共6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来自17个省(市)的粳稻品种在云南省的稻瘟病抗性差异,并筛选出具有优异稻瘟病抗性的资源。通过田间病圃自然诱发的方法,对1050份粳稻品种进行叶瘟和穗瘟的抗性鉴定。研究结果显示,叶瘟发病轻而穗瘟发病较重;在叶瘟方面,...
本研究旨在评估来自17个省(市)的粳稻品种在云南省的稻瘟病抗性差异,并筛选出具有优异稻瘟病抗性的资源。通过田间病圃自然诱发的方法,对1050份粳稻品种进行叶瘟和穗瘟的抗性鉴定。研究结果显示,叶瘟发病轻而穗瘟发病较重;在叶瘟方面,表现出高抗、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的品种分别占28.48%、10.95%、9.14%、19.24%、20.00%和12.19%;而在穗瘟方面,表现出高抗、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的品种分别占3.71%、0.38%、2.57%、19.62%、22.57%和51.14%;进一步对叶、穗瘟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有69份既抗叶瘟又抗穗瘟的水稻品种,这69份粳稻品种来源于吉林、黑龙江、辽宁、云南和江苏等5个省。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叶瘟和穗瘟抗性表现较好的这些材料可为抗稻瘟病育种以及抗稻瘟病新基因发掘提供重要的抗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品种
稻瘟病
抗性
评价
叶瘟
穗瘟
育种资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烤烟与芳香植物间作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张玺
梁增发
+2 位作者
罗强
蔡正学
李淮源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9期7-11,共5页
为探索烤烟与芳香植物间作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作用效果,采用大田试验开展烤烟与百合、菊花、香茅和紫茉莉的间作研究。结果表明,烤烟间作芳香植物对烤烟的株高、茎围、节距的影响并不明显,但不同部位的叶面积有一定程度的减小。...
为探索烤烟与芳香植物间作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作用效果,采用大田试验开展烤烟与百合、菊花、香茅和紫茉莉的间作研究。结果表明,烤烟间作芳香植物对烤烟的株高、茎围、节距的影响并不明显,但不同部位的叶面积有一定程度的减小。烤烟间作百合、菊花能提高中部叶烤烟烟碱和钾含量,同时降低糖含量,上部叶和中部叶的氮碱比和糖碱比更接近优质烟叶的标准范围。烤烟与芳香植物间作主要对烟叶香气质、刺激性和劲头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以烤烟间作百合、烤烟间作香茅对烤烟感官质量的改善最为明显。烤烟间作百合对烤烟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和中部叶比例的提升最为显著。综合而言,烤烟间作百合对烟株生长发育和烤后烟叶产质量提升作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芳香植物
间作
生长发育
产质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梨形环棱螺11个地理种群的几何形态学分析
13
作者
金武
马学艳
+2 位作者
彭刚
陈琬雯
闻海波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为了摸清国内梨形环棱螺的种质资源现状,提供下一步选择育种的优质种质资源材料。通过采集江苏、安徽、上海、山东、湖南、广西、江西、贵州、湖北、浙江、广东典型分布省份的249个野生样本,对不同群体的每个个体自壳顶开始顺时针设置2...
为了摸清国内梨形环棱螺的种质资源现状,提供下一步选择育种的优质种质资源材料。通过采集江苏、安徽、上海、山东、湖南、广西、江西、贵州、湖北、浙江、广东典型分布省份的249个野生样本,对不同群体的每个个体自壳顶开始顺时针设置24个地标点,并在第11~12、12~13、13~14、14~15、15~11、15~16个地标点之间等距设置15个半地标点。基于地标点和半地标点设置结果进行普氏叠印,并删除超过上四分位的异常值。采用薄板样条曲线法进行缺失值检查,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形态学变异进行分析。对不同地理群体的普氏距离进行方差分析并根据不同群体之间的普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梨形环棱螺11个地理种群外部形态的主要变异位置是壳顶及螺口上缘。不同地理种群形态特征变异的集中性较差,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不能显著区别区分不同的群体。11个群体大致可以划分为长江流域群体和长江以南群体两大类。不同群体的外形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外形差异可能与当地的生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形环棱螺
地理种群
几何形态
地标
半地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播期对花生‘豫花65’生长及产量影响
14
作者
熊坤
马美娟
+1 位作者
金趁意
余卫东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2期16-22,共7页
为研究不同播期对高油酸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高油酸花生品种‘豫花65’为试验材料,于2020—2021年在郑州农业气象试验站、2022年在商丘农业气象观测站进行多年多地分期播种试验。观测并记录播种、出苗、开花、下针、饱果、成熟...
为研究不同播期对高油酸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高油酸花生品种‘豫花65’为试验材料,于2020—2021年在郑州农业气象试验站、2022年在商丘农业气象观测站进行多年多地分期播种试验。观测并记录播种、出苗、开花、下针、饱果、成熟等主要发育期,收获后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利用通径分析法确定影响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基于田间试验计算得到的‘豫花65’全生育期积温指标,结合郑州和商丘1991—2020年逐日气温数据,推算出春播和夏播花生的适宜播种期。结果表明,花生各主要发育阶段和全生育期均随播期推迟而缩短,播期每推迟10 d,出苗、开花和全生育期天数分别缩短1~2 d、3~4 d和3~5 d。春播全生育期≥10℃有效积温约为2100℃·d,夏直播约为1900℃·d。播期每推迟10 d,≥10℃有效积温减少80℃·d。研究发现,5月中旬—下旬播种产量较高,其次是4月中旬,6月播种的产量随播期推迟呈下降趋势,‘豫花65’春播日期应不早于4月27日,而夏直播应在6月6日之前。研究高油酸花生适宜播种期,以期为河南省高油酸花生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高油酸
播期
生长
温度
产量
品质
通径分析
河南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声明
15
作者
《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编辑部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1期145-145,共1页
当前有个别网站及个人非法盗用《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杂志名义,以接收投稿为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严重损害了作者的利益和本刊的声誉,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本刊在此郑重声明:《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杂志不接收邮箱投稿,...
当前有个别网站及个人非法盗用《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杂志名义,以接收投稿为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严重损害了作者的利益和本刊的声誉,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本刊在此郑重声明:《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杂志不接收邮箱投稿,也从未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代理接收本刊稿件。两刊的投稿网址为http://www.casb.org.cn/,http://nxxb.caass.org.cn/,敬请广大作者注意甄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版面费
《中国农学通报》
投稿
审稿费
严重损害
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和高粱SSR标记在薏苡中的通用性研究
16
作者
付瑜华
蒙秋伊
+3 位作者
尚昆
李秀诗
刘凡值
李祥栋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5期33-38,共6页
旨在分析玉米和高粱SSR标记在其近缘种薏苡中的通用性和多态性,以期筛选可用于薏苡种质资源和遗传学研究的分子标记。以11份薏苡资源为供试材料,利用SSR-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对364对SSR引物进行了测试和筛选。结果表明,364对...
旨在分析玉米和高粱SSR标记在其近缘种薏苡中的通用性和多态性,以期筛选可用于薏苡种质资源和遗传学研究的分子标记。以11份薏苡资源为供试材料,利用SSR-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对364对SSR引物进行了测试和筛选。结果表明,364对玉米和高粱来源的标记中有163对能在薏苡中扩增并得到清晰的条带,其中44对标记在薏苡中表现出良好的多态性。高粱SSR的通用性和多态性比例分别为58.02%和30.85%,玉米SSR标记的通用性和多态性比例分别为23.45%和26.47%,高粱SSR标记在薏苡中通用性和多态性更好。44对引物在11份薏苡材料中扩增出110条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扩增出的条带数在1~5条之间,平均为2.5条,PIC为0.15~0.79,其中15对引物的PIC值大于0.5,占全部多态性引物的34.09%。筛选出的通用SSR引物可为薏苡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可用的遗传标记,也是高粱、玉米和薏苡3种作物之间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粱
薏苡
SSR标记
通用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柳树离体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7
作者
刘源
李际红
+4 位作者
秦光华
刘翠双
孙茂桐
牛牧歌
王锦楠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9期32-38,共7页
柳树因其药用价值、生态修复能力及作为生物能源的潜力而受到关注。近些年已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并在柳属植物基因组中定位到与经济性状及抗逆性相关的候选基因,建立离体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可以获得大量优质柳树苗,并对候选基因进行功...
柳树因其药用价值、生态修复能力及作为生物能源的潜力而受到关注。近些年已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并在柳属植物基因组中定位到与经济性状及抗逆性相关的候选基因,建立离体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可以获得大量优质柳树苗,并对候选基因进行功能研究。为了更清晰地认识影响柳树再生及遗传转化的不同因素,本文对柳树离体再生和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柳属不同种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的筛选,诱导愈伤组织最佳的培养基、激素、外植体类型的筛选,遗传转化时最佳的农杆菌的类型、浓度、侵染时间、预培养和共培养时间及选择压等因素的筛选。目前柳树的愈伤组织再生和遗传转化仍存在难点,本研究对其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柳树的离体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建立提供参考,为后续柳树基因工程研究及柳树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树
离体再生
遗传转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农学通报稿约
18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5期F0003-F0003,共1页
《中国农学通报》(以下简称《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工程院院士印遇龙教授担任主编,全国30余所重点农业大学的知名专家为副主编,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致力于快速报道农业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
《中国农学通报》(以下简称《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工程院院士印遇龙教授担任主编,全国30余所重点农业大学的知名专家为副主编,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致力于快速报道农业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专论、研究简报等。1984年创刊,2011年起为旬刊,每月5日、15日、25日出版。《通报》特点:以农业科研院校副高以上中青年专家、学科带头人和博士、硕士为主要作者群,以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论文为重点的高质量、高水平学术旬刊,致力于快速报道农业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专论、研究简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创性研究
高水平学术
农业学术期刊
基金项目论文
学科带头人
作者群
农业科学家
中国农学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酶抑制法检测含硫蔬菜中农残假阳性消除
19
作者
王雯
王丽芳
+3 位作者
张瑜
曹丽芬
郭柏坤
王斌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7期106-112,共7页
以大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应用酶抑制法检测含硫蔬菜中农药残留假阳性消除的技术。结合大蒜素的产生原理及对酶抑制反应的影响机理,对比了微波处理法、水浴处理法、磷酸处理法、半胱氨酸处理法4种前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及对农药回收...
以大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应用酶抑制法检测含硫蔬菜中农药残留假阳性消除的技术。结合大蒜素的产生原理及对酶抑制反应的影响机理,对比了微波处理法、水浴处理法、磷酸处理法、半胱氨酸处理法4种前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及对农药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样品用15%的磷酸处理5 min,蒜氨酸酶灭活效果最佳,可有效消除大蒜素抑制酶活性导致的假阳性结果,农药平均回收率可达到81.75%,其余3种方法均存在回收率低或者无法普遍适用等问题。采用优化后的磷酸处理法对6种代表性含硫蔬菜进行测定,均可达到预期效果,且不影响后续的酶抑制反应,该方法可在酶抑制法快速检测含硫蔬菜农药残留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含硫蔬菜
酶抑制法
消除
假阳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蒙古扎赉特旗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带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20
作者
王昕然
黄超
+1 位作者
杨玉辉
刘复伟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1期1-6,共6页
旨在探索最适宜扎赉特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带型设置,分析4种模式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和经济效益。于2019—2022年扎赉特旗科技示范园区好力保镇五道河子村设置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2模式、4:4模式、6:4模式、4:2...
旨在探索最适宜扎赉特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带型设置,分析4种模式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和经济效益。于2019—2022年扎赉特旗科技示范园区好力保镇五道河子村设置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2模式、4:4模式、6:4模式、4:2模式的带型设计,大豆产量与每公顷的株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单种玉米相比,4:4模式每公顷最多增收246.9元;与单种大豆相比,4:2模式每公顷最多增收11707.65元。从田间表现看,2:2模式大豆倒伏相对较重,不适宜机械化作业,4:4模式和现有农机具配套,利于机械化作业,各种带型玉米带没有达到理想密度,大豆带密度较大,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最适宜扎赉特旗地区推广的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为4:2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扎赉特旗
大豆玉米
带状
复合种植
带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声明
1
作者
《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编辑部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0期149-149,共1页
文摘
当前有个别网站及个人非法盗用《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杂志名义,以接收投稿为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严重损害了作者的利益和本刊的声誉,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本刊在此郑重声明:《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杂志不接收邮箱投稿,也从未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代理接收本刊稿件。两刊的投稿网址为http://www.casb.org.cn/,http://nxxb.caass.org.cn/,敬请广大作者注意甄别。
关键词
版面费
《中国农学通报》
投稿
审稿费
严重损害
农学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不同使用方式及用量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李可
顾大路
杜小凤
蒋伟勤
车阳
宋佳敏
文章荣
杨文飞
徐永刚
杨威
机构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淮阴师范学院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期33-40,共8页
基金
江苏省自主创新资金资助项目“新型植物免疫诱抗剂二氢卟吩铁的创制及应用”[CX(21)1011]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小麦全产业链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模式研究”(CARS-03)
淮安市自然科学研究(联合专项)“水稻早衰预防调控技术及其机理研究”(HABL202122)
文摘
为探究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在小麦上不同使用方式及用量的效果,以‘淮麦139’为试验材料,采用每公顷施药量为22.5、45、67.5、90 g 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以清水为对照(CK),通过拌种以及分别在拔节期、始穗期叶面喷施的方式,研究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对小麦的最适用量范围和最适使用技术。结果表明:相较于各自CK,45 g/hm2和67.5 g/hm2使用量下无论是拌种还是叶面喷施,均能提高小麦产量,其中,拌种方式下67.5 g/hm2获得最高产量,增产8.4%,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容重增加6.89%、7.8%、1.8%;在拔节期和始穗期叶面喷施,均以施药量为67.5 g/hm2的处理获得最高产量,增产11.8%、14.04%,始穗期喷施方式下千粒重显著增加10.15%。这说明45 g/hm2和67.5 g/hm2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通过增加小麦植株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增强叶片光合能力和籽粒灌浆能力,增强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小麦抗逆能力,为产量形成提供物质条件。因此,不同使用方式配合相应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用量均可以有效提高小麦产量,且以施药量67.5 g/hm2的增产幅度最大,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叶面喷施效果优于拌种。
关键词
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
小麦
使用方式
用量
Keywords
0.02%iron dihydroporphyrin soluble powder
wheat
application method
dosage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冬青属常用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3
作者
程功
章建红
袁虎威
郑炳松
闫道良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8期30-37,共8页
基金
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冬青属植物遗传资源定向挖掘与种质创新利用”(2019B10014)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北美冬青果实产量及外观品质提升关键技术推广示范”([2020]TS 07)。
文摘
冬青属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其普遍含有三萜、黄酮等多种化学成分,在临床上有降血脂、心脑血管保护、抗菌消炎等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对于冬青属药用植物价值的发掘,有力地推动了该属植物的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常用冬青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有关研究,提出有必要深入研究冬青属药用植物的药理,筛选出更多的活性物质并深入发掘其在临床治疗上的用途。
关键词
冬青属
药用价值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Keywords
Ilex
medicinal value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分类号
S7-9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鱼腥草叶斑病及茎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4
作者
张重梅
谢杰
张蕾
杨潇湘
黄小琴
邓越
胡孜进
余垚颖
鲜赟曦
马凡
刘勇
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武胜县农业农村局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2期119-125,共7页
文摘
为了明确引起四川省广汉市鱼腥草新型叶斑及茎斑类病害的病原菌种类,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采自广汉市的鱼腥草病茎叶通过组织消毒分离、离体接种、形态学观察与基于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延长因子(tef1)、钙调蛋白(cal)和组蛋白(his3)基因的分子鉴定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呈灰白色到浅褐色,其分生孢子器可产生纺锤形到椭圆形的α型分生孢子以及丝状或钩状β型分生孢子。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病原菌在大豆间座壳(Diaporthe sojae)和菜豆间座壳(D.phaseolorum)分枝外单独聚为一枝,并且3枝一起聚为一个大枝,因此建议成立一个新种—鱼腥草间座壳(D.houttuynia)来容纳此类病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结果,将引起广汉市鱼腥草新型叶斑及茎斑类病害的病原菌鉴定为鱼腥草间座壳(D.houttuynia)。
关键词
鱼腥草
叶斑病
茎斑病
分离鉴定
鱼腥草间座壳
Keywords
Houttuynia cordata
leaf spot
stem spot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Diaporthe houttuynia
分类号
S435.7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后香梨梨火疫病菌检测及病原菌存活时间研究
5
作者
赵志强
魏然
郭庆元
机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农业科学研究所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9期120-125,共6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重大专项“苹果枝枯病病原及流行成灾规律研究”子课题“苹果枝枯病生物传播及阻断技术研究”(2019A01001-2)。
文摘
为明确在采后果实上是否携带梨火疫病菌以及在果实上的存活时间,采集库尔勒地区不同梨园的成熟果实,通过活菌定量检测方法,对采后香梨上的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进行动态检测,并对Zeller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出的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采集的果实上存在E.amylovora。E.amylovora在果实不同部位存活时间由长到短为果面(133 d)>果萼(83 d)/柄洼(83 d)>果柄(63 d);在不同部位的活菌阳性检出率由大到小为果面(6.88%)>果萼(3.75%)>柄洼(2.19%)>果柄(1.57%),且分离出的菌株仍具有致病力。由此可知,加强香梨检疫是防止该病害跨区传播的重要方法。同时,该结果对香梨作为E.amylovora传播源的风险性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梨
火疫病
解淀粉欧文氏菌
动态检测
存活时间
Keywords
pear
fire blight
Erwinia amylovora
dynamic detection
survival time
分类号
S41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学学报》期刊简介
6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7期F0004-F0004,共1页
文摘
《农学学报》(月刊)是经新闻出版总署2010年12月3日批准,中国农学会主办的高水平学术性期刊(刊号:CN 11-6016/S)。该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谯仕彦担任主编。被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维普、博看网全文收录。主要读者对象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农业高等院校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农业技术人员等。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术性期刊
中国知网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学会
动物科学技术
读者对象
分类号
G237.5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皂荚枝条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评价
7
作者
陈思
韩丽君
郝向春
周帅
张峻尘
机构
山西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8期12-20,共9页
基金
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专项“皂荚良种培育及野皂荚改造技术成果推广”(202204021301069)
山西省林业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皂荚无性系抗寒性研究及评价”(2022LYCX03)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皂荚良种‘帅荚1号’繁育与栽培技术示范”(晋[2022]TG13号)。
文摘
通过对皂荚不同无性系枝条抗寒能力差异进行分析,为皂荚抗寒品种的选育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11个皂荚无性系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测定分析其在不同低温条件下(5℃、0℃、-5℃、-10℃、-15℃、-20℃、-25℃)的相对电导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测定不同抗寒能力的皂荚无性系枝条组织解剖结构、反射光谱及MDA、SOD含量,并探讨无性系间抗寒性差异的原因。皂荚枝条相对电导率对低温的响应随着温度的降低呈现上升趋势,但部分无性系呈“升-降-升”的趋势;抗寒性较强的无性系特点是枝条的木质部在枝横截面积中所占比例较大,皮层和韧皮部所占比例较小,NDVI、ARI2、SIPI、CRI2参数较高,MDA含量低而SOD酶活性高。11个供试皂荚无性系枝条抗寒性由高到低排序为:‘羊角皂’>‘LKHD5’>‘北山底’>‘帅荚三号’>‘牛家峪’>‘302’>‘河林一号’>‘涧头村’>‘西贾二号’>‘LKHD4’>‘LKSD’。
关键词
皂荚
无性系
低温
相对电导率
反射光谱
保护酶
Keywords
Gleditsia sinensis
clones
low temperature
relativ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reflection spectrum
protective enzyme
分类号
S718.43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舟山近海中国鱚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8
作者
蒋小姿
江文静
张倩雅
肖梦
杨天燕
机构
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期152-15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群体基因组学的中国鱚遗传结构和环境适应性研究”(32100405)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浙江海域前肛鳗形态学和遗传学研究”(202210340023)
舟山市科技计划项目“东海重要海洋鱼类种质资源保护技术研究”(2022C41022)。
文摘
为了研究中国鱚(Sillago sinica)形态参数与体质量的关系,随机选取107尾舟山近海分布的中国鱚为研究对象,测量其体质量(X0)和11个形态性状:吻长(X1)、头长(X2)、体长(X3)、全长(X4)、尾柄长(X5)、尾柄高(X6)、体厚(X7)、眼径(X8)、眼间隔(X9)、眼后头长(X10)、体高(X11),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测定的形态指标和体质量的相关性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体长与体质量的相关性最大;剔除存在严重共线性的形态指标后,分别设置与体质量显著线性相关的体长和尾柄高为自变量、并将体质量设为因变量,构建了最优多元线性方程为Y=-87.734+6.174X3+24.398X6;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对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的为体长,间接作用最大的为尾柄高;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体质量的关联度排序靠前的5个形态参数分别为体长、全长、尾柄高、体高和头长。综合上述研究表明,中国鱚渔业资源的开发管理过程中应以体长为优先衡量指标、以尾柄高为辅助指标来制定最佳可捕规格和网目尺寸。
关键词
中国鱚
形态性状
体质量
通径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
Keywords
Sillago sinica
morphological traits
body weight
path analysis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分类号
S185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Q954 [生物学—动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省张掖市玉米黑髓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
1
9
作者
祁娜
许永锋
王爱文
何树文
杨成德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甘肃省张掖市植保植检站
张掖市农科院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5期97-104,共8页
基金
玉米黑髓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GSAU-JSYF-2021-018)。
文摘
为明确引起甘肃省张掖市玉米黑髓病的病原菌种类,于2021年9月,在甘肃省张掖市采集具有典型病害症状标本,利用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致病性;利用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于病样中共获得39株分离物,能引起与田间症状相一致的病原菌30株,表现症状为根茎腐烂型、根腐型和茎腐型3类。根据形态特征将30株病原物均鉴定为镰孢霉属真菌,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将30个致病镰孢霉菌分别鉴定为拟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层出镰刀菌(F.proliferatum)、茄病镰刀菌(F.solani)、变红镰刀菌(F.incarnatum)和柔毛镰刀菌(F.flocciferum),其分离频率依次为50.00%、20.00%、16.67%、6.67%、3.33%和3.33%,其中拟轮枝镰刀菌为张掖市玉米黑髓病的优势致病菌,首次报道柔毛镰刀菌可以侵染玉米。该研究结果为玉米黑髓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玉米
黑髓病
镰刀菌
分离
鉴定
Keywords
maize
melasma
Fusarium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S432.1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盐池县黄花菜始花期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及预报模型
10
作者
刘娟霞
任迎萍
吴海英
机构
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
盐池县气象局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1期92-96,共5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2021年科研项目(CAMP—202107)。
文摘
本研究基于2012—2021年在盐池县收集的黄花菜生长周期观测数据以及同一时期盐池国家基本气象站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黄花菜初花期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黄花菜初花期与4月上旬—6月中旬的日照时长以及气温稳定超过11℃的累积温度有较强的相关性。利用这一发现,我们构建了一个预测模型,并对2022—2023年的黄花菜初花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值的偏差仅为1~2 d。这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准确预测黄花菜的初花期,这对于满足当地特色产业的服务需求、促进县域旅游业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黄花菜
始花期
气象因子
相关分析
预测模型
Keywords
daylily
the beginning of flowering
meteorological factors
correlation analysis
prediction model
分类号
S63 [农业科学—蔬菜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粳稻品种稻瘟病田间抗性鉴定与评价
11
作者
陈建晨
董丽英
刘沛
汤翠凤
宋杰
向锦茜
刘树芳
余磊
杨勤忠
机构
昆明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跨境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7期102-107,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稻优异种质资源精准鉴定”(2021YFD1200500)
云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专家基层工作站项目(云人社通[2022]17号)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特色稻麦豆作物重要性状鉴定技术研发与应用”(202302AE090011)。
文摘
本研究旨在评估来自17个省(市)的粳稻品种在云南省的稻瘟病抗性差异,并筛选出具有优异稻瘟病抗性的资源。通过田间病圃自然诱发的方法,对1050份粳稻品种进行叶瘟和穗瘟的抗性鉴定。研究结果显示,叶瘟发病轻而穗瘟发病较重;在叶瘟方面,表现出高抗、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的品种分别占28.48%、10.95%、9.14%、19.24%、20.00%和12.19%;而在穗瘟方面,表现出高抗、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的品种分别占3.71%、0.38%、2.57%、19.62%、22.57%和51.14%;进一步对叶、穗瘟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有69份既抗叶瘟又抗穗瘟的水稻品种,这69份粳稻品种来源于吉林、黑龙江、辽宁、云南和江苏等5个省。研究结果表明,在田间叶瘟和穗瘟抗性表现较好的这些材料可为抗稻瘟病育种以及抗稻瘟病新基因发掘提供重要的抗源。
关键词
粳稻品种
稻瘟病
抗性
评价
叶瘟
穗瘟
育种资源
Keywords
japonica rice cultivars
rice blast
resistance
evaluation
leaf blast
panicle blast
breeding resources
分类号
S435.111.4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烤烟与芳香植物间作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12
作者
张玺
梁增发
罗强
蔡正学
李淮源
机构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省烟草公司普洱市景东县公司
华南农业大学基础实验与实践训练中心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9期7-11,共5页
基金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始兴水田烤烟质量的提升技术研究与示范”(粤烟工[2019]科字第28号)。
文摘
为探索烤烟与芳香植物间作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作用效果,采用大田试验开展烤烟与百合、菊花、香茅和紫茉莉的间作研究。结果表明,烤烟间作芳香植物对烤烟的株高、茎围、节距的影响并不明显,但不同部位的叶面积有一定程度的减小。烤烟间作百合、菊花能提高中部叶烤烟烟碱和钾含量,同时降低糖含量,上部叶和中部叶的氮碱比和糖碱比更接近优质烟叶的标准范围。烤烟与芳香植物间作主要对烟叶香气质、刺激性和劲头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以烤烟间作百合、烤烟间作香茅对烤烟感官质量的改善最为明显。烤烟间作百合对烤烟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和中部叶比例的提升最为显著。综合而言,烤烟间作百合对烟株生长发育和烤后烟叶产质量提升作用最显著。
关键词
烤烟
芳香植物
间作
生长发育
产质量
Keywords
flue-cured tobacco
aromatic plants
intercropping
growth and development
yield and quality
分类号
S156.2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梨形环棱螺11个地理种群的几何形态学分析
13
作者
金武
马学艳
彭刚
陈琬雯
闻海波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稻渔综合种养生态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中美淡水贝类种质资源保护及利用国际联合实验室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期159-164,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华绒螯蟹、克氏原螯虾、螺蛳大规格抗逆新品种培育”(2022YFD240070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级基本科研业务费“螺蛳规模化配套投喂与品质提升技术”(2021XT703)
+1 种基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橄榄蛏蚌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计”(2021JBFM07)
江苏现代农业(河蟹)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JATS[2021]412)。
文摘
为了摸清国内梨形环棱螺的种质资源现状,提供下一步选择育种的优质种质资源材料。通过采集江苏、安徽、上海、山东、湖南、广西、江西、贵州、湖北、浙江、广东典型分布省份的249个野生样本,对不同群体的每个个体自壳顶开始顺时针设置24个地标点,并在第11~12、12~13、13~14、14~15、15~11、15~16个地标点之间等距设置15个半地标点。基于地标点和半地标点设置结果进行普氏叠印,并删除超过上四分位的异常值。采用薄板样条曲线法进行缺失值检查,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形态学变异进行分析。对不同地理群体的普氏距离进行方差分析并根据不同群体之间的普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梨形环棱螺11个地理种群外部形态的主要变异位置是壳顶及螺口上缘。不同地理种群形态特征变异的集中性较差,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不能显著区别区分不同的群体。11个群体大致可以划分为长江流域群体和长江以南群体两大类。不同群体的外形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外形差异可能与当地的生境有关。
关键词
梨形环棱螺
地理种群
几何形态
地标
半地标
Keywords
Bellamya purificata
geographic populations
geometric morphometric
landmark
semi-landmark
分类号
S941.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播期对花生‘豫花65’生长及产量影响
14
作者
熊坤
马美娟
金趁意
余卫东
机构
商丘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2期16-22,共7页
基金
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花生生长模拟模型构建”(AMF202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源高分光学遥感数据与作物模型同化的不确定性研究”(41805090)。
文摘
为研究不同播期对高油酸花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高油酸花生品种‘豫花65’为试验材料,于2020—2021年在郑州农业气象试验站、2022年在商丘农业气象观测站进行多年多地分期播种试验。观测并记录播种、出苗、开花、下针、饱果、成熟等主要发育期,收获后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利用通径分析法确定影响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基于田间试验计算得到的‘豫花65’全生育期积温指标,结合郑州和商丘1991—2020年逐日气温数据,推算出春播和夏播花生的适宜播种期。结果表明,花生各主要发育阶段和全生育期均随播期推迟而缩短,播期每推迟10 d,出苗、开花和全生育期天数分别缩短1~2 d、3~4 d和3~5 d。春播全生育期≥10℃有效积温约为2100℃·d,夏直播约为1900℃·d。播期每推迟10 d,≥10℃有效积温减少80℃·d。研究发现,5月中旬—下旬播种产量较高,其次是4月中旬,6月播种的产量随播期推迟呈下降趋势,‘豫花65’春播日期应不早于4月27日,而夏直播应在6月6日之前。研究高油酸花生适宜播种期,以期为河南省高油酸花生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
花生
高油酸
播期
生长
温度
产量
品质
通径分析
河南省
Keywords
peanut
high oleic acid
sowing date
growth
temperature
yield
quality
path analysis
Henan Province
分类号
S565.2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声明
15
作者
《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编辑部
机构
不详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1期145-145,共1页
文摘
当前有个别网站及个人非法盗用《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杂志名义,以接收投稿为名收取审稿费、版面费,严重损害了作者的利益和本刊的声誉,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本刊在此郑重声明:《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杂志不接收邮箱投稿,也从未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代理接收本刊稿件。两刊的投稿网址为http://www.casb.org.cn/,http://nxxb.caass.org.cn/,敬请广大作者注意甄别。
关键词
版面费
《中国农学通报》
投稿
审稿费
严重损害
农学
分类号
G23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和高粱SSR标记在薏苡中的通用性研究
16
作者
付瑜华
蒙秋伊
尚昆
李秀诗
刘凡值
李祥栋
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黔西南州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5期33-3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薏苡仁油含量与相关候选基因的关联分析”(31801435)
黔西南州科技计划项目“优异薏苡种质资源圃建设”(2020-1-02)
贵州省农科院重点科技成果培育项目(黔农科院成培计[2021]02)号,“两江一河”热带(亚热带)精品果树产业发展子项(黔农科院精品水果产业专项[2021]01号)。
文摘
旨在分析玉米和高粱SSR标记在其近缘种薏苡中的通用性和多态性,以期筛选可用于薏苡种质资源和遗传学研究的分子标记。以11份薏苡资源为供试材料,利用SSR-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对364对SSR引物进行了测试和筛选。结果表明,364对玉米和高粱来源的标记中有163对能在薏苡中扩增并得到清晰的条带,其中44对标记在薏苡中表现出良好的多态性。高粱SSR的通用性和多态性比例分别为58.02%和30.85%,玉米SSR标记的通用性和多态性比例分别为23.45%和26.47%,高粱SSR标记在薏苡中通用性和多态性更好。44对引物在11份薏苡材料中扩增出110条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扩增出的条带数在1~5条之间,平均为2.5条,PIC为0.15~0.79,其中15对引物的PIC值大于0.5,占全部多态性引物的34.09%。筛选出的通用SSR引物可为薏苡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可用的遗传标记,也是高粱、玉米和薏苡3种作物之间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关键词
玉米
高粱
薏苡
SSR标记
通用性
Keywords
maize
sorghum
adlay
SSR markers
transferability
分类号
S519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柳树离体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17
作者
刘源
李际红
秦光华
刘翠双
孙茂桐
牛牧歌
王锦楠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泰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黄河下游森林培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9期32-38,共7页
基金
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山东省科技厅)“功能性柳树新品种选育及应用”(2021LZGC005-02)。
文摘
柳树因其药用价值、生态修复能力及作为生物能源的潜力而受到关注。近些年已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并在柳属植物基因组中定位到与经济性状及抗逆性相关的候选基因,建立离体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可以获得大量优质柳树苗,并对候选基因进行功能研究。为了更清晰地认识影响柳树再生及遗传转化的不同因素,本文对柳树离体再生和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柳属不同种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的筛选,诱导愈伤组织最佳的培养基、激素、外植体类型的筛选,遗传转化时最佳的农杆菌的类型、浓度、侵染时间、预培养和共培养时间及选择压等因素的筛选。目前柳树的愈伤组织再生和遗传转化仍存在难点,本研究对其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柳树的离体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建立提供参考,为后续柳树基因工程研究及柳树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关键词
柳树
离体再生
遗传转化
Keywords
willow
in vitro regeneration
genetic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S722.3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农学通报稿约
18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5期F0003-F0003,共1页
文摘
《中国农学通报》(以下简称《通报》)是中国农学会主办,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工程院院士印遇龙教授担任主编,全国30余所重点农业大学的知名专家为副主编,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致力于快速报道农业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专论、研究简报等。1984年创刊,2011年起为旬刊,每月5日、15日、25日出版。《通报》特点:以农业科研院校副高以上中青年专家、学科带头人和博士、硕士为主要作者群,以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论文为重点的高质量、高水平学术旬刊,致力于快速报道农业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专论、研究简报。
关键词
原创性研究
高水平学术
农业学术期刊
基金项目论文
学科带头人
作者群
农业科学家
中国农学会
分类号
S-5 [农业科学]
G23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酶抑制法检测含硫蔬菜中农残假阳性消除
19
作者
王雯
王丽芳
张瑜
曹丽芬
郭柏坤
王斌
机构
杭州市余杭区食品药品监测中心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7期106-112,共7页
基金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蔬果中基于酶抑制法的高通量农残快速检测方法研究与应用”(20210136)。
文摘
以大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应用酶抑制法检测含硫蔬菜中农药残留假阳性消除的技术。结合大蒜素的产生原理及对酶抑制反应的影响机理,对比了微波处理法、水浴处理法、磷酸处理法、半胱氨酸处理法4种前处理方法的处理效果及对农药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样品用15%的磷酸处理5 min,蒜氨酸酶灭活效果最佳,可有效消除大蒜素抑制酶活性导致的假阳性结果,农药平均回收率可达到81.75%,其余3种方法均存在回收率低或者无法普遍适用等问题。采用优化后的磷酸处理法对6种代表性含硫蔬菜进行测定,均可达到预期效果,且不影响后续的酶抑制反应,该方法可在酶抑制法快速检测含硫蔬菜农药残留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大蒜
含硫蔬菜
酶抑制法
消除
假阳性
Keywords
garlic
sulfur-containing vegetables
enzyme inhibition method
eliminate
false positive
分类号
TS207.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扎赉特旗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带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
7
20
作者
王昕然
黄超
杨玉辉
刘复伟
机构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气象局
内蒙古兴安盟气象局
内蒙古扎赉特旗气象局
内蒙古扎赉特旗农牧和科学技术局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1期1-6,共6页
基金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科研项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项目”(zltqky2019-001)。
文摘
旨在探索最适宜扎赉特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带型设置,分析4种模式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和经济效益。于2019—2022年扎赉特旗科技示范园区好力保镇五道河子村设置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2模式、4:4模式、6:4模式、4:2模式的带型设计,大豆产量与每公顷的株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单种玉米相比,4:4模式每公顷最多增收246.9元;与单种大豆相比,4:2模式每公顷最多增收11707.65元。从田间表现看,2:2模式大豆倒伏相对较重,不适宜机械化作业,4:4模式和现有农机具配套,利于机械化作业,各种带型玉米带没有达到理想密度,大豆带密度较大,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最适宜扎赉特旗地区推广的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为4:2模式。
关键词
内蒙古扎赉特旗
大豆玉米
带状
复合种植
带型
Keywords
Jalaid Banner of Inner Mongolia
soybean corn
belt
compound planting
belt type
分类号
S-3 [农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声明
《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编辑部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不同使用方式及用量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李可
顾大路
杜小凤
蒋伟勤
车阳
宋佳敏
文章荣
杨文飞
徐永刚
杨威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冬青属常用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程功
章建红
袁虎威
郑炳松
闫道良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鱼腥草叶斑病及茎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张重梅
谢杰
张蕾
杨潇湘
黄小琴
邓越
胡孜进
余垚颖
鲜赟曦
马凡
刘勇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采后香梨梨火疫病菌检测及病原菌存活时间研究
赵志强
魏然
郭庆元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农学学报》期刊简介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皂荚枝条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评价
陈思
韩丽君
郝向春
周帅
张峻尘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基于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舟山近海中国鱚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蒋小姿
江文静
张倩雅
肖梦
杨天燕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甘肃省张掖市玉米黑髓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祁娜
许永锋
王爱文
何树文
杨成德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盐池县黄花菜始花期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及预报模型
刘娟霞
任迎萍
吴海英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粳稻品种稻瘟病田间抗性鉴定与评价
陈建晨
董丽英
刘沛
汤翠凤
宋杰
向锦茜
刘树芳
余磊
杨勤忠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烤烟与芳香植物间作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张玺
梁增发
罗强
蔡正学
李淮源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梨形环棱螺11个地理种群的几何形态学分析
金武
马学艳
彭刚
陈琬雯
闻海波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播期对花生‘豫花65’生长及产量影响
熊坤
马美娟
金趁意
余卫东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声明
《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编辑部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玉米和高粱SSR标记在薏苡中的通用性研究
付瑜华
蒙秋伊
尚昆
李秀诗
刘凡值
李祥栋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柳树离体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研究进展
刘源
李际红
秦光华
刘翠双
孙茂桐
牛牧歌
王锦楠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中国农学通报稿约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酶抑制法检测含硫蔬菜中农残假阳性消除
王雯
王丽芳
张瑜
曹丽芬
郭柏坤
王斌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内蒙古扎赉特旗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带型试验研究
王昕然
黄超
杨玉辉
刘复伟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25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